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实用文 > 实用范文 > 论文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精选7篇)
手机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精选7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1.96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精选7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 篇1

【摘要】该文以家乡中山市县城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家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基本情况,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存的问题概括进行了总结,基于上述基础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然而不止一次的在新闻报道里看到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悲剧,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的安全该如何立足。这几年来家乡县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农业的方针,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指南,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作为重点,同时还注重强化农业生产投入品源治理,当然,在这过程中始终加强农产品质量检管。

1基本情况

1.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

就根据目前来说,中山市农产品市场体系还比较小,只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以及经营农产品销售的大型超市场,都不够完善。

1)农产品批发市场:崇阳瓜果蔬果批发市场是我县唯一的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因此相比于其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来说,面积要广一些,相对位置也比较优越,所以年交易量和年交易额都远超其他农产品市场。

2)农贸市场:中山市县城目前拥有北门市场,东门市场和西门市场,分别位于西门、北门和东门,主要进行零售,兼营蔬果、瓜果、肉类等,主要是销售给县城广大市民。

3)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我市县城有喜临门、家家福、万家乐三个大型综合超市,里面都有蔬菜、肉类、瓜果和蛋类等农产品卖,这就基本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但是目前这三家超市都没有设立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点。

1.2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情况

近几年间,政府部门注重对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教育,各种媒体或是报纸宣传等形式也在这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加深人们对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好处。渐渐地,人们开始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还对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树立一个品牌。截止目前,县城已经有政府审核认定的食物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家乡县城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已经成为其他县的模范。

2现存的问题

1)政府对农产品的重视不够。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面临两个困难,第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人员比较少,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量是非常之大。结果显而易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不能够实现全面监管。第二是工作人员的工资比较低,在这方面办公经费也少,再加上农村的交通不太方便和农村现有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的落后,在根本上就无法满足农产品质检工作的需要。

2)管理人员水平低下。有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下或者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原因,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和农产品经营商贩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够深刻,这就会加大在农检中心抽查检测的过程中的难度。

3)建设不完善。大型超市不大注重对检测点的建设,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超市资金比较缺乏。这种潜在的危害表现在审批程序繁多,建设速度过慢,而超市为了定时提供农产品,有时候的自检工作就会省略。再加上供应商也不是会对每一件货物进行检测,在这双重漏洞中,就会出现不合格的农产品。

4)日常抽检难度大。在近期内物价统一上涨,所以农产品价格也上涨了一定幅度,再加上县农检中心可供使用的钱也比较少,这就造成了抽检付费难以维持,对日常抽检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5)设施不足,交通复杂。在县城里走访后发现水果店、卖菜店数量较多,大多商户还有自己经营的路边摊,大大小小几十个摊位。但是由于县城比较大,农产品售卖的这条路段比较复杂,交通设施还不够健全,为实际的监管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之处,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6)使用农业投入品。个别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以前的习惯问题或者是按照以前的传统。焚烧桔杆作为肥料,使用大量超标化肥杀虫剂等,这些农业投入品会造成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危害。

3对策与建议

1)利用“农产品质量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推动执法监管工作。在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活动中,要法律制度两把抓。一方面是看上各种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未见的相关农产品制度深入人心并且化为实际行动。同时要建立依法监管的有效制度,依靠制度来推动农产品品质安全执法监管工作。在另方面来说,要加强加大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力度,促使人们形成科学消费观,这样就有利于形成安全生产、放心安全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宣传教育。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政府何以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的宣传。比如在电视上可以开立一个节目,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的农产品方面的法律知识,使这些法律知识家喻户晓,这样既可以保证消费者的权利,也有利于制止相关的不合法的农产品生产。

3)加大资金投入。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要想搞好基层检测点建设,就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因为目前我县政府资金不够,所以要积极的寻求国家及社会资金的支持,或者与企业合作,这样既能取得企业资金的支持又能保证企业生产的农产品都能合格。而对于已经建好的检测点来说,特别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检测点,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在人力、财力或者物力缺乏的情况下,要积极地寻求帮助,不能耽误日常检测管理。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针对县城质检中心现有条件比较简陋的情况,要寻求政府支持,让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这样就能保证家乡县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工作活动的正常运行。而且在针对实际操作情况下产生的困难,县政府要适当的增加人员来协调工作,完善各种装备。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促使农产品质检体系的建设落到实处,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够贯彻实施。满足广大市民对安全绿色的瓜果蔬菜的需求。

