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日记 > 日记作文 > 数学生活日记模板锦集七篇
手机版

数学生活日记模板锦集七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2W 次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生活日记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生活日记模板锦集七篇

数学生活日记 篇1

语文教会了我们写作,可是数学也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就像是一位爱捉迷藏,又很害羞的小姑娘,如果你不仔细地去寻找是很难发现的,但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就请看看我的数学生活吧!

星期五下午放学,妈妈说吃完饭带我和弟弟去百货大楼。我和弟弟高兴得不得了,我还不停地催促妈妈”你快点做饭,我们都等着你呢!“”我还要煎饼哩。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需要2分钟,还规定正反两个面需要1分钟,我们三个煎三只饼需要多少分钟?“我想了好一会儿才答道:”先将两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只都熟了一面,这时可以将一只取出,另一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只取出来,把第三只翻过去 ,再将第一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都好了。所以,煎3只至少需要3分钟。“妈妈高兴的夸奖我:”看来你的数学学得不错么!“这时,饼已经煎好了,可我还在思考:对,数学就是这样的!我们很快的吃完了饭,踏上了去百货大楼的路程······

到了百货大楼,我吵着让妈妈给我买好东西,妈妈慢里斯条的说:”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如果你答对了,我就给你买。“”哼,这还不简单。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和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以算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所以嘛,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我不假思索的答道。我不禁打心眼里感谢数学,是它让我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能给细心的孩子带来无限的欢乐,可是粗心的小朋友却找不带它!

数学生活日记 篇2

我很幸运的来到世界上,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看到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高楼大厦……。还有超市里面那琳琅满目的好吃好玩的好东西。

日里边有一横,月里边有两横,山川是三,花有四瓣、五瓣、六瓣,树木有几十个大枝条,果树上结出几百个苹果或者桃子,超市里那成千上万的的产品给我留下了美妙无比的感觉……。世界里边有一个我,我拥有和享受着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的美轮美奂的整个世界!

我的眼里满是数学,植物果实普遍较小,较小的是芝麻、稻谷,然后大米,小麦,大一点是绿豆、黄豆、玉米、枣、核桃,再大一点的就是苹果,桃子和梨。比较大的就是西瓜了,动物体型比较大,昆虫、老鼠、兔子、狗、猪、羊、牛、大象、鲸鱼。这些东西形状比较固定,我们在类比我们没有见过的事物时可以用这些东西来比较。比如大象是牛的几倍!牛的眼睛和枣一样大,一层楼有两人高等。一套人民币,有一元二元五元,就是没有三元四元,但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任何一个价钱都能弄出来,东西买回来了,我们多了东西,然而钱却少了,加减法真的很神奇,我家的煤球我只要看出他有横行几个竖行几个,再看有几层,就能算出他的数量,乘法的魅力真大呀!我们的一双手,每一只手有五个指头,加起来一共十个,在我刚学10以内的加减分成法时,起到了神一样的作用!我还会算时间,在我玩偷菜的时候用的很准确,我还能算出一年中哪一天是星期几,甚至能算出道路上的路灯在第几盏的时候是什么颜色,这就是除法的魅力……。

美丽的世界,是由各种物体组成的,这些物体都有形状和大小,都有长宽高和重量,他们之间的关系跑不出加减乘除,他们的形状能跑不出三角、方块、圆这些点线面,我要牢牢的掌握数学的知识精髓,象如来佛一样让数学这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永远也逃不出我的手心!

数学生活日记 篇3

6月9日 星期一 晴转阴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数学生活日记 篇4

今天,我去学校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非常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xx·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数学生活日记 篇5

数学是一门已经研究完了的学问吗?很多小学生也许都会和以前的我一样,都会去想,世界已经是这样了,数学把能研究的都研究过了,恐怕不会再有什么发现了吧!如果这么想,那么就大错特错了!肯定会有人问了,你前面说的和后面说的正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看了一本书,叫做《千万别恨数学》。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数学是一门活生生的学问,虽然数学家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数学的原理,但是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发现,并且数学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了,金融、纳米技术、航空航天、气象预测、动画片等等,这些现代行业和研究领域如果脱离了数学,就只能落后于尖端技术的发展了。

数是研究亮的基础,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还可以表示物品的个数……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数学,生活将是多么的糟糕啊!

研究图形的数学领域被称为几何。我们生活在用图形构成的世界里。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足球为什么是圆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数学中找到。

这本书让我理解并体验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和图形、地图和空间、美术和音乐,还有深藏在自然界中的数学原理,更让我明白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数学构成的世界里。

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数学对我们的重要性,还使我的数学成绩大大提高,因为这本书让我爱上了数学!

数学生活日记 篇6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您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数学生活日记 篇7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到了年、月、日这一单元,可有趣了。

第二节课是数学课,清脆的上课铃过后,我们的胡老师快步走上讲台满脸微笑地说:“请大家把书翻到46页,看第一题。”老师问大家:“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新中国成立是哪一年呢?”同学们齐声答道:“新中国成立是1949年10月1日”老师说:“同学们真棒,接着听下一题:申奥成功是哪一年?”同学们都鸦雀无声都不知道了,老师说:“我来告诉大家,申奥成功是20xx年7月13日”。接着老师详细的讲了一些有关年、月的知识。

‘年’有平年和闰年,平年的二月是28天,平年有365天。闰年的二月是29天,闰年有366天。每隔四年闰一次年,要想知道哪一年是不是闰年,要用年数除以400就能算出来,能被除尽的就是闰年,比如:明年是20xx年可以除尽,明年就是闰年。一年的12个月中:一、三、五、七、八、十、腊是大月,每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是小月,每个月有30天,只有二月是28天。

学了这一课,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数学知识太奥妙了,我要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吸取更多的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riji/rijizuowen/4zggl3.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