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反思 > 课文童趣的教学反思
手机版

课文童趣的教学反思

来源:博文吧 阅读:1.01W 次

前两天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我的一篇有关《童趣》的教学反思后面留言:学生初学文言文,可以慢点儿。一来就很生猛地“字字落实”,“童趣”之“趣”全没有了呀,多可惜!看完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犯了“考试至上”的毛病,把本来应该让学生充分享受童趣的课文,上成枯燥的纯粹的文言文翻译课。

课文童趣的教学反思

于是在本节课,我准备调整策略,把《童趣》之乐还给学生,刚好钟秋葵老师在导学案上设计了几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1、让一学生扮演作者沈复,接受记者采访,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有物外之趣”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从文中选一件趣事,并把它表演出来。

3、让学生模仿喜欢的一样动物。

当我把这几个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后,孩子们都很非常开心地去准备了,只见他们在组长带领下分工、合作、策划、设计、彩排……好不热闹。

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之后,孩子们便轮番上演他们的精彩好戏了。四、六小组上演的是“鞭打蛤蟆”这件趣事,孩子们经过三个星期的训练之后,最初的紧张感与羞涩感已经越来越淡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投入和从容的表演。有趣的是,六组扮演蛤蟆的同学是全班身材最小的日炫,而四组扮演蛤蟆的同学是全班最高大的根贤,但他们都能够把作者眼中那个“庞然大物”给演得惟妙惟肖,博得了台下学生的阵阵掌声。

课堂就在这样的欢快地表演中进行下去了,不觉间已到了下课时间,令人欣喜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吵着要下课,大家都在忘情地看着台上学生的表演,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高效课堂会让学生怕下课的情景。

整节课,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各个环节的学习中去,并在某种程度上真正体验了《童趣》之乐。在此感谢王君老师和钟秋葵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x7eg1v.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