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七年级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来源:博文吧 阅读:1.22W 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七年级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领悟文章的主旨。

2.掌握课文巧妙的构思及以小见大的写法,挖掘生活中可供写作的素材。

3.学会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2.学习并感受这篇散文在语言、构思与立意等方面的好处。%{f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阅读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

2.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8

重点:品味细节,感受课文。

难点:在学习中理解“小”“大”其实是一体的东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蕴含在“小”(故事、细节、情节)里面的东西,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视频导入

感恩的心视频导入

一个女孩用回到山区做教师的方式来回报那些资助她上学的无名的人们,这是一种感恩的表现。“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其实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给了我们生命的我们的父母。

我们今天带着一份感恩的心走进著名大学教授莫怀戚先生的家庭,看在看这个普通的家庭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二、听文入境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你知道这个家庭发生怎样的一件小事,从这件小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知道这个家庭老中幼三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在散步的路线上发生了分歧,最后是和谐的解决了,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从这件小事你又看到了一个这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二、读文生情

1、请每组推选出一位最有实力的同学进行朗诵之星的评选。

要求:

1、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2、语速:中速但有变化(4节欢快,8节舒缓)

3、重音: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感情深沉的地方读出重音

4、语调:平稳,不宜过高或过低。

2、真情有约

主持人:同学们,东台台“真情有约”栏目又和您见面了。我是主持人沈荣,我们的口号是:用眼睛发现爱,用心灵感受爱,用真情表达爱。

今天的主题是:亲情无价,现场请来的嘉宾是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莫怀戚一家,他们一家在一个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发生了一件虽然平常但却感人的事情,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一家。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莫先生工作那么繁忙,怎么想起来要和一家人出去散步的呢?

莫先生:为了让母亲出去散散心,为了一家人出去欣赏春天的美景。

主持人:听说你们在散步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莫太太,你能说说吗。

莫太太: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小组合作,试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撰写一段访谈录。

小结:分歧的产生缘于爱,分歧的解决更凝聚了爱。这是温馨而沉重的家庭责任,这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这是天地间最感动人心的和谐之美。其实,和谐并不仅体现在家庭生活中,和谐也是全社会、全人类的理想和追求。

同学们,还记得奥运会的开幕式吗?开幕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一个汉字:“和”,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个精彩的设计,感受一下和谐的无穷魅力。

视频欣赏

一个和字,凝聚了中华民族悠久醇厚的文明精髓,它是亿万家庭和睦生活的写照,它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强音,它是世界人民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用眼睛发现爱,用心灵感受爱,用真情表达爱。亲爱的观众,我们今天的真情有约栏目到此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参与。

三、品文悟理

好的文章、好的语言,不仅要读,还要有所得。同学们,拿出你的语文积累本,把你认为精彩的、你喜爱的语言积累下来,并思考它好在哪儿,作点赏析。

1、生活细节显示“人情美”。

友情提示:细节是指人物细微的举止行动或细微的情节。它具有典型意义,如果运用恰当,会耐人寻味。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母亲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赏析:这两处细节描写,反映了两代人的具体心态,具体表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感情十分融洽的气氛,有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赏析:这个背母亲的细微动作,不只有尊老的含义,也体现出了“我”具有的一种使命感。

2、景物描写展示“画面美”。

友情提醒:所谓景物描写就是环境描写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散文中景物描写作用就是为所歌咏的对象的特征服务的。其作用。一般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1、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2、是否渲染了气氛;3、是否设置了背景;4、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5、是否深化了主题;6、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赏析:作者从远到近分别描写了“新绿”“嫩芽”“冬水”这些显示出新春旺盛生命力的景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为散步提供了一个十分优美的环境,为后面儿子觉得走小路有意思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全文奠下一个礼赞生命的感情基调。

“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

赏析:这是描写母亲所见到的小路远处景物,照应了上文儿子所说的“小路有意思”。同时又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以此为背景衬托出一家人的和睦、温馨,其乐融融。景美、情美相得益彰。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赏析:文章结尾再次强调这一段景物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轻描淡写”感受“语言美”。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赏析:该句结构大致相同,内容相关、句式对称,语句形式整齐、连贯,富有形式美和音韵美。

4、叙事起伏体现“结构美”。

1、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母亲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3、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赏析:文中写散步,本该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却起了一个波澜:“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于爱母之心,决定走大路时,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决定发展,母亲要改走小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两处波澜不仅使记叙摆脱了平铺直叙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对母亲的挚爱,母亲对孙子的亲情。

5、深层感悟品味“意境美”。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赏析: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大词小用,其实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支永不停熄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四、拓展抒情

孟子:老吾老、幼吾幼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培根

亲情流淌

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我是在北斗星光引航下的一片孤舟。

家是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

感受生活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传达着深切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请你描述温馨的生活瞬间!

