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语文知识 > 说课稿 >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说课稿
手机版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说课稿

来源:博文吧 阅读:7.07K 次

一、教材分析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说课稿

本课是高中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美术美术作品的语言、构成要素及不同类型美术作品不同的语言表达,目的是让学生装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开始进入美术鉴赏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的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在教材设计中,本课内容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工笔重彩人画、写意人物、抽象的油画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世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由于本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课分为两课时进行。总之,做为美术鉴赏的基础,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对帮助学生学习美术鉴赏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由于我们的学生非专业班的学 生,绝大部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美术专业知识,几乎没有艺术实践过,所以学生对于理解美术作品的语言手段方面上具有较大难度,而如何既能使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本课教学重点,又使课堂和谐、轻松、愉快,成为我的教学设计难点,所以我摒弃了大量的理论性语言描述,而是用优秀的美术作品说服、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本人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及其构成要素和表达的手段、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引起学生关注、探讨、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运用专业角度和眼光去感受艺术作品,并关注

中国传统艺术,理解世界多元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不同的美术语言及其在美术作品中不同的呈现

难点:中西艺术的差异。

五、教法:

情景设置、自学—质疑—解决、作品感受、引导探究、对比分析、巩固练习

六、学法:

感知—思考—再感知—探讨—比较—巩固

七、课时安排:2 课时

八、教具运用:多媒体课件及辅助活动用具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分别播放舞蹈、诗歌、乐曲,让同学感受艺术语言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二) 探究新知

1、自学:教师提出相关概念问题:

(1)什么叫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2)语言手段是什么?

(3)语言元素是什么?

由学生通过自学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学生总结:

(1)什么叫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2)语言元素是什么?

点、线、面、色

(3)语言手段是什么?(重点讲授)

西方:明暗、空间、肌理、构图等。

中国:笔墨、章法、皴法等。

由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从字面上体会、理解相关概念,从而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快速阅读的能力。

2、 质疑: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主要针对美术术语的理解),通过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完备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解决学生的疑问。

3、感受生活美: 出示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照片,让学生感受美术中的艺术语言在生活中的体现。

4、探究艺术美:(设置活动)(1)对对碰:展示美术作品,由学生感受、教师引导,学会分析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运用和表现。(2)中西艺术大比拼:通过中西方艺术作品中语言手段不同之处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创作,并在活动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三) 延伸迁移

展示生活中艺术语言的体现,使学生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生活、艺术美化生活 (四)升华结束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导者、艺术的创造者

十、板书设计: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什么叫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2)语言手段是什么?

(3)语言元素是什么?

十一、课后反思:本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我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围绕教学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感知—思考—再感知—探讨—比较—巩固的过程,认识不同的美术语言及其在美术作品中不同的呈现。在课堂设计中,注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关系,基本上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在活动设计中,为了活跃课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的游戏展开教学,设置了“对对碰”、“中西艺术大比拼”这样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本课中我特意设计的“中西艺术大比拼”旨在通过中西艺术作品的比较,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强热爱中国传统艺术。虽然这节课能体现和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团体合作的学习方式,但还有不足。如何在一节美术课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掌握一名高中生应具备的美术知识是我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yuwenzhishi/shuokegao/34rdqk.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