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9篇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9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7.72K 次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9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班级:大班

学科:科学

授课教师:李娜

指导教师:谭艳丽

设计意图:

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生活中孩子们会自发的玩儿影子,踩影子,和一些手指影子额游戏。本节课就是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生活中,意在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同时通过让幼儿亲自实验发现影子的秘密,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目标有两个:

1.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发现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尝试用多种方法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索的兴趣。

1重点

2难点

3教学设计:

整洁教学活动与闯关游戏形式进行,这充分体现和符合了“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活动准备:1 、烟盒 2、手电 3、影子 4、帐篷 5、U盘 6、大手电灯? 7、筐子

教学过程:

1、跟音乐玩影子游戏,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激发幼儿探索能力。

1、师:请把我送给你们的礼物轻轻地放在小椅子下面,因为我要请你们看影子王国的表演了!

2、示范表演

3、师:刚才你们看到影子王国里都有什么影子啊?

2、玩儿闯关游戏,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索的乐趣。

3、第一关、什么时候小烟盒影子就不见了?

师:请把小烟盒和小手电放回椅子下面,来看我们是不是闯关成功了。

第二关:什么时候小烟盒的影子大一些,什么时候小烟盒的影子小一些。

1师:孩子们,你们想一想,什么时候小烟盒的影子会大大的,怎么样做它的影子就会“哧溜”变小

2请小朋友说一说,再到前面试一试。

3教师:请小朋友轻轻拿出自己的小烟盒,打开小手电,找到烟盒一个大大的影子,试着动一下,“哧溜”让影子变成小影子。

4请小朋友上台演示(用你的方法试一试)

5师:光源离烟盒近的时候影子变大,光源离烟盒远的时候 影子变小。

第三关:一个小烟盒怎样才能有好几个影子?

1师:教师拿出一个小烟盒,让小手电的光照在小烟盒上,小烟盒有了一个影子,那怎们样做,这个小烟盒就可以有好几个影子啦?

2请所有小朋友拿出你的小烟盒和小手电,和身边的好朋友合作一下吧,让一个小烟盒有好几个影子出现吧!

教师总结:也就是说有多个光源照在你们小烟盒上就能产生好几个影子了。

第四关:好几个小烟盒怎样才有一个影子?

1师:我拿出四个小烟盒,打开小手电。让小手电的光照在四个小烟盒上,这个时候,四个小烟盒有四个影子,怎么样做,四个影子就能变成一个影子呢?

2请小朋友上前帮助老师操作

3请所有小朋友拿出你的小烟盒小手电和你身边的小朋友合作,看看怎们样把好几个烟盒的影子变成一个影子。

5教师小节:把所有的小烟盒叠放在一起,就只有一个影子啦!

3.闯关成功,到影子王国玩一玩,探索影子的形成。

教师:我们连续闯过了四关,下面请小朋友从这边开始排着队,跟着音乐到影子王国里面去看一看玩一玩儿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

2、体会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3、知道诚守信用是为社会所称许的行为,在班级、校园、社区倡导诚信之风。

教学重点:

1、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知道诚实、守信是社会所称许的行为。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会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与诚信有关格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朗读一篇学生的诚信家风作文,与学生交流谈话,引入课题。

二.新授

活动一 演一演 角色扮演:“买票”

1、由学生扮演“买票”中的各个角色,再现买票的情景。

2、小组讨论:你觉得父亲和售票员谁说得对?为什么?

3、小结:

活动二 讲一讲 诚信故事大家讲

1、看林海燕事迹的诚信资料和海尔集团的诚信资料,并说说主要讲什么?

2、换位体验,假如你是林海燕,你会怎样?你赞成海尔总裁的做法吗?

3、同学交流自己生活中的诚信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结:

活动三 议一议 我该怎么办?

1、教材第19页中的漫画呈现四个两难情境,请学生思考、讨论:遇到这些事情,我该怎么办?

2、小结:

活动四? 评一评班级诚信小天使

1、小组讨论: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诚信之星?

