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公文文书 > 交际礼仪文书 > 稿件 > 教育信息化培训讲话稿
手机版

教育信息化培训讲话稿

来源:博文吧 阅读:1.59W 次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讲话稿,讲话稿是个人或个人以集体的名义,在重大的会议中,或在较隆重的场合,或各种群众性的集会上发表全部讲话内容的文稿。那么讲话稿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讲话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信息化培训讲话稿

教育信息化培训讲话稿1

同志们: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泉州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把教育信息化列入数字泉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始于2000年初的"学校上网年",历经2001年的校校通工程和2002年的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全面建设。

目前,我市计算机拥有量达5万多台,计算机网络专用教室1100多间,多媒体教室650多间,校园网127所;80%以上中小学实现上互联网,其中近百所学校光纤到校,近500所学校采用adsl上互联网;市教育局与各县(区、市)教育局、市直学校实现网上发文和部分数据传送;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正式开通。各县(区、市)和学校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市教育信息化位于全省前列。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实现共享,加快教育教学资源软件建设步伐

要建立统一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今后,要继续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1、办公管理系统。要继续努力构建统一、完整的管理应用体系,逐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公文收发、数据报表的汇总实现"无纸化"。首先公文流转管理与办公信息发布(日程、工作、会议、消息、地址簿、收发文、告示等),其次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即本单位设置、干部与教师的基本信息,如:获奖、培训、所教课程、论文、科研等信息)。第三,资产管理信息等。

2、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安装统一的校园软件管理应用平台,可提供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接口,实现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同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当今主流的大型数据库,设置多级安全机制,提供备份和恢复功能,可集成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文档、目录,使平台的整体功能不断地扩充,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主要有:一是学生学藉信息管理;二是成绩管理,包括各校科目设置、考试维护、成绩输入、统计、分析;三是日常教务管理。

3、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优化、积累、检索和使用。教学资源建设要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便于交流提高。市、县教育局要建设以素材、课程为主的城域网资源共享中心。市教育局已建成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各县(区、市)也要建立相应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但要注意互通有无,避免重复。学校建立要建设课件、校本课程为主的资源库。

一是自主建设,在学校校园网服务器上建立共享教学资源,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上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学校教师每年制作一件优秀课件、撰写一篇优秀论文、编写一课优秀教案和一张试卷。

二是添置购买,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购一些应用软件,也可以购买一些使用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和题卷库,但要注意与已经统一定制的管理软件平台相衔接。

三是网上交流搜集,可以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广东基础教育资源网等网站搜集下载。要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选用反映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充实到地市或县(市、区)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供其他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共享,方便查找各学科教学资源,并进行全市性的网上教研、交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评选教育资源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二、开拓进取,努力构建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

全市已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为构建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提供良好的基础,建设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已是深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迫切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高度共享,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个保护,可以屏蔽掉一些不良信息。

1、继续推进百校通光纤工程。经过全市一年多的努力,已有百所学校通光纤,计划再用二到三年的时间,所有完中(含重点职校、高中)、达标初中、省示范小学(含农村)实现通光纤,基本构建覆盖到所有乡镇教育的宽带虚拟专网,用于承载教育oa系统(办公自动化)及视频会议系统,启动远程教育工程,开设师生自主学习中心,开展教师网上继续教育。

2、推进乡镇城域网络建设。尽快把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广大农村,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信息化重点和难点。要实施扶持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乡镇的学校(农村完小)规模一般不大,要大力推进以乡镇中心学校为中心覆盖乡镇所有学校的乡镇城域网络建设,每所农村学校实际上是若干个终端,联接到乡镇中心学校的网络中心,形成"胖中心,瘦终端"的乡镇城域网络,建立统一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样,就不必每一所学校都建有校园网,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资源难以共享。今年,市政府把扶持20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地应认真抓好落实,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市乡镇学校城域网络建设。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达标、示范学校和优质幼儿园要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加强教科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规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普及,提高整体教育现代化水平。今年,我市报送省级实验校有13所,计划评选市级实验校30所。

三、注重实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市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1、开好信息技术课程。要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要求,积极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所有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15年底前,所有小学基本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2、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资源,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积极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和研究。

首先,从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示范课、教法研究课、优质课评比等作为应用多媒体技术切入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广大教师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扩展和提高。其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推进信息化,是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手段。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支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课题研究。达标、示范学校每年都要有科研计划,落实课题研究。