4结语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民生大计,本文首先从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存的问题,以此提出了几种解决对策。虽然其体系现在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 篇2

摘 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岳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紧紧围绕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这一目标,把住确保农产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这条底线,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加强示范引导,抓好源头治理,强化全程管控,深化专项整治,严格执法监管,确保了主要农产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

岳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紧紧围绕“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这一目标,把住“确保农产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这条底线,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加强示范引导,抓好源头治理,强化全程管控,深化专项整治,严格执法监管,确保了主要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为切实维护公众健康和消费安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岳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近年来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安全隐患

部分生产者缺乏质量安全生产理念,“一家两制”(农民给自家留一块地,给市场使用另一块地,采用了两套生产体系)的生产行为仍然存在,有的农户未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1.2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岳池县虽已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此项工作进展仍然比较缓慢,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3监管组织体系建设需要加强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形势严峻。虽然监管组织机构的主干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是机构人员配置少,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组织体系建设需要加强。特别是乡村两级普遍存在“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的问题,很多监管职责和任务在基层落实到位还有一定的难度。1.4农产品检测检验能力不足由于农产品品种繁多,涉及面广,需要速度快、结果准、技术先进的检测设备才能适应检测要求,检验检测的任务重、责任大。目前,该县虽在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但检验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缺少,检测品种单一,仅能检测蔬菜、瓜果等类。因此,还应购置相关的检验检测设备,技术人员有待培训,检测能力有待提升。大量的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没有自律性的检测能力,这给上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隐患。

2对策建议

2.1进一步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工作

结合315消费者日、57普法日、613安全生产日、124法制宣传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组织专门队伍,深入到乡镇、村组和田间地头,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田间地头大巡讲”活动,重点宣传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对各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结合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在公路、街道和田间地头等悬挂横幅,设立广告宣传牌和宣传专栏等,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借助站、电视、报刊、微博、微信、LED显示屏等媒体平台和省内外各类展示展销活动进行宣传。

2.2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2.2.1加快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编制和引导落实工作,结合全县农业发展实际,制定以“三品一标”为标准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目前已制定32个,要加大力度再完善,并扩大制定其他农作物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数量。同时,将标准集成转化为简便好用的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和明白纸,送发给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指导服务。2.2.2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按照试点探路、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重点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乡(镇)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及时进行总结完善,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经验。2.2.3大力发展“三品一标”2017年要完成省市下达的岳池县新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新申报认证绿色食品1个的目标任务,力争到2020年,主要食用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害化生产,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稳定在50个以上,其中,种植业“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占种植业农产品面积的50%。

2.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以生产、收购、贮存、运输环节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三品一标”基地和相关专业合作社等地,要定人、定点、定时间对以生产、收购、贮存、运输环节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加强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和国庆等节假日期间以及各种重大活动、会议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做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2017年配合完成部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任务8000个次,力争达1万个次,切实保障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

2.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试运行,遵循“统一追溯模式、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的管理方式,不断总结试点经验,探索追溯推进模式,逐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运行机制,再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实施范围。实现从农产品生产、包装、贮运到销售的全过程信息可追溯。

2.5强化体系建设,提高监测能力

2.5.1加强培训,提高能力落实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认证队伍培训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构建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人才队伍。2.5.2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设以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为主体,以乡镇检测站为基础,以主产区、无公害基地、大中型龙头企业、批发市场质量检测站(点)为补充的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快检测手段现代化,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0年,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1个,乡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44个、村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35个,企业快速检测室20个。常态化开展定性、定量监测,县级监测不少于600个/月,乡镇不少于60个/月。监测种类涵盖果树、蔬菜、菌类、肉、蛋、奶及粮油产品,范围覆盖全部乡镇、重点村社、主要种植养殖基地。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 篇3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内农业生产方式始终以小农户为主,因而同当前监管体制存在明显的矛盾,导致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措施不合理。为此,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和对策,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

