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字数作文 > 800字作文 > 让心半命题作文800字范文
手机版

让心半命题作文800字范文

来源:博文吧 阅读:1.02W 次

篇一:让心做主

让心半命题作文800字范文

曾几何时,想起周总理原谅日本而痛心。

又多少次,看见中美领导人会晤而不快。

我不理解,不理解我们为什么对那些曾经毁坏我们的家园,害得我们背井离乡的敌人那么友善,我迫不及待地需要知道为什么。

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迈进历史的长河。

那不是孔明草庐?在一个小小的隆中孕育着智慧的化身——孔明。他深入不毛之地,七擒七纵南蛮的首领,最后将一个蛮人变成良民,从而征服那里。我不禁奇怪你为什么这样做?一刀砍了他不就什么事也没有?他笑着,一股声音飘入耳朵:并非那么简单。虽然他曾经扰过我们的百姓,我们恨他,那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征服他对百姓更有益处,你懂吗?我摇了摇头。

或许孔明之言过于深奥,或许是我无法理解。我心中的疑惑随着历史的浪花向前迈进。

‘李世民,你好吗?’他咳嗽了一下,“还好”。我立即说明来意:你任用魏征,难道你不知道他曾经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将你给杀了?“我知道”,他又咳嗽了一下,“但他是个人才,他提出的意见是好的,我不能因为他曾经对我不利而让他失去造福百姓的机会”。我略有所思,是的,如果唐太宗一登基就把那些像李建成,李元吉的能人、士人统统推上断头台。或许就不能出现太平盛世、“贞观之治”。我走着,仍不忘赞美几句:你厉害,真是不计前嫌的真君子。我服。

至此,我才想起此行的目的。孔明、李世民,他们都心胸宽广,不计前嫌,也不以自己的感情好坏而胡作非为,且结果都差不多,使得自己的国家强盛,还让百姓得益。

我知道了,他们不以感情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我惭愧,我幼稚地认为领导人忘记了国家的耻辱,忘记了雪恨。他们拥有一颗宽容、理智的心,不感情用事而毁掉国家的前途。

让心做主,不感情用事。

让心做主,不以感情举人,不以感情废人!

篇二:让心站在高处

读罢千百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终有所领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岂是我们的肉体。我们的心,我们的灵魂也该如此,因为惟有登高方能博见啊!

让心站在高处,给他一片辽阔无遮的视野。

不论身在何方。心有多高,视野就有多大,一个人若是在黑暗的一隅,哪怕身世显赫也难成大器,只要心在巍峨山巅,纵使身处茅檐下,也能名垂宇宙。

就如同宋徽宗,身为大宋天子,统御九州,却终日只知琴棋书画,完全忘却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这历史悲剧正是因为宋徽宗的心只停留在‘文人’的位置,却从未达到帝王的高度,山石花鸟已将他的视野填满,再也容不下天下苍生。

而又如杜甫,一生仕途不顺,颠沛流离,本应只求温饱足以,可他却始终放眼天下,心怀苍生。‘三吏’‘三别’写尽了天下百姓苦难,身居漏屋之下却仍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用文人的笔写成一部史书。也正是因为他站在了巅峰,让他看得到天下苦难与黑暗。‘诗圣’指的不仅仅是他那传颂千古的诗句,更是他观照苍生的心灵。

历史的洪流洗刷了多少普通士子,而冲不走,抹不掉的正是那站在高处的心灵,那般广博无垠的视野,才能把名字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令后人瞻仰叹服。

释迦牟尼拈花,只有迦叶微笑,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能眼见到,却体味不出美的所在。当你拥有了一种拈花微笑式的感悟能力,你就会发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宇宙。万物都有其美之所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面对滚滚长江水,孔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黄河也使李白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启迪。

人的一生,不妨看作是心灵登高的一次旅程,随着视野的开阔,我们的眼乃至心中便不再是荣华富贵,而是天下苍生,是时间与空间,是梦想与现实的交织。

让心站在高处,让我们不畏浮云!

