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体裁作文 > 周记 > 实地考察周记(精选5篇)
手机版

实地考察周记(精选5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67W 次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锻炼自身,请好好地记录下在周记里。怎样写周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地考察周记(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地考察周记(精选5篇)

实地考察周记 篇1

暑假里有一个作业,就是去考察西溪湿地的西溪文化,我和爸爸等了好久,终于在一个炽热的天气出发了。

很快就道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西溪湿地,把水备足,我们就出发了。爸爸一边和我讲着西溪湿地悠久的文化,一边像坐船的地方走去,而我却对爸爸说:“今天是来实地考察的,却不是来游玩的,所以我们步行吧!”爸爸也欣然表示同意,我们缓缓地朝丛林里走去。

我们先到了西溪草堂去观赏古人住宿的房子,非常特别,都是砖瓦房,还有一些野草和竹子。然后又去了西溪水阁,去观赏了水上建筑起来的房子。接着,又一直走到了虾龙滩生态系统区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珍惜动物,并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然后我们再坐摇橹船去了西溪湿地最有历史的地方——秋雪庵,那里是烧香拜佛的地方,也具有着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庭院;这些院子就像四合院一样,花草树木摆放的有条有序,要是院里没人,还真以为是发现了古代的遗迹了呢!

参观完了秋雪庵,我和爸爸研究了一下地图,费尽全力找到了出口,也终于看完了全程。

这次去西溪湿地考察,我再次学到了不少的西溪文化的知识!

实地考察周记 篇2

盼望着,盼望着,秋季考察终于到来了。这次秋季考察我们要去上海申隆生态公园。

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的 车程,我们到达了上海申隆生态公园。上海申隆生态公园很美丽。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石桥、小河和翠绿的树木组成的美丽园林。石桥简朴而典雅,石柱上屹立着几只憨态可掬的石狮子。走过小桥,我们来到了“百鸟园”。“百鸟园”是由几个大型的鸟笼合成的。笼子里居住着各种五彩斑斓的鸟儿:孔雀、鹦鹉、杜鹃……它们有的很活泼,时不时飞翔,看见我们,停下来歪歪头,又扭头继续飞飞停停,有的在梳理美丽的羽毛,有的懒洋洋地停在树上休息。看完了可爱的小鸟,我们还坐着竹筏在河里绕了一大圈,体验了一把竹筏的乐趣。

最有趣的就数鹦鹉表演了。首先,一只自信的白色鹦鹉有条不紊地将桌子上的写有汉字的磁铁片贴到一块白板上,拼凑成了“大家好”三个字,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随后,一只灰绿相间的小鹦鹉上场了。它轻而易举地用举牌子的方式答对了我们出的.0~10内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题,真厉害!最后,那只白色的鹦鹉和一只金刚鹦鹉走起了钢丝,它们一边走,一边张开了翅膀,微微抬起的头好像在说:“我们不但善于飞翔,而且钢丝走得也很棒,厉害吧!”

饭后,我们放起了小型的风筝,风筝随着风飘荡,也别有一番情趣。我学着同学的样子拿着线团,从小山坡上一路跑下来,可是风筝一直没有飞起来,反而拖在地上,终于有一次我把风筝送上天了,风筝在我的控制下在平稳而缓缓地上升,真漂亮!小山坡上都是我们欢快的笑声。玩够了,我们就去参观上海农耕博物馆。我们在那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模型、农作物和耕地器具,了解人们以前用的器具、以前各种动物的样子和各种农作物。

看着美丽的风景,想着灿烂的农耕文化,我真希望我也能体验一下在美丽风景中耕作的生活。

实地考察周记 篇3

继上一次的考察之后,今天我和我们班的同学与刘老师、赵老师还有负责摄影的李老师又来到了花园村的这片麦地。开始了这一次的考察任务。

这次我们“全副武装”比上一次多带了许多考察工具,看来这次我们要大展宏图了!

