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育随笔 > 《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手机版

《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来源:博文吧 阅读:1.69W 次

教学

《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目标 1.简介作者及《水浒传》。

2.理清课文思路,明确线索及人物关系。

3.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重点

难点 1.理清课文思路,明确线索及人物关系。

2.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一、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1.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它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 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

本文是选自《水浒》71回本。

2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不详,以下仅供参考:苏州人,声于元末,名初为避祸迁于江苏兴化县。

三、具体认知小说内容。

1.学生观看影视并结合读书:要求能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2.具体分析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一枝是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四、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吴之“智”

(1)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

(2)吴用巧安排时间--安排六月初四正午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3)巧选地点--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

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

2.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充分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

①晁盖他们扮客商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老江湖杨志的疑心。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

图示:

晁、吴之“智”

智用天时──六月初的四正午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

 

 

综掘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dz4e3p.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