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设计 > 雨滴教学设计
手机版

雨滴教学设计

来源:博文吧 阅读:2.49W 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滴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滴教学设计

雨滴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在愉快的游戏中,巩固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认识“彩色的雨滴”。

2、学习用“画一画”、“贴一贴”等游戏方式表现彩色的雨滴及给人们带来的美丽春景图。

3、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培养小班幼儿动手、爱画的能力,初步体验合作作画的快乐,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绿颜料及棉签

2、 音乐

3、 春景图:嫩芽及七彩小花

活动过程:

一、 音乐游戏:《草地舞》导入

1、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草地上玩,你们高兴吗?(出示课件

2、 草地上可以看见蓝蓝的什么?绿绿的什么?

3、 老师编了一首好听的《草地舞》,一起跳吧!(播放音乐)

二、 感受颜色,巩固红黄蓝绿四基色

1、 我们玩得很开心,引来了些宝宝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谁吧?

2、 出示红色花宝宝:这是谁?什么颜色的?你见过什么也是红色的?

(这是红色的花宝宝,苹果也是红色的)

3、 依次出示黄色蓝色花宝宝、绿叶宝宝,巩固基本色。

三、 游戏:彩色的雨滴

1、 音乐《大自然的声音》:“轰隆隆”什么声音?打雷后会怎样?(出示课件)

2、 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大雨哗啦啦,小雨沙沙沙…)

3、 雨滴娃娃是什么形状的?(线形或者椭圆形)出示课件

4、 雨滴娃娃会落到哪里?(调皮 小树草地…..到处)

一) 玩一玩

1、 我有个好主意,不如用花宝宝身上的颜色来画一画彩色的雨滴吧?

2、 出示棉签颜料,幼儿分组进行活动,师指导。

二) 贴一贴

1、 春雨淅沥沥、哗啦啦地下着,土地公公喝足了水份,让草地上开出了七彩小花,树上长出了绿绿的嫩芽。

2、 出示春景图:幼儿分组在草地上贴上小花,树上贴上绿绿的嫩芽。

四、 活动延伸,学会感恩

1、 多美的春景图啊,是谁把春天的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呢?

2、 我们应该对彩色雨滴说些什么呢?(学会感恩)

雨滴教学设计2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一”组成。四篇课文中《春天的小雨滴滴滴》《瀑布》《古诗两首》是精读课文,《柳笛和榆钱》是略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作者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表现了自己对春雨、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瀑布》描绘了瀑布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赞美瀑布、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古诗两首》中的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画中的景物,《游园不止》描写的是现实中的景物,诗人抓住了春天景色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春意,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柳笛和榆钱》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和吃榆钱的快乐,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无比热爱和眷恋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童年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四篇课文中编排了7幅精美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语海畅游”栏目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积少成多”栏目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平台”栏目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大课堂”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要求认识24个字,会写30个字。

2、本单元课文体裁有散文、诗歌和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理解和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增加语言积累。

3、本单元练习重点“在观察中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组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表达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淅、沥、篷,叮、沟、啼、乳;要求会写的字有:铁、沟、推、脉、滑、跌、敲、密、撒、演、尝、乳;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铁皮、水沟、你推我挤、叶脉、滑下来、跌下来、敲响、密密的、撒在、演奏、播种、品尝、乳汁。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发挥想象为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为教学难点。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的?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我们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他和春天和春雨有关,指读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春天的小雨在你眼里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教师梳理,春天的小雨在同学们的眼里是欢快的,活泼的,我们就用这种欢快的语调在来读读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天的小雨里,看看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看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摘录一些描写春天的雨声的句子来回答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小结与提升。(如:是啊,大家都听到了各种各样美妙的春雨的声音)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听到的雨声?(2、3、4、5)

4、2——5自然段都是写雨声的,可是呢,作者观察的地点却不一样?理清作者听雨的地点。指名学生说出作者都在哪听雨了?

5、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屋前都听到了什么?

