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反思 >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
手机版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12W 次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1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通过朴素的语言文字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恩怨分明、至仁至义、和善可亲的聂荣臻将军,字里行间透露着的是聂将军不卑不亢的英雄气节和作为一名指挥官的可亲可敬。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一、以一个问题贯穿全文

在精读感悟课文时,我提出: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出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边读边画,并做好批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很快”“抱起”“马上”“慈爱”“亲切”“和蔼”“和善可亲”“拉到怀里”“一口一口喂饭”等等这一系列对于聂将军的描写都被孩子们寻了出来,并做了很好的阐述。在感悟与交流中,学生对于为何称聂将军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二、以读促理解感悟。

学生默读理解、讨论交流,读懂了聂将军的恩怨分明、至仁至义、和善可亲后,我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从他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学生对聂将军的敬佩之情。

三、以写话训练为载体,检验学生对文本、人物解读的深度

书后练习三要求展开想象,说一说40年后,美穗子及家人专程前来向聂将军谢恩的场面。这既是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又是对教材的一种再创造和开发。学生的练笔基本把握住了感情基调,但是续写比较空洞,有的只是简单的见面问候,对人物的描写(语言、动作等)不太到位。仔细研究发现,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文本的解读、人物的解读缺少深度;孩子们缺少生活经历;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感恩缺少体验。如何让学生从实际的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说出自己对家人的爱,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

我觉得这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聂将军帮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仇恨观——我们要仇恨伤害我们的罪魁祸首,但千万不能伤及无辜。在学生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也许会遇到一些所谓的“仇人”,我想,聂将军善待日本小姑娘的行为应该会给他们一些正确的指导吧!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2

盘点本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课前充分让学生收集资料,学生充分了解聂荣臻将军的功勋卓著和美好品质。上课伊始,学生能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聂荣臻。为了解课文的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添砖加瓦。

2、简介聂荣臻将军时,我引导学生回忆了一到五年级学习到的写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课文,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陈毅探母》、《军神》、《朱德的扁担》等。编者安排这些课文的目的,意在让后人不要忘记他们的光辉品质,并一辈一辈发扬这些优良的传统。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学期,及时复习,能将这些光辉的想象印在学生的脑海。

3、能够抓住描写聂将军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让学生品读体会他的豁达和人道主义精神,体会正面描写的好处。抓住描写美穗子的语句,让学生感悟侧面描写的巨大作用。强调课文写作方法的同时,为学生渗透了这样的描写方法。相信在以后的习作中,侧面描写也会跃然学生的文章中。

4、文本中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封信的含义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精读时,我适时地给学生进行了讲述。学生从我的叙述中,理解了聂将军的至仁至义远见卓识和义正言辞。

教学本课,留有遗憾的地方是:

课后的第三题,展开想象,写写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根据“30+10”教学模式的要求,在本课中,我让学生把这个内容作为那十分钟的练笔内容。学生能够想象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但是写得比较枯燥,没能够做到生动传神。学生的练笔,需要每节课锲而不舍地常抓不懈。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3

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提出:课堂是知识的超市。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作为语文老师,我将这句话改成了:课文是知识的超市。

不同的学生走进同一个超市,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因为各人的实际不同、需求也就不一样。即使像生字词这样的最基础的知识,学生的情况也不一样:对于有些学生来讲,生字表中的字早已掌握,无需罗嗦;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表中的,课文中可能还有更多的生字需要学习。走进课文的超市,买什么物品当然要让学生做主。老师充其量只能是组织者与调控者,你如果讲得神采飞扬,其实那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超市的营业员可以接受顾客的询问,可以把重要的商品摆放在显眼的地方,但是不能代替顾客选购商品。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超市。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实在是一个有着高档商品的超市。对于教参中提出的4条教学要求,1、2两条是关于朗读与识字的,属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范畴;3、4两条是对聂将军关心日本小姑娘所体现出来的中日友谊的理解,当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这几条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似乎都不难做到。然而,聂将军高明在哪里?对学生的人生有何启示?能给学生增长什么智慧?教参中却没有提及。

我认为,聂将军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对日本人民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日本人的认识,将军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战争狂人,也有爱和平人士。将日本人区别对待,争取日本人民的支持,来打败战争狂人,正是聂将军的高明之处,也正是将军关心照顾日本小姑娘的思想基础。

让学生感受“一分为二”这种最朴素的辩证观点,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人、看事,这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事。魏书生给学生讲“两个自我”,让学习困难的学生用心中的那个“勤奋的自我”战胜“懒惰的自我”,不正是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吗?有了这样的认识方法,才会让遇到困难的学生恢复信心。我常常让全班学生帮助许天文(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大家站在“积极的许天文”一边,战胜“落后的许天文”。有了这种看人看事的思维方法,才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才会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因此,作为课文超市的营业员,我打出了一条“广告”:聂将军的智慧在哪里?以此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联系班级的实际去分析、思考。