3、开辟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开放电脑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让它们成为学生的"网络自习中心",并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一是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到互联网及校内资源库查阅相关资料,运用全市资源共享中心的cfed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情景,为学生探究和体验提供条件。

4、建立学校网站。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建立网站,并以此来推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开通"校务公告专页"和运用"内部论坛"等版块,把适合对内或对外公开的校务和教育信息分别在网上发布,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沟通。建立教师个人主页,开辟网上考试、网上作业、网上教学调查统计、网上心理咨询等栏目,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学习需要,从中获得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我测试、专题指导、第二课堂、模拟实验、问题咨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等方面的支持,使每个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可在网络上就某个问题与其他同学及教师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网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应用水平及技术队伍的开发能力。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师生在教与学中应用校园网的常规,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及评价指标使师生的应用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进一步抓好师生的计算机培训,提高应用水平。一是与一些高校或计算机培训单位联系,让骨干教师通过培训、交流、考察等形式加强学习;二是与部分省内外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相促进与提高;三是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强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四、开设网络课程,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我市是"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试点地区",我局与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实验,准备用两年的时间,运用远程教育手段,选用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推荐的课程资源——"国家级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试行)",共7类33门,在我市试行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这是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与实验。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3643名中小学教师报名参加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其中中学2072人,小学1571人,他们将从6月1日起至7月20日,完成首批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任务。

参与本次实验,旨在以开展教师教育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实验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水平,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创新型的培训模式,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国家级的优质课程资源,辅以创新型的培训,着力化解多年来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工学矛盾突出、办学条件差距较大等问题,从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师教育的新路子。

我市承担全国性教师远程网络教育课题实验既非常荣幸也很艰巨,需要各县(区、市)教育局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各县(区、市)教育局应予高度重视,结合各自的实际,采取必要的措施,抓紧做好相关的工作部署。各有关学校应及时做好组织发动,为教师参与培训创造条件,认真组织教师报名。市、县二级机关干部、各中学(学区)校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要各积极参加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国家课题实验研究,我们将免费提供其注册、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参与考核,但必须在网上发表意见,如增删修改意见。

因为试行的网络课程教材,特别是其链接的资源库参考资料尚不完善,某些内容可能比较陈旧,可能会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可能有悖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精神,个别甚至可能会有谬误之处。我们将吸取精华,把网络课程修改成为地方性课程,通过二年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使之成为第二轮远程培训可用之课程教材。

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是教师教育的一项创新性工作,符合了科学教育要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也要创新这一时代潮流,特别是抗击"非典"时期,对教师教育工作也提出了培训形式创新的课题。根据北京、广东、香港等地"非典"时期大中小学停课期间利用网络教育形式指导学生学习的经验证明,远程网络教育形式是教师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

教育信息化培训讲话稿2

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信息化,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中国曾数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今天面对信息化的战略机遇,我们再也不能坐失良机!

教育信息化正是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

第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可以说,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转变,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使教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第二,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公平与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也是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我国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上存在明显差距。如果按照常规途径解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广大教师通过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随时按需主动学习。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我们必须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让更多人分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第三,教育信息化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越来越成为自主选择。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受时间、空间和教学模式所限,无法满足“终身性、全民性、泛在性、灵活性”等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所有学习者都能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将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期间向人的一生延伸,再辅以学分积累、转换和认证机制,就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渠道,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上个世纪以来,教育信息技术开始在全球产生广泛的影响,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

一是政府引导推动。美国在1996年就提出了教育信息发展计划,提出让100%的学校与互联网连通。2015年发布“变革美国教育:以技术增强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推动学习方式、评估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以巩固和保持美国在全球的教育优势。去年在《美国创新战略》中提出“交通基础设施是工业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而数字基础设施是知识经济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实施“网络学习改造计划”,以实现“教育技术的飞跃”。英国今年的科教预算中增加1。6亿英镑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帮助大学更简便地共享海量研究数据。日本2015年发布《教育信息化指南》,从学习、使用、提高教师指导能力等9个方面推进信息化运用。韩国去年推出“智慧教育战略”,投资20亿美元开发电子教科书、教师再培训、建立云网络,宣布到2015年所有学校的纸质课本将被电子课本取代。

二是集成社会资源构建资源库。一些国家统一标准和规范,分类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大型数据库检索服务;同时,鼓励各协会、学会、学术机构开发分类资源库,学校、公司、个人等网站也提供一定数量的数字教育资源。公众可通过政府主办的门户网站来访问和使用。

