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设计 > 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
手机版

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

来源:博文吧 阅读:1.4W 次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该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谁能告诉老师: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都和他(她)玩些什么?和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

2.生回答。

3.师小结: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快乐,那么你知道和邻居相处有哪些技巧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

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活动一:做一个有礼貌的好邻居

1.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去邻居家玩,有没有因为不礼貌被邻居或父母说过?你觉得我们在与邻居相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3.(出示教材35页图片)师:你觉得哪种行为不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对这几种行为进行评价,并改正行为的不当之处。

设计意图:以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

活动二:感受邻居间的温暖

1.阅读课本第36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图1:小红放学回家忘带钥匙,张奶奶请她先到自己家里,等待父母回来。

图2:小丽的父母去出差,小丽的邻居请她到家里吃饭。

图3:李奶奶的孙子生病了,孩子的父母没在家,邻居张叔叔帮李奶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通过图片我们看出了,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是邻居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接受过邻居的帮助,或者你主动帮助过邻居?

师小结: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温暖。大家就都能度过生活里的困难,过上美好的生活。

活动三:邻里互助,生活和睦

(出示教材37页图片)

图1:小明帮李叔叔家收西瓜。

图2:下雨了,小丽帮小毛家收晾晒的玉米和衣服。

图3:小红搀扶王爷爷下楼。

师:图片中的同学,都主动帮助邻居。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么请大家思考,你能为邻里做些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38页《垃圾不见了》这篇文章。

师:你认为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使学生懂得了邻里互助、生活和睦的道理。邻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我们也应该为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四:不给邻居添麻烦

(出示教材39页图片)师: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办?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邻里之间怎样才能避免矛盾的发生呢?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平时多为邻居想一想,例如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音量调小一点儿;不在楼道里堆放杂物等。

师:大家有谁搜集了历史上有关邻里之间谦让、体谅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师:如果自家受到伤害时,要怎么处理呢

(出示教材41页图片)师:当你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小组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

小结:当邻居伤害到自家时,要先去找邻居积极友好沟通,给邻居讲道理;如果邻居不理睬,也还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去沟通解决,而不能粗暴解决。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当与邻居发生矛盾时,应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好邻居”非常重要。当我们去邻居家串门时,要做一个文明的客人;当邻居家有困难时,应主动提供帮助;当与邻居家出现矛盾时,要及时沟通,恰当解决。只有这样,邻里之间才能和睦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谐。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qk75764.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