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
手机版

《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3W 次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

《青铜葵花》读后感1500字1

最近我正在网上享用一分美餐——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美味又可口。这是一篇很朴实的文章,几乎没有半点的色彩渲染,但它足以让我泪流满面……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第一次读到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文字纯净得似一滴露珠,晶莹而剔透,然而就在这种晶莹中又分明折射出一种凄凄的忧伤。那种于纯美中透出的痛苦紧紧抓住人心,而那份于痛苦中流露的美则显得更加深厚,读着这样的文字,不知不觉中便恍然走进了青铜葵花的世界:

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但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费尽了心思,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卖了;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时不去别人家“借灯光”,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

在生活富足的今天的我们,也许已经失去了于痛苦中感受美的机会,《青铜葵花》无疑是给我们城市孩子展示了另外一个世界,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它让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苦难,而苦难中也含着更动人的美。虽然青铜一家过得很清贫,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他们的生活跟我们比起来,真是差太远了。不像我们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但我们有些人还在嫌这嫌那,吃饭要挑,穿衣要挑,整天觉得父母欠他们似的,自已苦得不得了。与青铜葵花比比,我们不觉得惭愧吗?

青铜为了葵花登台演出精心制作了一串冰项链,并亲手挂在葵花的脖子上,让所有的人感动不已。在大雪纷飞的寒冬,青铜到油麻镇去卖芦花鞋,为了多卖点钱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他竟然把自己脚上穿的芦花鞋也卖了,赤脚踏着积雪走回了家,而今天的我们棉鞋就有几双,哪能忍受如此的痛苦,想想自己真是太幸福了。这样的痛苦经历我们生活在糖水里的孩子是无法用心体会的。身边的同学常为作业多而叫苦连天……难道这比得上青铜葵花他们所遭遇的苦吗?

青铜的奶奶生病,葵花为了给出奶奶攒钱看病,小小年纪的她就外出打工——去江南采摘银杏,虽然只挣到非常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够给奶奶治病,但他的孝心非常让人感动。而我平时一元两元地花钱一点不心疼,要知道这钱可都是父母辛苦劳动的报酬,乱花钱就是对他们的劳动的不尊重。在我家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而我很少给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知道享受,却不知回报!

看了《青铜葵花》,我改变了很多,以前我不知道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总是抱怨这儿、抱怨那儿的,可是,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还有比我还不幸的人,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好日子!亲情,友情,眼泪,微笑,这是上帝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只要珍惜,你的幸福生活会永远不离开你,一直陪伴着你,守护着你!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痛苦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路是平平稳稳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坎坷。当苦难来临时,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我们只能手足无措,不堪一击。有些苦难,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美丽的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虽然它们的生活很贫苦,但它们乐观向上,克服困难的精神,让人感觉他们似乎生活得很快乐,那是精神上的美。不仅是青铜,葵花也为这个家、为青铜付出了许多许多: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她没参加,为了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省钱;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去采芦苇,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自己一个人偷偷的跑到江南捡银杏、考试故意考差,为了赚钱、省钱给奶奶看病;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写字,为了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齐心协力,艰难、困苦而又快乐地生活着。

《青铜葵花》读后感1500字2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我们刘老师推荐的,书的名字叫《青铜葵花》,这本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葵花是一个大城市的女孩,可是她的妈妈在她三岁的时候死了,爸爸就把她带到大麦地的干校生活,可是她爸爸也死了,是剩下葵花一个人。于是大麦地的青铜一家就收留了她。很快,葵花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青铜妈妈对葵花的爱甚至超出了队青铜的爱,可是,哑巴青铜就这样还把葵花当做自己唯一最好的妹妹。他们一起经历了三月黄,逃离了龙卷风……发生了不少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故事

突然有一天,一个消息流传了出来:城里人要接她回去。大麦地的所有人都不让她去。但是因为大麦地的人嘴巴辩不过城里的人,他们只好极不情愿的把葵花交给城里人了。因为青铜思念葵花到了极点,他叫出了“葵花”两个字——哑巴的他变得会说话了。