2、评选班级诚信之星,并说感言。

3、一起设计班级的诚信宣言。

活动五 说一说 我该怎么做?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布置作业:办一份诚信手抄报

板书设计 :

三.我和诚信交朋友

诚实守信

不说谎话

知错就改

言而有信

说到做到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动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组课文,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入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二、启发谈话,引发质疑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人与海鸥之间的真实故事。看着老师写课题,齐读。

2、说说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3.介绍老人情况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看看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什么是“亲人”。你觉得课文中是谁把谁当成亲人?

(是的,不仅仅是老人将海鸥当成了亲人,而海鸥也将老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2、下面,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段落写出了老人把海鸥当作了亲人,哪些段落写出了海鸥把老人当作了亲人?

3、交流过渡.(刚才,我们初步读了课文,感受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浓厚情谊,下面,我们将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品读课文,感悟深情(老人对海鸥的爱)

1、请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把海鸥当作了亲人,关心照顾?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2、生交流发言。学生可能会说出下面的一些句子。顺序是随机的。

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师:这位同学划的是老人喂海鸥的片断。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与一般人喂海鸥有哪些不同?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出老人对海鸥的关心照顾?

(生抓住几个动词说)

2、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3、师: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生:①海鸥多就快,海鸥少就慢。②海鸥吃得快就快,海鸥吃得慢就慢。)

4、师:多有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

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

海鸥来得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5、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在这乐谱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海鸥的鸣叫。海鸥扑翅膀的声音。老人的笑声,他在呼唤海鸥的声音。海鸥在扑着翅膀吃食。海鸥们围着老人飞,老人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6、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让我们拿起书再来读读这段话。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大家读海鸥的表现。(合作读)

7、在这篇有声有色的乐曲中,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假如你就是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海鸥,你会说些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师:哪些同学是写老人的,哪些同学是写海鸥的?老人与海鸥究竟在说些什么?

8、师:这么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老人与海鸥浓浓的亲情呀!还有哪儿你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像亲人一样?

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这位同学找的是写老人呼唤海鸥的句子,你觉得老人呼唤海鸥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通常谁会给谁起名字?(父母会给自己的孩子,长辈给晚辈)

3、他是用怎样的语调呼唤这些孩子的?

理解“亲昵”、“抑扬顿挫”。

4、这哪是在叫啊,这分明一首歌。谁来把这一段读一下。学学老人抑扬顿挫地呼唤海鸥。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的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勤俭、贫穷)

(抓三个“褪色”。)

2、从第二句话能体会到什么?

(老人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老人仅仅是一个冬天这样来到翠湖边给海鸥喂食吗?看看课文后面哪句话说明他不止是一个冬天来给海鸥喂食?

投影出示: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十多年啊,十多个冬季,多少个日子啊……

无论 ,老人每天 ___

无论 ,老人每天

无论 ,老人每天 ___________

4、投影出示,补充资料,找学生读。

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往往要到中午12点多才能赶到翠湖,喂一阵海鸥,老人又得赶在3点前步行回西郊昆明化工厂。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5、读了这两段文字,你又有什么体会?

6、一起来将这段话有感情地读一遍。

7、师: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的路程啊,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的——生:儿女;在海鸥心中,老人就是他们的——生:父亲。老人与海鸥,他们就是——生:亲人。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1、生动是怎样的表情?

2、老人为什么谈起海鸥就会有这样的神情?

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1、师: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人在企盼什么?