1全面建设检测监测机制

将国际认可的食品安全法律原则作为重要基础,同国内法律以及行政体制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与国际标准要求相吻合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机制,不断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提高对于农户的质量安全管理程度,综合考虑小农户生产这一特点,进而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确定立法的基本原则,在相关实施细则中有效确定责任并健全标准,进一步贯彻并落实法律法规[1]。基于此,还应当不断完善食品行业动态性监管体系,并且把监督管理重点放置于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有效整合执法力量,适当调整监管职能。除此之外,应构建统一化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进一步推动食品生产销售环节机制的推广。最后,构建食品安全社会信用机制,实时跟踪监测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注重社会舆论的有效监督。

2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要想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效果理想,使得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满足要求,就必须要不断强化体系的建设,将重点放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中。与此同时,应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与国际检测技术接轨。另外,还应创建与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全球化需要相吻合、且有效覆盖各个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机制,形成相对应的管理平台,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不断增强。而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构建的同时,还应注重基层监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乡镇与区域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有效构建,并设置村级的服务网点,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以及预警功能[2]。除此之外,还应当合理改进县级和基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测网络,以保证农田产地的现场随机抽检制度得以全面推广使用。

3重视产地环境监测治理的作用

应明确耕地质量现状,合理划分相关产业与产品,确保实现分类指导与管理的目的。与此同时,应深入研究农产品安全生产产地环境条件以及环境调控技术的相关手段,还应研究农产品安全生产产地环境的主导影响因子,积极创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机制。另外,应积极引导农民合理运用清洁生产技术予以,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无公害食品的全面发展。同时,应不断加快质量安全生产基地认证工作的开展,实时跟踪并监管认证,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合理地调查并处理产地环境,以免被污染地区的严重扩散。贯彻并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其中,县级以上的环保部门需针对所管辖区域的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受到污染的具体状况展开现场检查,针对违法的行为进行严格地查处。

4进一步推广技术服务

重新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转变技术推广导向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与高产优质技术作为重要指标构建导向体系,通过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的有效改革实现创新目标,进而贯彻落实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战略目标,全面整合资源,以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与规程可以面向农户普及并应用。基于此,还应不断完善并建设基层推广机构,对推广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合理地采用奖惩与激励措施,以保证农户安全生产技术的有效推广。

5注重信息披露网络的完善

应全面建设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市场监管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进而形成多个主体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创建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且不断形成科学化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与预警指标机制[4]。与此同时,深入研究与分析食品安全的形势,尽快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6结语

综上所述,受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面向农户。文章通过采取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策略,希望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 篇4

摘要:我们按照“政府负总责、县乡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建设思路,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肃州区1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站,专、兼职监管人员65人,有81个行政村配置了专职质量监管员,47个行政村配置了农残速测仪,6个农产品综合市场设立了定点检测点,区、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基本形成。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责任落实

酒泉市肃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也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区。肃州区现有耕地面积4.176万hm2,辖5乡10镇、123个行政村,总人口36.4万,其中农村人口22.4万。近年来,全区按照构建大产业、大基地、大龙头、大园区系统支撑现代农业新格局的要求,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为核心,抓产地-治理隐患促清洁,抓投入-控制源头保安全,抓标准-规范生产上水平,抓机构-健全体系强能力,抓服务-完善制度建机制,强力推进基地标准化、产业集群化、龙头现代化、加工园区化、质量追溯化进程,为区域经济社会率先实现小康提供基础支撑。目前,肃州区已成为我国第2大对外经作制种基地、西北最大的洋葱生产集散基地、甘肃较大的奶牛饲养区和以其命名的肉牛肉羊养殖区,先后被农业部等多部委命名为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最大的非耕地设施生产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化基地、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以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将肃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介绍如下。

