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阅读答案 >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手机版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来源:博文吧 阅读:3.08W 次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原文

有献不死之药于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注】①荆王:战国楚顷襄王。②谒者:管进谒的人。③中射之士:中射士,诸侯宫里的侍御之臣。④说王:向荆王解说。⑤是:这。⑥是死药也:这(反而)是致人于死的药。

1、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指出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

3、“‘可食乎?’曰:‘可。’”这里可以理解为两种意思,谒者理解的是什么意思?中射之士利用的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

1、中射之士用巧妙的辞令破除了不死药的迷信。

2、赞扬了中射之士机智善辩、敢于破除迷信的勇敢精神。

3、谒者理解的是:“这个药是可以入口吃的吗?”所以回答“可以”。中射之士则利用类似问题“这个药我可以吃吗?”“可以”,于是夺而食之。

译文

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负责传达的官员拿着药走入宫中。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答说:“是可以吃的。”卫士于是抢过来吃了下去。楚王为此甚为恼怒,要杀死这个卫士。这个卫士托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才拿过药来吃下去,这事我没有罪,有罪的乃是传递人。况且客人所献的是长生不死药,我吃了药大王就杀我,这岂不成了丧死药,是客人欺骗大王。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不如把我放了吧。”楚王就不杀他了。

注释

不死之药:吃了可以不死的药

荆王:战国楚顷襄王

谒者:接待宾客的近侍

荆王印

荆王印

谒:进谒

操:拿着

因:于是

食:吃

使:托(人)

故:因此

以:相当于“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说:对···说;劝说。

乃:于是,就

中射之士:侍卫近臣

说王:向荆王解说

是:这

是死药也:这(反而)是致人于死的药

明:证明,说明

评析

卫士与传递人对“可以吃”三个字有不同的`理解,传递人理解为该药的使用方式是食用,所以说是可以吃。而卫士的理解是可以允许我吃。对语句的理解看来谁都没错。另外长生不死的含义,到底是得病可以不死、砍头可以不死,还是吃了要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不死,这些都没有限定,所以卫士就可以钻语句多义的空子,故意搞了一个语句上的恶作剧。

这个故事无情地嘲弄了荆王的愚昧无知,赞扬了中射之士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敢于破除迷信的勇敢精神。文章运用语言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中射之士这个忠臣的形象。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qndy64.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