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阅读答案 >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手机版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博文吧 阅读:2.29W 次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⑴惩山北之塞( )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

⑶河曲智叟亡以应(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⑵险,险峻的大山。⑶亡,通无。

2.⑴你太不聪明了。

⑵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3. 要点: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②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⑤有志者事竟成。(意思对即可)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2)杂然相许()

(3)投诸渤海之尾()(4)始一反焉()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

9.化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4分)

答:

7.4分。(1)苦于(2)赞同(3)之于(4)通返,返回

8.4分。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9.4分。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样呢?)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⑵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⑶ 惧其不已也 已:

⑷ 无陇断焉 陇断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甚矣,汝之不惠!

⑵ 何苦而不平?

【小题3】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答案

【小题1】毛,通“苗”,“草”的意思;亡:通“无”;已:停;陇断:被高地阻断。

【小题2】你太不聪明了! 有什么担心挖不平呢?

【小题3】略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毛”“亡”都是通假字,要注意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第一句是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翻译,第二句的反问语气要翻译出来,最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分析两个人物所站的角度,即一个是“静止”地看问题,一个是“发展”地看问题,从这个方面谈感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4

【甲】《愚公移山》(节选)《列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惩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彻( )

(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寻卒去(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Ⅹ”(2分)

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映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4.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2分)

参考答案:

1、(1)苦于(2)通(3)通“慧”,聪明(4)不久(4分,每对一个得1分)

2、(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分)

(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2分)

3、A× B× C√ D√ (2分,每个0.5分)

4、提示:人生有时会面对如大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能就一篇文章谈感想即可得满分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5

愚公移山(节选)(10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6.下列兔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 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7.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8.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3分)

参考答案

15.(3分)(1)水的南岸 (2)削减 (3)交换

16.(2分)D

17.(2分)(他们)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18.(3分)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6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面山而居笑而止之B、汝心之固春冬之时

C、达于汉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以残年余力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子孙荷担者三夫”属于定语后置。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句中“箕畚”属于名词作状语。

C、“甚矣,汝之不惠”和“贤哉,回也”句式相同。

D、“出入之迂也”和“苦其心志”两句中,“迂”和“苦”都是使动用法。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苦而不平?

1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4分)

答案:

11、A(2分)

12.D(2分)

13、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何愁产不平大山?(2分)

14、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2分)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2分)。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7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乏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卒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竞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huàn)衣:洗衣服。②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解释下列粗点字的含义。

(1)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虎亦寻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

(1)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 )

(2)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 )

(3)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 )

(4)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 )

4.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苦于。

(2)通。

(3)通“慧”,聪明。

(4)不久。

2.(1)(你)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2)老虎看了孩子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3.(1)×

(2)×

(3)√

(4)√

4.“略”。(意对即可)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8

愚公移山

北山愚套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迭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 )

A.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C.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D.何苦而不平必

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4.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意思对即可)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9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9、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3、

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1分)

②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1分)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10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2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2)惧其不已也 ( )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4) 无陇断焉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何苦而不平?

小题3:从课文学习中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1)江(长江)阴

(2)衡(衡山)阳

小题4:比较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说说有何不同之处。(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草木 (2)停止 (3)穷尽 (4)隔绝 (每空1分,共4分)

小题1:(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愁什么挖不平呢?(4分, 每小题各占2分)

小题1:(1)在长江的南岸 (2)在衡山的南面 (每小题各1分,共2分)

小题1:他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愚公之妻是出自于关心而献疑,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是想让愚公考虑到在移山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早做准备。而智叟则反对移山,是对愚公的责难、讥笑、挖苦和阻止。(2分)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阳:山的南边、水的北岸;阴:山的北边、水的南岸。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找出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的句子: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然后再进行比较分析。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11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

(2)以残年余力()

(3)甚矣,汝之不惠()

(4)虎亦卒去()

21、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2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6分)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译:

2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体现了愚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世世代代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B、【乙】文小儿胆子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

C、【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参考答案:

20、(1)苦于

(2)凭

(3)通慧,聪明

(4)终于

21、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1)苦于

(2)凭

(3)通慧,聪明

(4)终于

22、(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23、B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12

文段,完成后面小题题。(16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我之死”中的“之”相同的是()。(3分)

A.本在冀州之南 B.汝之不惠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告之于帝?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②方七百里()

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④何苦而不平()

【小题3】翻译句子。(6分)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小题4】请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挖山的看法。(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①险峻的大山;②方圆;③尽;④愁,担心。

【小题3】①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②苦于大山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路。

【小题4】示例:愚公这样的做法是不行的。因为山上的草木植被遭到彻底破坏后,会导致土地沙化、生态失衡,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后患。(只要能从保护大自然的角度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之”的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虽我之死”的“之”字,解释为“放在主谓之间”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险”字的特殊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第一句注意“之”字的翻译,第二句同样注意“之” 字的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地理知识,写出挖山之后,会出现哪些后果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1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予,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文中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文中哪句话从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

(1)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处也是一大难题。其妻的这些顺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代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

(2)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曾小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意对即可)

2.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足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慰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究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足“智”,而是真正的“愚”。(意对即可)

3.愚公移山困难有:(1)山高而且大;(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3)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问长。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14

《愚公移山》(节选)(15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基,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4分)

(1)惩山北之塞 惩( )

(2)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 )

(3)指通豫南 指(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 )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

15.“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寓言故事具有很强的劝诫意义,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1)苦于

(2)险峻的大山

(3)直

(4)即使

14.(1)凭着你的力气,并不能损坏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2)你也太不聪明了!

15.“其妻”是出于关心才“献疑”,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16.?示例:愚公移山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山”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种困难,只要我们坚守一个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试题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注意本题中“险”属于词类活用词语,“虽”属于古今异义词语。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1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这里应注意“以”“曾”“损”“惠”等关键词的理解,注意句(2)倒装句的翻译。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对文章内容的解读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的具体的言行以及文章的具体的情节来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要通观全文,筛选出重要信息。注意结合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典型细节、事件来进行分析。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阅读文本,根据“其妻献疑”与“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可知:?“其妻”是出于关心才“献疑”,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于谈认识类的题型,我们可以在阅读了全文之后,把握中心主旨,然后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联系起来,表达出我们健康积极的观点。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发挥出各自的水平,但不能脱离文章。《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最有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篇寓言。它通过一个老人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挖掉挡住他家出路的两座大山,最后感动了上帝,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山背走了的故事。据此可认识到:愚公移山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山”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种困难,只要我们坚守一个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15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⑴惩( )山北之塞

⑵甚矣,汝之不惠( )

2.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请用文中语句写出二、三层大意。

第一层:面山而居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苦于;⑵同“慧”,聪明。

2.参考: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稍长的三人挑着担,拿着镐上了山,凿岩石,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3.聚室而谋;叩石垦壤。

4.参考:寓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赞成:因为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不赞成: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意对即可)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9lxk93.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