三是建设全民学习的开放平台。许多大学着眼于边远地区和低收入家庭,帮助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平台免费共享了30多个学科门类的2000多门课程,吸引了世界100 多所大学参与。英国实施“学习网格计划”,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学校、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共建服务全民的在线教育资源。日韩举办“开放大学”,没有入学考试和学习年限,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

四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美国10多年前就设立专门机构,制订标准,把30%的教育技术投入用于教师培训,大规模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德国设立地方性的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由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咨询团,对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辅导。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了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在教学方式上,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现实。在教学资源上,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和教育投入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通过构建教学、管理、科研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的加快推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存在明显差距。

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融合不够,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是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不足,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宽带入网率不高。

四是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培养培训力度亟需加大。

五是统筹管理比较薄弱,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适应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的节奏和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教育信息化培训讲话稿3

各位领导、同仁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一起探讨如何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下面,我谈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理性分析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列入数字包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下发文件、颁布制度、办法,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促进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部分旗县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的体制机制,青山区委、区政府融资额1。31亿元打造“青山区数字化新校园”工程建设。昆区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教育城域网及学校信息化软硬件更新。高新区两年中投入1500多万元完善网络分中心的软件平台,实现了“班班通电子互动白板系统”。

二是基础设施上规模。覆盖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包头教育城域网逐步完善,并与国家基础教育网实现了对接。区级平台资源容量实现了逐年扩增,青山、昆区、高新区以及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相继接入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双向互访、资源共享。固阳、达茂旗正在建设旗县区二级网络平台。优质的网络服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去年,包一中被教育部确认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包四中、35中被内蒙电教馆认定为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包头市服务管理学校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优秀网站”。一机一中、包钢一中荣获 “全国优秀中小学网站”。

三是资源体系更丰富。本着结构科学合理、内容丰富新鲜、形式灵活多样、品质优良的原则,采取征集制作本地资源与引用国内优质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的丰富了教育城域网资源库。相继配备了国之源教学资源库、k12同步教学资源库、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北师大教学资源学科网群、方正资源、电子图书馆、探知学堂、 “课对课电影资料库”、题问365、组卷系统、金华科仿真实验室、流媒体直播、点播系统等软件和教学资源。

四是学习形式有转变。初步建立了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城域网实名认证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全市教师资源共享。全市19所中小学3593位教师,17243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有3所职业技术学校,475位教师,4940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开辟的空间以教师博客为主,包括教学心得、教学案例以及课堂视频等。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五是实际应用见成效。一方面科研引领有效应用。我市有55所中小学承担了内蒙古基础教育科学“十一五”58项课题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全部顺利结题,其中有8个子课题被评定为优秀子课题并给予表彰。有24所中小学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研究。另一方面,活动实践有效应用。在第九届中国中小学校电视奖评选活动中,“友谊二小电视台”荣获“百佳校园电视台”,8个节目获优秀节目奖;在20xx年“中国知网杯”全国中小学数字阅读活动中,昆区教育局、包钢实验二小、昆区青松小学荣获组织奖;市教育局抓住“ 中运会”、“世中排赛”在我市召开之契机,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网络大赛活动。依托网络,促进了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创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丰富了大赛的内涵。第三,评比促进有效应用。通过每年开展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教学优秀学校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特别是今年我市在中考招生考试中正式加入了信息技术与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以考促建,促进了各学校的计算机终端设备以及各类实验室建设;以考促用,提高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六是师资培训有提升。把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工作纳入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本着建、管、用并举,坚持上下联动,统一和分层相结合、以地区和学校为重点,大规模的进行了计算机教师、学科教师、网管人员、校级领导四个层次的培训,同时积极开展了英特儿未来教育培训和教育城域网资源应用培训。三年内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3万人次,一次过关率达92%。着力提升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

二、正视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与迅速发展的at业和教育本身的现代化发展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强烈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区域、城乡、学校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市、旗县区、学校三级网络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部分旗县区(东河、九原、土右、石拐、白云)尚未与市教育城域网实现互联互通,无法承担市局中心和学校之间的网络枢纽任务,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安全、快捷传输。也就是说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统筹不够,共享程度不高。二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利用率较低,还没有达到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三是部分校长、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学校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不稳定,还存在兼职教师。四是尚未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信息化设备的更新和有效运转保障经费不足。

三、把实际应用作为突破口,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通过这次现场会的召开,让我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要重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分析问题和形势,增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研究探索符合我市教育实际的、有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目标、硬件投入、专业管理、科研培训,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归根结底还是应用,实际应用了多少、应用程度怎么样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一是不折不扣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下一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坚持实际应用导向,落实“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性工程。

