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手机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博文吧 阅读:1.77W 次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通过说、读、背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小朋友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设计特色】

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能力为重点,将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学习小蝌蚪的自然段

1、导入: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小蝌蚪贴图) 这是谁呀?(生答师板书:小蝌蚪)

2、你们见过小蝌蚪吗?谁来介绍一下你见过的.小蝌蚪。(学生介绍)

3、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来介绍小蝌蚪的呢?(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图文)

⑴ 自由读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看颜色学生字灰,理解一群、动作理解甩)

指导朗读:小蝌蚪可爱吗?是呀,多么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呀,你能用朗读让大家仿佛亲眼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吗?

自由读,指名读并评议,分男女读。

⑶ 指导背诵:喜欢这些小蝌蚪吗?那就把这段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可以配上动作背背。(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二、学习青蛙的自然段

1、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小蝌蚪也有妈妈,你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贴图,板书:青蛙)

2、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青蛙吗?(学生介绍)

3、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青蛙的呢?(课件出示第四段图文: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⑴ 自由读读句子,想想你又读懂了什么?

⑵ 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把青蛙的特点读出来吗?

⑶ 指导背诵:如果会背就更好了。

三、感知青蛙的变化

1、揭题: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有一天它们想妈妈了,可是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一起去找妈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而且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根据图意或上下文猜一猜。看谁读得最认真。

3、检查朗读:

⑴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6)

⑵ 指名读。

⑶ 自由读。

4、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指名答,师板书。

5、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后来介绍一下吗?

(自由准备,指名上台介绍。)

6、你能把自己当作一只小蝌蚪来介绍一下吗?

四、课间操

听了你们的介绍,小蝌蚪和青蛙妈妈可高兴了,他们带来了一首儿歌送给你们。(播放歌曲《小蝌蚪》,歌词内容就是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五、巩固字词

这首歌真好听,把生字宝宝们都吸引来了,赶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自由读,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六、指导写字

七、扩展阅读

【评点】

重组教材,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认识介绍小蝌蚪,到学习文本,积累美句;再引出小蝌蚪的妈妈青蛙,进行介绍、学文、积累;最后让学生在反复读文中搞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介绍,既训练了语言,又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问题,一箭双雕,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ee2r44.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