到了麦地,赵爷爷已经在这等候多时了,他早已替我们挖好了小麦苗,等着我们去呢。赵爷爷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农业的知识,他告诉我们:在解放初期,人们的农业主要靠天吃饭,下雨就丰收,不下就饥荒。

那是一片地才能收一百斤麦子,而现在能收一千斤呢。当时在1958年“大越进”的时候,有一个叫老万的人说一亩地他能收一千斤的麦子,为了实现他这个狂言,他甚至去别人家收麦子,真是荒唐!直到今天,我们的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教授才在近几年发明了杂交水稻,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发明杂交水稻,袁隆平教授历经苦难,搞了好多年他才使自己发明的杂交水稻送上了人们的餐桌,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聪明的人们还把小麦和玉米一块种,一行玉米,一行小麦,玉米成熟后变成小麦的肥料,小麦成熟后变成玉米的肥料,让地永不停歇。真是佩服人们聪明的大脑。

之后我们齐心协力,搬了好几袋沉甸甸的土与小麦,准备拿到学校去亲身体验一把种小麦的经历。说实话这些土还真的挺沉的,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们搬上了车。

到了学校,我们开始种小麦了。我们首先往花盆里倒上了土,然后我、邵永成、郭懿瑶和赵老师一组,赵帅斌、常译文、田思雨和刘老师一组,开始种小麦。首先,我们把一些冻了的大土块捏碎,然后把土弄平,并栽小麦了。一开始,我还种不好,可到了后来,我越种越熟练了,我还帮助郭懿瑶一起种。等我们那组种完了,我们继续去帮助另外一个组种小麦。等我们都种完了,看着自己的战果,心里都十分高兴,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呀!

今天,我头一次体验了农民所干的事情,才了解到了他们的辛苦。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啊!

实地考察周记 篇4

上周六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上虞吃饭,沿着弯弯的小路,我们来到乡间,忽然发现路边有一个好大的农庄,于是,我们下车,到里面考查了一番。

这个农庄名叫“荷花园”,它位于上虞荷花村。农庄很漂亮,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整个农庄,小河边有几幢小木屋,主人说这是给客人住的。我们走进房间参观,发现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套房,有卧室、客厅,还有休闲区。打开朝南的门,是一个面朝小河的小小露天台。爸爸一看就很喜欢,他说:“这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

小屋的北面是一条长长的小路,小路的两边有许多葡萄藤,有些藤蔓已经爬上头顶的铁丝网,长出了绿绿的葡萄叶。我想如果到了秋天,这条小路上一定挂满了葡萄,伸手就能摘到酸甜可口的葡萄,那就太美了。

这次以外的考察让爸爸妈妈非常满意,我们决定五一节不去旅游,就来这里度假。

实地考察周记 篇5

今天,老师带我们来到了西海子公园,游览了三教庙。

进了三教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子像,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师还给我们照了相。接着导游老师带着我们进入正中间的屋子,中间供奉着孔子的牌位。在孔子的弟子里有许多在儒家思想上有所成就,两旁就是这些在学术上有成就的孔子弟子的牌位。

出了正厅,我们先去东厢房参观。一进门我就看见五颜六色的民间工艺品摆满了整个房间,有民间的小车会、皮影戏以及各种手工艺品,最吸引我的就属我们西集镇的风车大王侯爷爷的“奥运风车”了,大小风车足有100个,还有五种颜色,表示五大洲,最上面的风筝上写着“奥运2008”,每个风筝都是那么精致。导游老师说这都是侯爷爷手工制作的,现在会做的人已经不多了,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我们的校本课程就是《走进风车的世界》,也是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和传承吧。

随着到有老师的解说,我们又来到西厢房那里展出的是许多通州书画家的作品。

出了门,来到院子里,只见一棵棵大树拔地而起,老师说这些都是受国家保护的古树,已经好几百年树龄了。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圣训亭,这里是古代书塾教训学生的地方。

“快看!”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循声望去,只见一座高高的塔耸立在北方。老师说:“这就是通州最有名的燃灯佛舍利塔。”我们来到塔下面,仰头望去,塔的各个角都挂着铜铃,风一吹,“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悦耳动听。塔的周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幽静、肃穆,真是佛门境地啊!

我们恋恋不舍得离开了三教庙,坐车来到运河文化广场。穿过广场,来到运河边。宽阔的河面上几艘小艇在水上飞驰,激起一道道波纹。河两岸一排排绿树为古老的运河增添了活力。往南望去,不远处的大桥清晰可见,老师说,晚上这里灯火辉煌,霓虹灯闪烁,连大桥都会变颜色呢!听得我们都兴奋起来。

一阵雷声响过,我们不得不结束我们的参观考察活动。在车上,我们还津津有味地谈论起此次的难忘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ticaizuowen/zhouji/ddx6wz.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