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案模板 >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手机版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3.12W 次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苏州园林》教案1

“三维”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深入研读课文,探究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

3、品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

“学、导、练”教学模式。

教学思路:

感知—感悟—感受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对苏州园林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

苏州园林图片

2、导语: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

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今天让我们共同品读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来欣赏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图画美和艺术美。

二、揭示学习目标: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作者深情。

三、作者简介与题解: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过《小说月报》等杂志,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创作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本文是叶老为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说明文。

四、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1、2段,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3—9段,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还不止以上所写。

五、合作探究:

(一)齐读1—2段,回答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

(第一段:总印象:标本)

2、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第二段:总特点: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默读3—6段,探究问题:

1、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追求“苏州园林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他们如何去做?(四个讲究)

2、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说明的?

第3段:亭台轩榭—讲究布局美

第4段:假山池沼—讲究配合美

第5段:花草树木—讲究映衬美

第6段:花墙廊子—讲究层次美

3、四个“讲究”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不能,四个“讲究”的顺序依次照应了第3—6段的内容。)

(三)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除了上面四个方面的“讲究”,还从其它方面也注意到图画美,快读第7—9段,请从文中找出来。

第7段:每一个角落—图画美

第8段:门窗—图案美

第9段:建筑颜色—色彩美

思考:第2—9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总分关系,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第3—9段分说具体特征,其中第3—6段的四个“讲究”是从局部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第7—9段的后三个方面则是从细部来说明的。

六、拓展延伸: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

作者是按照“总说—分说—小结”的思路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分说部分

则是按照先主后次,从局部到细部的思路来写的。

2、假如要你来介绍苏州园林,还有别的思路吗?

按照游览的时空顺序,介绍苏州园林的发展史,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等。

七、课文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

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八、点击中考:

见《苏州园林》中考题

九、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口头介绍一个学校,或一条街道,或一个村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弄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2、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继续来品味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

2、检查上节课后练习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见“教学要点”

三、自主学习

(一)自学导纲

1、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明确: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是不讲究对称

2、第4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有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

3、本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分类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④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⑤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二)师生共同完成导纲

四、合作探究

(一)本文的语言准确、周密。读下列句子,注意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明确:"很少"表示池沼或河道边沿砌齐整石岸的极少,但不是没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明确:"几乎"表示不是全部,但已接近全部。准确地说明了在园林适当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在增加园林层次上的作用。

3、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明确:"大多"表明苏州园林多数门窗阑干漆广漆,但不是全部漆广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五、拓展延伸: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创造人与周围环境的谐调美,是怎样刻意追求自然之趣的?结合课文中的例子说说你的感受。

明确:

1、突出自然之景地位;

2、增添或仿造自然之景;

3、人造景点力求“自然之趣”。个人感受:各抒己见,只要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思想即可。

六、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苏州园林,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也适当穿插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方法;语言准确、周密,前后呼应,简练生动,耐人寻味。

七、达标检测练习册

附: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①分类别

说明②作比较语言简炼生动

③引用

方法④举例子特点耐人寻味

⑤列数字

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

《苏州园林》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其中,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诵读、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一、激趣以导入

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二、披文以感悟

1、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谈朗读课文后的发现、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3、巧妙过渡,研读第二段。

三、合作以探究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

重点学习第五、六段,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思考交流。

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对本课的收获、感悟。

2、拓展延伸,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

⑴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⑵说明一幅画。(提示: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

教学过程:

伴着优美的古筝曲,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苏州园林的图片(波形廊、海棠春坞、涵青亭等),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

生1:难怪大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苏州真美!

生2:我还看过这样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

师: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师: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谈一下对本课的收获、感受或疑问。

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不同凡响。

生2:苏州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生3:苏州园林的建筑绝不讲究对称。……

生4:老师,第四段中作者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为什么说“不仅是技术”?

师:你问的很好!那么,“艺术”与“技术”有什么不同呢?

生讨论后回答:“艺术”富有创造性,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技术”只是操作方面的技巧。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所以“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师:你从哪里看出“假山的堆叠”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生:“或是……,或是……,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生:我想请教大家的是,第一段中“标本”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典范、代表的意思,或观摩的样本。

师:你回答的真好!窥苏州园林之一斑,就可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那么,苏州园林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呢?

生(齐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这句话中哪几个词语需重读?为什么?

生:“务必”、“无论”、“哪个”、“总是”需要重读。作者用这些词语来强调设计者和匠师们一定要追求使苏州园林达到处处入画的效果。

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师:为了达到处处入画的效果,设计者和匠师们真是自出心裁,匠心独运。那么,此处四个“讲究”能否颠倒次序呢?

