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话题作文 > 植物作文 > 桂花作文 > 【必备】家乡的桂花作文7篇
手机版

【必备】家乡的桂花作文7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3.05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桂花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家乡的桂花作文7篇

家乡的桂花作文 篇1

每当一阵秋雨过后,清晨,那一阵阵令人陶醉的桂花芳香,便会夹着清新的空气从窗外飘来……桂花是我家乡的市花,不论是杨公堤还是校园里,不论是西湖边还是小区里,都可以见到桂花的身影。

桂花不像柳树那样婀娜多姿,也不像松柏那样傲然挺立,但它带给你一种期盼感,让你期盼它能开出最香的花儿。桂花很小,它一簇一簇的,藏在深绿色的枝叶里。站在远处看,那小小的花儿像天空中的繁星,隐隐约约,眨着细小的眼睛,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当桂花完全绽放时,我和同学们喜欢站在桂花树下摘桂花,我们把那朵朵娇小,美丽的花大把大把地撒在别人的头顶上,一会儿,我们便不像在摘桂花,而像在打“桂花仗”了!撒下的桂花有的夹在头发间,变成了一个个黄色的小发夹;有的散落在地上,仿佛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

有时,我会忍不住摘下一朵吃下去,或摘几朵回家用热水泡着喝,慢慢地看着那些小花瓣由金色逐渐变成棕色。“桂花茶”虽然味道不浓,但香味却非常迷人,我心里也像喝了蜜那样甜!校园里的桂花又开了,每朵花儿都散发出缕缕清香,那香味让我陶醉,让我更加热爱它的娇小,热爱它渺小中透露出的不平凡的美丽……

家乡的桂花作文 篇2

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徐州名优特产美食品种很多,资源丰富,有樊家鼋汁狗肉、小儿酥、麻片、花生糖、蜂糕、山楂条……数不胜数,但我最喜爱的要数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是徐州的著名特产糕点,有上千年的制作工艺了。家乡徐州的桂花酥糖包装相当讲究,为传统纸质包装,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白底红字的普通纸,内层为防潮的蜡纸包装。一包包酥糖包装成棱角分明、大小一致的长方体形状。

桂花酥糖不仅外表包装讲究,内里更是制作精益求精,主要以芝麻,精面粉,蜂蜜,麦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经熬糖、打糖、烘烤等十几道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味道香甜可口,可直接食用,也可沸水冲饮,因其香气馥郁,营养滋润,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甜食。

我喜欢桂花酥糖不仅仅因为它香甜美味,更因为它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任徐州知州,黄河决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眼看就要漫过城墙,民间纷纷传言,只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跳进黄河,大水才会退去。苏东坡十三岁的女儿苏姑闻讯后,焚香祷告:“只要能拯救徐州老百姓,她情愿舍身抗洪”祷毕便从城墙上纵身跳入水中,洪水慢慢退去,徐州城保全了。

为了纪念苏姑,人们争相购买桂花酥糖来祭祀苏姑。“酥”者,“苏”也,这难道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吗?不信你看看酥糖的形状,每块酥糖的长宽高的形状和古代城墙砖是多么相似啊!

美味的酥糖伴着这美丽的传说一代代相传,家乡的人们都知道:包包酥糖中包进去的是我们徐州人甜美幸福的生活。

家乡的桂花作文 篇3

你一定听说过永康吧!那可是桂花树的乐园。桂花就是咱家乡的特产。

冬爷爷回家了,春姑娘又来了。小桂花树出世了!她探出头来,东瞧瞧,西望望,好像对这个世界很好奇。人们从她身边走过,想:“桂花树终于发芽了,秋天,我们又可以喝到营养丰富的桂花茶了。”夏弟弟来了,他一吹夏风,小桂花树的枝叶长得茂密极了。几十根枝叶交叉在一起,就像小朋友们手拉着手。秋姑娘终于来了,人们许下的愿望也快实现了。他们热烈地欢迎秋姑姑,这次,秋姑姑出家门时多带了几股秋风,只见她一吹,那几股秋风迅速落到小桂花树上,不一会儿,小桂花树就长大了,成了一棵真正的桂花树。十几天后,人们的愿望实现了。桂花树生出了上千个小宝宝,她们就是大名鼎鼎的桂花。桂花十分小,只有四粒米那么大。一朵桂花有四个花瓣,许多朵桂花连在一起,像一串串糖葫芦。桂花可香了,微风吹来,香味随风而去,飘到河里,河水闻了闻,说:“嗯,好香啊!”香味飘到马路上,马路闻了闻,说:“嗯,真香啊!”香味又飘到小朋友的鼻子里,小朋友高兴地说:“真香,真香,我们好像来到了‘香味城’!”

桂花的作用可大了,可以做桂花糖、桂花糕,酿桂花酒,泡桂花茶,还可以送到药房做中药呢!

要是您有机会到我们永康,一定得在秋季来,还要带点桂花回去。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哦!

家乡的桂花作文 篇4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相约去桂花公园看花。

一进门就闻到了阵阵淡淡的香气。寻着香气走去,转角便看见一排桂花树,美丽动人。绽开的淡黄色花朵,芬芳迷人!

