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文学名著 > 文学体裁 > 古诗 > 中秋月古诗白居易解释
手机版

中秋月古诗白居易解释

来源:博文吧 阅读:3.23W 次

中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下面我们来看看中秋月古诗白居易解释,欢迎阅读

中秋月古诗白居易解释

中秋月

作者: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解释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好像玉盘一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wenxueticai/gushi/wngpwv.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