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教学资源 > 教师之家 > 教案模板 >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博文吧 阅读:2.96W 次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归纳

一、文学常识

传记

简称传,它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通过对传主人生经历客观、概括的撰述,充分地展示他(她)的精神风貌及主要的思想性格特点。传记可以记述别人(人物小传),也可以自述生平(自传)。

确凿无疑的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第一要义,也是它的一个根本特征。客观公允的历史感是人物传记的又一重要特征。此外,生动感人的文学性也是人物传记所必需的。

人物传记一般按以下步骤去写:

(1)尽力搜集和占有有关资料是传记写作的第一步工作,是写好传记的基础。

(2)有目的地选择材料和精心剪裁是写好传记的重要保证。

(3)遵循“不溢美、不隐恶”的原则。

(4)要关于把平实和生动这两种语言风格结合起来,追求含蓄形象的表述方式写纪实性的人物传记。

二、学习重点

1.《〈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这篇文章的学习关键是要把握住作者是把鲁迅当作“人”而不是“神”来写,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把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的原因作为重点来把握。

2.《居里夫人传》

文章节选的这一部分侧重于表现居里夫妇对待荣誉的态度,因此,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居里夫妇在荣誉面前的言行举止,要注意到很多地方是通过他们的个人信件表现出来的,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我们在找到居里夫妇能够在荣誉面前淡然视之的真正原因后,还要注意自己以后也要学习这种崇高的个人品质。

3.《苏格拉底之死》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要能够看到苏格拉底在死亡面前的从容大度,要能够认识到苏格拉地甘为信仰献出生命的崇高品质。同时也要自己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4.《我的一生》

《我的一生》是孙中山的回忆录。本文节选的是关于孙中山早期从医的经历以及早年从事革命的危险遭遇,侧重表现了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四处奔波、置生死于不顾的精神。我们要知道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要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

三、词语解释

1.《〈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不特:不但。

橐橐:拟声词,形容硬物触地的声音。

旌表:指封建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方式表扬遵守封建礼教的人。

食肉寝皮:比喻除尽奸恶,也比喻仇恨极深。

2.《居里夫人传》

授予:给与(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愤懑:(书面语)气愤;抑郁不平。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惊悸:因惊慌而心跳得厉害。

觐见:朝见(君王)。

箴言:(书面语)劝诫的话。

3.《苏格拉底之死》

大氅:大衣。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4.《我的回忆》

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天命无常:上天的意志不是固定不变的。语出《诗经大雅文王》:“伺服于周,天命靡常。”

募集:广泛征集。

胡髭:嘴上边的胡子。

臭名昭著:昭著,明白显著。丑恶的名声人人都知道。

煽动:鼓动(别人去做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7k2673.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