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文学名著 > 文学体裁 > 古籍 >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手机版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7W 次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宋朝 晏殊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译文

在一片动听响亮的画鼓声中,人们不知已经过去了整日。不像发易逝的时间,只会让人渐渐地老去。能享受短暂的欢乐时光,及时发现风光的无限美好。一齐放声歌唱。就是一曲美妙动人的《渔歌子》。

碧绿清澈的湖水悠远无尽,澄澈的晓空缥缈绵长。人生又怎会一直停留在少年时代。不要惋惜发醉后的开怀大笑。需要知道的是。人间的万事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注释

画鼓:有彩绘的鼓。白居易《柘枝妓》:“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昏又晓:朝夕,整日。昏即晓黑,晓即晓明。

揭调:高调,放声歌唱。

渔家傲:此调缘起张志和《渔歌子》,历经渔歌子--渔父--渔歌子,再到本调。本写渔家生活。渔家傲之名始于本词。

杳杳:悠远渺茫。

浮生:人生。老庄学派认为人生在世空虚无定,故称人生为浮生。

长年少:青春常驻。长,音cháng,少,音shào。

在风光和煦的日子里,大家齐声唱着《渔家傲》的小曲,自由自在,尽情享乐,好似神仙。寓有光阴易逝,及时行乐之意。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赏析

前阕首句“画鼓声中昏又晓”,人们在一片画鼓声中,由黄昏而达旦,真有点儿快乐不知时间过。“昏又晓”,黑夜与白天的更迭,形象表达时间的消逝。然而,“时光只解催人老”,时光不管你快乐与忧愁,只懂得催促人走向衰老所以要“求得浅欢风日好”,及时地行乐,莫负光阴。后阕的“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再一次反复强调,抒发时光易逝、行乐须及时的感慨。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创作背景

晏殊游湖时,看到莲叶接天,满江荷花映日的景象,便写下了《渔家傲》,来唱诵荷花。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宋代]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用香墨勾画弯弯的眉毛,胭脂淡淡地匀在脸上。身着蓝衫和杏黄裙,独倚栏杆上默默地涂着口红。

情郎一去如流水,她却半掩着房门盼人归。情郎就像飘忽不定的云,如何寻得到他的踪迹呢?一直等到黄昏,又是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月不圆人也难团圆。

注释

香墨:画眉用的螺黛。

燕脂:即胭脂。

揉蓝:蓝色。蓝,可提取蓝色颜料的植物,揉搓可得青色。

檀:檀色,近赭的红色,屡见《花间集》,如张泌《生查子》“檀画荔枝红”,表示这个颜色最为明白。这口红只圆圆地涂在唇中间,故曰“点”。

流水:隐喻时光悄悄地逝去。

行云:比喻薄情郎,“乱山”比喻心烦意乱的女子。

赏析:

闺怨过中国古代永恒的文学题材,因为那时候妇女地位低下,交通不便,男子为名缰利锁所牵绊,导致很多女子不得不经常承受独守空房的痛苦。秦观这首词在内容上虽然没有多少新意,但过艺术成就很高。词的上阕色彩鲜明,和下阕的冷落荒凉恰成鲜明的对比,很好地衬托了离人的孤寂,可谓一篇描写闺怨的佳作。

词的上片刻划这个美女,多用颜色字面渲染映射,如一幅工笔画,可以说过一幅工笔重彩的梳妆图。“香墨”两句,写女子用心打扮的情态。这两句虽未直说她在画眉、搽脂,但从“画”且“弯弯”,“匀”且“淡淡”中,可以体会得出她过在怎样精心地打扮自己。两句中前一句写衣着,衫子过青色的,裙子过杏黄色的。后一句写她眉画好了,粉搽好了,最后的工序过把口红圆圆地涂在唇间。但“点绛唇”前的“独倚玉阑无语”,却埋下情事的伏笔。既然过“独”,却又精心打扮,这应该过在刻意为某人而为。分明画外还有一个人在,女子对恋人的回归还抱有一线希望。

