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育随笔 > 《绿色的家》教学反思
手机版

《绿色的家》教学反思

来源:博文吧 阅读:2.15W 次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色的家》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绿色的家》教学反思

《绿色的家》教学反思1

《绿色的家》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标: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围绕活动目标,我采用了看看、讲讲、唱唱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活动的开始环节,我通过谈话设置悬念导入活动,如:引导幼儿说说小树怎么了?它为什么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紧接着就是将歌曲的副歌部分进行前置,提到前面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去感受用轻快地声音学唱沙沙沙、沙沙沙……在学唱“沙沙沙”时,我出示了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并观察图谱的变化,并让幼儿说说图谱中大、小树叶在唱时有什么不同,(大树叶唱的慢,小树叶唱的快)。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我还设计了几张小图片,在教师范唱后引导幼儿说说歌词内容,此时我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内容,效果不错。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配合都很不错,能够迅速的掌握歌曲的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唱歌。但在最后的创编环节中,幼儿的思维不够活跃,于是我稍作提示,让幼儿思考“大海和小鱼”的关系,并创编了相应的歌词(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宝宝,小鱼跳舞给大海看,大海笑啦,大海笑啦,哗哗哗……),幼儿的积极性较高,整体效果较好。

《绿色的家》教学反思2

今天,我参加了课堂观察音乐活动实施策略的活动,由大一班沈老师执教的《绿色的家》让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在活动的设计上,环环紧扣,节奏鲜明,图谱的设计也是有利于幼儿记忆歌词,掌握节奏的。

通过观察,在我观察的5人中,在导入环节,有4人是积极参与导入活动的,另外1人在老师的提问下,被动地加入了活动。在本次导入活动中,沈老师利用已学过的内容—诗歌《家》进行引导,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和衔接性,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还不够明确,在导入环节可以更直接地切入。

在歌词探索环节,沈老师利用大树小树和箭头的升降念出“沙沙沙”的节奏和声调。在此环节中,有3为幼儿积极地参与进去了,有1位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有1位幼儿没有参与进来。沈老师实施的此策略是有效的,PPT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可以更直接的引导出箭头表明烦人作用,读歌词也可以改成由老师自然地唱出来。

在学唱歌曲环节,我观察的5个幼儿中,有3人积极投入的,有1人是在老师的提醒下加入的,还有1人仍没有参与。沈老师让幼儿看图谱进行跟唱,歌曲学唱效果明显,层次性强,男女生分唱,跟钢琴唱等,形式丰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在创编歌词环节,沈老师利用图片来提问,并给与一定的提示,有三位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活动中,有2位幼儿没什么反应,只顾自己东张西望。在创编过程中,我觉得创编的姐哦组偏快,可以多给幼儿一些时间去创编,老师可以少给与一些干预,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时间,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的来说,听了沈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课程设计的技巧,我园开展音乐教学高效课堂的展示活动中,让我们欣喜的感受到新课程理念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和实施,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和投入,让课堂呈现出生动和乐趣,教师在活动中起引领作用,重在幼儿的学习过程,同时我们也应明确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过程和结果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既能注重教育过程,又不忽视结果,同时又能发挥师生双向作用,那么必定会收到良好的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1wrw5.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