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育随笔 > 抓联系,促发展,争高效
手机版

抓联系,促发展,争高效

来源:博文吧 阅读:9.43K 次

青岛丹东路小学 

○宋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所谓培养自学能力,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规律,

运用规律。所谓规律,概括地说就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寻本求源,要想让学生认识、掌握规律,提高自学能力,必须引导他们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有了把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能优化学习过程,促进智能进一步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几年来,我在“顺应学生的天性,激情启疑使之乐学”的同时,又进行了“抓联系,促发展,争高效”的教改探索。即:向学生渗透联系的观点,促使其思维、认识的发展,争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句话:导思育能,使学生善于学习。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导思育能

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坚持训练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中去加深对句、段乃至全文内容的理解,去体会句、段乃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的做法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导”。为此,我下功夫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那些只有将课文内容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才能正确理解的因素,利用这些因素,精心设计提问,用问题引路,给学生导出一条“抓住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阅读思路。”

如:我围绕《将相和》中的这几句话:“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你要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蔺相如真能像他说的那样和璧一起撞在大柱子上吗??

数学生认为:如果秦王逼得紧,非要把和氏璧夺过去,相如就会真的去撞,他宁可与璧同归于尽,也不让秦王白白抢去宝玉;如果秦王不强逼,他就不会去撞。这显然是脱离了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凭个人感情,用一般的常理去分析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有个同学却认为蔺相如绝对不会去撞璧。理由是:相如离开赵国之前,曾对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肯交出十五个城,他“一定把璧送回来”。相如这时说要和玉一起撞在大柱子上,只不过是为争取时间完璧归赵的缓兵之计。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不约而同地翻阅课文前面记叙的相如赴秦之前对赵王说的话,一个个不禁点头赞同。

整个讨论过程使同学们悟出了读书注意文章内容前后联系的重要作用。

二、抓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导思育能

抓新旧知识联系的道理,可以说是师所周知。然而,通过抓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导思育能的作用,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这之中不但要在备课时下一番功夫钻研,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选好二者之间的联系点。

在学习《草船借箭》的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谈出了一个看法:“十万枝箭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而不是借来的,所以我认为题目应改成‘草船骗箭’”。

究竟是《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好呢,还是《草船骗箭》这个题目好?学生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这一难解难分的时候,正是抓新旧知识联系进行解疑的有利时机。于是,我启发道:“请同学们想一想诸葛亮用草船弄来的箭,后来干什么用了?”同学们立刻运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发表了新的看法。有的说:“在赤壁大战中,周瑜率兵把诸葛亮从曹操那里弄到的十万枝箭又全部射向曹军,如数还给曹操,所以还是《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好,它更形象地说明了用草船得来的箭的用途。”有的补充说:“‘草船借

箭’的‘借’字,更能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骗’字却有损于诸葛亮的形象。”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而且使学生的理解、思维、认识能力,均得到了发展。

三、抓课内外联系,导思育能

1弊タ文谕庠亩恋拿芮辛系,导思育能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课堂上向学生输入的信息,只有在一定的信息背景下,才有可能变换储存,再输出。学生知识面宽,有效信息丰富,思维才会左右逢源而“畅流”。因此,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二者珠联璧合,自然和谐地统一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使之相互补充,互相转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积极寻求二者自然结合的联系点。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课前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去了解邱少云;课内我让学生透过趴在火堆里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外表,去想象英雄的内心。就在同学们的心被英雄的行为深深打动的时候,有位同学却谈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我觉得作者写得不太真实。既然火势那么猛,邱少云叔叔身上背的弹药为什么不爆炸呢?”……话语不多,可挺有份量。我从其他同学的眼神和表情上,看到这位同学的疑问,已引起不少同学的共鸣。

“是啊,火势那么旺,邱少云身上背的弹药为什么不爆炸呢?哪位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我的反问为课外阅读过有关资料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时机。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邱少云叔叔从小有咳嗽病,潜伏时,他挖了一个土坑,准备咳嗽时,把脸对着坑,使声音不向外扩散。身上着火后,他马上轻轻地把子弹深埋坑里……因此,避免了发生爆炸……”