一要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这个层面上,国家很明确,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教育系统外部,依托国家“三网融合”和部门信息化工程的硬件支撑,利用村村通等专项工程,以地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网等多种方式接入宽带;在教育系统内部,与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统筹规划,而不是另起炉灶。我们的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础教育学校全部接入宽带网络,城镇学校接入带宽达到100兆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宽带达到2兆以上”。各旗县区教育局要紧密围绕应用目标,根据本地区实际,积极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实现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接入。

二要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我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把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出来并实时更新,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利用现有的教育城域网搭建市、县、校共建共享的本地化优质资源平台,特别要重视利用自动录播教室录制课堂实录或微课程,抓住课堂,也就是抓住了应用。我们提出每个教师每学年录制两节课,并利用网络评课系统逐级评选出本地化精品课程提供给全市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录课教师自身提高与反思,加快专业化成长;有利于和同类教师参考交流;也有利于各地区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学生课后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均衡。除此之外,还要投入一定资金购买国内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城域网资源平台内容,促进我市基础教育与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同步发展。

三要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利用网络空间可以形成新的教师研修形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和我市现有的各类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加快推进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有效应用模式,今年力争一半专职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活动。接入宽带的中学5%以上的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力争用3—5年时间使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都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互动。

四要积极构建“教育云平台”。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支柱。充分整合和利用我市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全市、分布合理、开放的基础云环境,实现集约共享。利用电信企业提供的计算与存储服务,形成面向师生、面向社会的资源服务云模式。到2015年,初步建成集管理、资源于一身的包头教育智慧云基础平台,为基础教育学校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

二是抓管理,抓队伍。一要完善网络规划、管理和应用制度。各地各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信息网络设备管理和使用办法,建设安全、绿色、文明的教育城域网。完善教育网络运营体系、建设教育系统数据共享的标准体系,方便系统内外的资源、数据共享。完善教育资源建设机制,促进资源的共享使用和规范管理,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二要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按照新的办学条件标准。根据网络和信息技术设备实际应用需求,合理设定经费定额,保障网络和设备正常运转和维护更新的经费,不断提高网络和设备的使用效益。三要健全市、区和校三级培训体系。完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考核体系,根据岗位职责,分级考核,持证上岗。市、旗县区要有针对性开展管理者、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放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上,同时,要为网络技术人员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四要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促进各地各校自主、创新开展教育信息化探索与实践,联合督导室部门定期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要给予表彰奖励。

三是抓硬件建设。一要完善教育城域网建设。电教部门要加强城域网中心机房建设,保障维护、升级、更新的经费投入,保障出口带宽和链路的数量。实施包头教育城域网升级换代。确保教育信息、资源的安全、快速传递,不断满足全市中小学对网络的使用需求。二要加快旗县区二级网络平台建设。还没有建设二级网络平台的五个旗县(东河、土右、九原、白云、石拐)务必要在今年建成旗县二级网络分中心并与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在二级网络平台建设中,要参照《包头教育城域网旗县区网络二级平台建设参考标准》,借鉴其他旗县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校园网络建设比例达到80%以上,“班班通多媒体”比例达到60%以上。明年,全市每所中小学在班班通多媒体的基础上,建一套多功能网络教室,同时加大全市中小学校以计算机为主的终端设备配置力度。三要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项目安排,今年我市要完成10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承担项目的教育局要合理使用中央财政经费投入,加强经费监管,保证专款专用。

同志们,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是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性战略工程,任务重大,使命光荣,时间紧迫。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和本次会议的部署,振奋精神、迅速行动、精心部署、扎实推进,确保我市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做出积极地努力。

教育信息化培训讲话稿4

同志们:

今天,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回顾总结近年来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分析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刚才,教育部教育信电化推进办公事副主任,中央电教馆副馆长蔡耘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江苏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曹卫星副省长百忙之中亲自出伟今天的会议。接下来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20xx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要求。20xx年,省委省政府颁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主要指标中,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选标率达90%以上。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宴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数字资源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保证,以成用促建设促提高,取得显著成绩。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逐步加大。