篇三:让心静憩

活着真累,有人这么感叹……

活着真烦,有人这么喟叹……

城市中喧嚣的生活,让人的思维在高速的旋转着,让人的心弦紧绷着,身心疲惫,在所难免,何不在快节奏的工作中,让绷紧的弦稍稍的松驰一下,忙中感受心闲的美感呢?

悠闲的生活来源于自我放松。白天忙于事务,炒股票之类的东西,晚上回到家中又被那不知疲倦的电视机所俘虏,或被那哗哗作响的麻将所吸引,紧张的心弦,如此的绷着,何以发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日子里,秋水与长天原来是一色的呢?那么,为什么不安静地坐下来,或轻轻地剪西窗之烛,或静静地感受外面月光的柔,或观赏梧桐刚发嫩芽召示出给人类的生气呢?“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致,平静自如不正是对那种心态的最好写照吗?

“天空不留下痕迹,但鸟已飞过”好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对心闲静的诠释不能不为之心动。试想处在马路上匆匆行走的路人,亦或躺卧在床上苦思冥想的学者,如今有几个还能拥有如此的心态?现实生活中,为了名利、金钱,不知疲倦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整日沉浸在对势力的追求和索取中,原本平静的、正直的心儿被曲扭成型,纯洁的心不复存在。

人心最大的误区就是不知厌烦的索取。就如普希金神话中的老太婆一样,当上了女皇还想控制天下,野心狂狂,最让人睥睨的是她那颗得到了金子还不算,还想要仙人手中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的野心。已曲扭的在动荡中存在的他的那颗心也许不知:就像喝海水,总是欲喝欲咸的。最终让自己在疲倦中,劳苦中死去,永远感受不到平静,闲静的心态在人生活中的重要。

世界是一个庞大的机器,他会永不停息的运转着,但人类有足够地能力控制他所带来的“摩擦力”,让自己在某个角落,某个时候完全的闲下来,也许形体不能,但我们可以让心能,绝不能让自己像葡萄藤那样,为了攀登,就一味地卷,最终只是作茧自缚。

认真感受花儿静开时的柔,鸟儿鸣叫时的幽,让自己的身心也完全地放松下来,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就这么轻松。

心闲人自闲……

篇四:让心去流浪

放牧心灵,让心去流浪。

我期待的累了就躺在草地上,倾听风的声音;我期待的仰头可以看见蓝天,白云,自由的鸟儿翱翔于蓝天;我所期待看看星空的变幻,留下一个奇怪的幻想,渴了饮一口清泉,倾听流水叮咚的旋律。

我在书山题海里迷失着,我在钢筋水泥的大厦中迷失着,我在期待与励志的心路上迷失着。面对着压力、竞争、挑战、成败,我焦躁,我失落,我坚韧,我成长……激烈的竞争让我们没有机会给心灵放个假,而我想去流浪,让风吹散烦恼,让雨打开思绪。找回那份宁静,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做一个纯真的自己。

流浪是没有目标的,没有方向的。

我想去塔哈拉沙漠,让漫天的黄沙隔绝城市的喧嚣,让骆玲带我走一段丝绸之路,让我登上金字塔,看看这块无垠的旷野,我听一段古老的传说,寻觅一份古老的文化。

我想去非洲大草原,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野生动物。我所好奇的',我所幻想的,我可能会看到移徙角马,我可能会目睹狮子,老虎的英姿,我可能会看到我所不知道的,各式各样的动物。我想去非洲探一次险,寻一次宝藏,让刺激,艰险的旅程,使我的心再次澎湃。

我想去重走那神奇的天路,摸一摸那圣洁的哈达,我触摸千年不化的积雪,我呼吸那稀薄却洁净的空气,使我的灵魂得到净化,我还可能会到热情好客的牧人家里喝一口香甜的酥油茶,听一听马头琴的旋律,看看白云下马儿撒欢跑的壮景。

我可能会登上泰山,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意境。我想看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的壮美,我想观察每一天的变化,去寻觅那份欢乐与闲适。

