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学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手机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64W 次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精选10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1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节课结束后,我想了很多,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我整节课的设计包括各环节的细微之处,都遵循了这一理念。《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的内容。本课的教研主题是兴趣识字,自主识字。

我认为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开课之出我抓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导入新课:“雪地里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都是谁?来干什么呢?”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从识字教学来讲,字理识字重在学生掌握学习汉字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运用能力。在识字中学生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和规律去观察、分析、推理、发现,进而认识新的生字,掌握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学生基本掌握了偏旁部首含义和一些独体字知识,以及部分汉字构字方法,音、形、义相联特征,就能实现学习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新的汉字。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在学生已有识字方法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种巧识巧记方法,如:采用动作直观演示的形象记忆识记字形;引导学生用熟字作比较识字字形“用、几”;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等等。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不仅鼓励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识记字形,初步感知汉字字形的规律,培养自学生字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思路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字以动物的脚印形式出现,给学生一个亮点,对这些字充满了无限的喜爱,更愿意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去愉快地学习。

多种练习形式也起到了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如“小小邮递员”,人人参与,人人体验,学生积极性较高,“这样的加减法你会做吗?”形式新颖,使语文与数学知识巧妙融合,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

总之,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很完美,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一定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趣学、充满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控好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2

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课文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纵观杨颖洁老师这堂课有如下特点:

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

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课堂中杨老师很重视这一点,采用个别认读、开小火车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生字教学很扎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教学中杨老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中依次跳出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十分逼真生动,小鸡的脚印象竹叶,小鸭的脚印象枫叶,小狗的脚印象梅花,小马的脚印象月牙,学生一下就全能领会了,而且兴趣盎然!是啊!孩子的世界是个童话般纯净的世界,只要能在他们童话般的世界里摩擦出智慧的光芒,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在这一点上杨老师做得很成功。

三、存在的一点遗憾。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景”,“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在这堂课中杨老师过于侧重生字教学,花在课文朗读上的时间少了点。

每堂课的设计意图总是完美的,但在实际的上课中,总有许多的遗憾。上课时,教师如何把握一个“度”,进行很好的课堂调控,达到预期的效果,一直是每一个老师的努力方向,相信杨老师今后会越上越精彩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3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儿歌语言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习本文主要要突出冬天的趣,感受冬天的美,让孩子们轻松愉快中学习。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因为我们身处南方,下雪对于孩子们来说,既神奇又遥远。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情境: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出示下雪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并相机指导朗读课文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在指导朗读时,我经常用富有激情的语言,配以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精神愉悦,注意力更集中,情感更投入。

二、多种形式的读,读中感悟

初读儿歌,我采用范读、指读、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儿歌,对整首儿歌有大致的了解后,解疑。在此基础上教师“你喜欢那句话?为什么喜欢?”的提问又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再通过指导朗读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积累语言和培养语感。当学生喜欢读“下雪了!下雪了!”这两句时,我趁机点拨朗读感叹句,学生非常高兴,声情并茂的读,表达他们对冬天的喜爱。在理解课文之后,我进行了有层次的朗读训练。一是有感情地读。二是情境朗读。三是情境表演读、背。在多种形式的读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注重学法的指导,培养想象力

一年级学生需要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随机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识字过程中,我请学生说一说识字的方法,并用这些方法进行识字,从而形成识字的能力。在精读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文章中的人物演一演,在活动中感悟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编儿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说话的能力。

四、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分散,自控力不强,容易走神。教师的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语言能激起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我的评价语言力求真实,有鼓励性。如“你的小眼睛真会观察!你真是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你懂得的知识真不少!”这些肯定和鼓励,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引起其他同学的羡慕,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足,我的语言还要生动些,达到抑扬顿挫更具有吸引力。对学生的回答力求给予最恰当的评价。课堂中的调控能力和操作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4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因为这篇课文和小动物们息息相关,所以孩子们学习起来兴趣特别高。

课的开始,我先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动态雪景图,引入了课文的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使孩子们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愿望。接下来我紧紧抓住课题中的"画家"一词,让学生谈谈画家,谈谈画画,再让学生说说画画都需要哪些工具,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在讲授课文第二段时,我结合直观形象的pp课件,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最后,通过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创设情境采访睡觉的小青蛙,来了解动物“冬眠”是怎么回事。

