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课件 > 空城计课件 免费
手机版

空城计课件 免费

来源:博文吧 阅读:2.92W 次

教材分析:

空城计课件 免费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学生分析:

学生在课前己利用课余时间初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第95回的故事梗概,初一学生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敢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遂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耳畔,我们的思绪部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95回的'空城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95回故事梗概。

1、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懿(yì) 氅(chǎng) 纶(guān) 笑容可掬(jū) 遁(dùn) 蜂拥 隐匿(nì) (大惊)失色 旁若无人 无不骇然(hài)

2、弄清文中出场人物

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95回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点

思考: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目的: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

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

四、鉴赏

再读课文,思考:

1、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对司马懿了如指掌、知彼知己)

2、作为“魏之名将”的司马懿为什么会中计失败?

明确:(对诸葛亮不够了解、刚愎自用)

3、联系故事情节,试分析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个人物形象。 诸葛亮: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司马懿:多疑自负、老谋深算、刚愎自用

4、找出文中描写诸葛亮“笑”的语句,认真品读。

明确:“三笑”

笑容可掬→故作轻松的笑

(想:别看你司马懿带来十五万大军,我只有一座空城,但你决不敢攻进来。)

抚掌而笑→如释负重的笑

(想:司马懿果然中吾计矣。)

拍手大笑→成功自豪的笑

(想:我以一座空城就吓退司马懿,还要让13空城计他吃个败仗,司马懿你真是太傻了也。)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并进一步了解了写人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能活学活用。 六:课外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四。

2、课外通读一遍《三国演义》 。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q1zkxw.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