(老人在企盼能到海鸥休息的滇池边去看看;企盼着明天海鸥再飞来。)

2、师:你读懂了老人的心,抓住了“企盼”的眼神就能读好这一自然段。齐读。

二、品读课文,感悟深情(海鸥对老人的送别)

1、老人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照顾、喂养海鸥,和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可是有一天,老人去世了……当老人的遗像出现在湖边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想一想,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你意想不到。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认真体会。

2、汇报自学所得,教师相机点拨。

抓住以下重点词句,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学生自主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情朗读)。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见到老人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这句话中感受到海鸥已经意识到今天的老人与平时大不一样,不说话,也不给它们喂食,它们明白老人已经去世了,所以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声声在呼唤老人。)

2、师:是呀,它们连声鸣叫着,是在急切地呼唤自己的亲人哪!你能把这种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抽生读;齐读)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仪容的亲属。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因为老人十年如一日照顾喂养海鸥,把海鸥当作是自己的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作它们的亲人。)

2、师:你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非常好。从这段话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海鸥也像人一样,他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从“纷纷落地”能够看出海鸥们虽然没有人指挥,却如同有人指挥一样站成两行。从“站成两行”能够看出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和爱戴。它们“肃立不动”能够看出它们对老人的去世非常悲痛、非常难过。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对老人的怀念与牵挂。)

3、师: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学生感情朗读。)

4、师: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想读这一句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读,和海鸥一起向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告别吧!(学生齐读)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在学生找出上述一句时出示下面两句话,让学生阅读、比较,体会“扑”字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飞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飞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你觉得课文中的“扑”能不能换成“飞”?

(生:我认为不能换成“飞”,因为“扑”的速度快、力量大一些,说明海鸥对老人的感情特别深,舍不得让老人离开。)

2、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海鸥舍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3、“白色旋涡”写出了海鸥飞得怎样?为什么会这样飞?

(从“飞动的白色旋涡中”我体会到了海鸥们是那么地舍不得老人,他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体现了海鸥对老人那令人震撼的深情。)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好不好?

三、想象情景,诉说心声,随堂练笔。

1、是呀,面对老人的遗像,海鸥们翻飞肃立,声声鸣叫,是在表达着对老人的呼唤,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思念。

2、(出示画面及写话提示)想象一下,海鸥们似乎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那群海鸥中的一个(“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此时此刻你会诉说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写下来吧。

3、交流写话,升华情感

师:写好后先读给同桌听一听。

师:下面就请同学来代表海鸥站在老人的遗像前,说一说心里最想说的话吧。

师:真心的表白,太感人了!还有谁要说吗?

师:相信老人已经听到了你的呼声。还有谁想倾诉你的衷肠?

师:此时,老人一定听到了懂事的孩子让老人放心而去的话语。

师:这么多的海鸥来给老人送别,哭诉的场面是多么悲壮啊!从同学们的声声倾诉中,可以看出课文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同学,深深感动了老师,也会深深触动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4、师:老人去世后,他心中恋恋不舍的是什么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如今,海鸥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昆明的市民们,在翠湖边,市民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关爱动物的老人,为他修筑了一座铜像。(出示课件)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它们喂食。老人虽然已经去逝,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

2、看着这幅画面,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3、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题。

五、作业设计:

选读一篇最打动你的描写人和动物之间深厚感情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2页和第3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借助学生熟悉的米尺和格子图等实物,让学生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在探索交流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交流资料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收集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汇报交流。

如:一袋方便面的价钱是1.2元;一个笔记本的价钱是2.6元……

(二)师出示图片

师:王老师也找了一些图片,看大屏幕。

请你认真读一读,并说一说每张图表示什么含义。

生读小数并结合图说小数表示的含义。

(三)小结

看来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对它有所了解,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猜测,实践体验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大家伙,(师举起给学生们看)什么呀?(生:米尺)它有多长?(1米)可以干什么用?(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这节课上它的功劳是最大的,借助它我们会掌握很多新知识。

请两位同学合作测量一下课桌的高度及它表面的长度,谁愿意?

两位学生测量,其他学生观察,教师板书记录:桌子长60厘米多,高80厘米。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生:可以用小数。

小结:在我们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测量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直观感知

1.借助课件,引导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生:1分米)写成分数是几分之几米?(生:十分之一米)像这样的分数也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

师:那3分米、7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和小数怎么来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汇报。

生:3分米是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三米,也可以用0.3米表示;7分米则是……(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出示。)

师:0.3米里有几个0.1米呢?0.7米里又有几个0.1米呢?1米里面有几个0.1米呢?