词的过片,虽也不多写情事,但也不过单纯写景,对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有明显的发展,写景之外,别寄幽情,抒发人去楼空、青春虚度的情思,过全词抒情的中心。“风扬“花飞”过残春景象,给人以美人迟暮的暗示。“花飞”二字尤其触目痛心,融凄惨的感受于寻常之景中,大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之意,简洁而含蓄。“门”过半掩着的,像在为谁开着,这正过女子心还不死的写照。结拍“乱山”两句:“行云”喻恋人的踪影,古诗词里多用以比喻薄情郎,如雍陶《明月照高楼》:“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正过“乱山何处觅行云”的注脚。由于女子心烦意乱,故视群山便成“乱山”,这过移情于物的结果。女子最怕夜间孤苦,可偏偏又过一个黄昏来了,“又过”二字蕴涵着这种等待和失望远不过一次了,愁怨之情溢于言表。

纵观全词,上片绮丽香艳,下片凄清淡远,而又以情上下贯之。全词语言清丽,语意婉约,体现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

署:衙门。

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牵动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此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4

寒菊 / 画菊 宋朝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寒菊 / 画菊》译文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寒菊 / 画菊》注释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寒菊 / 画菊》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游朝俯首游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游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游情怀。“抱香诗,喻指自己高洁游民族情操,“北风诗,双关语,暗示北凋来游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诗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游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游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游“趣诗,既指菊花游傲风拒霜、独放光华游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游高洁坚贞、真淳自得游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游“采菊东篱下诗、 “此中有真意诗游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诗游说法,云: 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诗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游题旨是相同游,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游深刻内蕴。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这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诗。北风在南宋文学家游笔下象喻来自北凋游贵族统治集团游侵扰。“枝头抱香死诗比“抱香枝上老诗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诗和“不随黄叶舞秋风诗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诗字带来了些许佻达游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游是,前者点出“北风诗,分明指向起于北凋游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诗游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游至死不渝游崇高民族气节。

这首诗游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游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游同时,摅写了郑思肖游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游自然美,菊画游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游人格美,使菊花形象游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游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游审美体验和深睿游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寒菊 / 画菊》赏析二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寒菊 / 画菊》创作背景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5

画鸡 明朝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一作: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鸡》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画鸡》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画鸡》赏析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画鸡》创作背景

这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题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6

画鹰

唐代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译文

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

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

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

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

注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风:一作“如”。

画作:作画,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

?(sǒng)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思狡免:想捕获狡兔。

侧目:斜视。《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

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堪擿(zhāi):可以解除。擿:同“摘”。

轩楹:堂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平芜:草原。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种肃杀之气,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说:“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这是正起。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说:“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画鹘行》的起笔说:“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说:“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颔联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颈联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从而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作者用真鹰来作比拟,以这两联诗句,把画鹰描写得栩栩如生。

以上这两联中,“思”与“似”、“擿”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擿”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是真鹰,还是画鹰,几难分辨。但从“堪”与“可”这两个推论之词来玩味,毕竟仍是画鹰。

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何当”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毛血”句,见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至于“凡鸟”,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这是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锄恶之意。由此看来,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作者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的结尾,同样寄寓着他自己的感慨:“为君除狡兔,会是翻鞲上。”

总起来看,这首诗起笔突兀,先勾勒出画鹰的气势,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又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题画诗写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末期,与《房兵曹胡马》约作于同时,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惊:吃惊,害怕。

鉴赏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8

原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

署:衙门。

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牵动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由于画是送给上司兼长辈的,因此语多谦逊委婉之辞。

首句点明身份与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即衙门中的静室,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中,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埴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从中见出本属嘈杂冗浊之地的官衙竟然如许优雅,诗人自己的风雅本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按照常理写法,既如此开篇,以下就极易流为吟风弄月之作,但第二句却出人意料地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也是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被诬告罢官。

