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文学名著 > 美文摘抄 > 随笔 > 《路旁的橡树》的教师听课随笔
手机版

《路旁的橡树》的教师听课随笔

来源:博文吧 阅读:2.97W 次

《路旁的橡树》是一篇新教材,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它通过一个浅显易懂却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赞美了筑路人的高尚,并教育学生保护绿化,尊重、热爱生命。

《路旁的橡树》的教师听课随笔

全文贯穿的是一种爱。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工作者,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对弱者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他在宣扬的是一种平等观念,告诉我们不能以牺牲个体的生命来维护所谓的整体利益。所有生命都应该被重视,被尊重。

卢老师善于捕捉到情感这条线索,抓住“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是高尚的人”这一中心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章的语言,从语言中体会、感悟,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同时通过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实现与文本的交流,从新的视角感受,加进自己的人生体验。

在教学中,卢老师通过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深入读书,进行学生和作者的交流,文本和自己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而不是靠泛泛的你说我说来进行浅层次的交流,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参与小组讨论,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用问题唤起学生的`思考,并做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倾听来自别人的声音,并且能说出自己的新认识,使每个人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学生对交流合作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且乐于交流,这和教师平时的教学风格应该有很大关系。

在感受筑路人的高尚时,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想像自己就是这棵橡树,让学生从橡树的角度对工人和工程师谈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感受个体生命的重要。对别人是微不足道的,而对自己是100%重要的,从而体会到那些人对橡树的情感,可以这样从多个角度,让学生的认识层次提升,豁然开朗。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meiwenzhaichao/suibi/kz1x23.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