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师出示米尺教具:谁能在我的米尺上指出0.1米、0.3米、0.7米及0.9米……

生台前汇报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太棒了!通过观察以上分数和小数,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多角度、多形式地强化认识,理解一位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并渗透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2.借助直观迁移,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32页图片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生:1厘米)1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一百分之一米)也可以用0.01米表示。那么4厘米、8厘米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呢?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汇报整理(课件演示)

师追问:那么12厘米、38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小数呢?谁来老师手里的米尺上指一指呢?

生找,指,并说为什么,那么1米里又有多少个0.01米呢?(100个)

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师板书)。

3.直观迁移,独立探究,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33页的图。

生独立思考后完成书中练习,然后小组交流。

师追问: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如:0.006,0.015……)

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汇报:分母是1000的分数也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在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等方法理解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具体意义,突破了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又一次渗透了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迁移推理。

师:试想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五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000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00的分数可以用五位小数表示……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迁移应用,已经对小数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继续推理下去,有助于学生清晰而深入地理解,从而感知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认识计数单位

师:整数有计数单位,小数也有计数单位,你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吗?尝试说一说。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

师课件出示,并要求学生齐读(板书上显示)

追问:通过观察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10)

板书: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这部分知识我采用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然后直接出示,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33页“做一做”,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完成书36页1、2、3题,要求: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道基础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总结

1.师: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生畅所欲言。

2.齐读书33页“你知道吗?”内容,了解小数的产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理解。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小数产生的历史,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渗透。)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六、布置作业:

完成书37页7、8题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亲自经历测量活动,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加强了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

在教学小数意义这部分时,我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和实物教具相结合,直观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然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我充分借助迁移类推,合理安排引导和放手的时机,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自主探索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变脸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3.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起课文:

㈠简介作者

魏明伦(1941年-)四川内江人。1987年被新华社《半月谈》公布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艺术家》评选为中国艺术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上,被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联合推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界四大怪杰之一。童年失学,九岁唱戏,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16岁即被“反右”株连,力经坎坷。总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脱颖而出,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创作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戏本。八十年代末期写杂文,以其内涵与形式双重特殊引起文坛和社会反响,乃致出现“魏明伦是戏剧第一还是杂文第一”的疑问。 其代表剧作有:《四姑娘》、《易胆大》、《巴山秀才》、《潘金莲》、《变脸》等;散文杂文集《巴山鬼话》等。

㈡简介变脸

“变脸”是川剧中的绝活,指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在一抬手一拂袖一甩头之间,变换出不同的面目来。技艺纯熟者,十几、二十几秒钟就可幻化出十来张不同的脸谱。其不同的脸谱则代表不同的神态、情态和心态,用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恐、绝望、愤怒、阴险等,达到“相随心变”的艺术效果。这是戏剧化的艺术性和技巧性高度结合的产物。

㈢有关变脸的影视作品

吴天明旅美多年后的第一部电影《变脸》,1996年荣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金郁金香奖、导演奖,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儿童电影节影片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第16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课文《变脸》(节选)就是魏明伦根据电影改写的川剧剧本。四川省川剧院演出的《变脸》是新时期轰动剧坛的作品,剧本洗炼流畅,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大开大合,曾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㈣《变脸》剧情

水上漂身怀“变脸”绝技,只身驾舟,浪迹江湖。观音会上,结识“活观音”男旦梁素兰,又从人贩子手中买下狗娃,爷孙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后来,水上漂发现狗娃原来是个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赶走,便将她改作小帮工,暂时留在身边。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板”变脸秘密,酿成大祸,不得己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兰主演《舍身岩》,玩友师长率部捧场,戏园内外人声鼎沸,十分闹热,人贩子从人群中“请”走高家孙少爷天赐,又抓回狗娃严加看守。狗娃却身背天赐逃出虎口,暗中送给水上漂认作孙儿,惹出一桩绑票案,给水上漂带来杀身之祸……