这本书很感人,我妈的同事也拿着本书去看,结果看得泪如泉涌。俗话说,兄弟如手足。书中的青铜和葵花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能互相帮助。不像某一些人,他们不把兄弟当兄弟,不把朋友当朋友,只把所有的人当工具来利用,然后再给两颗糖打发走,没有真情可言。

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兄弟之情的伟大,有时胜过母爱。任何动物不一样,人是有感情的,会思考的。可是,如果我们连这一点兄弟之情也没有,我们还是人吗?那我们就只是动物。

与其说是亲子共读这本书,不如说找了个机会在喧嚣的午后安静的享受着这纯美文学的惬意。每当此时,总是让我们在疲于奔命中停下脚步,去聆听和感受心灵深处的某种触动。

青铜和葵花应该是我们同时代或比我们稍长一些的人物,在灾难降临时,没有选择放弃和抱怨,而是单纯快乐的从苦难中发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即便是“坏小子”嘎鱼,依仗着家境的“优越”,可爱的使着他的小坏点子,让我不禁怀念那个没有大恶大善的,空气中没有化学颗粒的年代。

当明晃晃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时,我们在空调房里进行着我们的一切活动,这是每个人每天并不奇怪的生活,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他们还嚷嚷着“没人玩,好无聊,没意思……”。当我们放下堆积案头的工作,抽出时间带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或将他们的童心放纵于游乐场时,往往因为一个一两块钱的小玩具没有满足他,生气、吵闹是常有的事。我常很无奈,这些孩子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给予他们的幸福快乐呢?

我告诉他我小时候,我的爸爸给我买的第一个只有九英寸的电风扇,我是多么兴奋,我每晚在小风扇下写作业觉得我又快乐又神气……。儿子露出一脸的不屑:“我儿子以后用了更高级更凉快的东西,我也会跟他说我小时候家里只有空调。”想想他说的也不无道理。确实在我小的时候父母跟我说过他们种南瓜吃野菜的经历,我也只是无动于衷的在听故事。时代的进步,对于苦难的理解是不可复制的,每个年代有它自己的烙印。幼年时承受的苦难,就像是接种的疫苗,让他可以坦然笑对成长途中遭遇的波波折折。我在感慨我们的孩子太幸福了,为人父母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制造快乐的天堂,又担忧着他们缺失了对苦难的理解和承受能力的培养。

我应该是很早就有了对“苦难、挫折”的需求,希望孩子在苦难和挫折中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也应了现代人们提出的穷养男孩和挫折教育的理论,以至于暑假未到,我就张罗着让儿子去我单位附近的小店送外卖。大家质问我我是不是后妈。在一片哗然和质问中计划搁浅。

我是个最笨拙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一堆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用天畅妈妈的话说只能是“静待花开”了。但我知道只有苦甜参半的生活才能发现甜的滋味。

读完这本书,好比喝了乌龙茶,入口苦涩,回味却有丝丝绵甜。

我看了儿子写的读后感,虽有些夸张和言过其词,但总算是第一次没有别人的帮助下,自己看到了本中表达的深厚的兄妹感情,也算不易。所以没有加工和篡改,原原本本呈现在这,尊重詹同学的原作了。

爱情不是一种虚荣,要拿出来在众人面前炫耀;爱情不是一件美丽的衣裳,要穿在外面给大家欣赏;爱情不是一项任务,要对亲朋好友有个交待。21时49分28秒

《青铜葵花》读后感1500字3

在这个五一的假期中,老师布置作业来写这个文章,我和妈妈就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青铜葵花》,虽然我和妈妈阅读过这个书好多次了,但是还是放不下在这本书中的人情美,在这本书中,讲了一个讲了一个叫葵花的小女孩和她爸爸还有一些城里人去一个叫大麦地的地方干活,后来葵花的爸爸不幸溺水死亡,葵花被青铜家收养,变成了青铜的妹妹,由于青铜家特别穷,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便让葵花一个人去上学,葵花学习特别努力,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她,可后来,葵花又被接回了城里。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人就是葵花,她能理解别人,在奶奶生病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信院费的时侯她跑到外地去摘银杏卖钱。最让我咸动的事就是:在冬天,青铜去卖芦花鞋,几个城里人把青铜的鞋全包了,但还有人想再买一双,青铜为了不让那个人遗憾,竟把自己的鞋给了那个人,自己光着脚回家了。

