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体裁作文 > 心得体会 > 小学生环保心得体会
手机版

小学生环保心得体会

来源:博文吧 阅读:1.17W 次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环保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环保心得体会

小学生环保心得体会1

低碳行动,你准备好了吗?少买一件新衣,低碳2.5千克;少抽一支烟,一年减碳0.14千克;少喝一斤白酒,减碳一千克;11瓦的节能灯代替60瓦的白炽灯,一年减碳68.5千克这是一则公益广告。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低碳环保,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

在全球能源泉形势紧张、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和在日后的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强调,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进环保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进环保产业社会化、环保产业市场化、产品标准化等。这一政策使得大量环保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以其清洁、源源不断、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关注重点。而太阳能热水器正是太阳能成果应用中的一大产业。与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相比,它具有环保、安全、节能、卫生等优点,因而广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正因如此,使我国的碳排放量减少了不少,可谓是中国低碳环保所取得的一项伟大成就。

虽然我国已衽许多相应的政策来控制碳排放量,但未来的路仍然很长。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的碳放量一直在增长。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碳排放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之首。中国在大会上承诺减排40%——45%,但根据中国的现关来讲,要想达到这个标准是很困难的,这也使得中国又多了一份压力。

最近,在各大网路上出现了一个新兴名词——低碳生活,即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世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为什么中国的碳排放量难以减少呢?追根溯源,是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活方式不科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只要我们稍稍改变一下生活中的小细节,就能够达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的。大批涌现出的“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那么,怎样才算是低碳生活呢?

小学生环保心得体会2

小学生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有权利知道他所处的环境状况,有义务成为美好环境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因而,从小学开始,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具备环保的意识与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生对事物的环保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墨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是渐渐行进的。

试想想,如果一个小学生果皮乱扔,到处是脏水、垃圾,家长、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耳闻目睹,长大后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人呢?所以,要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两者相互渗透,即在进行各项环境创设时要处处考虑安排环保教育的内容,而进行环保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发挥其特殊作用。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而我们进行环境布置时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观点代替幼儿的观点,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特别是在环保教育时,如果只讲大道理,孩子们难以理解,收不到教育效果。环境创设如何适应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呢?

(一)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环境布置要让幼儿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并且运用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如设计墙报《创建绿色乐园》,就用了挂历纸、旧竹签、棉花等多种材料,使用浅显易懂的图案,力求做到色彩丰富、图文并茂来吸引学生。设计环保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小草、小花和喜闻乐见的动物为主,这样容易使小学生产生亲切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二)要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画面应该带有童趣、童真,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如设计小学生在花丛中荡秋千,这样既有童趣又具环保特色,小学生活泼好动,老师可带领学生到设置的生态环境中亲自栽种植物、喂养小动物。又如在课室环境布置中,可让幼儿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参与制作,这样,小学生在操作中学习,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增强了环保的意识。

(三)要以小学生的情感为出发点。环保教育要在幼儿面前显现最美好的画卷,让学生置身于最美丽的情境之中,从而培养和激发幼儿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以各种手段提高其艺术性,让学生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懂得去爱、去保护环境。

当今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许多人都不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在公交车上,马路上,学校里,随地吐痰的现象可谓是司空见惯了,就连处在我们面前那一小小的纸屑,人们都不肯弯下腰去把它捡起来。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也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据统计,我国的湖群正在急速下降,亚洲57种水禽已濒危31种。鱼类约1040种,其中淡水鱼只占50种左右。占世界淡水鱼类种数的80%以上。人类是地球的儿女,我们应要多多为我们的母亲做贡献,多植树,少扔垃圾……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存活下来的生命更能适应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作为在自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无休止地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灭亡!

环境保护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坏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多年的实践证明,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而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明确提出这一限度,通过宣传使大家认识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体规定,并尽力实施这些规定,否则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遭到破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走过的道路早就证明,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也就没有现代化。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

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任课教师要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着眼,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环境知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认识环境伦理、道德问题。回去后,学校应在必修课教学中力求寓教于“绿”,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各学科教材中有关的环境教育知识点,以教材为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挖掘各科教材环保知识的渗透切入点,融环境教育于各学科之中。

一、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数学科教师引入环境监测、分析、评价、环境统计等内容,以增进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提高环境意识。教学中教师充分注意本课程的现实性、实践性、地域性、实效性等特点,并结合中学生特点,将兴趣性与科学性相联系,以探究式、讨论式、抢答式、考察式等教学方法为主,以梧州市实际为依托,改革考查方式,采取写作调查报告、举办手抄报比赛、环境知识竞赛等形式,教学效果要显著,学生环保意识必须要得到加强。

二、寓环保教育于课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确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如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赞美自然风光的文章,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等,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欣赏自然景观的美丽之外,教师可适当拓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环境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

三、寓环保教育于课堂练习中。

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设计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如三年级下册练习二有一个看图讨论的练习,在练习中,除让学生学习外,还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远处青山绿水,千岩竞秀,近处玉宇琼楼;海鸥在人们头顶低旋。好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

四、寓环保教育于课外活动中。

虽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了不少环境教育的内容,但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达不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补充,把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如:学了《狼和鹿》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写自己的心愿,班级共同制定一份绿色宣言,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护绿标语,如给校园花坛、草坪制作环保标语:爱护环境!不要攀折花木!勿踏草地!在室内可以张贴:保持清洁!别抽烟!禁止吐痰!别乱扔垃圾!勿扔纸屑!别随地吐痰!等标语。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ticaizuowen/xindetihui/44y373.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