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顾炎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手机版

《顾炎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91W 次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顾炎武》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顾炎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顾炎武》读后感 篇1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先贤管仲说的话,意思是说礼义廉耻是治理国家的四个基本准则;四个准则没有确立,国家就会灭亡。管仲的话说的甚好,礼仪是治理民众的根本法则,廉耻是人们立身的根本节操。他把礼义廉耻放在立国安邦的高度,足见礼义廉耻的重要性。

“礼义廉耻”是中国几千年传统道德标准的基本框架和核心,也是传统道德的精髓。有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廉,就不会贪得无厌;有耻,就不会屈从坏人。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利欲在渐渐蒙蔽我们的双眼。正是因为日渐扭曲的是非观,幼小的小月月在车辙下无人问津、摔倒的老人无人敢扶。因为不知何知为“耻”的虚荣心,才会无知的在网络上炫富,因为不理解“义”的宽厚博爱,才会置人民群众生命如草芥,为了私利生产地沟油,多少官员丑恶的贪腐形象在公众面前倒坍。多少亲人为了利益反目成仇,一个个悲剧看得人触目惊心。我们不能仅有光鲜的外表,而让荒芜的内心一直空荡。北宋欧阳修说,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我想这句话放在时下是非常的必要和急切的了。

《顾炎武》读后感 篇2

顾炎武是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今日有幸拜读他的文章,颇有体会。

文中主要表述了如果人没有了礼义廉耻之后的情况。如果没有了廉耻,那任何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国家怎么能不亡呢?孔子说怎么才能称之为士,那就是个人处事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对于可耻的事不感到羞耻,便是无耻了。接下来说作者当时的情况,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作者同样也说,在乱世之中也还仍然存在着不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保持着自己内心的高贵。紧接着作者说古人的治军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东汉时期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羌人送给他的东西,他都不收,退还了所有的东西。正是因为他的正直廉洁,因而得到了羌人的尊重。

最后作者写了王佖做武灵节度使时,由于王佖的贪财,导致边患的发生。而且是从唐朝一直持续到清朝。这一点我到不敢苟同,王佖固然是贪财,也切实的损害了当时唐朝的利益,可是如果如作者所说的至今还成为边患,都是由于王佖的贪财而引起的,那就是太抬举王佖了。早在王佖还没出生的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相互的讨伐征战。从最初的战力不济的和亲政策,到霍去病把匈奴打到了狼居胥山。从突厥到匈奴再到吐番,两三千年来从未真正停止。王佖的贪污也许只关系着某场战争的胜负,或者一个时期的胜负。根本的问题我认为不是他一个人所能解决的。就算他是一个清官,打赢了某场战争,以后还是会有绵延不断的'战争。明末清初是如此,现在比那时候好的也有限度。这不是一个人就能改变的。归根结底,我认为这是文明的相互碰撞,更确切的说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之间的冲突。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所能改变的。

《顾炎武》读后感 篇3

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拥,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可以说是勤奋的代言人了。他不仅熟读了《论语》《孟子》《诗经》《左转》等儒家“十三经”,而且能背诵。他超人的记忆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地背诵诗文来训练自己。他曾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复习两百页读过的书,不复习完决不休息。在他45岁时,他已读完好几万卷书了。在他的家乡再也找不到他没读过的书了。于是他开始周游世界,遍读天下书。

再想现在,我们老师要求背朱自清的《匆匆》必须在三天内到组长那过关,但是还是有好多人没背完,别说像顾炎武那样熟背“十三经”了,连篇几百字的文章都背不完,我们有什么颜面去说自己“寒窗苦读”?每个人的成就都不是白来的,要想成功就得付出努力及勤奋,在最适合读书的黄金年龄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我们要做到“君子之学,死而后已”“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写作呢,它不在多,而在精,写一万字的废话还不如写三百字的道理。