通过读《青铜葵花》我懂了:一个人遇到了挫折是退缩,还是应该通敢的面对它。在我们生活中,在我无论遇到多大的失败和挫折也不要灰心,只有战胜它们,我们才能成为强者。

读完《青铜葵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个凄美的特定年代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小女孩葵花和他的哥哥之间的真挚的友情让人感动,让我们看到了两颗善良的童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善良。

那是一个苦难的年代,那个时代留给了人们太多的痛苦和无奈,青铜和葵花小小的年级也都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折磨。读这部小说,始终让人感觉压抑,无奈,与青铜和葵花那个年代的人相比,我们是不是感觉太幸福了,现在的孩子与青铜和葵花相比,是不是有种天上人间的感觉呢,可为什么孩子们却没有幸福的感觉呢,他(她)们老是抱怨学习太累,正如本文作者曹文轩说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与青铜、葵花相比,现在的这孩子所受的痛苦是不是太渺小了,是不是很多时侯都是在无病呻咽呢,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受到不公或挫折的时侯,该如何去面对呢?我们的孩子又何如去面对呢,他(她)们能够去坚强的面对困难,战胜逆境吗,是的,当我们给予孩子更的的关爱的同时,更要对他(她)们的生存能力多多锻炼,让他(她)们有战胜困难的能力,能够坦然的面对失败、挫折甚至是苦难。

记的人们常爱说一名话: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我倒觉的,让孩子吃些苦又有何妨,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虽不要孩子像孟子那样,但多锻炼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也能磨炼他(她)们的意志,对他(她)们以后的成长还是大有好处的。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一个时代的痛苦,时代不同,痛苦也不同。通过读《青铜葵花》这篇小说,使我对痛苦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两个孩子,出身不同,但命运却如此悲惨,小小的年龄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们在痛苦中生活,在痛苦中欢乐,她们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却让我无比敬佩。

作者在写苦难时,将苦难写到深处,在写到美时写到极致,写到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在读这篇小说时,我边读边流泪,为两个孩子的悲惨命运而感动,她们用爱编织着自己七彩的梦,用行动去帮助对方渡过难关。

看后,使我陷入了深思,如今的孩子物质条件丰富,吃的、穿的、学的、用的都是好的,可他们回报我们的是什么呢?是爱心,还是坚强,是勇敢还是卓越,是勇于承担痛苦的勇气,还是面对挫折的从容不迫。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孩子进行痛苦、挫折教育,不要让孩子老是生活在蜜罐里,不要以为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出现困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要敢于承担困难,面对挫折。对他们进行受挫教育,让他们端正思想,分辨是非,养成一个好品质。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让孩子学会怎样在经济大潮中撑好舵,不翻船,不受任何诱惑,这是一个非常不好做的事情,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

《青铜葵花》读后感1500字4

遇到什么人,交到什么朋友,都要看缘分,让心去感受。读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三生有幸——读到了《青铜葵花》这本好书。这本书很美,很朴实。文中葵花那个以用青铜为原材料雕塑葵花出名的爸爸,还有大麦地的那片葵花田,名叫葵花的小女孩,叫青铜的男孩,都与题目相映成趣。