1、基本情况

肃州区围绕促增长、保安全的要求,按照政府负总责、县乡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建设思路,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监管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区域经济由数量增长型向数量质量双向增长型跨越为目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落实,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度,在2012年成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基础上,全区1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站,专、兼职监管人员65人,有81个行政村配置了专职质量监管员,47个行政村配置了农残速测仪,在6个农产品综合市场设立了定点检测点,全区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17个,区、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基本形成。

2、存在问题

肃州区不仅是甘肃省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供应区,也是全省农产品质量监管重点区。通过连续8年出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意见》、连续8年实施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连续10年开展“绿剑护农”专项活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潜在危害因素多等一些外在因素。同时,区域内部存在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科技园区示范力和带动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兽药残留超标,产地环境亟待改善和恢复;乡镇监管站重成立轻管理现象突出,监管力量薄弱;农产品监管制度、执法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区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全区农产品质量管理形势依然严峻,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3、对策与措施

3.1 严把产地关,切实保障安全的生产环境

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控,制定产地环境保护治理规划表,合理划分宜生产区、禁生产区和优势生产区,加大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对土壤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超标、重肥污染、废旧地膜等危害因素的治理力度,确保产地安全。农业技术部门在指导农户标准化生产、科学进行农事操作的同时,积极抓好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从技术上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优质,确保农产品“生活”在肥沃、干净又健康的土壤上。

3.2 严把投入关,切实加强质量安全源头治理

工商、质检、农业等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高剧毒农药、假劣农资、过期农资流向农田,采取连续作战、持续作战、协同作战的方式重拳打击一切违法销售和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

(1)及时组织开展春秋季“绿剑护农”、夏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等多项整治行动,从抓源头、抓重点、抓大案要案入手,建立“检打”机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和重点季节的执法检查。

(2)落实农资市场、生产基地检查登记制度,落实农资质量承诺公示制度,健全和完善农业投入品经营和使用档案管理制。

(3)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和“绿色配送”活动,推进区级农资经营标准化示范店和农资连锁经营店建设,保障农资消费安全。

(4)建立诚信通报制、限用农药购销实名制,将不诚信之人列入黑名单,实行有奖举报,积极发挥社会各级人士的监督作用,提高违法成本,打击违法行为。

3.3 严把标准关,切实提高农事规范操作水平

围绕省、市、区确定的“菜篮子”产品标准园、科技示范园区、粮食高产示范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等生产项目,抓好本行业、本区域内各类标准园的创建、布置、设计和管理。乡镇要按照有醒目标识、有质量标准、有技术规程、有农事记录、有监测抽检、有服务承诺的要求,培育1~2个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园),在推广反季节蔬菜生产、秸秆饲料化应用等实用技术的同时,强化质量管控措施,重点示范生物防虫、无公害生产、跟踪监管、检测追溯等技术;引导农户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禁、限用及农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加强农业环境监控、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技术单位要加快区域农牧业地方标准化修(制)定工作,及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规程,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

3.4 健全体系,提升和完善监管机构规范化运行

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建设思路及“加强基层、重心下移”的原则,建立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监管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加速推进各项工作。区级有关部门要重新定位监管、检测和执法的职责,建立责权一致的相关监管机构;各乡镇要围绕有机构、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有手段、有专项行动、有基本经费的“八有”目标,独立设站,加大省级示范监管站的创建;各村必须配备监管员,以保障监管体系规范化运行,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管网络。同时,加大力度对区、乡监管员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引导“制度上墙”,加快规范运行。

3.5 强化服务,不断激发监管制度机制创新

在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和生产者三者的主体、主导、主要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的建设。以推行大场大户、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和质量承诺书落实“三长(站长、村长、合作社长)两书(责任书、承诺书)”层层目标责任制;以“有标贯标”、“无标制标”和“贯标与制标并重”,落实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度;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试点管理。通过把好产地、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5个环节,落实目标管理、标准化生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5项制度,完善标准化建设、检验检测、质量认证、风险应急、执法监管5项体系建设,提升执法监督、风险预警、监测评估、应急处置和服务指导5项工作能力,全力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上市安全和消费安全,推进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提档次、上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 篇5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