生小声讨论后回答:不能。因为这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写的。而且这四个“讲究”概括了下文分说的主要内容,分别与3、4、5、6段一一对应。

师: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给我们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生自由朗读,讨论交流。)

生1:为了追求自然之趣,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生2:第四段,作者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有“自然之趣”。再写池沼,先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形形色色,各具特色。

师:作者对假山与池沼的这段介绍优美生动。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同学朗读本段,同学们闭上眼,仔细听,仔细体会。(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通过朗读,一系列鲜活的景物都在我们面前浮现了出来。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宽敞明净的池沼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各具特色的小桥伸向远方;桥下水里有金色的小鱼和各色的鲤鱼在欢快的游动。

生2:我仿佛看到小鱼们有的在水底悠闲的吐着水泡,有的在密密的莲叶间追逐嬉戏。极目远眺,一层层碧绿的莲叶挨挨挤挤,一朵朵白色的、粉红色的荷花亭亭玉立,真是“如在画图中”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响起。)

生3:我仿佛看到曲折蜿蜒的河道旁,有一座玲珑的亭子,它四角翘起,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师: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我都要沉醉在这如画的山水间了。那他们是如何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呢?请大家继续交流自己的感受。

生: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作者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师: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传达这种“画意”美呢?

生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的`“俯仰生姿”最为传神。仿佛是一对母子:孩子仰着小脸,天真地看着妈妈;妈妈低着头在温柔的向他说着什么。

生2:“盘曲嶙峋”很有表现力,让人一下就想象到藤萝的古老苍劲;“珠光宝气”让人感觉到花开时的热闹与生机,仿佛成了一位美丽雍容的贵妇。“有两个园子里……”这两句是用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3:为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他们在苏园里安排了“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达到了避免一览无遗,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的效果。(投影苏州园林中“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

师:这一“隔”、一“界”、“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设计的确巧妙极了。我们家乡的小小“清怡园”也是借鉴了这样的理念。

生:老师,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不是也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呢?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皑皑的白雪,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别有情趣了!

师:你能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决新发现的问题,真了不起!大家看,写到这儿,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

生朗读后讨论回答。

生1:不能去掉。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没有忽视,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彩绘也“自出心裁”,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生2:我最喜欢第7段“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补”字。写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细心和匠心独运,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句。

生3:结尾作者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说明苏州园林美的地方还很多,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用智慧和劳动给游览者带来美的享受,应该感谢他们。

师:对,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深眷”所在。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我们也要感谢作者,是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说明让我们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为我们揭示了苏园美丽的奥秘。

教学反思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中国园林更是极富传统文化意蕴的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所以我认为本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学说明文,还要让学生学会用鉴赏者的眼光来看园林,扩而大之会看传统艺术,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苏州园林》虽然是“谈”苏州园林,其体裁是说明文,但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很有一种“画意美”,因而我认为教学本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苏州各名园的图片和资料,并加以简要生动的文字说明,在班上展览;课上则通过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的特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传统说明文学习时的单调、乏味一扫而光,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唤起了他们对祖国美好风物的热爱,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本课的教学中,我没能及时抓住契机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主人翁”的地位还可以有更充分的体现。新课改,新课堂,给每一位老师的启发是多样的,也是深刻的。它对每位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参与者”的责任更重了。

《苏州园林》教案3

教学设想:

一、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的重点。

二、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就是画意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三、本文以说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议论、描写等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时应适当分析,这是教学难点。

四、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领会,认真辨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查字典等有关工具书,掌握生字的字形、读音,了解文中部分字词的意义。学习本文多样化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教学重点: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方法,领会描写句、议论句的作用。

教具准备:

苏州园林的图片、课件

教学要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

3、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粗读课文,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划分课文段落,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伴着清雅的古筝曲,一起来欣赏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三、课件显示图片欣赏,请同学们说说看图片后的感受。

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趣,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1、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苏州四大名园)

2、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鼓励学生运用诗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感受画意美的同时,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理清文章说明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听听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评价,看看叶圣陶先生跟你们有没有同感。

幻灯出示思考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的?

3、作者分项概括,又从四个方面体现以上特点,是哪四个方面?

4、课文余下部分又介绍了什么?

5、结合是上述问题,标明全文说明顺序。

(电脑播放课件: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原文文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由发言。)

五、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将朗读训练与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信、有主见。

1、结合图片,用语言再现苏州园林四个“讲究”的图画美。

(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提供相应的图片、音乐,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共同点评。)

2、文中优美的句子很多,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从文中你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学生自由发言)

六、质疑问难。

提倡学生有发问精神

(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寻求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

七、拓展训练。

学文与作文成为一体,意在指导学生注意作文的条理性

试以“我的家”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不实写哪一处景或哪一件事,而从总的印象写起,引出对事物总的特点的概括,然后围绕中心多方面说明。

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

总印象:标本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6e6n.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