字字句句落地有声,有根有据地解释消除了同学心中的疑问,使邱少云的英雄形象高高矗立在学生们的心坎上。

学生运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读书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又将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信息,及时、恰当地引入课内,课内外密切结合,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2弊タ翁媒萄в胙生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导思育能。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因此,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或表达的感情,有些使他们难以理解。为此,我采取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是冷眼旁观做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入情入境。

老舍的《养花》一文所反映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习前,我做过调查,全班52人,有38人喜欢花,但谁也没亲自动手养过花。作者的爱花与学生的爱花显然不是属于同一个层次。预习后,有的提出:“……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真能这样吗?这里作者是不是采用了夸张的写法?”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对花的感与作者对花的感情距离很大。于是我启发学生寻找与文中内容相似的亲身经历,借以体会作者的感情,与之发生共鸣,结果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一一找到了“入情”的媒介,从而真

正体会到养花也有伤心处,正是抒发了作者爱花的真情实感。

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真正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广阔了。”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生活、求索,思维能力必会产生飞跃,一个“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一定能达到。

《静态和动态》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指导自学

〈一〉我们以往学习“读写例话”时,一般采用哪些步骤和方法?

〈二〉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文。

1笔裁词鞘挛锏木蔡和动态?举例说明。

2薄赌竦奶焯谩芬晃闹校哪些是动态的描写,哪些是静态的记叙?

二、联系“读写例话”内容和自学情况,引导学生理解静态和动态的概念。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疑导思

生:我觉得聚精会神听讲的同学是处于动态,而不是静态,因为他的脑子在动。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物,如果不动,我们就说它处于静态,如果在动,我们就说它处于动态。

〔深入浅出,老师煞费苦心。“用眼睛能看到的”实质便是观察。教师不用“观察”使学生理解更确切。〕

现在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特点是听得最认真,大家看看她聚精会神听课时是什么样子?

生:她聚精会神听讲时,身子挺得很直,两手背在后面,眼睛不时地注视着老师。

师:是不时地注视着老师,还是一直地?

〔好!〕

生:是一直地。

师:对!那么她是处在什么状态?

生:(齐)静态。

师:刚才一个同学提出聚精会神听讲的同学处于动态,可大家为什么认为是静态呢?

生:因为脑子动,我们看不见。

〔老师的话印入学生脑中,证明学生在积极思考。如果前面用了“观察”,未必会起这样的作用。〕

四、联系重点课文《鸟的天堂》,加深对静态和动态的感性认识。

师:我们回忆一下,刚学过的《鸟的天堂》一文,作者主要写了什么的静态,什么的动态?

〔还怕学生不理解,联系已学过的`课文,进一步考查,这样转入联系重点课文,底子更扎实。因而调动了绝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生:作者写了大榕树的静态,鸟的动态。

……

师:作者怎样写的大榕树的静态?

生:(读书回答,略)

师:谁能说说作者怎样写的鸟的动态?

生:“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看清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师:怎么了?

生:所有这些都是动态的记叙。

师:好,要说完整。有不同意见吗?

生:在《鸟的天堂》一课里面,还有许多鸟活动时的动态,如:“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树丛。”这些也都应当是鸟活动时的动态。

〔多好啊!学生已经把思想深入到例话中去了。〕

师:很好!谁还有意见?

生:“大的、小的、黑的”这些不是鸟的动态,是静态。

〔分辨得很仔细。〕

师:是静态,为什么?

生:因为“大的、小的、黑的”这些不会动。

师:对!这些是写鸟的形状和颜色,不是动态,是静态。还有吗?

生:我觉得“我们把手一拍”和“我们继续拍掌”这是人的动态,不是鸟的动态。

〔很好,一边听一边动脑筋。〕

师:好!你听得很仔细。现在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写了大榕树的静态,又写了鸟的动态。如果作者只写大榕树的静态或只写鸟的动态好不好?为什么?

〔好,抓住了静态和动态的联系。教师抓住了例话的思路。〕

生:因为题目是《鸟的天堂》,如果只写大榕树的静态,或只写鸟活动时的动态,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不好。

师:不能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谁来补充。

〔对,看一看学生是否真理解。〕

生:读者就不知道鸟在一个什么环境中是怎样生活的。

师:对,只有这两部分都写了,我们对鸟在鸟在天堂里怎样生活,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联系学习所得,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观察事物时,要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哪些方面?