而我们班长就是个很好的榜样,她的作业从不拖拉,课文永远第一个背完,默写次次全对,考试次次前三名,课堂上听得最认真,有什么活动老师总是会选她,她就在以顾炎武的“勤学”为榜样,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顾炎武之勤,勤学、勤思、勤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到知行合一。我们要摒弃别人的坏处,学习他人的长处,充实自己,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顾炎武》读后感 篇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走进顾炎武纪念馆,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一句话。这是至今流传着的爱国名句,它不仅只被世人传诵,更包含着一位老者的家国情怀和对天下人民的期望。

顾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是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开山始祖。

他孝顺。嗣母王氏为保气节,最终殉节。留下遗书,他含泪阅读,想到嗣母以前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不禁大声疾呼:“吾从母言,一仕二朝!”自此终身铭记而践行,“三拒修史”就是最好的解释。

他削发不削志。满清贵族入关后颁布“削发令”,只留顶部一小圆形头发编成一条长辫拖在背后。顾炎武粗粗做了个小辫来应付,而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戴布帽、草帽、笠帽......充分表现了他的志气。

他“采铜于山”。骑着一头跛驴,用一匹瘦马驮着几箱书,开始了实地考察生涯。他曾三登泰山,北行经过山东、山西一带。如果去到某地,遇到不懂的地方,便翻看史书,直到明白为止。这是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但最重要的,还是他爱国。明朝灭亡后,他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还参加了抗清复明的复社,杀了逆贼阎茂才,放火烧了衙门。他六次至南京明孝陵祭明十三陵,多次哭吊明代末帝。而每逢端午,他总是在门前悬挂蔓青,在里面塞上蒜,并在后面挂一块白布,在上面写“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知国朝恶而避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百姓保住天下,这也正是顾炎武做的,这激励着中华儿女同心同德,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顾炎武》读后感 篇5

我自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待在昆山,目前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说起对昆山历史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幸而得本学校组织的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妈妈带我去了“亭林先生”顾炎武的故居。

我们在顾先生的故居内参观了约两个多小时,参观完后我对顾先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昆山的历史了解了不少。让我知道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背景和意义,而不再是单纯空洞的八个字,我被顾先生的民族气节深深地感动了。在明朝灭亡之后他的种种选择,他的民族气节,我认为都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系。

首先,他出身名门望族,衣食无忧,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他应该对当时的明王朝也是非常认可的。

其次,他过继给养母后,4岁开始养母就教他学知识,而养母教他的最多的就是岳飞、文天祥等人精忠报国、以身许国的英勇事迹。我想这些历史事件及人物性格早已经渗透到顾先生的内心,而他当时也是身处动荡的年代,他可能这个时候起心里就有了一颗精忠报国的心吧。

接着,当清兵入侵的时候,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四弟、五弟被杀害,亲生母亲被清兵砍断右臂,还有养母在常熟绝食15日殉国,养母遗嘱让他不事二姓,家中也被洗劫,当时他对清朝充满了痛恨,是清朝让他走到了国破家亡的地步。于是他终生都没有在清朝做官,在此后他所作做的便是组织及参加反清复明活动,这个时候就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在我看来顾炎武先生是一个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伟人。

最后,在多次反清复明未成功之后,他选择了专心做学问,但坚绝不接受清王朝的高官厚禄,并还以死相逼来拒绝,除了遵守养母的临终遗嘱外,还有他内心深处对明朝的怀念吧。由此可见他的民族气节是多么高尚,让人敬佩。

有人说顾老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朝已亡为谁守节呢?像他的三个外甥,都是识实务的俊杰,才华卓绝都做了清朝的高官,退休后是昆山的大富翁,可谓一生荣华富贵。你如果是顾老,会选哪条路呢?我想如果时光倒流,让顾老再选择一次,他应该还是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吧。让我们青少年都来给顾老的风骨节气点赞,我们都应该时刻胸怀一颗爱国的心。

总之,历史上的顾炎武是一个值得后人敬仰的伟人,同时也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名臣。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ticaizuowen/duhougan/v1gg5o.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