放牧心灵,让心去流浪,在尘世的喧嚣中做一回圣洁的自我。

篇五:让心到达

假如给我一捧清泉,我希望能从撒哈拉沙漠撒下它,让它成为甘霖救济苦者;假如给我一把稻种,我希望能在非洲贫瘠之地种下它,让它成为无尽的麦田来解救贫民。可我不能,我看不到这遥远的地方;但我有心,我的心可以跨越一切,到达我所向往的土地。人若有心,虽眼无可至而心仍能适,只要让心到达,眼睛带来的限制阻隔不了你的期望。

就像宫崎峻,无人不知的漫画大师,他所创造的作品都是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实中未实现,他却用自己的心飞向了那完美的世界,打造出一部部让人惊喜却又引人深思的作品,正因为他的心看得比眼睛远,他没有让眼睛达到的距离来限定了他心向往的远方,所以他才能成功,才能享受到精神的快乐

眼睛由于客观因素,只能收纳一定范围的世界,但心却不同,心可以无忧无虑的去到任何地方,只要你愿意让自己的心飞向你的专属天堂,那么眼睛里的画面只是暂时的过客,终有一天,心中的期盼之地定可抵达。

好比苏菲·莉娜,她由于意外不得见光明,可她没有让心停止飞翔,眼睛的死亡让她的世界失去了色彩,而心的顽强却铸造了她这位让世界惊叹的“竖琴女王”。倘若她由于眼睛看不到而终止了心前进的脚步;倘若她由于见不着熟悉的琴弦而放弃了成为顶级琴家的梦想,那她还谈何实现自我?

眼前的景象是短暂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只是狭隘的。只有心,它能穿过一切艰难险阻,登上你人生的顶峰,在你真正攀登上去之前给你鼓舞,促你成功。不要让眼前的现实吓退自己,迷惑自己。你要坚信,心就像个智者,看得比你远,眼睛里装载的一切,只不过是命运给你的一次考验。

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他们所提出的言论不正是因为心已经抵达了暂时不能去的乐土而形成的吗?再看日本对亚洲地区的残暴侵略,也就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心中没有想到事态本质,所以最后还是一败涂地。

万事万物都在告诉你我,眼睛看到的前方是一时的目的地,而心所飞向的地方,才是你真正应追寻的胜地。

如果你为眼里连绵的秋雨发愁,请让你的心去到晴朗的午后;如果你为眼里惨痛的失败痛苦,请让你的心抵达明日的成功;如果你为眼里的迷茫境遇不知所措,请让你的心到达期盼的城堡为你引路。

篇六:让心宁静如夜

夜,如一杯清酒,虽然不能使你酩酊大醉,淋漓尽致,但淡淡的清香与薄薄的酒气渗透在夜色中,微薰在天地间,酒不醉人,人自醉。

夜,如一杯清水,无色无味,平淡无奇,却可冲淡一切烦扰,让心平静下来。

夜,如一曲清歌,没有激昂之声,没有菲菲之音,没有丝竹之乱耳,没有红袖之眩目,但却韵味醇然,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

不知什么时候慢慢偏爱起夜来了,爱夜的平淡,爱夜的宁静,爱夜的迷茫,爱夜的深沉……

爱在夜色中思索,爱在夜色中流连,爱在夜色中沉湎,爱听那干净的风声、雨声!爱看那月影,那雾色,那云迹!仿佛只有在夜里我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也许我已厌倦旭日的霞光,落日的余辉了吧!

也许白天色彩斑斓,精彩纷呈:或美、或艳、或悲、或喜、或苦、或甜,无不令人眼花缭乱,但有太多的遗憾与悲哀,太多的欲留不能留,太多的欲去不能去,太多的身不由已。白天有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面对的人,无法躲避,也无法拖延,即使有一万个不愿意,还是要戴上那沉重的面具,也许是出于掩饰也许是自我保护,也许是为求安心,也许是玩世不恭,在不自觉间便把自己伪装了起来。

而我也唯有在夜里才能得到心灵的慰藉,卸下伪装,因为白昼有如激流,夜晚便如静水。

疲倦在紧张繁忙的节奏中,奔波在瞬息万变的生活里,繁华过后的平淡,忙碌过后的清闲,浮燥过后的深沉,喧嚣过后的宁静,所以夜自有独特的迷人之处,另有一番韵味,另有一种风情!

