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设计 >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6篇
手机版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6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08W 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6篇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

2、师引导:

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

三、同桌互改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篇2

一、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的背景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是“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3篇童话,又一次把孩子们带入奇妙的童话世界。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对本组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总结和展示。编排的意图是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学时,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年级学生虽说经过两年年的学习,可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好有序的语言,并规范地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到深分阶段设计口语训练层次,教给学生合适的表达方法和说话技巧。

三、设计理念:

通过本组阅读教学孩子们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深切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以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写童话这些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分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科学地依照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安排教学流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童话能力的这一目标,让他们体验创作的喜悦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进行创作的欲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了解童话相关知识,了解安徒生、郑渊洁等中外童话作家。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编、演和写童话故事。

3、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料,在活动中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1、通过、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训练学生想象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

“以学定教”为最主要的策略,引导归纳、知童话→激发兴趣、讲童话→展开想象、写童话贯穿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归纳,知童话

愿不愿意吧你的童话和大家分享?愿意。让我们一起大声一呼号的形式来表达,好吗?

板题:我的童话,我挑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于激励,给学生多戴一些高帽子。让学生喜欢童话,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并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童话故事是有趣的,是大家喜欢的。]

二、小组讲故事训练与点拨

1、讲童话:要求板书:绘声绘色

2、四人一组,可自由组合,小组内讲故事训练与点拨:

3、选出本组的故事大王(可选讲的好,写的好等多人),选出一个最佳故事,

三、表演挑战赛

1、规则点拨:板书:挑战虚心学习文明点评

2、挑战点评:⑴演出每组。⑵点评每组。

四、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学生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设计意图]:从学过的课文中进行复习,让学生知道童话故事怎么编,实行迁移,交流自己想编的童话,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他们的表达方式,是用自述的形式,还是用对话的形式。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主人公呀不简单,要有言行和思想,情节想象要有趣(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无拘无束去创作。

[设计意图]:掌握编写故事的完整性,有起因、经过、结果。会把动物童话的主人公的关系写清楚,充分发挥想像,运用扩充说,扩充对话活动。动物之间的'争论可以作为教学重点,问题的解决是个具体化的过程,以争论和解决问题为扩充的主体内容。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读。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生看图片回答),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展示读课文,请8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三、品读1~4自然段

1、教师引读课文题目和第1自然段,学生分小组读2~4自然段。

2、用“——”画出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画出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

3、逐段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4、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四、学习5~8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秋季)提问:秋天的小枣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默读5~7自然段,回答问题。

小枣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没有结果子。小枣树嘲笑小柳树了吗?(生:没有)小枣树不仅没有嘲笑小柳树,还怎样跟她说话?(生:温和地说话)

3、反复读第7自然段。

4、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优点。

小柳树:好看、能乘凉;小枣树:宽宏大量,能看到别人的长处。

5、读第5自然段填空:秋天的时候,小枣树结了。

6、读一读第7自然段中小枣树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小枣树的品质。

五、总结升华

7、说说你从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先从教学目标的实施看,我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即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部首与词意的联系,能通过部首猜词意。通过对十二生肖的认读,初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其次,从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授来看,我基本上在这节课中解决了重点和难点,通过联系生活,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篇4

教材简说:

口语交际是“说说我自己”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点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习作根握口语交际内容来选取合适的角度来介绍自己。我的发现中安排是的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对比的两组句子。反问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有两种类型:

1、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

2、肯定形成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回答。

让学生体会两组句子之间存在的意思相同,而语气上存在的差异。“读读记记”选取了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还有思想方法的谚语。“成语故事”《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人。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既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准备:

1、问问同学老师眼中的自己。

2、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三课时(3月26日)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与班队活动相结合,之前,请学生去向老师、朋友、同学了解自己,看看在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一、班队形式展开活动(主持:老师)

同学们,课前,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的自己。组织一下,请你们来说一说。

(抽一部分学生说说别人眼中的自己)

通过三年的同班学习,老师和同学对你一定都一定的了解,但肯定不全面,而且很多关于你自己的一些方面,我们也许不知道,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老师自我介绍

三、组织语言,小队交流

1、想好自己要介绍自己什么?

2、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的特点。

4、请小组上台演示。

四、招聘启示“找朋友记者”

1、挂招聘启示牌。要求介绍自己。

2、由介绍得好的几位同学一起担任评委。

五、找朋友游戏

1、边唱边找朋友,介绍自己。

2、金话筒采访。让别人介绍自己。

同学相互评价。

老师总结:通过今天各种活动形式,同学们与同学们的距离更加接近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更能相互理解、愉快相处。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导入。

师:同学们都做了自我介绍,可惜有些同学还没做好准备,今天我们就把介绍自己的内容写下来,上次如果是面试的话,这次是笔试。

二、范文引入

(我叫~~,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啊,一个词——其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着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这段介绍是向谁介绍的?

1、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

2、新来的朋友?

3、不认识的人?

三、下笔写作。

四、评价,修改。

1、自评自改

2、听取别人意见,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

五、优秀作品赏评。

老师读一读,同学们猜一猜。

我的发现

修辞法引入

一、学过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学了不少修辞方法,谁能举例说一说。

(比喻、拟人、夸张等)

二、修辞的好处

师: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字更优美,表达更加清楚。语气不同。)

交流新的修辞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修辞方法,叫反问句。

学生质疑。

老师留悬。为什么是反问?与问句有什么区别?

出示句子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自已体会,有什么不同与相同?(语气不同,表达意思相同)

归纳反问句的特点: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成表达出来叫反问。

句式转换练习

题:认真学习正是好学生的表现。

翠鸟美丽机灵,我们喜欢它。

改成反问句。

同学互相出题,相互转换。

日积月累

一、读一读。想一想。

以下的句子分别出现在什么课文中,写出课题/

抽生上台写一写。

(结合读读记记与平时对课文的熟悉度。)

青的草,绿的叶,各式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燕子》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翠鸟》

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荷花》

我挑着满满的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珍珠泉》

二、想一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比喻句或是拟人句

分一分,哪句是比喻句,哪句是拟人句。

读读背背

一、回忆语文园地二

上次我们读读背背的内容是?

抽生背一背

都是描写什么呢?(与风景有关)

今天的与什么有关呢?读一读。

(都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

二、小组合作背诵,比一比,赛一赛。

成语故事

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心读短文,读准生字

2、找好朋友练一练,看谁读得好~

3、检查朗读。

自读自悟

根据下文理解椟的含义。

理解成语告诉我的道理。

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篇5

教学要求:

1、在交流平台上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在词句段运用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

4、在背诵中积累,增长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2、加深对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学习ABB式词语,根据词语写句子。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4、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照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偏旁相同的生字词语:蝌蚪、飞蛾、螃蟹……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二、引导学生。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2、老师点评。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偏旁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导入。

1、课件播放ABB式词语。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让学生思考。

3、让学生自由朗读课件上面的词语。

4、指名读。

四、引导学生。

1、生自由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2、师指名讲述。

3、老师点评。

4、齐读巩固。

五、扩展知识。

1、课件展示句子开头,让学生自由发挥说一段话。

2、老师点名,根据开头说一段话。

3、老师点评。

六、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教学重点

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结合自己读的童话故事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日积月累

1、读诗歌

2、谈诗歌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读。

写童话

1、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2、同桌互读互改

3、抽生上台读遍的故事,集体评改。

4、自评自改或互改。

5、誊写。

第二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一、自己准备故事内容

二、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

四、自由组合,演优秀的童话。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出最佳演员

五、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展示

六、作业

1、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

2、办童话故事的墙报。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qwm9wg.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