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书笔记 > 大教学论的优秀读书笔记
手机版

大教学论的优秀读书笔记

来源:博文吧 阅读:1.7W 次

《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下面给大家分享大教学论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大教学论的优秀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的读书笔记1

听说《大教学论》可以说得上是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奠基之作,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名著。也许正正因为如此,黄校把这本赫赫有名的著作送给我们每位跟岗学习的老师。手捧着这本签有黄校的亲笔签名的《大教学论》,我倍感珍惜,定要下苦功读好这本巨作。

《大教学论》的作者夸美纽斯热情地赞美教育这一职业是世上最具自豪感的。他主张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求学欲望,并且运用温和的、循循善诱的方法,用充满爱心的言语吸引孩子们,而不是严肃的态度使学生疏远教师。教师和学生的融洽关系是增进教学质量的很大的帮助。如果教师时常夸奖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等等,如果教师把他们应学的知识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并且牢牢地记在心里。再用其他一些方法来和善地对待学生,教师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对学习倍感兴趣了。

“以人为本”关注每个人,不要忽略个体。夸美纽斯说:“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这正正可以说明后进生的教育需要用爱去引导,我们需要深入地分析了他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心理特点而进行教育。他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就像书中所说的:“施用任何强力的结果,我们反而只能使人厌恶学问,不能使人爱好学问。所以,我们每逢看见有人心灵受了病,不爱用功,我们就当用温和的疗法去除掉它的毛病,绝对不可采用粗暴的方法。”

《大教学论》还有许多精彩语言:

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应该当心,只允许勤劳努力、德行优良的学生进大学。不实在的学生,只知道在安逸与奢侈中浪费他们袭产与光阴,因而给别人以坏的榜样是不能宽容的。这样,没有病毒,自然就没有传染,大家便会专心工作了。

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

须得学会敢于正视别人,学会应付真实的劳苦,不要畏缩。否则他们便会变成遁世的人,厌世的人,或是变成懒惰的人,碍事的人。

大教学论的读书笔记2

带着虔诚的心,阅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这位异国的教育哲学家,实干家在文字构建的空间里对话,内心洋溢着一种满足与冲动。我的心提醒我:把感受写下来,祭奠先哲的智慧,启迪有志于学校教育的读者。

《大教学论》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人人都知晓,但是真正阅读过的人很少,我身边的不少教师就没有读过,偶尔几个刚毕业的教育院校的学生说自己读过,是在教授的要求下阅读的,但深究其内容和书中真义,坦言早就荡然无存,不免觉得可惜。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源于这本《大教学论》,但从事学校教育的我们却没有亲临教育的源头,无怪学校教育有诸多困惑和无序。

夸美纽斯开篇就说,此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是“使青年男女毫无例外地,全部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与虔敬地去学习现世与来生所需要的一切事项”。无疑,这是人安身立命、自足发展、服务于世所必须修炼的真理。我似乎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必读书目,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和教育沾边的人所必须阅读的书。因为我们的现世都在为来世做准备,今天我们受教育的程度与最后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影响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阅读这样一本书,最好有宗教的基础。书中大量引用宗教教义,章节,这是没有宗教基础知识的中国读者在阅读上可能或产生的障碍。初读时的晦涩感是真切的。但我也相信只要是有一些耐心,这些含着真美的纯净文字是能够被理解和沁入的。同时,我也感受到正是因为作者对宗教信仰的无限虔诚,才使得他对“教育人”这件神圣的事充满着信心和信念,坚定不移地推广,宣扬。例如,开篇第一章节,夸美纽斯就提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接着又说“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他要以此让大家明白:教育就是人的未来。我以为,这些来自内心的笃信正是一个教育学者必须持有的,这也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源脉所在。做教育的,必须是有信仰的人。

阅读这本书,我很感兴趣的是夸美纽斯的表述方式。习惯于阅读行云流水般集中,顺畅表述的中国读者,初次接触到这本书会觉得新鲜:难道大教育家就用这样的“只言片语”在阐述他的观念。是的,恰是这样的只言片语有着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自然现象+实例分析+模仿+偏差分析+纠正措施。整个论述的过程比较生硬,但契合了教育所需具备的`理念:从自然中模仿,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过程中反思,做好改进调整使之趋于完善。整个表述的过程带着温和不争的风格,但在不争中却已经有了不需要争辩的结论,征服的是读者的心。例如他阐述的教学便易性原则,改良学校的可能性,教与学的一般要求等,都是这样的表述方式,温文尔雅,以理服人,让人在很舒服的感受下接受观念。相比当下一些人急于推广的理念,咄咄逼人,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你接受,认同,还要付诸实践,最可怕的是要看到结果,而且是要拿出能证明观念是正确的结果。强制性的理念推广者们,可以读读《大教学论》即便是其中有些观点已经过失,经过实践证明未必是真理,但读者的心却是向着夸美纽斯的。我在阅读时会在心里替他说话:那个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念已经很不容易啦!

夸美纽斯的实践观也让我佩服。很明显,这是一个从教师成长为校长最后再到教育家的伟人。这样的人提出的观点带有强烈的“实践检验真知”的意味,有一种让人信服的权威性。在我的身边,前两步走好的人不少,但还没有看到走到第三步的,中国本土上的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受到公众认可,系统阐释自己教育理念的,目前还未见其人。为什么?是体制,是个人因素,环境作用,还是别的原因?不管如何,还是请“有关专家”读读《大教学论》,感受温润的教育智慧吧。记得于永正先生说如何教小学生写字,要一边写一边提醒,要讲述字易错的地方。先生笑谈:如果是有关专家看了一定会反对,怎么能这样教呢?这样不是教死了么?先生说:先来教教看,一些理念能否在课堂上实施,能否产生实际效果。小学生生字的返生率有多高?所有理念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有效。深以为然。

读《大教学论》可能有些枯燥,但是还是希望教育者读读。有些书,枯燥中才带着真义,枯燥就是提醒我们要边读边想,不要囫囵吞枣。

大教学论的读书笔记3

作者夸美纽斯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继承了培根的唯物观点,发扬了捷克兄弟会的民主传统,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他一生的着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他26岁时因为战争开始了流亡的生活,从此他几乎颠沛流离一生。也可能是这种艰苦成就了他深邃的思想,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的人。他还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书中的很多真知灼见还依然是那么的精辟,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只是由于他做过牧师,信仰并传过教,对于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有些地方会难于理解。我坦率地承认自己阅读的收获是笼统肤浅的,感受不多。最重要的是通过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与学不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而是泛指“教”与“学”的活动。同时我也惊讶夸美纽斯对节制的见解。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有必要阅读和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我个人当然也希望有时间进一步研读和消化理解书中的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ticaizuowen/dushubiji/r4lxn6.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