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阅读答案 > 绿色蝈蝈阅读训练及答案
手机版

绿色蝈蝈阅读训练及答案

来源:博文吧 阅读:1.28W 次

现如今,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题了,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绿色蝈蝈阅读训练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绿色蝈蝈阅读训练及答案

绿色蝈蝈阅读训练及答案 1

读《绿色蝈蝈》片断节选,回答问题。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 )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1.文中打横线的一句其括号里应选填的词语是( )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追赶、逃跑

B.追捕、躲避

C.追击、避让

D.追捕、逃窜

2.“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作者在介绍蝈蝈捕蝉时,拿鹰追捕云雀相比。那么蝈蝈与鹰相比有何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段文字里作者赋予了蝈蝈以人的什么品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追捕”比“追赶”“追击”更明确地表明蝈蝈攻击蝉的目的;“逃窜”比其他词语更突出蝉的速度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显。(意对即可)

2.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捕猎关系,不同的是鹰比云雀大而强壮,而蝈蝈则小得多。(意对即可)

3.作者赋予了蝈蝈勇敢的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绿色蝈蝈阅读训练及答案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鸣叫了。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1、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描写蝈蝈的叫声的语句,简要说说“我”所感受到的蝈蝈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段主要是写蝈蝈的歌声,开头为什么要从蝉写起?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其余的则是伴唱”蝈蝈的叫声特点是音低而柔和。

2、写蝉一是为了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二是便于把它们作比较。它们都善于歌唱,不过两者的叫声不同,一个大而强,一个低而弱。

绿色蝈蝈阅读训练及答案 3

【作家作品】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完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哀号(háo)喧嚣(xiāo)弱肉强(qiáng)食

B.喑(yīn)哑静谧(mì)开膛破肚(dù)

C.篡(càn)夺劫掠(lüě)津(jīng)津有味

D.隐(yǐn)约犹郁(yù)更胜一筹(chóu)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2)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3.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

(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2)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3)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4)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4.解释下列与昆虫有关的成语和俗语的含义。

(1)蝇头小利: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螳臂当车:

(4)蜻蜓点水:

(5)噤若寒蝉: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课文探究】

5.这篇文章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6.本文对蝈蝈的说明十分生动,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写蝈蝈?

7.作者在文中不断地变换对蝈蝈的称呼,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填空。

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称呼蝈蝈为;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称呼蝈蝈为;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呼蝈蝈为。作者不断变换称呼,其表达效果是。

【文段精读】

阅读“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罩网里……只能哀鸣踢蹬”,回答问题。

8.给句中的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1)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A.走、咬B.跑、啄C.望、吃D.跑、吃

选(),理由:

(2)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蝉,而蝉则惊惶失措地飞起()

A.追赶、逃跑B.追捕、躲避C.追击、避让D.追捕、逃窜

选(),理由:

9.本段介绍了蝉哪些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在介绍蝈蝈捕蝉时,拿鹰追捕云雀相比。蝈蝈与鹰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11.作者是怎样写蝈蝈的外形特征的?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C

2.略。

3.(1)弱肉强食(2)庞然大物(3)惊慌失措(4)津津有味

4.略。

5.写了蝈蝈的“歌声”,即鸣叫的习性,写了蝈蝈的食物习性。

6.一是运用拟人手法,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二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写蝈蝈,写叫声时,拿蝉的叫声作比较;写它吃肉食时,拿螽斯作比较。三是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逼真地写了蝈蝈的习性。

7.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使行文更生动,描写得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8.(1)B,“我”是一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所以“我”应该急切地“跑”过去,而不是慢慢地“走”过去。蝈蝈嘴小,蝉大,应该是蝈蝈在一口一口地啄蝉,来把蝉啄死,而吃和咬都没有这个意思。

(2)D,“追捕”更明确地表明蝈蝈攻击蝉的目的;“逃窜”比其他词语更突出蝉的速度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显。

9.漂亮的外形,追捕蝉时动作敏捷迅速、勇敢顽强。

10.鹰是以强欺弱,而蝈蝈是不甘示弱,敢于向比自己强壮的敌人挑战。

11.从结构上说,先总写“非常漂亮”,后分写“色”、“身”、“翼”;从内容上看,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刻画了蝈蝈的外形,生动形象,充满感情。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2dp2oo.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