新课程更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强调为学生的未来而教学。当学生读完一篇课文,从“课文超市”中走出来的时候,增长了智慧,我就觉得我的工作是有意思的。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4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叙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

本篇课文内容浅显,适宜学生自学。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问题引领、多形式朗读的方式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小组合作的默契和能力。

一、问题引领。

在教学前,我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聂将军是谁?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到了答案。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我又顺势引出一个个导读问题,聂将军为什么要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呢?引出文章关键句子,通过细细品味,感受聂将军的宽仁大义、和善可亲。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引领,给学生指明了一条通向理解的大道,逐步弄懂课文内容,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多形式朗读

课文中对话比较多,很适合分角色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指名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用心感悟聂将军的和善可亲,从而逐步感受其人物的形象。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过程中,我发现分角色读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特别是加上动作的表演读,学生们表演得有滋有味,将聂将军的和善可亲表现了出来。最后为了让他们一饱读福,我让同桌之间进行了表演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一次尝试的机会。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5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文章真切而又生动地介绍了记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将其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出全文始终围绕着“关心照料”铺展开来。因此本文的重点教学应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品析聂将军是怎样倾心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的。在品读中同时感知聂将军的“宽广的胸怀,能高瞻远瞩,能站在历史至高点看这一件普通的事。”

在教学第二课时,为了让教学目标更加简单,一节课只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教学:“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语文课要上得简单,目标不要太多,一多就让我们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老师累得不轻,学生学得也是云里雾里。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认真,记得也很投入。在交流的时候,学生把重点段落都找到了,比我领着他们一节一节学习的效果好得多。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而且很深刻。当我问及:“聂将军为什么立即派人把两个小姑娘接过来时?”学生回答说:“聂将军怕中国的老百姓会伤害她们,毕竟日本鬼子残杀了我们无数的同胞。”“聂将军怕两个孩子饿着、冻着。”

“未成曲调先有情”,在上课之前,我们教师必须得先与文本进行对话,从对话中感知这些人文,要先让自己的心灵被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触动,然后才有可能较好地组织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6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胫煤矿时救出来的。学习本课目的是让学生晓得八路军和他们的将领不仅是威武之师更是仁义之师。并学习用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课故事简单。初读后我就引导学生弄明白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强调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然后重点让学生学习用细节表现人物的写法。

一、小组合作,梳条理。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梳理课文要表达的事情有哪些?通过讨论大家都清楚课文是按救出孤女、关心孤女、送别孤女、孤女感恩四个环节来写的。哪么课文是怎么表达的呢?

二、研读课文,知写法。

读书要用心读,通过与文本及作者的对话,学习写作构思。这篇课文事件很简单,但作者紧扣关爱这条线,通过打电话关心,马上找奶,亲切和蔼态度,设想周到等环节表现聂将军对日本孤女的真诚关爱。同时抓住日本孤女由惊恐到拽住马裤感情变化衬托聂将军的仁爱。最后是40年后的感恩把文章升华为中日友好这一主题上。

三、生生互动,悟内涵。

在熟悉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说作者写作动机。有的说是赞颂聂将军对日本小姑娘的关心爱护,有的说是表现八路军是仁义之师,有的说日本孤女知道感恩,有的说回顾抗日往事。众说纷纭。我没有强加评判。只是让学生重读文章最后一段。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回忆这一往事,一是称赞聂将军不光会打仗,更是一个至仁至爱的伟人,二是为了说明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把日本人民同日本军国主义混为一谈。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代友好。

四、联系生活,学表达。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表达。读是为了更好地写。因此我要求学生在一课一练中,选取材料写《妈妈和我》或《我的老师》,要学习用细节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通过四个环节的学习,学生都能讲内容,说感悟。积累了词汇,并学会了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收到较好效果。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7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思考: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归纳出有“照料图”、“送别图”、“谢恩图”,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悟。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图画出来,给课文配上插图,这是引导学生去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感悟。画出图后再作交流: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这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对课文语言情感的感悟——在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转化为图画形象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又通过大家的补充讨论,如对人物动作神情的处理,对“梨”等小道具的处理,从细节处挖掘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这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也让更多的同学体味到别人的感悟过程,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如何将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这篇课文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聂将军的语言、动作,就能表现出他的形象。文中写了他三次语言,第一次是对战士说的,他就像个循循善诱的长者;第二次是对孤女说的,此时他就是个慈爱的父亲;第三次是对日军官兵说的,他又是一个义正言辞的中国将领。人物的话语,也成了这篇文章的一条线。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8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十一册课文,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回日军驻地的经过。本课要求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浓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感悟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由于刚学了《卢沟桥的烽火》这篇课文,学生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已有了一定了解,对日本侵略者充满了仇恨。我们的学生对抗日战争中,日本的残忍和中国的以德感人政策已经认识非常深刻。开始,我估计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聂将军为什么对两个日本小姑娘像亲人一样。

教学时,我抓住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和写给日本官兵的信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接着出示补充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宽容以及中日关系的发展,学生对聂将军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活菩萨”说得也头头是道,体会到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lx7pz.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