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知识文库 > 实用文档 > 《读碑》语文教学设计
手机版

《读碑》语文教学设计

来源:博文吧 阅读:1.47W 次

《读碑》语文教学设计

《读碑》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作家刘成章的《读碑》,让读者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今天幸福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用怎样的眼光去仰望这座历史的丰碑?用怎样的心情去解读这座不朽的丰碑?这篇课文为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结合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利用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固有特点,在处理这篇课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读碑的心路历程

从全文看,作者读碑经历了三个阶段:

1.作者先前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充满了感性色彩和浓郁诗情的阶段。

2.作者到南泥湾,解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阶段。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作者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阶段。这一阶段,作者的理性认识已变成了理性思考。

二、从语言人手,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感情

本文既有大处着眼的鲜明画面、广泛视野和高远立意,又有小处着墨的诗化细节和浓郁感情。如何让它们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是本课成败的关键。教师不可能将感动传授给学生,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只能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并用心去感悟,才能体味得到。

三、引导学生去解读生命和生活中更高的“丰碑”

作者读碑,经历了一个长期体验和认识思考的过程,其实这也是一个寻找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情感、道德情操不断升华、提炼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在课后和今后的生活中去解读更多的“丰碑”,在解读过程中去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明确文章结构,理清心路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3.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第ll课,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在作家周定舫的引导下,瞻仰了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今天,我们又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引导下再次拜访人民英雄纪念碑。

这次可不同,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联系前文,明确异同,自然导入,激发兴趣。)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学情估计:因为本文一大半的篇幅,是在写作者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许多同学会误以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但肯定会有同学认为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主要内容应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应对办法:①让不同意见的双方在争辩中明辨主题;②如果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教师就从记叙方式上明确,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是记叙中的插叙,插叙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③引导学生看课文的首尾段,特别是首段中这句话:“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课堂实际情况。

没想到学生的回答竞有三种情况,除了设想中的两种以外,还有同学把读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并列称为主要内容,好在运用“应对办法”中的②、③,很快让学生恍然大悟了。‘

3.教师明确。

因为从课文的首尾来看,从记叙中插叙的作用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整体感知文本”是新课标新理念的明确要求。对课文内容整体而准确的感知,也是品析、探究、质疑的前提,此环节的设计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三、再读课文,明确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心路历程

1.插叙手法的运用,既是本文的记叙特点,又是本文结构特点,请学生利用这个特点,划分本文的层次。

学情估计:因为有教师的提示和前一个环节的基础,对本文三个层次的把握应该不是难题。第一层、第二层闻的标志非常明显,第6自然段是一个明显的转折和过渡段。第二层、第三层的起止学生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因为第14自然段的过渡段特点不像第6自然段那么显而易见。

应对办法:①从内容上让学生明确第14自然段主要还是在写南泥湾九龙泉烈士纪念碑,还是插叙内容,当然应是属于第二层次。②从语言的前后呼应上看第14自然段的第1、2句与第15自然段的首尾是相呼应的。基于此,第14、15两个自然段应归为一个层次,既然第4自然段可上可下,当然是过渡段,因为只有过渡段才具备此种特点。

2.课堂实际情况。

学生的回答基本与估计相同,起用应对措施,轻松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3.老师明确。

只要首先挑出插叙内容三个层次就一目了然:

第一层:第l自然段一第5自然段

第二层:第6自然段一第13或14自然段

第二层:第13或14自然段一第15自然段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落实单元提示中“注意把握文章结构”的单元要求。)

4.请在把握三个层次内容的基础上,勾画出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路历程。

学情估计:①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大概地勾画出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路历程并不难。那就是:从并没读懂到读懂。②插叙内容是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把它概括为心路历程的一个环节,学生要么是没这个意识,要么是没这个能力。

应对办法:先让学生勾画出“不懂”到“懂”的粗线条,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9q3dp6.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