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话题作文 > 情感作文 > 爱国作文 > 名人爱国作文合集5篇
手机版

名人爱国作文合集5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72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人爱国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爱国作文合集5篇

名人爱国作文 篇1

从1974年开始,著名足球运动员赵达裕几次报考省级专业足球队都因为个子矮而落选,三番五次的失败让他感到前路迷茫,十分灰心。而此时,赵达裕的父亲心里更不是滋味,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呢?但是,他深深地懂得,一个人失去机会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却是丧失信念,儿子此时此刻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

因此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为了不让儿子因此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他便给儿子将“卧薪尝胆”的故事,鼓励儿子一定要咬紧牙关,不能轻易服输,要做个有骨气的人。他还给儿子介绍足球运动员胡登辉的事迹,他虽个子小,单因为球踢得特别好,照样进了国家队。他还带儿子去见一位广东球星,请他介绍小个子打大个子的绝招,千方百计要使儿子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你比别人强,就一定会有人来要。”

在爸爸的鼓励支持下,赵达裕重新燃起信心,从未放弃努力。辛勤的耕耘,终于嬴来了初步的收获。1975年,赵达裕跨进广州队,参加了全国青年赛。而这时,父亲却因病住进了医院。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父亲仍然没有放弃让儿子继续努力进取的愿望。他要求儿子保持信心,继续拼搏,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而耽误了训练,这就是作为父亲的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

有志者事竟成。凭借自己的不懈拼搏,小个子赵达裕终于跨进了国家队,为中国足球的“翻身”,拼搏在绿茵场上。他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愿望。

名人爱国作文 篇2

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名人爱国作文 篇3

明朝的时候,从日本过来的海盗不断从海上入侵我国的东南海疆,杀人放火,抢夺财物,甚至把大批男女抓走当奴隶。人们痛恨这些日本海盗,叫他们是“倭寇”。明朝派了许多优秀将领到沿海平倭,戚继光是最杰出的一个。

戚继光17岁就继承父业,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将领,立志为保卫祖国献身。刚到前线的时候,有一次他率军去迎击倭寇,有些士兵竟不敢迎敌,见倭寇来了,回头就跑。戚继光大喝一声:“站住!”随后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发三箭,射倒了三个倭寇头目,又带头冲上去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从此,他的声威大振,倭寇都叫他“戚老虎”。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他重新组建了由矿工和贫苦农民组成的能征善战的新军,严格训练、严明军纪,人称戚家军。戚家军连战连胜,把入侵浙江的倭寇消灭了。

戚继光又率军到了福建。他决定先拔除倭寇在海上的最大据点横屿岛。为了接近横屿岛,戚家军将士冒着巨大的危险,赤膊匍匐前进在海滩上。戚继光亲自擂响战鼓。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盘踞在岛上的大批倭寇被歼灭。戚家军又乘胜前进,把福建沿海的倭寇一一扫平。在戚继光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危害我国沿海达300年之久的倭寇被彻底平定了。伟大的统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祖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名人爱国作文 篇4

他,不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不是明政仁德的唐太宗;不是天下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屈原;不是斗酒百篇的篱笆;不是儒家鼻祖孔子。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敬佩他,因为他少怀报国大志,寒窗苦读数十载,终金榜题名,我敬佩他,因为他几度沉浮,仍在浑浊的官场中如莲般出淤泥而不染。始终坚持自己的为官操守。

而最让我为之感动的,当属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责任感和宁死不屈的名族气节,爱国情怀。在元敌大举压进,社会时局动荡之时,在皇帝退缩,群臣畏缩,即将灭国之刻,在百姓流离失所。黑暗大地出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那是因为他站了出来。毅然担下这救国救民的千斤担。出征之人,披战袍,跨战马,握战枪,赴战场。在飞洒热血的战场上诠释着自己对于祖国的忠贞,在战场上,他是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虎将。在生活中,他又何尝不是多善感,大漠之上观孤烟直,长河尽头看落日圆,落日映照下的那一抹身影又何尝不是饱含亡国之痛,丧家之苦?但那时属于男子汉的悲伤。他对于祖国的热爱始终不变,也不会忘于担负的重要使命。当他被俘时,无论敌人威逼还是利诱,他始终没有低下高傲的头颅,始终没有放弃心中对祖国的那份坚守,我忘不了他对叛徒的怒斥忘不了他们一段激情独白:“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呼?”他有着“我自横刀向天,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己志,面对死亡,他毫无惧意,有的是对祖国的坚贞,古人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不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吗?在生与义之间,他怀着一腔报国热忱慷慨赴死,为保民族气节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我的拙笔写不出这种名族精神的万分之一,但我却深深理解他对于祖国的热爱,出于这种热爱,他不惜用生命去捍卫祖国的尊严。

我敬佩这样男子汉,他生为祖国人民,死赤为祖国人民,这种赤诚的爱国之心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对他肃然起敬。可惜的是,他看不到我们如今的社会是多么繁荣昌盛,如果他泉下有知,一定会死亦瞑目的。我的英雄,您安息吧。

名人爱国作文 篇5

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

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qingganzuowen/aiguozuowen/zrxmyo.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