〈二〉读书或写文章,注意了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各有什么好处?

六、抓住概念之间的联系,深化理解

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生:以前我们学习了“抓住事物的特点,就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今天我们为什么又要学习静态和动态呢?

〔概念之间的联系,是思维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加深认识。〕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你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到一起了。我们首先要明确,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与事物的特点有什么联系,谁能说一说?

生:静态和动态就是事物的特点。

师:对!我们过去虽然不知道静态和动态,但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实际上就是注意了事务的静态和动态。因此,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也有很多是生动感人的,只不过我们不知道那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今天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静态和动态就是事物的特点。

〔这段话讲解得深入浅出,教师是用了苦心的。〕以后观察事物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去观察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生动感人。

七、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写实践,加深体会

〈一〉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运用静动知识评论《东北虎》两个小片断。

〈二〉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写实践谈体会。

师:同学们评论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平日读书或作文中的具体例子谈谈收获或体会。

生:我写《游中山公园》一文,在写樱花时,光写了花的美丽,没有写樱花是怎样落下来的。第二次我修改时,写上了樱花落下来的时候的动态,这样写就比较生动了。

〔谈自己作文的体会,很真切,眼见作文能力在提高。〕

师:谈得很好,谁再讲一讲?

生:《火烧云》一课中,这样写的:“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这是静态的描写。“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这是动态的描写,这样一静一动,就把文章写活了。

〔眼见读的能力在提高〕

……

生:我以前就愿背一些古诗,今天学习了静态和动态,我更愿意背古诗了。

师:为什么?

生:古诗虽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在这短短的四句话里却有静态和动态的记叙。〔好!〕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动态的描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静态的描写。“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作者描写瀑布一泻千里那雄伟的样子,是动态的描写。“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作者描写静态和动态而引起的联想。这样一静一动,静动结合,瀑布流水的样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学生的潜力!有一定难度的课文才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

引人入胜--

宋君老师一则“读写例话”的学习指导读后(摘录)

袁微子

宋君老师的教学,给我们留下几个比较鲜明的印象。

宋君老师在哪些方面下了苦功夫呢?从实录来体会,看来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教材钻研得相当深。这个“深”并不是指超出了具体教材的要求和范围,外加什么东西,而是实事求是地把要教的教材理解清楚。宋老师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恐怕是,没有把课文一篇篇孤立开来。而是用一条进行读写训练的线把有关的课文串起来。这是如何钻研教材的重大变化。从实录看,由于宋君老师按这样正确的教学思想来引导学生把《鸟的天堂》、《火烧云》等课文都自觉地联系起来,由具体到抽象,形成概念,获得读写知识,从而指导了读写。

第二,对教学抓得相当严。这个“严”不单是指的对学生要求严格。更重要的是,教师首先对自己要求严格。宋老师安排教学步骤,有一条思路贯穿着。这条思路关系到教学是否见效,因而必须清楚,并且严格控制。宋老师对一篇课文,胸中有这样一个谱,一个如何训练的谱,那就是:以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学生的思路,逐步提高,逐步深入,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发芽开花的种种条件。

第三,对学生引得相当细。这个“细”不是指的不放松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从表面看,宋老师很重视这些细处,但这只是现象,其实质是通过字、词、句,抓住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幼芽。看实录,学生发言中有某个词用得不确切,宋老师注意到这是反映了学生的思想上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学生提出了某个问题,宋老师注意到这不单是说明对这句话不了解,而且是在对事物的认识上还缺乏具体的实感。这样从细小处着手,打开学生思维之门。学生开展思维,往往从一条细小的缝开始,教师看准了,懂得学生的心了,从这个细处抓下去就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另一番天地。例如,这堂课的最后,学生既谈出了读的新体会,又谈了写的新体会,这是多么可贵的收获。有的体会,例如对《望庐山瀑布》的动静关系的描述,恐怕即使成人读诗,也未必个个能如此丝丝入扣。涓涓细流,汇成大川,读写基本功训练,正是这样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基础的。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vld4gn.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