《变脸》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场。

㈡提出目标:

二、学习课文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戏剧中的主要人物,用波浪线标出戏剧中含有丰富潜台词的人物对话,用序号标明戏剧情节的发展脉搏,用括号标出产生强烈戏剧冲容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戏剧的结构与中心。

一、指导学生理解戏剧的结构。

㈠指导学生概括出戏剧的结构。

1.学生概括情节结构,老师引导梳理:

开端——水上漂买来狗娃,祖孙其乐融融。

发展——水上漂重男轻女,狗娃疑惧不安。

高潮——发现狗娃是女孩,盛怒之下赶走。

结局——善良本性被唤醒,救起收留狗娃。

2.请学生根据情节提纲复述情节,并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情节。

㈡本课的戏剧结构有何妙处?

明确:

本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均围绕“变脸”向前推进,围绕变脸绝技能不能传女的问题,故事一波三折;剧中人物经历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变化,其行为犹如“变脸”。

前半场与后半场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半场狗娃与水上漂拉家常,描绘出了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其目的是酝酿矛盾冲突;后半场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㈢本课的情节结构对你写作有何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略)。

二、理解戏剧表达的中心。

㈠找出产生强烈戏剧冲突的内容,和戏剧中对表达中心作揭示或暗示的内容。

㈡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结合课后练习四,结合戏剧的要素、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

明确:课文通过描写狗娃被收留、遭抛弃、最终被收留的遭遇,刻画了心地善良、身怀绝技而观念落后的老艺人的形象,也反映了我国传统社会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㈢本课的中心有何深刻或新颖之处,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明确:将观念与命运结合在一起,将时代与个人命运结合在一起,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表现中心,既有深度又新颖别致。

㈣作者表达的中心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自主发言,老师归结。(略)

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戏剧的要素及语言。

一、指导学生理解戏剧的要素。

找四名学学生分别读人贩子、狗娃、水上漂,其余学生读帮腔。

㈠指导学生理解戏剧中的人物。

1.指导学生概括戏剧人物的性格或品格。

狗娃──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

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老江湖,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的老艺人

2.作者描写水上漂最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作者描写狗娃最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写水上漂主要用了语言描写,写狗娃主要用了心理描写。

3.水上漂和狗娃有何典型意义?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提示1: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现在还有没有?若有,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将怎样对待?

提示2:像狗娃那样命运的人现在是否有?若有,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将如何对待?

㈡理解戏剧的冲突。

1.本剧表现了怎样的冲突?

明确:“变脸”传男不传女,养儿才能续香火;一个要丢弃对方,一个要跟从对方。

水上漂是一个身怀“变脸”绝技的人,孤身闯荡江湖,他原以为狗娃是个男孩,才收为自己的孙子,指望狗娃接续自家的香火,传承祖传绝技,他坚持“孤独一枝”“传男不传女”,当他发现狗娃是女孩时,极为失望,对狗娃直言:“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他决定丢弃狗娃,认为“养儿防老能续后代,生女外向遭祸灾。

2.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是什么?

明确:

直接原因:水上漂的落后观念。狗娃不是男孩子,而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传宗接代靠儿子。从“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哟”可以看出来。

深层原因:情感对突。水上漂亲爱狗娃的重要原因是以为她是男孩,能传宗接代,能延续绝技,而狗娃对水上漂是感受到了真诚的帮助和爱护之后一种本能的回报。当水上漂功利需求落空后,就要丢弃狗娃,而狗娃对水上漂则完全是出于真情,是人最真诚的情感。真爱和利益的冲突是其深层原因。

3.本课的戏剧冲突对塑造人物、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冲突表现水上漂的观念落后,也表现了他的心地善良;而冲突的原因主要是时代造成的,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

4.在揭示矛盾冲突之前,作者作了哪些铺垫?

