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学习资料 > 家庭教育 > 家长应该具有哪些家教观念
手机版

家长应该具有哪些家教观念

来源:博文吧 阅读:1.14W 次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长应该具有哪些家教观念,希望有所帮助!

家长应该具有哪些家教观念

一、家长应该具有哪些适应时代的家教观念?

家庭教育的质量不仅与家长的知识经验有关,而且与家长的家庭教育的观念有关。观念是客观环境的主观反映,是对某个事物的观点和信念。人的每个行为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其观念在起作用。家庭教育的行为同样与家长家庭教育的观念紧密相连。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若想获得家庭教育的成功,首当其冲的是更新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家庭教育观念,21世纪的家长为什么会在家庭教育中产生困惑?主要是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现代化的内核是人的现代化,我们的家长要在一代人的时间中走完人家现代化国家人们几代人的路程,显然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应该既把子女当作子女,也把他们当作朋友,当作一个与家长有平等关系的公民。我们必须抛弃“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陈腐的观念。

当前某些家长还存在片面的家庭教育观念。例如: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做事轻做人。共同的特点是功利性太强。这些错误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利影响。

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的观念可以推动家长去改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不能一劳永逸,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

科学、民主和开放是三大适应时代的家庭教育观念。

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父母要用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理论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对别人的经验和常识要进行分析。

父母应注意在家庭中不能包办代替,减少孩子的依赖性。当孩子断然做出某个决定或承诺时,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做法及所能产生的后果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骚。例如,如果在星期天孩子执意要9点以后起床,那么在午饭前不能给他吃任何东西。因为吃早点的时间已经过了,如果想吃早点,就必须在8点钟以前起床。

民主的家庭教育观念。

父母应该向孩子指出,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家长要弄清孩子为什么不同意某个行为准则,然后耐心疏导,以理服人。如有必要,可以坐下来与孩子一起讨论这些准则。

当您的孩子抱怨您处理某件事情不当或有误时,您应该放下架子认真反思和敢于对孩子说声“对不起”,这不但不会失去尊严,反而会增加您同孩子的感情。

家长要注意在生活中尊重孩子,不羞辱孩子,不求全责备,多鼓励孩子。

家长还应注意不偷听孩子电话,不拆孩子的信,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

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念。

父母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吸取先进的经验。父母和孩子要互相学习,争取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家庭教育的关键----陪伴

父母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西方心理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直接相关。

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

一个父亲是当地很著名的企业家,很忙,不是请人家吃饭,就是人家请他吃饭,跟自己的女儿没有很多接触。孩子上了小学后,因为参加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老师会定期给孩子父母亲写信,每周一封信。其中一项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母亲读,父亲也要读。

这个父亲5年里和孩子一起读了184本书。他说一开始没感觉,读了一个月之后,发现阅读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开始主动拒绝应酬,跟孩子一起读书。他说:“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学,我上了大学。”后来他跟孩子在一起无话不谈,而媒介就是书。

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是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

三、教育是否成功在于有没有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但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而不是读书时拿100分,到了社会上连书都不看。

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比如学会走路,走路也有习惯,当然在习惯的背后还有很多准则性的东西,我们说不闯红灯,意味着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就是一个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拓展内容】

提高家长家教观念工作总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每个人成长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的。”因此,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都抱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普遍重视起来了,但是在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一些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教育主要是幼儿园的责任,家庭教育无关紧要的;有的家长认为要注重对幼儿的智力培养,而忽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的家长在幼儿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品质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等等。那作为农村的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促进家长家教观念的转变,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好家园小报的作用。

在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的门口都有一块家园联系栏,上面有一块内容就是《家园小报》,要求这班的两位教师出好本班的育儿内容,我们从不同的方面,信息与动态、、营养卫生保健、幼儿园管理、教育共育,上网查询,出谋划策,提高小报的质量,从而提高家长家教的实效性。我们还请家长在阅读小报后,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并按时征求家长建议,随时更换、增减相应的栏目,内容,真正的让家园小报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课本。我们还广泛征集家长在育儿方面的经验,使其在其他家长中推广、分享,把幼儿园的单项宣传作为家园双向沟通。通过丰富的内容,家长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家长阅读,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充分发挥《小报》应有的价值及作用。

二、建立班级QQ群,加强家长之间的交流。

我们班创设一个平台,让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便于交流与沟通。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确定一个热点话题,鼓励家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发布在QQ群里,引导家长在交流过程中思考,调动家长改进家庭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的积极性。如“孩子遇到挫折怎么办”,“要不要让孩子做家务”,“孩子发脾气时怎么办”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怎么办”这个话题中,很多家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有时会痛哭,这时,最好的做法是给孩子纸巾,或为孩子擦泪,但不要阻止。因为哭是一种宣泄,有利于身心健康。递上纸巾是对孩子哭的行为的一种支持,又或者将孩子抱在怀里,抚摸她的头发、脸颊、肩膀、亲亲孩子;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你一定要及时发现。解答孩子的困惑与疑难,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参与分享他们的快乐。对于欢快中的孩子,父母尽量避免干预,对于伤心的孩子,你绝不可掉以轻心,即使他一时不愿倾听,等他平静下来,仍要与他交谈。伤心的孩子最渴望爱。家长可以在上面发表一下自己碰到的困惑,急需解决的育儿问题,可以听听其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就会有一个参考。

三、成立班级友好小组,鼓励孩子、家庭之间多交流。

友好小组活动是由三到五名幼儿组成的家庭活动小组。活动时,家长轮流做东欢迎小组成员到家里后外出郊游,家长们为孩子提供活动的材料,并在旁进行指导。我们也在尝试这个方法,在取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在本学期成立了3个家庭友好小组,他们开展了比较丰富的活动,如:到稻田拾稻穗,相聚肯德基,户外烧烤,齐聚生态农庄等等。友好小组的成立,增加了孩子、家长间的交流,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增长了孩子的知识,还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德。在下学期我们要组织多一点的家长参与到这个小组中来。

四、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家园联系

我们还注意常规性的家教指导,加强家园联系。如:

(1)开展“家长半日活动观摩”,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看一看,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

(2)充分利用好家园联系本,我们可以采用书面通讯的方式与不易见面的,家长进行联系,向他们报告幼儿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这就是家园联系本的特殊作用。我们班有许多家长是爷爷奶奶来接或者坐校车的,通过这一形式,可以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3)采用电话交流、家访等方法,做好个别幼儿的教育工作;

(4)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使他们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今年我们也尝试的开展了一次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小朋友的肯定,希望在下学期能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

通过一学期的调查、研究及实践,以上几点就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得到的一点启示,可能有些不太成熟及完善,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及改进。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xuexiziliao/jiatingjiaoyu/emg1e7.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