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语文知识 > 成语 > 嵩生岳降成语
手机版

嵩生岳降成语

来源:博文吧 阅读:3.22W 次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嵩生岳降成语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嵩生岳降

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成语释义】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相关成语

必恭必敬 风雨如晦 百身何赎 属毛离里 收回成命 泾渭不分 不可救药 充耳不闻 德音莫违

出处:《诗经·大雅·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西周宣王时有个贤臣尹吉甫,写过一首赞美宣王“能建国亲诸侯”(《小序》)的诗,题名《嵩高》,后被采入《诗·大雅》里。此诗共八章,其中有四句是:“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后二句“维岳降神,生甫与申”,意为崧生岳降,钟灵毓秀。甫指甫侯,申指申伯,皆为西周时姜姓封国。甫侯,周穆王时人,一说是《吕刑》(《尚书·周书》篇名)的作者,一说是《马刑》作者的子孙。申伯是周宣王的.母舅,申国之伯。申国原处于今陕西、山西间。宣王复封申伯于谢(在今河南南阳市东南),在谢重建城邑,或称南申。《崧高》第二章所说“于邑于谢,南国是式”,即指此事。因此,这首诗也是尹吉甫为申伯送行的诗。嵩山峻极峰取名于此。清康熙皇帝为嵩山中岳庙所题“嵩高峻极”四字匾额亦取义于此。后人用“嵩生岳降”来比喻特别重量级的大人物的出生和特别重大事件的发生。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yuwenzhishi/chengyu/wny1zg.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