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话题作文 > 其他话题作文 > 桥的作文 > 长江大桥作文500字
手机版

长江大桥作文500字

来源:博文吧 阅读:1.27W 次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江大桥作文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江大桥作文500字

长江大桥作文1

星期六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江阴长江大桥。这座大桥位于我老家靖江和江阴之间。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地奔驰,从车窗向外望去,只见远处隐隐约约地有两根高耸入云的水泥柱。爸爸说:“前面就是大桥了。这座桥采用大跨径钢悬索桥桥型,主跨1385米,全长3071米,桥宽36.9米。你看到的柱子就是用来连接主缆的。”

正说着,汽车已经到了大桥的引桥上了。两根柱子中间的横档上,是同志亲笔题写的“江阴大桥”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桥两端的柱子连接着两根粗粗的缆线,像一道倒挂的彩虹,看上去非常雄伟壮观。真不愧是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桥!

汽车行驶到桥面上,只见两根缆线足足有水桶口那么粗,有许?许多多碗口那么粗的钢筋将缆线与桥面连接起来。桥面是按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的,汽车行驶在上面非常平稳。从车窗向桥下望去,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江面上,一条条轮船在缓缓地行驶着,显得特别小。

一眨眼工夫,我们就过了桥,要是以前,乘船过江要好长时间呢!现在坐汽车,只需两分钟就够了,好快呀!

这座大桥真是人间的一个奇迹。我真佩服设计这座大桥的工程师和建造这座大桥的工人叔叔。我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也要造大桥。

长江大桥作文2

国庆节那天,我、周佶、刘丝微、金雨和妈妈、叔叔、阿姨去游鄂黄大桥。

我坐在车子上放眼望去,鄂黄大桥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一条条牵引索像一根根细线,让我心想:这么细的线,是怎么拉这么大的桥呢?我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弄明白。

来到鄂黄大桥的收费站,站在马路中间,远处的鄂黄大桥好像没有尽头似的,听别人说:鄂黄大桥的公路可宽了!可以容下8辆卡车并排行始呢!鄂黄大桥全长3245米,有120个牵引索,是居亚洲第二、世界第三。公路两旁是人行道,游人可以在那上面行走。

来到桥面上,我们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主桥上了。这回我可要仔细看看牵引索有多粗了,我心想。来到牵引索旁边,我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本来以为这牵引索还是像刚才那么细,没想到它竟然有盘子那么粗。整个看起来好像一架巨大竖琴,在演奏黄冈经济腾飞的乐章。我们接着往前走,抬头一看几个李鹏写的桥名赫然展现在我们面前:“鄂黄长江大桥”。来到大桥中间,俯看江水,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嶙嶙一般了。长江上,几只船只在江面上游动,可真像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虽然我走得满身大汗,但是那天我玩得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黄冈的发展,看到了黄冈的腾飞。我想:黄冈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长江大桥作文3

上个星期天,爸爸开车带着我们全家江北的扬州旅游,必需要经过江阴长江大桥,爸爸说,有了这个长江大桥就方便了很多,来往的车辆就不需要摆渡了。

虽然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江阴本地人,也早已听过江阴长江大桥的名声,说是全国第一,世界第四的'悬索桥,是我们江阴人民的骄傲,但是我始终没有机会一睹江阴长江大桥的风采。

路上,我两眼一刻不停地盯着路边,怕一打盹,车子就驶过大桥,错过了欣赏大桥美景的机会。

快靠近大桥的时候,我远远就看到了大桥的轮廓,一座钢筋铁骨横跨在一望无际的长江上,几百根粗壮的悬索拉着宽而长的桥面。

再过一会,车子终于开到大桥的收费路口了,过了收费站,就是长江大桥了,我很兴奋,非常激动。我让爸爸把车速放慢,我可以仔细地看看长江大桥。

车子刚开出一段,我就看到了“江阴长江大桥”六个金色的大字,写得非常有气势,非常符合这横跨滔滔江水的大桥。

桥面非常宽,有八个车道呢。桥面上车水马龙,有各种各样的来往车辆,看得我目不暇接,我往桥边一看,透过栏杆可以看到波涛汹涌的江水,还有非常大的轮船在江面上行使。

我可是第一次看到江阴长江大桥,第一次看到长江,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船,真是巍峨雄壮,气势磅礴。

看着看着,我们的车已经开过长江大桥了,美景已经落在了身后,我回头看着,舍不得这样的美景。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qitahuati/qiaozuowen/en7zp4.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