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文学名著 > 美文摘抄 > 随笔 > 校长影子培训研修随笔
手机版

校长影子培训研修随笔

来源:博文吧 阅读:2.98W 次

校长虽然是一个学校最大的领导,但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校长影子培训研修随笔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校长影子培训研修随笔

校长影子培训研修随笔一

华师一附中现有教学班98个,学生5000余名,在职教职工388人,在岗特级教师15人,高级教师189人,硕士以上学历92人。学校占地440余亩,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雅。在“发展教育”理念内涵的导引下,学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核心的价值观,以“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为办学特色。遵循“一主两翼”提升办学品质的发展战略。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中学的目标奋进。

基地学校的主要办学经验是:

传承文化——营造“开放、自主、创造”的学校文化

学校前身是中南工农干部速成中学,有着开放办学、教育民主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后,学校十多年坚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实践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亮点;从1996年开始的高中“素质学分制”实验以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着力于建立具有创新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受到领导人的高度评价,经验在全国推广。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成为学校大力倡导和推行的学习方式,“开放、自主、创造”成为学校文化的显著特征。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立足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建构的方式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

一是在精神文化上,确立“创世界一流中学”的目标,以“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学校精神鞭策全校师生,使创新发展和优质发展成为共同追求;通过家长学校、学生主题班会和教师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坚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优良教学传统,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和多元优质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

二是在制度文化上,实行级部全面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教师与级部双向选择、教学过程发展性评价的管理机制,调动级部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建立教师职业素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教师管理实行人事代理、聘期考核、岗位聘任,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度,保障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权利。

三是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在全国首建“泛在学习系统”;充分利用大型雕塑、教学楼、科技中心、艺术中心等场所,展示学校多元创新发展的文化特色。

重构课程——构建“多样、立体、选择”的课程体系

多样、立体、创新的学校课程是实现学生自主、创新、优质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从改造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设计班级课程三方面着手构建新的学校课程体系。

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根据特色办学的目标,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一是课程内容校本化,将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交流学习、课后创新学习三个方面内容,编写了《华中师大一附中新课程学案》和《华中师大一附中创新作业》,体现自主、合作、创新学习的要求;二是课程实施校本化,学科领域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体育、艺术、技术领域课程进行模块选修,实行分层分项走班制教学管理;三是课程评价校本化,考试科目课程实行“基础+发展+创新”的试卷结构模式,考查科目从参与活动、过程表现、创新成果等三个维度进行定性评价。

二是校本课程多样化。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学校开发了六大类、70余门校本课程。德育活动型课程有校会、班会、心理和各类社团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领导力;体艺特长型课程让学生个性充分张扬;学科拓展型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给学生提供基础方法、知识拓展、专题探究三个层次的选择;实践创新型课程给学生提供进行小设计、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的时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高新科技型课程以武汉东湖高新科技企业为基地,以科技专家为老师,以光纤通信、医药基因、环保技术、数字技术为学习内容,为学生今后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国际交流型课程通过德语、日语、法语课程学习和海外交流学习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三是班级课程特色化。学校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将校内班级分为9种类型,不同类型班级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开设不同的'特色课程。理科实验班开设分组竞赛课程,为培养基础科学精英奠基;人文实验班开设社会专题课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科技实验班开设“光谷课程”,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艺术特长班开设艺术创作课程,培养有良好文化功底的艺术人才;体育特长班开设体育竞技课程,为一流大学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留学实验班开设ap课程,为有出国发展意向的学生铺设国际化通道;“飞翔班”开设学法指导课程,让贫困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常规理科班和常规文科班通过选修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培养个性特长、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改革教学——创建“特色、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

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跳出传统教学改革局限于课堂的狭窄视野,统筹课前、课中和课后,在学习模式的目标定位、学习阶段、教学支持和方法体系上均取得了突破。

一是制定了教学改革的三维目标体系。学校自行研究并制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量表》和《学生创新学习能力调查量表》。调查表明,学生在自主创新学习中的普遍困惑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方法。为此,学校着眼于指导学生构建学习模式,最终制定了教学改革的三维目标体系:自主学习目标(课前)、交流学习目标(课中)和创新学习目标(课后)。

二是明确了自主创新学习的主要阶段和步骤。在继承“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优良传统下,学校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角度入手,构建了学校特有的自主创新学习模式。模式分五个环节: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交流展示、课中分析讨论、课中归纳小结、课后拓展探究。

三是探索和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先后开展了“大小班,长短课”、“健康课堂”等教学改革。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末,学校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成功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学校以“两把两重——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在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后勤现教、人事劳资、体制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和创新。

四是研究和编写了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的方法体系。华中师大一附中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大力弘扬“把方法教给学生”的优良教学传统,着力构建自主创新学习的方法体系,制定了15个学科学习方法、8个环节学习方法和5种方法论学习方法。

优化队伍——打造“专业化、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为帮助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创新意识,适应学生多元优质发展的需求,学校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变革。

一是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创新。在“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在“老带新”等原有基础上,学校积极开辟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设立教师讲坛并举办专题讲座,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在反思和总结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组织教师参观考察国内外名校,开展多种多样的校际合作交流项目;启动青年教师到农村、山区支教计划。

二是教师管理制度变革。通过制定科学的hr建设结构规划,建立新的岗位管理机制,保证教师队伍结构合理,职业化、年轻化、专业化。实行评聘公开,研究制定并出台《华中师大一附中教师系列岗位聘期履职考核条件》等系列规章制度,使聘期在岗的教师、干部、职员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平台,并将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课程开发创新能力和校本科研纳入年度履职考核。

在教师管理体系的规范和引领下,学校教师在教学、竞赛和科研上屡创佳绩。在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屡获殊荣。