课后寄语: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孩子,

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朝阳,

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早春,

一只递给晚秋;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未来,

一只递给历史

七年级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主要是将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美,进而学会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培养爱家(小家),爱国家(大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让爱住我家》,感受温馨的家庭,浓浓的亲情。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祖辈们,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言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可是,等到他们老了,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记得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跟着他们家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2、师生配乐朗读(老师示范第1、2段,学生接着齐读),

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归结为“和美”)

3、引导学生“说事”。

4、反馈、点评、小结:

我们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田野上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改走小路。

三、深入文本、读文寻情

1、研讨。

①在决定走大路还是小路时,为什么“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②那么,“我”如何决定的呢?(走大路)“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③假如,“我”当时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呢?

④在小路不好走的地方,这家人是怎么做的?(“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家庭和美,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

(1)假如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2)试着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

明确:“我”孝顺;

妻子贤良;

母亲慈爱、谦让;

儿子乖巧、可爱。

四、探寻美点、品赏语言

(1)这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让我们细细咀嚼品味,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师提示

美在:

A、春景的生动描绘。

B、对称句式的使用。

C、用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感情。

D、明快又含蓄、浅显又深刻、催人玩味深思的语言。

(2)师生共同赏析

景美

生深情朗诵第4段春景描写。

生赏析,第4段描写了“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等景物,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对称句式美

①师:“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

明确: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②生赏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③学生深情赏读文中对称句式:领读—跟读。

……

五、赏读入心突破难点

1、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2、反馈:“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的慎重态度,“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重谈“整个世界”,顺势谈“以小见大”手法)

六、拓展运用畅叙亲情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有相同的幸福。亲情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

七、课堂总结深化情感

本文通过一家三代四口人一起散步的小事,表现了家庭成员间互相谦让爱护的浓浓亲情。其中尤其体现了中年人赡养老人和抚育儿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孟子说……

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这节课里,我们作了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我们领略到了如诗如画的景物之美,我们体会到了古朴动人的人情之美,我们也品味到了秀美隽永的语言之美,我们还学习到了以小见大的技巧之美。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它如阳光,温暖馨香;它像美酒,醇香醉人;它似橄榄,让人回味。充满亲情的家,既是避风的港湾;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请珍爱亲情,传递亲情,勇于担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让社会更和谐!

最后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一幅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八、创新作业感恩亲情

1、真诚行动: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抒写亲情:

用一段话或一首小诗写写对亲情的感受。

七年级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美。

3、学习对称句。

教学重点:

1、整体感悟课文。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美。

3、学习对称句。

教学难点:

1、整体感悟课文。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美。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闭上双眼,脑海中会浮现很多感人的画面,是谁在日落黄昏倚在窗口焦急地盼我

们归家呢?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细声叮咛呢?当然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中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安适。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一起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二、听文入境

多媒体展示: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一个怎么样的家庭?

听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提问:听完读文,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一个怎么样的家庭?

抽生回答。

甲:团结的家庭。

乙:和谐的家庭。

丙:友爱、幸福的家庭。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所使用的词语:团结、和谐、幸福、友爱等可以归纳为一个词语:

和谐。师板书:和谐

下面,我们把自己融入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中,自读课文。

三、读文生情

师出示思考题:听着大家投入的朗读,我仿佛也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通过刚才的读

你一定读懂了很多问题,下面就看这样一个思考题。

多媒体展示:作者在文中写了何事?何人?何景?让一个家庭尽显和谐。

先看第一个问题:文中写了何事?

抽生回答:散步——发生了分歧——继续散步。

师引导学生阐明分歧的具体情况。并板书。

一句话概括: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散步中出现了什么人?文中哪个句子看得出?

生回答: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从课文第一句可以看出。

师出示思考题:人们都说莫怀戚的《散步》语言优美精炼,可是老师在读文时发现了一

个句子:课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老师觉得交代人物关系可以更简洁一些,改为:我们一家四口人在田野散步。这样就简洁了,同学们的看法呢?能改吗?

生思考,回答:不能改。文中的句子显得家里每个人都很重要。还交代清楚了一家四口人的关系。

第3个问题:文中写了何景?

生找出写景的句子。

师明确:文中写景的地方有两处,4自然段和7自然段。

下面看这样一个片段。

多媒体投影:课文4、7自然段写景的句子。

朗读这个片段。

多媒体投影思考题。

⑴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片段分别写了初春哪些景色?

抽生回答: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7段:菜花、桑树、鱼塘。

(2)请同学们思考:从景物描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呢?

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视生命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珍爱生活

四、赏读入心

师引导学生体味文句之美。

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会感到文中很多句子写得很美,其实我也喜欢一个句子。

多媒体投影: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生了解此句的特点。

师投影:对称句的概念。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我们再去找找。

生找,抽生念。

师投影:文中出现的另外7个对称句。男女生分组朗读上下句。

五、品文入理

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请选读课文,结合文中描绘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献花给他(她)的理由。

师小结:意见很不一致,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确实,每一个人都做得很好,家庭中也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孝顺父母古来有之,我国的孟子说:

投影:生念。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英国学者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是人类才有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师说:同学们念到最后一句充满了自豪感,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国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师说: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

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在这样一个感人的时刻,请用你手中的笔,把你心中的这份感动写下来。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go61g9.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