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设计 > 雀头结教学设计范文
手机版

雀头结教学设计范文

来源:博文吧 阅读:1.6W 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雀头结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雀头结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并掌握雀头结技法图的识图,提高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实践能力。

2、通过自主识图,学生演示,教师示范讲解等方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雀头结的编结方法,并有进一步探究创新的欲望。

3、学生能够在体验、探究中形成耐心细致的认知习惯,小组合作中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识图、学生演示、教师讲解、小组互助的形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雀头结的操作技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尝试完成小组的雀头结作品。

教学环节设计

一、激发情趣,编结质疑

1、走进中国结这个活动以来,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结呢?

现在请大家看一种新的结扣,这是上一届五年级同学的作品,有谁认识这个结?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雀头结。

揭示课题:中国结---雀头结。

【环节预设】学生出于好奇而引发兴趣,形成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2、初步识图,尝试编结。

师生共同观察示意图。

教师提醒学生编结的起头和走线分别是示意图的哪几个步骤,注意线绳是如何穿压的,看清线端的走向。

温馨提示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辨,同时还可以借助雀头结作品分析判断是否掌握了雀头结的编结方法。

学生第一次尝试编结。

【环节预设:在分清楚起头和走线的步骤基础上,自主尝试编结,在绳的走线方向和穿压中存在疑问】

二、慧眼识图,尝试解疑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演示编结的过程,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学生利用教具演示编结的过程)。

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操作要领。

总结雀头结的简单起头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必要时由教师讲授)。

强调走线的方向。

【环节预设:】学生在看懂操作步骤后只是对这个过程存于表象,在接下来的动手实践中还会遇到编结的困难。

三、针对问题,解决疑难

学生再次编结,产生新的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问题。

教师重点讲解如何看线绳的走向。

拓展如何用一根绳编雀头结。

【环节预设】双向的雀头结学生容易忘记下一步该是从前绕线还是从后绕线,可能是大多数学生的困难。

四、巩固技能,创编作品

课件演示雀头结作品。

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互帮互助,巩固练习雀头结的编法,想一想你们小组的作品样式。

教师指导小组雀头结作品的制作。

展示学生作品,小组间欣赏推荐作品。

【环节预设】由于时间的关系和材料的限制,学生的作品数量可能不多,一些作品还会在制作中。

五、联想创造

调皮的雀头结还有一些新花样,看起来更美观,请大家欣赏。

在网页上输入关键字“花边雀头结”或者“雀头结变形”就会找到相应的制作方法,还可以从中国结图书中查找相应的方法,希望同学们手中的雀头结也会有新花样。

【环节预设】学生们可能对花样雀头结产生好奇心,形成进一步的探究热情。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yk63q3.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