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实用文 > 实用范文 > 论文 > 基于学生评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策略分析论文
手机版

基于学生评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策略分析论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56W 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下简称心理课程是系统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建设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2011年5月,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各高校结合实际,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2011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文件精神,全省高校陆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国外高校开设心理课程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作为一门选修课,“幸福课”的学生选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程;国内高校开课形式以选修课为主,将心理课程列为必修课,还是少数。鉴于心理课程山来的背景,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基于学生评价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思考。

基于学生评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策略分析论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口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

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shiyongfanwen/lunwen/xkdmn.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