由于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课前所设想未及的事情发生。学生的思路往往是不按着老师的思路去走,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和反思的。从孩子们课堂表现来看,这堂课的目标基本达成。自我感觉特别不足的是,课(实际完成容量)的结构不够圆满。本来是想把它设计成“总—分—总”的样式,(从文本出发——发散——再回到文本)可结果在朗读、背诵环节,因时间不足而有点仓促,总感觉这被放出去的羊群还没收回。另外应再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表达的空间,让他们想其所想,谈其所谈。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是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在随后的第一环节生字教学中,我让小朋友们自己阅读课文,找出生字宝宝。小朋友们读的很认真,找的也很认真,但课后我才知道:在这一环节中我应该让小朋友们找他们自己不认识的字,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很好的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朗读,学生跟着课件上的文字读得主动、热烈,效果较好。读中,他们感受到下雪后小动物们高兴、愉快的心情。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是让学生在不是很熟悉课文的情况下,看课件上的下雪图,找找小画家把画画在哪了。这一步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感受一下雪地这样一个环境。

2、是让学生通过自读,四人小小组合作读等形式找到“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3、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几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连线。这样层层递进,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难点。

总而言之,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喜悦中探索,使教学发挥出最高效益。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5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年级上册17课的一篇课文,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在导入新课中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给学生展现了一组雪景图,把生活带进课堂,把学生引入了如诗如画般的冬天世界里。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图片,联想起上周四的下雪情景以及心情,自然地朗读“下雪啦,下雪啦!”这一句时,似乎听到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与渴望。

识字是低段语文课的一个重点,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如在指导学生识记“睡”时,左边是目,右边是垂,眼皮慢慢垂下来就睡着了。又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啦,梅,蛙”使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这堂课始终贯穿着一个主线“开心”。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时提出两个要求:⑴用“——”划出雪地里的小画家。⑵用“0”圈出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使课文思路清晰同时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一堂课我共抓了三句话来开展教学。a.“下雪啦,下雪啦!”b.“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c.“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在教学第二句时,运用了“叽叽叽,我是小鸡,我的脚印像()”这种形式富有童趣,孩子们学得很开心。

当然,课无完课,在课堂中我发现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正:

1.“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朗读时体会这句的心情给孩子们的体会时间不够充分,有些着急。

2.朗读形式过于单一,朗读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拍手读,指名读,全班读。

3.在指导书写时,没有思考周全,以致书写教学中没有田字格,教学效果不理想。

通过这次教学展示活动,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6

前几天,我校进行了农远资源达标课验收活动。在活动中,我讲了一节语文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年级上学期内容,是一首儿童诗。它处处体现着诗情画意,深为学生所喜爱。现反思如下: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互动的“快乐教学”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积极、自主学习语文,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我就很重视“快乐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利用欣赏雪景的课件,说说在雪地里的有趣的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积极展现自我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快乐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落实双基,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新课标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生加强语言文字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培养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因此,在每课教学中,我都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感到祖国文字的美丽所在。

在本堂课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如在学习“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中对“一群”的理解时,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了教学难度。我先出示一只小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一群小鸡吗?(学生答略)然后出示两只小鸡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最后出示一群小鸡的图片,学生说这是一群了。这样教学,避免了老师的灌输式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一群”指数量很多。然后我让学生说说带有“一群”短语,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朗读训练,重视朗读评价

1、以读代讲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它。”新课标更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我在本节课中就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让学生仿佛个个都成了朗读高手,都能大胆、自信地向大家展示朗读才华。

如在读最后一句时,有同学建议要将这句读轻点,理由是青蛙还在睡觉,不要惊醒了它。他还将小食指放在嘴边,发出 “嘘”的一声后轻轻读,并读得很有感情,很有韵味。听着他们的童稚的声音,让人觉得他们仿佛就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

2、特色评价

重视教师的评价,这种激励性评价,会给学生一个努力的目标,让学生在成功后再创成功,从失败中走向成功。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巧妙地运用评价手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在评学生读第一、二行诗“下雪啦!下雪啦”,我说:“读得真高兴,谁能比他读得更高兴。”说完,小手都举起来了,大家都兴致昂扬地读了起来。这时全班的同学都陶醉在其读书声中,并绘声绘色地跟读起来。