走过桂花林,另外一边的簇拥着的粉色引起了我的注意,定睛一看,原来是桃花!于是我往桃花树那边飞奔而去。近处细看,桃花的花瓣很小,而且是粉色的,中间有一个个黄黄的像蜜蜂“触角”,非常可爱。桃花的叶子翠绿无比而且小小的,在小绿叶的衬托下,桃花显得尤为艳丽。

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便是荷花池了。荷花白白的,尖尖的,有一点点粉色,长在绿枝上。荷叶有大有小,大的像一把帮鱼儿遮雨的雨伞。小的像一个个小小的绿饼干,绿得分外好看!

荷花池旁边有一大片梨树,梨树上开满了白白的梨花,宛如一位位穿着白衣服的小仙女,也像一位位睡着了的小女孩儿。微风袭来,雪白的花瓣缓缓飘落,美丽极了!

在散落在四面的桂花,桃花,荷花,梨花中间,有一眼又清又大的泉水,清泉上有一座小桥,行走在桥上会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桥下,小鱼儿在清澈的泉水里游来游去。

我爱我的乡,我爱美丽的桂花公园!

家乡的桂花作文 篇5

富丽堂皇的牡丹,雍容华贵的玫瑰,高贵典雅的荷花,都比不上家乡那沁人心脾的桂花树。

外婆家的桂花树虽然比不上银杏树的挺拔秀丽,它的树干不似桃树那样千姿百态,显得有些笨笨的,高也不过三四米,但显得婀娜多姿。虬龙般的枝叶向四面八方伸展,上面长满密密麻麻的叶子。桂花树的叶子呈椭圆形,样子像一叶叶小舟,每片树叶差不多长十厘米,宽六七厘米。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虽然它没有枫叶的鲜红,没有银杏的金黄,可是却四季常绿,可供药用。“八月丹桂满枝黄”,农历八月左右,桂花犹如一颗颗黄色的星星竞相开放。桂花个头很小,一朵花有四片小巧玲珑的花瓣,但一棵树能开几百朵甚至几千朵桂花,一簇簇,一串串,虽不似梅花,桃花那样艳丽多姿,但桂子花开,香飘十里。我想假如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栽上桂花树,那么家家户户都将香气扑鼻,空气中弥漫着香味,人在花香中流连,留下一时的感受“好香呀!‘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花香’。”

桂花开的时候,可以把它摘下来,再晒几天既能泡桂花茶,又能做成又香又甜的桂花糕。在古时候,还有人把桂花放置在枕头中,这样,不仅能缓解疲劳,也能让人整日在花香中萦绕。告诉你一个秘密:桂花的果实椭圆形,熟时呈紫黑色。果实一般在4-5月间成熟,当绕在花香果皮由绿色逐渐转变为紫蓝色时即可采收,每个果实约3厘米大小,可以用来润肺止痛。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桂花那甜甜的香味仿佛是秋天的使者,告诉人们秋天来了!我最爱家乡的桂花树。

家乡的桂花作文 篇6

有人喜欢清新淡雅的茉莉花,有人喜欢沁人心脾的玫瑰花,但我最喜欢香气浓郁的桂花。

早晨,我和爷爷出去买菜,我们走到滨江路,芬芳扑鼻的桂花香迎面扑来,我赶紧跑到一棵桂花树旁边。

这一棵桂花树叫银桂,它的主干是灰褐色的,主干上有一些斑点和疤痕,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它的枝干有很多,像千手观音在舞蹈,枝干上又有许多枝条向四面展开,银桂花躲在叶子下面,好像很害羞似的。

走着走着,我的眼睛一亮,只见在浓绿的叶海中一串串,一簇簇黄金般的花儿正在阳关下怒放着,散发出一阵阵幽香,那应该就是犹如金子般的金桂吧。

桂花一簇挨着一簇,好像在说:“我是最美丽的,快来看我,快来看我!”有的挤在一堆,好像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叶丛中,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有的藏在其它树的叶丛里,好像在捉迷藏。 一阵清风拂过,桂花从空中飘落,就像是一只只金色的蝴蝶正在翩翩飞舞。

我摘下一朵桂花仔细观察,桂花有四片花瓣,还有嫩黄的花蕊,我小心地捧到鼻子前一闻:啊,真香啊!

这就是家乡的桂花树,这就是我们阆中人民心里芬芳迷人的桂花。

家乡的桂花作文 篇7

福建盛产名茶,我的家乡是座落在福建北部的一个小县城。

你也许品过“龙井”,喝过“铁观音”,可你听说过“桂花茶”吗?在我的家乡,一提起桂花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桂花茶馨香四溢,你只要闻一闻,就顿觉神清气爽,尝一口,更是满口香甜。

顾名思义,“桂花茶”就是用桂花蜜泡的茶。每年冬天,丹桂飘香的时候,我们这儿每家每户都会采一些桂花来做桂花蜜。首先,精挑细选出颜色最鲜艳的花瓣,然后放到开水中焯一下,再捞上来,放上适量的白糖和蜂蜜搅拌均匀,最后装进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的玻璃瓶中,用汤匙压实。这样桂花蜜就做好了。

每年正月初一,我们家乡人人都要先喝上一杯桂花茶,听大人说,这样,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就红红火火、甜甜蜜蜜了。

正月拜年串门或者是平时贵客上门的时候,主人总是会拿出封得严严实实的桂花蜜,先泡上一杯桂花茶给客人喝,这其中包含着主人对客人的美好祝愿——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怎么样,你闻到桂花茶的香味了吗?有兴趣的话,欢迎到我们家乡来哦!热情好客的乡亲们,肯定会给你端上热腾腾、香喷喷的桂花茶的!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zhiwuzuowen/guihuazuowen/e9zpxp4.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