明确:在此之前,作者已为矛盾冲突作了必要的铺垫。作者先描写了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的情景,重在显示爷爷与“孙子”的和美关系,同时交代二人的身世,表现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担忧不安,这段戏在平和的景象中酝酿了矛盾冲突。

狗娃被识破是女孩后,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各自内心的情感冲突,水上漂面临的是取与舍的选择,狗娃则在绝望与希望中挣扎。

㈢理解舞台说明。

1.结合练习三,理解川剧中“帮腔的特点和作用。

略。

2.指导学生体会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略。

二、指导学生理解戏剧的语言

㈠分析人物语言,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主要作用。

1.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戏剧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我国传统戏剧以唱为主,戏剧的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之间互相配合,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戏曲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调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之美,并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感情,渲染环境气氛,因而具有抒情性。川剧是一种地方戏曲,也具有传统戏曲的特点。

2.请找出水上漂最富有个性的语言,看看有怎样的潜台词?看看它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

学生自由分析,老师归纳总结。(略)

3.请找出你认为最富表现力的语句,并分析它的表现作用:

例①:好雁鹅,快飞来,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

分析:运用呼告等手法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而又无可奈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

例②:蚂蟥缠着鹭鸶脚。

分析: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上漂欲摆脱狗娃却又难以做到的沮丧、失望。

㈡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或抄写的方式积累语句或词语。

糍粑(cī bā) 打鼾(hān) 鹭鸶(lù sī)

阴霾(mà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暗之意。

怡然自得(yí):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睡眼惺忪(xīng sō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niè):轻手轻脚。

盘缠(pán chan):路费

㈢指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语句或词语进行有创造性的表达。

面上书写的内容较多,设计时可以只用符号“×××”代替板书内容即可,不必把字符一一写出。

我们通常所用的板书,多为逻辑式的,如:

一、× × × × × × × 1.× × × × × (1)× × × ×①× × × × × × ×

其实,板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精心设计,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审美情趣的陶冶。

9.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图通常称为流程图,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为了便于教学和交流,我们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

内填写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要点;

内填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的内容; 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10.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详细叙述课堂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设计依据、教学结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资源)的相互关系,以及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等。既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种表格形式叙述。如果课堂教学设计只是为自己的教学使用,不准备和别人交流,可以不填写此栏,只保留流程图即可。

11.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他们的发展。

12.形成性检测 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一组检测题,用以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或本知识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它不同于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需要教师自己设计、编制。

形成性检测题的编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将每个知识点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题与之对应;

(2)将每个知识点上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题与之对应; (3)将所有的检测题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4)在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检测题要尽量精简,要求做到题量少但满足检测的需要。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钻研、精心设计。

13.评价量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应该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此栏可根据需要确定其大小。如果不需要,可将此栏删去。

14.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每节课(或知识单元)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本栏中应填写以下内容:

(1)形成性检测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此栏应在每节课后及时填写。对上述反馈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应在后续教学中及时解决,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

15.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总结和记录,反映了教师成长的经过。此栏在需要时填写,内容较多时,可另加附页。

二、课堂教学设计表首页

该首页只供参加评比、比赛和上报材料时使用,日常教学不用。

三、课堂教学设计模板(一)

该模板为分页式,供课堂教学设计使用。

三、课堂教学设计模板(二)

该模板为连页式,供课堂教学设计使用。

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名称:授课班级:设 计 者:所在学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设计时间: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制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请指定学生向教师发问,增强师生交融。

一、导入

1、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

2、读课题,课题有什么特点,(引号人物对话,反义词)指生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词的对比语气。还读过其他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下课记得讲给同学听。

3、如果给你这样的文题,你打算写什么?大作家雨果就有这样的读书习惯,看了课题,马上把书合上,卧到在床,构思文本后再读书对照,如果与自己想象一致,则暗喜,不如自己则小喜,比自己想的还好,则大喜。开想吧,同学们,与书本对照,看看你能喜到什么程度。

4、汇报交流。教师口头作文,抛砖引玉。

5、那么,引号下的语言分别是谁说的呢?如果用笑脸怒脸标志,分别贴在哪里?(板书父亲母亲板画笑脸怒脸)

二、初读课文

1、请学习委员起立,初次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有劳你的指点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而且,因为时间有限,想请几位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先来打头阵,你看怎么分角色,又分角色给哪些同学呢?