1.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分析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致力于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先吃饱,然后再吃好。这种发展的方式,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正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都在不断地进行杂交水稻以及各种转基因农产品的开发创新,实现了农产品的平衡供给,不再有供不应求的现象,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有剩余。保障了人们吃饱的富足状态,也就慢慢开始追求质量问题,转基因农产品是否健康,运输的过程是否安全,什么时间采摘最合理,营养价值最高等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扑面而来。在这些问题的压迫下,在人们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在吃饱的前提下更高效的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品成了一个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人们评价的标杆,质量关系着产量,如果质量出现问题,人们可能会大大地减少购买,同时增加对其他产品的购买,这就会打破原有的供给平衡。所以,必须要紧抓质量,强化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水平。[2]

1.2管理体系漏洞的具体分析

1.2.1农业监管不及时

我国现阶段很少有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检测,虽然政策管理条例都存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在延缓实行甚至不施行,造成了一些卫生安全不达标的农产品流入了市场。而且对于此方面的相关条例不够完善,甚至空白缺失,比如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控制,以及农产品的等级分类标准的有关条例。国家的农业大多都是由农民支撑,并不是标准的集体化生产,所以造成的生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统一的生产模式,就无法生产出相同的农产品,依旧很难规模化集体化,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2.2检测体系不完善

如上所说,产品种植不统一,差别各异,给检测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对于大多数的检测机构,都是免费进行检测,公益性的机构。而且支撑整个机构只是国家财政的拨款,根本没有什么企业可以进行资金的支持,所以导致了检测设备,实验室设施,技术指导的相对的落后,以至于无法更好地进行产品检测。

1.2.3检测人员匮乏

产品的检测是一项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不过目前可以进行上岗的专业人才较少,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都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和落后。

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2.1提升安全管理的意识

安全管理首先要有一个框架,有一个答题的内容,然后进而形成一种理念模式,然后把这种理念模式深入贯穿到整个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中去,把整个团体都融合到这个理念中来,管理开展进行也要围绕理念进行。

2.2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主要是3个集体的代名词,一是农民,二是企业,三是政府,当农民、企业、政府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时候才会出现更高速度的发展。从农民的角度看,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就是农户,所以在农户的阶段一定不可以忽略,农户决定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也要结清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培养,以及对产品的包装宣传,毕竟人靠衣服马靠鞍,让农民更安全、高效、规范地进行农产品的生产。[3]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生产排污影响环境的问题处处可见而且经久不衰,要严格控制企业的生产排污,比如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以及污水的排放会影响土壤的酸碱度。而且生产种子化肥农药的企业一定严格要求生产的质量,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应该制定一些管理的条例和处罚标准,加大资金的投入,尽量让农民的土地实现标准化的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分散的问题。

3结论

随着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的质量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还是应该继续努力,从各个方面造福国民,也可以造福人类,让我们的国家变成一个农业生产的大国、强国。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 篇6

1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回顾近些年我国食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不难发现,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断刺激着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仍然薄弱。具体表现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及检测体系建设现状不佳。具体执行各项监管及检测工作过程中,依旧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效果不佳。

1.2食用农产品市场混乱

通过对食用农产品市场情况的了解,确定“特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导致市场混乱,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横行。所谓“特供”就是为某些特定群众所提供的特定产品,这些特供产品的质量好、安全性高、供应及时。

1.3监管水平不足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与相关监管部门人、财、物不到位有很大关系。通过了解相关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情况不难发现,由于监管人员紧缺,技术水平不高,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监管手段欠缺和监管群体庞大等,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切实有效的落实,进而出现监管不力现象,给很多不良商贩创造了进行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的机会。

2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措施

2.1做好食用农产品产前控制

出于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的考虑,在具体进行农产品生产前,要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等进行了解,并且展开一系列的调查检测工作,在确保产地环境符合标准,才允许开展农产品生产;对产品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随意排放,给农作物种植带来负面影响。