创新评价——建立“基础、发展、创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制度是特色建设的有力保障。学校的评价指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指向,形成了有学校文化特色的课堂教学、教师素质和学生质量的“基础、发展、创新”评价体系。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华中师大一附中通过制定能够反映学校特色的课堂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把师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课堂的价值追求,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着眼点,重点从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人数和形式等方面评价课堂的“健康指数”,指导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在教师素质评价中,学校制定了《教师职业素质与工作业绩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除师德规范8条一票否决外,另设有师德素养、工作状况、专业能力、工作业绩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及75个三级指标。每个指标涵盖“基础、发展、创新”3个等级的要求,明确和引导教师职业素质发展方向。

在学生评价中,学校在学科课程常规考试命题中,采用基础要求+发展内容+创新体验的试卷结构;在活动课程考核中,体现活动参与、活动表现、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评价;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尤为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建立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成长档案,将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成果纳入其中。

华师一附中特色办学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特别是近4年来,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特色办学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习模式创建、多样化优秀人才培养渠道和方式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张真校长认为,学校特色的最终落脚点是每一个学生。培养的学生有特色,学校才真正有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特色就是学校的特色。与学校“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这一特色相对应,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表现在: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成绩突出、学业优秀,而且具备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在人生规划上,不仅能够升入国内外一流大学,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去发展,并具备我国创新拔尖人才所需的综合素质。明确的办学特色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高考一本率由2009年80%提升到2013年的93。5%。学生发展呈现出多元优质的特点,学校在学科特长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艺术特长人才培养、体育特长人才培养、学生干部、领袖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成效卓著。

在10天的基地学校培训学习中,我们深入了解各处室的规章制度以及运行模式,通过与处室主任以及名师的访谈、交流、讨论,我们发现,华师一附中特别注重管理的细节及过程,每一个理念之下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及步骤,而不是一般的喊喊口号而已。

这次培训我们有幸和张真校长、分管教学工作的杨校长分别座谈,他们对基层情况也比较了解,对我们下面的基层学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指出:办好一所学校要有正确思想指导,明确目标定位和先进理念支撑。他们建议我们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因为各个学校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不一样的,要按照自己现有条件发挥自己特色,有些东西是不可以照搬照抄的,但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

校长影子培训研修随笔二

10天的学习使我们处处感觉到华师一附中的平静、和谐、奋进,不论哪个层面,置身校园,都能感受到鲜活的办学思想、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科学认真的研究态度、务实执着的工作作风、勃勃向上的发展生机、充满智慧的管理手段,仿佛置身于一所名牌大学,感受到她所独特的魅力。

(一)具有开拓创新的名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学习期间,我们有幸参加了由全国学校卓越发展联盟、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主办,华师一附中承办的张真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全面了解了张真校长从教四十年来的教育之梦,教育之思,教育之行。“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

校长要无限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充满激情

校长要做理想教育的先行者、示范者、发动者

校长要有与时俱进、鲜活的办学理念,执著的实践追求

校长要有卓越的教育智慧和独立的教育人格

以教育的理想办理想的教育

以教育的品味办一个有品味的教育

以教育的本真办一个本真的教育

以教育的兴趣办一个有兴趣的教育

以教育的情怀办一个有情怀的教育

以教育的责任办一个有责任的教育

如何做一位好校长,校长的综合素养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专家型教师、卓越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富有思想,具有专业精神、专业能力的行政领导班子。

牢固树立“教师第一”的办学思想。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办学中,要始终坚持教师第一。要培养名师,打造名师团队,打造整个教师卓越团队,这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

系列化研修培训活动为教师自主成长搭建平台。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不仅学历较高,而且在学术水平、知识观念更新上也起着引领作用。

有效激励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感、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学校管理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华师一附中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他们已经从文化熏陶向文化引领,到和谐共进的生态教育扎实迈进。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校风、学风、师生

的精神面貌以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学校行为文化指向明确,专注师生关系和谐互促发展。

营造具有人文色彩的学校制度文化,以机制促活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做到以文化人,和谐共进。

(四)育人为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

重规范、抓养成。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优质发展,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这点在华师一附中尤为突出。改变我们的学生,首先从加强风貌教育开始。学生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看似小事,实则体现着一个学校、班级的治校、班的严谨程度,反映着校风、班风,正所谓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

重特色、创佳绩。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一种办学风格和文化传统。张真校长认为,学校办学特色的确立应从历史中寻找特色发展之根;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现状确定特色发展之核;应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特色发展之本。华师一附中的行动措施体现在“两把”、“三多”上。把时间还给学生重点体现在课表和时间表;把方法交给学生主要是把学科个性的方法交给学生,把学习周期共性的方法教给学生,把方法论的方法教给学生。三多是指多类化的班级、多样化的课程、多层化的教学。

重发展、扬个性。“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置身其中,我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华师一附中的文化气息、现代气息。

思考与启示

一所名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完善学校规划设计中几代人不断传承创新发展,不会因校长的变换而发生质的改变。作为一所县市级一中,要走特色名校之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增强内驱力,营造生命成长的空间。将特色学校建设上升到培育名校和文化建设的层面来看待。

2、要通过科研实现特色建设的有序实施和有效推进。特色高中的建设既是继承,更是发展与创新,要保证其科学健康发展,就一定要通过课题科研来理性地引领。学校文化不是光靠校长或者管理层来建设的,而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需要通过科研来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培训、武装、凝聚。以实现对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培养行为的自觉性。

3、要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建立激励机制,促教师专业化成长。要发挥名师引领带动的作用,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4、学校管理要从经验治校、制度管校向文化引领转变。只有建设校园内外诸要素的和谐、自主发展的生态型校园,才能真正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5、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和质量关,建立新型的教育观和质量关。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发展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追求绿色的生态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meiwenzhaichao/suibi/r62ldr.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