请学委分配,教师点拨。

2、朗读高手已经确定,其他同学是不是可以闭目养神了呢?听众们打算做些什么?倾听是种礼貌,更是学习的方法。指明听的同学注意学习他人朗读的技巧。同时可以用铅笔标注一下朗读同学出现的小问题。听后能作到指出他人的优点和缺点,那么就是最佳的听众,最高明的评论家了。

3、听读后生生互动,点评交流。

4、一篇文章总有脉络可寻,这篇课文就可以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那么怎样分呢,标志的词句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汇报交流。

5、两部分的阅读有什么困难吗?(第一部分篇幅长,第二部分的一些句子含义深刻)第一部分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也是理解第二部分的基础。第二部分作为下节课的内容。

6、面对我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截然不同,那么,母亲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如何,父亲怎样评价,我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部分,用横线画出父母的不同评价,用浪线画出我的表现和反映。指生汇报。

7、初读过后,我们可以加入个人的思考,与作者产生共鸣或发出疑问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细读第一部分,思考题签上的前两题的正确理解。后两题是我们第二课时的内容。

8、汇报交流。板书,鼓励,鞭策,小结都是一个字爱,板画心形。

9、分角色再读。请学委指定朗读有潜力的同学读,那么朗读还不高明的同学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一节课,就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

三、过渡延伸

我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正确对待父母不同教育方法的良苦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不同的爱使他最终走向成功。下节课我们细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将围绕话题:到底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相关资料,并学习一点辩论技巧,希望下节课可以看到更多的辩论高手。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学会猜谜语,懂得偏旁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

4、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写好6个生字兴趣的培养。

2、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两个谜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出几个谜语让你们猜测,好吗?(好)

⑴ 左一片,右一片,说起话来听得见,隔个山头不见面。(耳朵)真棒!来告诉大家,你是如何猜出来的?

⑵ 一十一不是二,猜一个字?(王)真棒!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把你的技巧告诉大家,好吗?

2、今天,有位漂亮的姐姐也要出两个谜语来考考我们,孩子们要不要看啊。(要)那我们就快来看看,是什么?对了,老师还要提醒你们,要动脑筋想想,哪些字或动物有这些特点,这样子就可以猜出谜底了。看看我们班谁最聪明。

3、出示课题《识字5》。

二、学习课文

1、同学们自已读读课文:

⑴ 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⑵ 用笔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

⑶ 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自读的情况:

⑴ 同桌读课文。指名试读课文。齐读。

⑵ 学习认读生字。按顺序认读。

3、猜谜语:

⑴ 第一个谜语:

① 提示:姐姐要我们猜的是字。

② 出示苹果,按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先得到苹果?

③ 学生猜谜。

④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⑤ 老师小结猜谜窍门。

⑵ 第二个谜语:

① 朗读谜语(多种形式读读)

② 老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什么东西是绿的?红的又是什么?

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哪些红的怕水来攻?

为什么绿红在一块儿就起凉风?凉风是在什么时候起的?

③ 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用红、绿粉笔写出秋字。

④ 找出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练习:把你们带来的谜语拿来考考同学,看能不能猜的出来。

5、学习课文的句子:

⑴ 自由读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告诉我们什么?

⑵ 同桌讨论?反馈。

⑶ 朗读课文句子。

⑷ 你能说说哪些字的部首吗?

说 话 语 愿 总 感 晒 春 明 淋 洒

⑸ 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原来字的部首都表示了一定的意义,如果写错了,那就是和这个意义完全不同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全部生字,齐读。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观察6个要写的生字,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指名说)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4、老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鼓励学生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

五、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3.学会生字词,能区别“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办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 hē zhǎo

渴了 喝水 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xǔ bànfǎ

旁边 许多 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3ynz56.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