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实用文 > 实用范文 > 论文 >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
手机版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

来源:博文吧 阅读:1.25W 次

竞技武术是我国力争跻身于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随着竞赛机制的改革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武术竞赛也日趋激烈,这对武术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心理和智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与体能水平密切相关,武术运动员体能状况直接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由于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指竞技长拳、南拳类,以下不再注明)是一项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具有较高的技能表现力,还要具有较好的体能,即高度发展的无氧代谢能力。因此,提高武术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是武术训练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本科2014级套路专项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专项1、2班为实验组,专项3、4班为对比组。每个专项班选取男生10人,女生5人。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

(1)测试指标及选择。

训练前后心率(HR),心率恢复到120~140次/min左右所用时间、整套动作技术水平质量为该实验的测试指标。

(2)测试步骤。

①前测。方法如下:首先测试受试者安静时的心率,之后让受试者将预先调好的Sporttester PE-3000遥测心率计戴上。受试者自行选择长拳类自选套路进行演练,记录下受试者整套动作的完成时间,并每10s自动记录储存套路演练过程中的平均心率值。

②在测试过程期间请套路教研室4位专业老师作为套路演练动作质量的评分员,并测量并记录受试者演练套路后心率恢复到120~140次/min左右所用时间。

③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两个月不间断的无氧训练(训练内容见表1),对比组进行正常的常规训练后,再次重复上述测量过程并进行记录。

1.2.2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统计软件处理,以平均值±标准差(c±s-)的形式输出,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为数据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组和对比组完成整套动作后的即刻心率比较

在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比组进行完成整套动作后的即刻心率测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运动员在完成整个套路后,实验组男生平均心率到达(171.2±6.18)次/min、女生平均心率达到(175.7±8.16)次/min,而对比组男生平均心率到达(173.3±8.23)次/min、女生平均心率达到(177.8±9.69)次/min,恢复期3min和5minHR值实验组与对比组相比,均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训练后的即刻心率平均值要低于对比组。

2.2实验组与对比组在完成动作后的心率恢复速度比较

在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完成动作后的心率恢复速度数据进行分析。以心率恢复至120~140次/min左右为准,实验组的男生的时间为(63.7±3.45)s,女生为(69.31±4.63)s.对比组男生为(68.22±6.47)s,女生为(72.46±8.26)s.这表明进行无氧训练的实验组运动员在进行最大负荷运动时机能水平高、运动后机能恢复快。

2.3实验组与对比组在完成整套动作中的质量比较

通过套路教研室老师对受试者动作质量整体表现和失误地方的评估可以看出,在后两段套路的表现中由于体力的大量消耗,机体无氧代谢能力受限满足不了大强度运动的供给,对比组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劲力方面明显下降,失误率增加,而实验组运动员在体力、动作速度和劲力方面没有看出明显差别,失误率明显降低,基本以同样的标准完成了整个套路。

3结论

(1)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实验组即刻心率的平均值总体低于对比组;且实验组较对比组运动后的心率恢复速度更快。所以通过无氧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武术运动员心肌能力,是运动员技术提升的保障。

(2)从动作质量来看,实验组基本上从头到尾的动作质量、劲力、精气神都优于对比组,由此可以表明表1的无氧训练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武术运动员的ATP与CP供能系统能力,增强武术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弹跳力,从而高质量完成整套动作。

4建议

武术套路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国粹,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针对提高武术套路技术水平而设立的训练方法,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探寻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竞技套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兴棒。无氧阈训练法在武术长拳套路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初探[J].科技信息,2010(8):236.

[2]周利。促进武术运动员无氧耐力能力的生化分析及方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1):90-91.

[3]杨思军。对武术套路专项学生的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1(8):247.

[4]潘冬,冯菲,李淑芬。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3):48-50.

[5]杜新杰。武术长拳套路在运动中的供能特点及其训练方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4):94-95.

[6]勾庆华。浅析武术长拳决定因素和供能的特征及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J].搏击·武术科学,2006(6):39-41.

[7]刘雅媚。试论武术项目供能特点及其训练的科学化[J].湖北体育科技,2004(3):359-361.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shiyongfanwen/lunwen/91pkz9.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