曹文轩写《青铜葵花》,写出了两种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曹文轩写的所有小说都有一个特点:有唯美的意境。“当时阳光倾盆,一望无际的葵花田里,成千上万株葵花,花盆又大又圆,正齐刷刷地朝着正在空中滚动的那轮金色的天体。”寥寥几笔,将读者带进一片美丽的葵花田。这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其中“阳光倾盆”、“滚动”等词语,和作者有意将太阳描写成“滚动的天体”,让这种美丽更加难以忘怀。除了葵花田之外的,还有芦苇荡:“葵花骑在牛背上,看到芦苇在风中起伏不定地摇动着,看到芦苇中间,这儿一处,那儿一处的水泊。水泊或大或小,在阳光下,反射着水银一般的亮光。看到了水泊上空飞行的鸟,有野鸭,有鹤,有叫不出名字的鸟。”一段话,将大麦地的芦苇荡之美毫无剩余地写了出来,让人陶醉其中。

青铜,主人公之一,标准的好哥哥。每天上下学接送葵花;做葵花萤火虫灯让葵花看书做作业;做冰粒项链给葵花做主持人时戴,为此冻伤了手也不顾;看马戏时为了葵花抢位置,不惜和人打架,后又驮着葵花看马戏;蝗灾过后挖芦根,他总让葵花先吃......青铜为葵花做的太多了!他和葵花感情太深,以至于葵花要被接回城里时,他妈妈只好把他支开;以至于葵花走后,他天天坐在草坨上思念葵花。这种在心里的默默但绵绵的思念,冲破了喉咙的障碍,在多年哑巴以后,让他喊出了“葵—花!”的.声音。

哑巴哥哥,才是哥哥咧!

葵花从被领养开始,就仿佛本来就是青铜家的人一般。完全不用磨合,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一起生活了。葵花也不简单,自己念书后,也叫青铜识字,让青铜把大麦地的人们吓了一跳;她为了治奶奶的病,只身去外地摘银杏,拿了钱回到家里知道奶奶已经不行了,痛哭不已。知道家里负担不起自己的学费,故意把成绩考坏,好让家里不在为她花钱。葵花是个美丽的女孩,无论是外表还是心灵。

青铜奶奶为了家庭当掉了她的金戒指;为了让青铜葵花穿上厚棉袄棉裤,去外地摘了两大包棉花,以致卧病在床,临终时还留下手镯给葵花出嫁时用......妈妈为了让葵花穿得好,把自己的衣服改了给葵花。这个家完全没有把葵花看待,而是把她当最亲的亲人,以至于葵花根本不想回城里去......至于爸爸妈妈,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乐观主义,维系这这个家庭基本但是快乐的生活。连一开始形象有点反面的嘎鱼,其实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在青铜家起火时,是他呼叫乡亲们来扑救;在青铜和葵花的奶奶生病时,是他送来了两只鸭子,希望帮上一点忙。

《青铜葵花》还描述了那个年代苦难的生活。通过人们和苦难作斗争的描写,介绍了一种精神:人坚强不屈的心灵之美,人性之美。青铜家,先是家被火烧了,再遇上大水冲垮了茅屋,还赶上了蝗灾。在这一次次的劫难里,青铜家的人也好,大麦地的人也好,都没有屈服。而是一次次地振作起来,携手度过了一次次的危机。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没错,青铜家的人是这么做的,大麦地的人是这么做的。他们从不依赖外界的帮助,靠自己,熬过了一个个苦难,正因为他们有坚贞不屈的心灵和精神。而芦花鞋、萤火虫南瓜灯和冰项链的描述,又是那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通过这样的描写,反衬出在美丽的自然和美丽的人性面前,苦难也显得那么渺小。

扉页上有一段题词:“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谊。”没错,这就是《青铜葵花》,这就是青铜葵花!

用心去感受书中的美吧,等待你的将是一场洗礼!