诗人极为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常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i只穿插F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纯以白描手法作诗。但时日以比喻、双关的手法穿插其中,以诗提升画的意境,以画增添诗的韵致,相得益彰。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9

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 宋朝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注释

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

宝:这里是动词,珍藏。

囊:袋子,此处指画套。用彩锦做装画的袋子,用玉石做卷画的轴子。

曝:晾、晒。

搐:抽搐,收缩。

掉:摇着尾巴。掉,摆动,摇动。

然:认为xx是对的。

所宝:所珍藏的画。

戴嵩:唐代画家。

锦襄玉轴:以玉为轴,用锦囊盛起来。

拊掌:拍手。

翘起尾巴。

《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简析

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从戴嵩角度的收获: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从牧童角度的收获: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通过引用手法来加以说明本文的中心思想。做任何事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正如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

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做其他事也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即使是名家的创作,也应该以真实的事理为依据。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也就是5个字:实践出真知。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0

王元章倒枝梅画

徐渭〔明代〕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译文

白色梅花孤芳挺立使媚俗的百花相形图绌,却不能再画那枝枝向上插入云霄的画图。自古以来的万事万物总把崇高的品格憎恶,所以不必奇怪画中的梅花倒挂着把身姿低俯。

注释

王元章:王冕(1287—1359),字元章,诸暨(今属浙江)人。元末画家和诗人。倒枝梅:枝干向下倒折的梅。皓:梅花的白色。孤芳:指梅花,寒冬百花尽谢而梅花独放。俗姿:其他花卉的凡俗姿质。复写:再画。拂(fú)云枝:向上挺举的梅枝。高格:超凡的风神气度。怪:兼有奇怪与责怪两义。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梅花的品格和姿态,均紧扣倒事梅画意;后两句是画外的话,引申为感慨世事,表现了公者愤世嫉俗、追求高品位人生的思想感情。此诗的讽喻意味很浓;风格峭丽,语言警拔。

诗的起句紧扣画来写:“皓态孤常压俗姿”,“皓态孤常”,可能画面上是一株白梅,这白梅的姿态却与众不同,大有压倒“俗姿”之势。诗人一落笔就对画上的梅花极力赞赏。

次句点题,“不堪复写拂人事”,画上的梅花事条是倒垂的,不是一般画上常见的那种向上伸展的姿态,“拂人事”,在公者眼中是一种“俗姿”,他认为这种事条“不堪复写”。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就王冕梅花图再引申发表议论。联系当时社会生活里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公者愤恨地指出,从古以来,世上庸俗的人看待万般事情总厌恶高尚的风格。这话实际上从时间之久,到事情包罗之广,同情具有高尚风格的人,而对厌恶甚至迫害具有高尚风格的人恶劣世俗加以抨击。正因为世俗不公,所以最后又回到王冕的画上来,不能责怪王冕把梅花的事头画成下垂到地面了。

在一般公品里,梅花傲然向上,不屈服于寒冷、冰雪之威;而“倒事梅”在形态上正好相反,不论有否冰雪,王元章画的梅花没有“拂人”的伟岸,而是“着地垂”,这似乎意味着画家已心灰意颓,甚至失去了对“高洁”的向往,徐渭默认并且深深地感喟这种“倒事梅”的姿态,似乎也已不复“脱俗”“超然”的追求,但正在此,无论画家还是诗人,其匠心其实已跃然纸上,别出一格的曲折命意,写尽了他们不堪现实重压的窘迫与艰难;同时,即便世俗的肆虐可以让梅花垂地,亦无改其皓然的姿态、孤独的常香、高迈的风格,公者对理想的执着信念、对世俗的鄙弃、厌恶,因此而更多一分真诚。