2.2做好食用农产品产中控制

结合食用农产品生产实际情况,要制定并完善生产技术保障体系。

(1)依法建立统一的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制度。建立农业投入品可追溯的销售档案记录,有效杜绝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2)要以生产档案记录、用药休药期(间隔期)、包装标识、质量追溯和产品准出检测为主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包括产地准出办法、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实施细则、运行流程等。

2.3做好食用农产品产后控制

为了保证消费者所食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产品生产后,还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监测管理体系,设置基地快速检测室,并建立质量安全信息通报和报告制度。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有受控的预警应急处置措施,对即将上市的产品进行严格的快速检测,通过抽样检测合格后,才可准出上市。其中“三品”基地的农产品,要对比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标准,在确定产品达标的情况下,才允许上市销售。

3结语

鉴于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稳定,致使当下时有食品安全事故出现,严重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对此,应当注意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前、中、后的全程控制措施,尽可能地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绿色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王强,高春先.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全程控制.浙江农业学报,2004,16(5):247~253

[2]王国强,梅星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外部环境探析.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6):47~5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 篇7

摘要:

新西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从食品安全立法、执法、监管等角度介绍新西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情况,借鉴新西兰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的经验,提出改善辽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新西兰

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质量优势、技术创新优势,新西兰形成了以奶牛养殖为主,绵羊、鹿养殖等为辅的畜牧业主导产业,以猕猴桃、葡萄种植为主的果品业,以及以松树为主的用材林业,这些产业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奶制品、猕猴桃、木材、白葡萄酒成为新西兰出口的标志性产品。畜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出口,牛奶出口量世界第一。新西兰是目前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对农业提供任何直接补贴而与其他产业一样征收商品税、收入税的国家,即使这样,新西兰农业仍然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这与该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息息相关。

1新西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情况

1.1农产品安全备受重视,成为立国之本对于新西兰这样以农产品出口为经济命脉的国家而言,失去“安全“二字,是难以想象的。为此,新西兰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到食品安全的大范畴,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并专门设立了由农林部、渔业部、食品安全局等部门合并而成的第一产业部,把大农业与大食品结合起来,统一监管,确保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品质,让以安全、天然、高质量食品著称的新西兰找到了农业立国之路。

1.2法律法规完善,执法严明新西兰在食品安全(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较早,这既是国民健康的需要,也是出口的需要。主要有《食品安全法案》《动物制品法案》《农产品化肥和动物药剂法案》《葡萄酒法案》及《食品卫生规定》。5月27日通过的新的《食品安全法》是根据特定行业食品安全风险的程度和性质而制定实施的一套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在一些情况下召回产品的条款,加强了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权限。新法还给予不同类型的企业更多灵活性,降低其执行食品安全规定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在食品安全法规的执行过程中非常严格、透明,极少发生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情况。

1.3监管体系健全,运行高效新西兰所有农业行业普遍建立了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或合作社有机协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广泛应用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监管效率和水平堪称世界领先,其中最典型的是奶制品质量安全系统。作为全球主要奶粉输出地,新西兰在奶粉监管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建立起由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共同组成的监管体系,成为支撑新西兰成为世界奶制品质量最高国家的基本保证,也是100多a来奶农共同努力的结果。

1.4监管程序职责明确,标准执行得力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规定了生产者和管理者的职责。第一产业部的职责是有效执行食品安全法规,制定相应标准,监督标准执行,实现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政府制定相应标准后,并不对生产者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认定,而是由第三方来完成。第三方是独立的检测机构,由第一产业部认证,职责是进行产品抽检以及按照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独立检测评估,这样既减少了政府的干预,又防止了权利和造假现象,确保检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新西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与启示

新西兰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很多经验尤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2.1以法律法规为基石严格监管农产品质量,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食品安全关乎国民健康和民族的未来。对于新西兰来说,保障食品安全既是国民健康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一部分,更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为了应对其他国家日益苛刻的农产品进口标准,新西兰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主动对本国农产品生产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农产品进口执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措施。正是在内外压力与动力双重驱动下,最终建立了举世公认的先进、实用、健全的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民的隐痛。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但监管中仍存在漏洞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对象多而分布广泛,不如新西兰少而集中;二是监管部门多而职责不清,存在监管漏洞或推卸责任现象;三是执行法律和标准力度不足。对此,只有从政府层面制定实施细则,落实责任,把抓好食品安全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才能有效监管好食品安全。