《青铜葵花》读后感1500字5

田野里的葵花花海灿然盛开,城市里的青铜塑像久久矗立。这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青铜葵花,是他们的名字。

也是这个故事的名字。

翻开封面,隐约有一缕淡淡的槐花香拂面而过,轻轻闭上眼睛,我好像来到了大麦地,站在了那棵古老的槐树下。远远地,我看到了秀气俊俏的葵花,看到了慈祥和蔼的奶奶,看到了情深意重的青铜,看到了朴素善良的爸爸妈妈……转眼间,一行行朴素的文字幻化成一个个人物,如此真实地出现在眼前,挥之不去。

葵花是个不幸的孩子,小小年纪便失去了母亲,离开了原本属于她的城市,原本属于她的生活,在这时,这个孤苦的孩子又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唯一的依靠。这个本该在城市中、在父亲的疼爱下生活得无忧无虑的女孩,竟这样在命运的捉弄下被寄养到乡下过起了苦日子。种种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小葵花不得不早早地体味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也不得不随着父母过着清苦的生活。为了这个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开始比别人更早地成长,她要以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任,这对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孩来说,是有多艰难!

葵花也是幸福的,“这一家人把心都扒了出来给了这闺女”,就如村长所说的,青铜一家人对这个领来的孩子如亲生,甚至比亲生的孩子还要亲。在老槐树下,这一家人一起争到了抚养葵花的权利,为了他们的承诺,青铜放弃了上学的机会,让妹妹读书;奶奶卖了家当甚至是相伴数十年的首饰给她盖房子住;爸爸妈妈把省下来的钱全部给了她只为让她拍一张漂亮的彩色相片。在这个清贫的家里,他们把所能够给的都给了这个女孩,尽自己所能把她捧在手心爱护。这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是有多么幸福!

这一家是清苦的。本来就贫穷的他们偏偏领养了葵花,又为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孩而变卖家产供她更好地生活。刚刚摆脱战火硝烟的他们一次一次遭受自然无情的打击。洪水冲垮了他们的家,蝗虫掠夺了他们的一年的粮食,甚至连嘎鱼家的鸭子也吃掉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茨菰。就在关键之时,家里的奶奶病了,唯一的牛死了,就连最亲爱最宝贝的小葵花,也即将离开这个一无所有的家。苦难接二连三地眷恋这一家,阴影总是笼罩在他们头上,给这个苦难深重的家平添一分苦涩。

可这一家也是幸福的。洪灾之后,他们全家开始劳动,凭着自己的汗水住进了新房子;蝗灾过后全家人照样干干净净安安稳稳、体体面面地过日子。他们穷,可也有他们的乐趣。奶奶的故事,青铜的冰项链和萤火虫灯,葵花摸到的大鱼,爸爸妈妈编织的芦花鞋……这些点点滴滴凝聚成的快乐,这些超乎物质享受的美好,让他们在这个充斥着灾难与痛苦的岁月里“苦中作乐”,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都尽量变为自己的欢乐碎片,将它们拼凑在一起,成为这个年代里的来之不易的幸福。他们穷,却穷得有风骨。在这样苦痛难熬的岁月中,他们依旧保持了做人的尊严,在贫穷和饥饿中也依旧挺直了腰杆生活,让所有大麦地人为之震撼。为了证明自己捉来的野鸭不是从嘎鱼家偷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青铜抱着“丢失”的鸭子绕着村子一圈一圈地走;为了体面地生活,他们即使是忍受着饥饿这一家依然扬起面孔,干干净净地走出去;为了让葵花能够和别家的孩子住上新房子而卖草鞋的青铜在冰天雪地将自己脚上的草鞋脱下变卖。这一切,不是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中最可贵的“幸福”么?这不同于那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幸福”,这是来之不易的,“痛苦中的幸福”,这是身处灾难才有的美好!

人,愈是生活在苦痛中,便愈是能够体味到,即使是点滴的幸福,亦是来之不易的。作者用朴素干练的文字,像是回忆一个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故事,缓缓叙来,让我们随着他的节奏,时而颦眉时而微笑,直至整个故事缓缓结束。他要告诉我们的是大爱,是大美,是苦难之中的美好。

睁开眼,仿佛隐隐约约有一两缕槐花香气飘散,淡淡的,却能够尝到它的滋味,在心间,仿佛是那么的清甜。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ticaizuowen/duhougan/66gprk.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