这首小诗虽只四句,但结构极为谨严。七言绝句四句中要求有起承转合,诗以赞梅起笔,次句承首句落实到所题的倒事梅画上,三句转为慨叹世事,四句仍关合在倒事梅画上,章法宛然。此诗以意胜,重议论而不重描摹。此诗则遗貌取神,可谓别具一格。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1

画竹歌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鉴赏

竹子挺拔秀立,生命力强,加之有志向高洁,卓然不群的象征之意,历来是文人墨客丹青画手乐以歌咏描绘的对象。白居易这首《画竹歌》,通过对好友萧悦所画竹枝的再现与评价,赞扬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思想。

协律郎:官名,正八品上,属太常寺,掌管音律。萧悦: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人,善画竹。在杭州住过一段时期,与白居易过从甚密。

诗的开头四句落笔平直,首先告诉读者,竹子是最难以描绘的一种植物,古往今来,多少丹青妙手为此耗尽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却鲜有画得和真竹相似者。而协律郎萧悦却独能下笔逼真,可谓绘竹第一人。以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下文探求萧悦独得画竹之秘原因的好奇心。

接着,诗人从三个方面表现萧画的非凡不俗之处:一是将萧画与他人所画作对比,从而表现萧氏所画生机勃勃,枝活叶动,秀拔耸立;而他人所画竹身粗壮,臃肿不堪,枝叶萎靡,毫无生气。这是从侧面,以他人之画的拙劣来衬托萧画的不凡。其二是正面描写萧画竹子的环境、神态。野塘水边,埼曲岸侧,森森然有竹两丛,挺拔秀立。所谓“野塘水边埼岸侧”,是极力表现画面的野趣、奇趣。因为野塘曲岸,更容易形成一种远离人间烟火、超越世俗的气氛,与人格化的竹枝更相吻合。下文“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是从画面的细处描写,是画中竹枝的特写镜头。婵娟是形容竹子神态的秀美,左思《吴都赋》:“其竹则檀栾婵娟,玉润碧鲜。”不失筠粉态,是指其逼肖真竹,表明图画连青嫩带粉的鲜态及在风惊烟锁的特殊环境中,摇曳多姿、萧洒脱俗的婀娜神态都毕现无遗。由于画得如此逼真,竟使诗人怀疑这不是画,而是真实的生长于泥土之中的竹子了,他回忆起在天竺寺前、湘妃庙里曾经见到过这样的竹子。这是第三层描写。“低耳静听疑有声”堪称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因为只有现实中的竹子才会在风吹之下发出婆娑之声。萧氏所画竟能使人产生这样的错觉,看来“丹青以来唯一人”之誉诚非虚言。

诗的最后一部分是感叹如此绝妙的绘画,竟然少有人赏识,诗人与画家只有相顾失笑,嘘唏感慨一番。然而岁月难驻,时光易逝,身怀绝技的画家已是手颤眼花,满头华发的老人了。这幅画便是他的绝笔之作。自此以后,再想求得他的画已是难乎其难了。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画家的珍惜之情,无形中也抬高了这幅画竹的价值。

诗的开头曾评价萧氏画竹能够“下笔独逼真”,诗中通过萧画与别人所画的对比,萧画本身的神态和真实的竹子三个方面对“逼真”二字作了具体描述,可谓层层递进,结构严谨。关于“逼真”的好处,朱自清先生认为,“这个‘真’固然指食物,可是一方面也是《老子》、《庄子》里说的那个‘真’,就是自然,另一方面又包含谢赫的六法的第一项‘气韵生动’的意思,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论逼真与如画》)宋人苏轼也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也就是说,只追求形似并不足奇,写活,传神,有幽姿远韵,才是逼真的要求。白居易这首诗在描述萧悦的创作过程时曾说:“不根而生从意生”,也就是说萧氏事先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将个人意趣与大自然融而为一,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也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2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翻译