2.2转变农产品质量提升与保障供给和农民增收相制约的观念,将农产品的“质”与“量”统筹考量,协调发展新西兰人少地多,牧场辽阔,全国人口只有430万人,国内消费有限,农产品只有以合理的价格出口才能维持本国农业发展,所以必须在农产品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我国人口基数大,有效耕地少,土地承载力有限,因此,一直以来把提高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但从长远看,这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潜在危害逐步显现,农药、化肥等农用投入品的过度使用导致“量”的提升和“质”的下降。结合新西兰经验,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保障供给和农民增收并不矛盾,关键是“质”的提升是否有效益,“质”的下降是否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改变农业生产偏重“量”的狭隘观念,以市场为杠杆,实现“质”与“量”的和谐发展。

2.3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流通、从农业到服务业全过程可追溯和有效监管,建立高效统一、协调顺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已经远远超出农产品的范畴。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新西兰也曾存在管理部门职能重合、管理标准执行不一的情况,造成管理部门、生产商和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与矛盾。第一产业部的成立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整合无疑减少了食品安全监管成本,大大提高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效率。比较而言,我国难以像新西兰那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合并整合,但可以围绕农产品质量提升,在提高监管效率上做文章,在农产品生产及流通两个关键环节加强监管,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2.4建立与农产品质量监管相适应的综合保障体系,是农产品安全的外部保障为了保障和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新西兰于1984年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市场经济改革,建立起富有效率的出口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产品监管手段普遍停留在农残检测和食品认证上,但农残检测也没有普及,食品认证也没有获得生产者积极响应。事实上,农产品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科研系统、执法机构等协调配合,才能保证农产品监管的效果。

2.5找准重点监管对象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有效执行,是农产品监管工作的核心要务政府制定规则、企业遵守原则、引入第三方检测,是新西兰成为“自然之国”的重要保证。第一产业部依照政策法律赋予的权限负总责,重点是制定标准、维护标准和监督标准,而不参与到每个环节;生产者需要按照标准来生产经营;对于是否符合标准,由第三方来判定。对生产者的约束来自于标准的执行和是否能通过检测。我国农产品监管体制以政府监管为主、检测为辅,监管对象直接面对分布相当广泛、种植面积很小、依靠田地生存的农民,呈现“哑铃型”监管模式。任务重、监管难,成为必然。只能采取重点监管的方式,以农事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组织等为集中监管目标,有的放矢,抓大放小,逐步规范,循序渐进。监管部门的主要力量应放在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标准的执行上来。

2.6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确保检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新西兰食品安全管理中,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必不可少。第三方检测和评估是新西兰乳品质量管理的一条成熟经验,而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供应链中的参与度较低。如何引入国外或培育本国公信力强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强化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约束,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关键。

2.7以主导产业为突破口把优势农产品做强做精,是推进出口创汇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产品出口已占新西兰出口商品比重的70%,而中国是新西兰第二大贸易伙伴。立足辽宁,作为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辽宁按照优势区域形成了粮食、水产、畜牧、果蔬等八大优势主导产业,但这种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出口创汇优势,主因在于产品达不到出口标准。新西兰拥有一个健全的、被国际市场认可的食品安全体系和标准,构成了食品安全的层层防线。对于辽宁来说,可以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按照出口标准生产,促进农产品出口。

2.8把建立诚信社会放在与依法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是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一些违规企业或私营业主,新西兰政府最严格的处罚就是吊销营业执照或出口执照。长久以来,新西兰企业一直认为其行为代表着国家形象。正是这种潜入人心的社会诚信环境,加上立法很严和监管得当,使得农产品安全在新西兰并没有成为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借助舆论力量,激励群众参与,加大惩处力度,让“三无”食品作坊无处可藏,让造假食品无处可去,让失信企业付出代价,打造诚信公正的社会环境,从思想上、道德上、环境上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shiyongfanwen/lunwen/3mz646.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