三、遗憾处

1、捕捉学情信息不够敏捷,如学生说小鱼也会冬眠时,我引导得不很到位。

2、课堂上自己的开放意识还不够强,为了让学习环节完整,课堂上让孩子们说还不是很充分。如生字教学落得不实。

上完这一课,我深有感触:成功也好、遗憾也罢,这些都是我专业化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资源。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7

在本学期的教学开放日中,我执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下面谈谈教这一课后的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能有所得。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的心中蕴藏了无数的小问题,头脑中积蓄了无数的小问号。因此,在学习中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小问号,无疑是落实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产生“我要学”这一心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初,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下雪的场面:雪花纷纷扬扬,大地一片银白,使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又精心设计了动画片。“同学们,今天是小白兔乐乐的生日,小伙伴们答应他一大早要到他家做客,可是天下起了大雪,小伙伴们还能来吗?小乐乐可着急了,风停了,雪住了,他推开门一看,高兴极了,原来小动物已经来了,他们还为乐乐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呢!”(课件演示由各种动物的脚印组成的画。)顿时,学生情绪高涨,议论纷纷。“这画真漂亮!”“看,还有梅花呢!”??听着学生的议论,看着学生饱满的热情,我立刻抓住时机问学生:“看到这么美丽的画,你都想知道什么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有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立刻就提出了“这漂亮的画是谁画的?”“它们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它们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好?”“它们是怎么画的?”等等问题。因为活生生的画就摆在眼前,他们有疑可问。接着,板书课题,让学生再依课题来质疑,由眼前的形象思维转移到抽象思维。“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画的?”三个问题的提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有任何的强制措施,也没有任何的点拨引导,他们怎样提就怎样板书,一切都是学生的主观愿望,主观要求。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功感,从而使他们处于一种高度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之中,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释疑,讨论交流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针对这种观点,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我就大胆放手,一句不讲,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思考、讨论的时间,活动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想回答哪个就回答哪个?想怎样解决就怎样解决?可以自己读书思考,可以离开座位找小朋友商量,也可以四人一组、三人一伙共同讨论??总之,只要能把问题回答出来,怎么学都行,顿时,教室里人声鼎沸,讨论声、争辩声、读书声以及回答出问题愉快的笑声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所以,我赶紧抓住时机,让他们登台汇报学习情况,使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方式之多,让我瞠目结舌,

有的是自己说,有的是朋友一块演,有的是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说一个??特别是朱奕洁把三个问题的答案别出心裁地编成了儿歌唱了出来。

“小马、小狗、小鸡和小鸭,

它们都是小画家。

它们画了竹叶、枫叶、月牙和梅花。

它们的`脚呀,真神奇!

走走蹦蹦就能把画画。”

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准确到位,潜力之大,能力之强,令人难以想象。

三、大胆想象,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没有它,创新的鸟儿就不会飞翔。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诗歌中的空白,让他们尽情畅游在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本课时,一改往日语言训练的基本模式,而且利用动画演示小鸡、小狗、小马、小鸭在雪地上绘画的过程,一个个美丽活泼的小动物在洁白的雪地里尽情地蹦啊、跳啊的场面一出现,学生立刻就沸腾起来了。于是,我马上请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给这些小动物配音,才能使它们更加可爱?配音时要注意想象:小动物们心情如何、他们会说些什么等等,学生个个兴趣高昂,一片哗然。“红领巾广播站”开始播音了,“小鸡”程紫颜出现了“叽叽叽,叽叽叽”,我是一只美丽的小黄鸡,我今天高兴极了,因为今天特别漂亮,到处都是白雪,我一定要在这上面画画,你们瞧,我画了什么?告诉你们吧!是竹叶,这是因为呀,我的爪子像竹叶。”“小鸭子”付梓乐双手放在

背后,屁股高高翘起,一摇一摆地过来了,他一边笑,一边说:“小朋友们,见到你们真高兴。”然后在地上一边蹦一边唱:“我是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我今天要来把画画,猜猜我会画什么?大枫叶,嘎嘎嘎。”