虽然阴暗的夜色,空朦的雾霭,或多或人给少迷茫和消沉的感觉,尽管冷落的景象,凄凉的氛围,可能让人伤感和彷徨,却在不知不觉间让人放下所有的伪装和面具还你本来面目,夜,能营造出一个空间,你可以闲庭信步,可以孤灯独坐,可以凭吊,可作遐想。总之只要喜欢,便可以尽情表露喜怒哀乐,释放心中所有的情绪,也可以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无牵无挂无拘无束,无悲无喜无憎无爱。

只有让心宁静如夜,我们才能渐渐体味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意境。

篇七:让心飞扬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往日生机勃勃的花园一下变得冷清起来。光秃秃的树枝像铁一般伫立在阴沉沉中,灰暗的花草几乎覆盖了整个花园,梦不禁一个寒噤,战栗起来。

梦是一个黑黑的,不爱说话的女孩儿,她平时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始终漂浮在中等上下,而同桌想什么时候考一百分就能什么时候考一百分,梦想不通为什么。

“梦要是反应快一点就好了”。许多人都这样说,梦自己也这么认为。

课堂上,同桌经常为梦指点问题。比如:老师在讲哪一章,那一章在第几页等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她也不能完全消化,因此你看到的梦多数在托腮思考问题抑或做那些使她头痛的数理化作业。

梦的脑袋很不灵活,对于那些复杂的几何问题不免要问问在她看来近似“神”的同桌。梦很想多学些知识又加上不懂的题实在太多,于是同桌的频率就高了。但同桌毕竟不是“神”,她也有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要处理。这么一来两人的矛盾就日益增加了。

一天,同桌干完自己的事,趴在桌上准备小憩一会儿。碰巧,梦又有一道冥思苦想都不会做的题,梦就犹豫了一会儿,急切地用胳膊肘捅了捅同桌,同桌殚精竭力地支着朦胧睡眼喃喃地说:“让我谁会儿……睡会儿。”“你不要再睡了,先给我讲完这道题再睡。”梦很着急,不一会儿就下课了。同桌“蹭”地一下跳起来,指着梦道:“你怎么那么自私!为了自己竟不顾别人的利益。我从没见过像你这样自私的人!”梦的脸“刷”地以下红了,她低下头小声地说道:“对不起,对不起。”

梦很伤悲。她悲伤同桌对她的态度也悲伤自己为什么会那么自私,难道人长得越大,心就会越自私,越隐蔽吗?

梦待人是很小心的。日记本、作文本从来都藏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别人有一双“火眼金睛”把他们寻到,有时甚至到了“逢人只说三分话”的程度。

那天,同桌来的很早很早,她正在分发作文本,看见梦便扬起她手中的作文本:“嗨!梦,把你的作文给我看一眼,让我瞧瞧里面有什么好东西。”说完,便要打开它。梦一个健步飞奔上去,想要夺回作文本但同桌反应很快,稍一转身就避开了梦。梦毫不迟疑地对同桌歇斯底里地吼着:“快!还我作文本。不然就和你绝交!”同桌从没见过如此厉害的梦,便极不情愿地把作文本归还给梦。梦把作文本藏在了很深很深的肚里。从那以后,同桌再也没有把自己的作文给梦看。

为什么是这样?梦想。难道越长大,心就越不会开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越复杂、越陌生,僵硬吗?那我宁愿永远不要长大,我愿变成小孩,永远保持那颗纯真、飞扬的心!

梦用那双犹豫的眼睛望了望那座花园。依旧天昏地暗,冷冷清清。但不同的是梦能感到一种希望。忽然刮了一阵狂风。漫天灰尘使梦的眼睛不能睁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风把稻草卷走了,露出了五彩缤纷的菊花,在太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坚强、美丽。就在那一刹那,梦开朗了许多:我不就像那些菊花吗?虽然不能在春天绽放,在秋天绽放不也很美丽吗?只有绽放,才有希望。

在阳光下,在五彩缤纷的芳香中,梦陶醉了,她的心随着香气一齐在空中飞扬……。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zishuzuowen/babaizi/7x4g44.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