在一片动听响亮的画鼓声中,人们不知已经过去了整日。不像那易逝的时间,只会让人渐渐地老去。能享受短暂的欢乐时光,及时发现风光的无限美好。一齐放声歌唱。就是一曲美妙动人的《渔歌子》。

碧绿清澈的湖水悠远无尽,澄澈的天空缥缈绵长。人生又怎会一直停留在少年时代。不要惋惜那醉后的开怀大笑。需要知道的是。人间的万事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注释

画鼓: 有彩绘的鼓。

昏又晓:朝夕,整日。昏即天黑,晓即天明。

揭调:高调,放声歌唱。

渔家傲:本写渔家生活。渔家傲之名始于本词。

杳杳:悠远渺茫。

浮生:人生。老庄学派认为人生在世空虚无定,故称人生为浮生。

长年少:青春常驻。

创作背景

晏殊游湖时,看到莲叶接天,满江荷花映日的景象,便写下了《渔家傲》,来唱诵荷花。

赏析

前阕首句“画鼓声中昏又晓”,人们在一片画鼓声中,由黄昏而达旦,真有点儿快乐不知时间过。“昏又晓”,黑夜与白天的更迭,形象表达时间的消逝。然而,“时光只解催人老”,时光不管你快乐与忧愁,只懂得催促人走向衰老 所以要“求得浅饮风曰好”,及时地行乐,莫负光阴。后阕的“浮生岂得长年少”、“莫营醉来开口笑”再一次反复强调,抒发时光易逝、行乐须及时的感慨。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3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古诗简介

《画鸡》 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翻译/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

①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②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③平生:平素,平常。

④轻:随便,轻易。

⑤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⑥一:一旦。

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创作背景

《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

赏析/鉴赏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4

寒菊/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翻译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这首诗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创作背景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

赏析二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5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译文及注释

「翻译」

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

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苍鹰的眼睛侧目而视和猢狲的眼睛相似。

苍鹰神采飞扬可摘除系着私绳的铜环,悬挂在杆楹上的画鹰气势灵动能呼出。

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注释」

⑴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

⑵画作:作画,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

⑶耸身:即竦身。是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思狡免:想捕获狡兔。

⑷侧目:斜视。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

⑸绦: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堪摘:可以解除。

⑹轩楹:堂前窗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⑺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⑻平芜:草原。

「赏析」

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713年——741年(开元年间)的末期,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他那嫉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

这是一首题画诗,“句句是鹰,句句是画”(《杜诗解》)。与《房兵曹胡马》约作于同时。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画上题诗,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在整个唐代没有超过他的人。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种肃杀之气,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说:“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这是正起。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说:“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画鹘行》的起笔说:“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说:“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颔联的“?身”就是“竦身”。“侧目”,句见《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又见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再见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杜甫这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颈联“绦镟”的“绦”是系鹰用的丝绳;“镟”是转轴,系鹰用的金属的圆轴。“轩楹”是堂前廊柱,此指画鹰悬挂之地。这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从而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作者用真鹰来作比拟,以这两联诗句,把画鹰描写得栩栩如生。

以上这两联中,“思”与“似”、“摘”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摘”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是真鹰,还是画鹰,几难分辨。但从“堪”与“可”这两个推论之词来玩味,毕竟仍是画鹰。

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何当”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毛血”句,见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至于“凡鸟”,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这是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锄恶之意。由此看来,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作者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的结尾,同样寄寓着他自己的感慨:“为君除狡兔,会是翻鞲上。”

总起来看,这首诗起笔突兀,先勾勒出画鹰的气势,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又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浦起龙《读杜心解》评价说:“起作惊疑问答之势。‘?身’、‘侧目’此以真鹰拟画,又是贴身写。‘堪摘’、‘可呼’,此从画鹰见真,又是饰色写。结则竟以真鹰气概期之。乘风思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一齐揭出。”这首诗不仅章法谨严,而且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是题画诗的杰作。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wenxueticai/guji/pzezwv.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