班内又是唱,又是跳,气氛热闹极了。在本首儿歌中的结尾,说到“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冬眠,那么多的动物都在雪地里尽情作画,那小青蛙躺在洞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头脑中的想象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别急,明年春天我再去和你们玩!”有的说:“小青蛙会想,我要好好休息,明年吃更多的害虫!”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它们画的多好啊!真想去看看!”还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外面的景色真美!但我不能出去,要不会被冻死的”??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一举两得。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给予知识本身更重要。然而,我却觉得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仅授之“渔”,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为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会求知,会做事,会相处,会做人”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场”,即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具体实践的环境,让他们自己能够充分地、主动地、自由地、愉快地在其中思考、琢磨、讨论交流到底如何“捕鱼”?这样,才能使他们有“鱼”可得,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他们的主体地位。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8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语言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地学习、尽情地朗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么样,想做什么?由次激发学生朗读时的喜悦。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趣。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采用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将5个要认的字有侧重地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新课开始“啦”的教学,结合标点指导朗读到位。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在阅读中解决字义的重点,并通过看图理解,组词,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使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兴趣盎然。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

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演示法,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图片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其次针对几个关键句子训练学生朗读的意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请不同学生的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素材,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但是那毕竟是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有疏忽。在这节课上,时间掌握的不够合理,后面的书写知道有点拖沓。在让学生演一演的环节,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可以邀请孩子们上台来说一说,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缺乏。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预设总是美好的,由于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不够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环节调控得不够好,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一定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趣学、充满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控好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9

雪纯洁、晶莹,它是冬天的小精灵,也是大自然送给万物生灵的一份厚礼。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有青蛙?他正在睡觉呢?这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描述的画面。

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子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教学本课时,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下面谈谈教学这一课后的一些感想。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就问学生:早晨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当我们拉开窗帘,你发现了什么?听到这个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起来,同学们露出兴奋的神情,惊喜地告诉我:下雪啦。因为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

然后我又问道:你们最喜欢在雪地里玩些什么游戏?学生们的思绪立刻被拉到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那热闹非凡的世界里。接着我说:雪地里这么好玩,也引来了一群小画家,适切的引入了课题。

二、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教学本课时我主要让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己认读,再逐字教学。教学中我采用个别认读、集体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识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效果。

我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记忆生字。他们说出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生活中识字”等好的识字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朗读指导

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朗读的最高境界即为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是以理解课文为基础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反作用于课文的理解,当学生能够把本来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通过朗读折射出一定的情感光芒,则说明已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课堂上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并通过老师示范读,学生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在指导读“下雪啦,下雪啦!”一句时,让学生结合早晨起床后,看到天空飘起雪花时,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来读此句。

在指导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时,先让学生体会小动物们画出这么美丽的画时的心情,再指导他们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体会朗读的快乐,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课堂上学生们认识了四位小画家之后,我问道: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一些知识丰富的学生立刻回答道:青蛙是冬眠的动物,所以它没有参加雪地里画画。随即我又问道: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乌龟、蛇、狗熊”等动物。

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效果。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上完这节课反思时,总觉得有些不足和遗憾:这课时设计的内容较多,虽然是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总觉得教学过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够实。课堂上只有扎扎实实的教学,学生们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10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却正在冬眠呢!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利用课件出示美丽雪景图,伴随着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情绪怎样样?你想怎样表达你的高兴情绪呢?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的经过,无法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于是,我就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的高兴读出来。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引导中,最后体会到了看到下大雪的高兴情绪了,“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他们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识字。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识字方法,如:加一笔、换一笔、换部首、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我还设计“开小火车”、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要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留出了充分读的时间,以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师生合作读、引读、男女问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例如,在学习课文第四句时,我利用贴画让学生了解了动物作画的成果。我问,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你什么都不用就画出了这么美的画,你的情绪怎样?带着你的情绪来读一读。这样不但让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潜力。

四、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树立开放意识”是课改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乌龟”等动物。于是我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改成这些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潜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这课时设计的资料较多,虽然是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还能够,但总觉得教学过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够实。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34ezoy.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