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阅读答案 > 《夜泊巴陵》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手机版

《夜泊巴陵》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博文吧 阅读:3.01W 次

夜泊巴陵①

《夜泊巴陵》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南朝·梁]朱超

月夜三江②静,云雾四边收。

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

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

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

【注】①公元 548 年侯景之乱后,巴陵先后两次遭受叛军洗劫,本诗写于梁元帝败亡之后。②三江:指长江、澧江、湘江。

1.五、六两句中哪两个字比较精妙传神?请指出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

2.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 分)

参考答案

1.“折”与“断”。(1分)冬季江风萦回,无情地摧折着枯长的野草。由于寒冷,江面上结成了薄薄的冰块,阻断了细细的流水。(2分)这两个字使画面具有动感,又营造了凄清荒寒的氛围。(2分)

2.全诗通篇写景,开头两句描写了月夜泊船的大环境:三江静寂,云雾散尽。充满了开阔苍凉之感。中间四句描写水道被淤泥阻塞,江上细流也被薄冰阻断,所以舟楫不通。岸上江风强劲,衰草连天。凸显了凄清荒寒的氛围。最后两句描写远处岸上古老的村落空列着几棵枯树,戍楼空荡荡的,早已无人居住。进一步渲染了残破荒凉的景象。(4分)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表达了诗人旅途之中的孤单凄苦之情,又蕴含了深长的亡国之思。(2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行舟夜泊时游客所见荒寒之景地短诗。巴陵是长江沿岸的一个地方,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附近荒凉孤幽。这首诗摄取夜泊巴陵所见得荒村凄凉、萧条、淡泊得景象,通过几组意象营造一种空朦幽深得韵味具有山水画的视觉美。

一幅清新怡淡的图景:寂冷的夜晚,云雾散尽,江水静静地流淌,泛着粼粼星光。诗人舟行至此遇到了麻烦,由于冬季枯水,淤泥使船只搁浅,只能靠纤夫挽船行走。寒冷的水滨刚刚容得下舟船行驶。

诗人在舟中愁闷地眺望四周,冬季江峡中风势萦回,呼号疾厉,无情地摧折着枯长得野草。由于寒冷,江面上水凝成了薄薄得冰块,阻断江上细流。远处岸上荒凉古老得村落,由于久无人烟,空列着几棵枯树,伴着无人居住的楼室。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6modo1.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