(2)教师问,学生读句子回答:春雨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发出什么声音?春雨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春雨打在铁皮屋顶上,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3)这声音美吗?谁能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让我们再次聆听一下春雨的美妙声音?指名读,师生评价。

(4)问:“同样都是春雨,为什么打在这些事物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在指导朗读。

(5)听着同学们的朗读也激发了老师的读书热情,教师范读“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的清泉,高兴的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看看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理解你推我挤的.意思。

过渡,屋前我们听到了美妙的雨声,让我们一同走近树林里在来听听雨声。

6、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在树林里听到的雨声,并把它读出来?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3)理解作者的想象,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这座音乐厅里可能在演奏什么乐曲?”

过渡,小雨珠滴落到树林里只是拉开了一个序曲,紧接着华丽的乐章即将开始。

7、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

(2)边听边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来解决。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有可能问题如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里写春雨的词语不一样呢?

(4)组织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小节:这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屋前,树林里听春雨的声音。感受到了春雨的声音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先去听了春雨的声音,感受到了它的声音美丽。作者不仅听了春雨,还看了春雨。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看春雨?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你看到的春雨是什么样子的?

(2)细细的,密密的,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牛毛细雨,春雨绵绵……)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7、8自然段。

读7、8自然段,说说春雨有什么样的精神?

四、感悟交流,春雨美不美。美在哪里?

听春雨,春雨美在声音,看春雨,春雨美在样子,人们都赞扬春雨,它美在无私,博大的精神。

五、学习第9自然段。

春雨这么美,作者很喜欢春雨,一起读第9自然段。

我仰着脸,让雨打在脸上;我伸出舌头,品尝一下这大地的乳汁,凉丝丝的,甜蜜蜜的!

教师总结

附:板书设计:

听 声音美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看 样子美

赞 精神美

雨滴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语句和小雨滴顽皮的形象。

2、发挥想象,大胆猜测,并用语言表述画面的意境。

3、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 配乐散文诗;小雨滴的音乐磁带,多媒体制作的课件〈顽皮的小雨滴〉;背景音乐,录音机。学具: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欣赏歌曲“小雨滴”,引出课题。并出示小雨滴娃娃,问好,

2、谈话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雨滴吗?(为什么?)小雨滴会到什么地方去呢?(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各抒己见(要求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基本过程:

(一)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1、小雨滴到过那么多地方,今天小雨滴娃娃会到哪里呢?出示图片,观察是什么地方?树上,屋顶上,草丛里,小雨滴娃娃特别的淘气,调皮,你瞧,小雨滴娃娃离开了云妈妈的怀抱,一个一个跳到树上,落到房顶上,挤到草丛里,那你觉得小雨滴娃娃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顽皮”

(二)分段欣赏课件:

提问:这么多顽皮的小雨滴娃娃会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做了什么调皮的事呢?

1、第一个画面:完整的看第一部分课件(无声)顽皮的小雨滴到了妹妹的伞上,小雨滴会怎么下来呢?它会把妹妹的伞当成什么呢?就象我们玩滑梯一样,骨碌骨碌滚下来。

2、第二个画面:这么顽皮的小雨滴竟然把妹妹的伞当滑梯,那它还会去什么地方玩呢?完整的看第二部分课件来到了青青的池塘里,小雨滴这么顽皮,它会把池塘当成什么呢?想当运动员去游泳,它还会把池塘当成什么呢?跳水的游泳池,纵身一跳,水面上会留下什么呢?圈圈涟漪(细小的波纹)。

3、第三个画面:小雨滴真是顽皮,竟然把池塘当成了游泳池,那它还会到什么地方去,做什么顽皮的事呢?完整的看第三部分课件,躲在路边的土坑里,车开过会发生什么事?小雨滴会怎么样?蹦的高高的,过路人会怎么样?溅得路人一身泥。)

4、第四个画面:小雨滴真是顽皮,还愿意跟人一起做小雨滴还去了哪些地方小雨滴,落进了柔柔的沙滩上,小雨滴落进了沙滩后会怎么样呢?到哪里去了?象我们做的捉迷藏游戏?拿沙滩上会留下什么呢?

