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语文知识 > 说课稿 > 乘法的分配律教学说课稿
手机版

乘法的分配律教学说课稿

来源:博文吧 阅读:2.8W 次

乘法的分配律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们清楚应该要怎么制定相关的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乘法的分配律教学说课稿,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乘法的分配律教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率》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承接前面学过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运算和四则运算法则的知识,后起整数的简便计算和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我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几次类似的学习经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由于乘法分配律不像交换律、结合律只针对一种运算进行的变化,其中不仅有乘法还有加法或减法,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概括运算定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概括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

三.说我的思考

教学本课时,我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口算初次感知规律、解决问题形成规律表象、探索等号两边算式的联系概括规律、巩固运用规律等环节的学习,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意识,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四.说教学目标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率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 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归纳概括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简单运用乘法分配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第一个环节,我设计了4道口算题:25*7*4 ;8*9*125;(8+4)*25;

3*12+7*12。前两道题让学生说运算过程的同时,说说运用了什么定律?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的复习,为后面和乘法分配律进行比较做准备。后两道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时产生学习困难,大部分学生采用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所以很慢,也不见得准确。这都没有关系,这只是这节课的一个伏笔,是第一次让学生隐隐约约地感受惩罚分配律。然后老师快速神秘地说出答案,并激励学生说,“只要你们这节课认真学习,也能像老师一样快速准确地说出结果,你们愿意吗?”。让学生对这节课充满期待。

(二)解决问题,探索定律

1、再一次呈现种树的主题图,直接提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围绕着问题,从熟悉的信息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搜集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利用前两次课的主题图,既可以使内容显得连贯,又可以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加突出这节的重难点(即乘法分配律的概括和运用),而不是解决问题。学生提取出有价值信息后,给学生出示一个完整的实际问题,有利于让学生下一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汇报方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出现后,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会发现两种方法思路不同,结果相同。由于学生有前面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就能把(4+2)*25和4*25+2*25用“=”连接起来。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等号两边的算式,左边的算式先算什么?先算4+2=6。6*25表示什么?表示6个25是多少?右面的算式表示什么?4个25加2个25是多少?也就是6个25是多少。我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一步步地追问后,让学生懂得4个25加2个25就等于6个25,所以等号两边相等。这是第二次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率了。但并不急于揭示定律,因为孩子的概括能力有限,还需要做进一步的铺垫。

于是我设计了“是不是任何三个数组成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这再次激起学生的思考,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着他们马上想验证一下,我顺水推舟地让他们在小组里写写试试。小组中有的同学喜欢用大数、有的同学喜欢用小一点的数、有的同学则喜欢用1、10、99这样的特殊数,无论怎样他们都通过自己的验证和同学的交流中感受到了,这条规律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3.总结定律

这个时候再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条规律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学生的语言并不规范。我会引导学生一步步说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就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这就叫做“乘法分配律”。边说边板书,尤其是表示分配的时候用彩色箭头标明怎样分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随后板书课题,就更突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并不难,但是有可能出现(a+b)*c=a*c+b*c或a*(b+c)= a*b+ a*c,都要列出来给予肯定。

(三)对比理解,巩固应用

1.呼应口算,体会价值

做练习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回归口算的小环节。让学生再看上课之初不好算的那两道口算题。学完定律后,再看到(8+4)*25,自然会想到用分配的方法,见到3*12+7*12会想到3个12加7个12,其实就是10个12,就得120。这样的前后呼应设计,既使课堂显得完整,又让学生开始的疑惑解开,有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从而真正深刻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好处。

2.对比定律,加强理解

与乘法结合律的对比,是基于我往年的教学经验,学生经常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用混的现象。比如:44*25=(40+4)*25=40*25*4*25=1000*100=100000。所以,我让学生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两条定律,以便日后准确运用。

3.多种联系,巩固应用

判断和填空的练习,旨在进一步对比区分,巩固乘法分配律。买衣服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

简便计算中,我设计了分配律正运用的练习,逆运用的练习,减法的分配练习,以及三个乘法合并的练习。一个比一个难,每个都有挑战性,有让学生蹦一蹦够得着,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也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老师都应给予肯定。

其次我提出了45*99+45,35*102,23*99这样需要稍加变化才能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下节练习课做好铺垫。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yuwenzhishi/shuokegao/6e2vwo.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