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文学名著 > 文学体裁 > 杂文 > 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
手机版

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

来源:博文吧 阅读:2.49W 次

 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

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

砧声,也作捣衣声。古时制衣的料子大多是生料,质地较硬,必须捶捣,让它变得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一般为石制,称为“砧”)上,用木槌(称为“杵”),均匀地有节奏地逐次捶击,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

由于妇女白天要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一般只有晚上才有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且往往是在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因而每当秋风吹起,开始缝制寒衣时,妇女们就会趁着“八月九月正夜长”,相约一同去捣衣,于是就形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了。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主要有以下两层内涵:

思妇怀人。为家人缝制衣服,为征人赶制军衣,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出征在外的征人。因此捣衣的动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砧声,不仅只是一种家务劳动,而是最易牵动思妇感情的事,所以,后来也成为古典诗歌中表现思妇怀人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郑准《代寄边人》)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吴大江《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晏几道《少年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贺铸《捣练子》)

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塞。这种工作虽然劳累,但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让她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她无尽的思念之情。

游子思乡。清幽月夜,捣衣砧声,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这种声响也是华夏民族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

异乡岁晚怅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夜夜砧声催客去,年年雁影带寒来。

(牟融《客中作》)

江城向晚西流急,无限乡心闻捣衣。    (杜牧《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                  (陆游《感秋》)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辛弃疾《生查子》)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旅途风霜渐侵的秋季,听到异乡捣衣砧声,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阵阵波澜?异乡的砧声让他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让他向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或妻子,也伤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运,心中自然涌起无尽的乡愁。

傍晚,暮钟敲过,月华澹澹,从远远的河滩上或是密林掩映的小溪边传来阵阵砧声,会传递一种怎样凄清而又寂寥的况味!又会唤起多少人无尽的愁思!这哪里仅仅是捣衣之声?它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种意象,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

 

张晓军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wenxueticai/zawen/dp5z4p.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