三、完整的欣赏散文诗《顽皮的小雨滴》

四、续编作品

小雨滴这么顽皮,它还会到哪儿去玩?又做了哪些调皮的事?(结合生活经验)幼儿作画:可以把你想的画到纸上给大家一起分享。

附:散文诗《顽皮的小雨滴》:淅沥沥,淅沥沥,顽皮的雨滴娃娃离开了云妈妈的怀抱,一个一个跳到了树上、落到了屋顶上、挤进了草丛里。它把妹妹的伞当滑梯,站不稳,骨碌碌滚下来。它把清清的池塘当跳水的游泳池,纵身一跳,在水面留下圈圈涟漪。 它喜欢躲在路边的土坑里,车轮碾过,它马上蹦得高高的,溅得路人一身泥。它喜欢在柔柔的沙滩上捉迷藏,一眨眼就不见了,却傻傻地留下颗颗脚印。

淅沥沥,淅沥沥,顽皮的小雨滴唱着歌儿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雨滴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1、欣赏《雨滴》2、用自制的乐器表现下雨时的音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

2、领略音乐惟妙惟肖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小雨,哗哗大雨,狂风暴雨,它给人们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联想与想象,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3、能够用乐器创作出自己所理解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欢快的歌声表现雨花,体验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从音乐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教学难点:用乐器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教学用具:钢琴琴、录音机、鼓、三角铁、双响筒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水滴吗?请听三段声音,

猜一猜,每个雨滴藏在什么样的雨中?

答:沙沙小雨,哗哗大雨,狂风暴雨(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好奇是人的天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认识复习音乐记号(速度和力度)以及它们的作用

力度 速度

沙沙小雨: p 慢

哗哗大雨: f 中

狂风暴雨: ff 快

师:我们的钢琴家非常的厉害,他创编了一首曲子名字就叫做《雨滴》,仅用一架钢琴就把所有的雨表现的淋漓尽致。

3完整听赏,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问题:“初听乐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大家感受到了吗?是

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一试 ,弹奏这雨滴声!

引导学生注意听出钢弹奏出来的雨滴声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设问使学生认识、了解乐曲的声音特点及乐曲的情绪,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在理性和感性上对乐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欣赏乐曲的第一段,分析音乐作品,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

谈话:这一段给你什么感受?雨滴声是否有变化?

4、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谈话: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两段音乐对比欣赏,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乐曲力度上变化。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的感受到乐曲的变化。]

5、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短促的后半生正直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并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据传说 肖邦是在岛上瓦尔德莫查修道院听到屋檐滴下的雨滴声有感而写下这首曲子的。乐曲中自始至终有连绵不断的八分音符的降a持续音,使人联想起下雨屋檐下雨点的淅沥声,故而又称为“雨滴”前奏曲。实际上将a持续音在这里只是暗示一种心灵的律动而已。

6、复听全曲

(1)、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画笔画出音乐的旋律线条。

(2)、播放音乐,提示学生认真听,并画线条。

(3)、谈话:同学们画的很好,线条起伏不大,说明雨下得不大,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吧!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手中的画笔,画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这样体现了学科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及时鼓励肯定。]

7、创作表现,深化主题“雨”

(1)、用自制的乐器来表现下雨时的音响效果

(2)、提示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力度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乐曲表达的情绪,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即兴创编、创作和肢体动作演绎乐曲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

8、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去思考,美丽的大自然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让我们带着美好的遐想、美好的祝福走向美好的明天。

雨滴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

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雨滴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会写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三、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雨的词语、诗句,师归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出示生字,认读生字,重点检查并纠正以下字的读音:品尝播种血脉

4、指导学生记住以下生字的字形:沟蹄滑密撒播乳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文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催发种子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表现了对春雨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指导写字。重点指导:

推:左、中、右三部分布局要合理,右边的四画不要写成三画。

密:下部的山不要写成虫。

五、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结:

同学们,春雨到底有多美,美在哪,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3、预习: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春天美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no94zx.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