省教育厅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台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重点任务,研究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注重顶层设计,研究制订了全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近期将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一些市县(市,区)也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各级财政加大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册步建立。省财政从20xx年超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省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全省坚持普及和提升相结合、规模和效益相结合,深化教育信息化内涵建设,启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各类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师生计算机配备和学校多媒体教室等通用教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设施日趋完备。目前,全省中小学的生机比达8: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校均计算机拥有量每年咀11%的速度递增。全省所有高校、97.41%的普通高中、89.78%的初中,73.37%的小学建成校园网,所有中小学实现较高水准的“校校通”,苏南地区许多学校实现“班班通”,苏州所有公办幼儿园实现“园园通”。无线宽带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77.10%以上的高校建成覆盖部分校园的无线网络。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建成覆盖本地区的教育城域网。江苏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盖13个省辖市、102个县(市、区)和所有高校。每年为全省3万多个标准化考点和省考务指挥中心提供网络服务和技术支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共配置了65536个教育网专用IP地址。省教育厅与备市、县(市、区)及高校的视频会议系统,省教育厅与各地教育局及省属高校的协同办论系统已经建成。

(三)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

全省以“丰富资源内容、提高资源质量、促进资源统建共享”为目标,以优势学科为抓手,以名师为依托,以名校为基地,打造了一批具青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优质资源。通过“引进国家资源、整合系统资源、购买社会资源”。不断丰富省级数字化教育赉源库内容。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客丰富。全省初步形成能够体现江苏教育特色和水平的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各地各校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上传。

发布的教育类资源达80万个,年访问量超过607万人次。通过“书香江苏”网上读书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提供的电子图书达l 89万多册,建立了240万个网上个人书房。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巳覆盖基础教育所有阶段和全部主干学科。高校资源统建共享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所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6000余门省级精品课程,均可以通过江苏省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下载。50%以上的高校建有教育教学资源库,全省高等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统建共享平台访司及下载量达50多万人次。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水平较高,研发和制作的江苏职教大赛资源等多媒体资源受到各界好评。及时开通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联盟网站,积极开展长三角中小学校网络结对活动,在探索长三角教育资源和数宇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明显提升。

先后组织实施三轮全省性的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建立省市县培训基地,培训了一批校园网网络管理人员。以江苏教师教育网为主要平台,大力开展教师网络培训,为全省教师开设网络培训课程30多门,组织网络培训班近千个,20多万教师参加了培训。网络授课、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王要形式,目前全省中小学99%以上的教师会运用网络检索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仝省响71%以上的高校教师呆用PPT、课件、网络课程进行授课,多媒体教学成为当前各高校日常教学的主要方式,80.40%的高校使用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江苏教师在全国多媒体大赛、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等各类全国性竞赛中表现优异,比赛成绩位居全国前茅。全省大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课程。全省高校开设了81个计算机大类本科专业,在校生15.38万人;84所高校开设计算机大类专科专业,在校生近10万人。20xx年组织开展了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20xx年组队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10个一等奖,居全国第一。

(五)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继续提高。

通过“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能手大赛、“书香江苏”网上读书活动等,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台。“书香江苏”网上读书平台的访问数达1。 53亿人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20xx—20xx年度全国十佳数字出版“新锐品牌”称号,是教育系统唯一的获奖单位。启动以网络学习、自主学习、变互学习为主要模式的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全省有124所学校参加首批试点。

全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学籍管理系统、教育评估系统、考场监控系统等一大批平台和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子化办公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中普遍应用。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扎宴推进,扬州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南京的“先锋网上作文”、无锡的感知教育、苏州的教育博客社群、常州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南通、徐州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与率先实现擞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崩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信息化仍然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统筹协调能力有待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区域性发展、各类教育及学校使用水平不够平衡,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够健全,信,《技术州教育的影响力和变革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全面落实全省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对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最为深刻、最为长远,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是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突出工作重点,报抓关键环节,着力加以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一)全面落实《江苏省教育信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

本次会议将《规划"(讨论稿)印发给大家,进一步征求虑见。制定这个规划,我们的主要考虑是一要突出应用用导向,更多地关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注信息化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二要突出顶层设计,从省级层面厘清思路,明确措施,建立标准,统筹建设,三要体现前瞻性,把网络教研、数字化学习、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学习型社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等列入规划;四要注重操作性,既明确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应用能力建设、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的主要目标,也明确各类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规划》正式印发后。各地各桉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的路线图和进度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要认真考虑谋划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受教育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司题放在首位,改变以项目驱动的模式,坚持应用驱动,以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为基本内容,以“江苏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力式、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路径,以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落到实处。

(二)扎实做好教育信包化试点和数字化学习试点。

教育部于年初在全国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我省共申报了38个试点,其中省级专项试点1个,区域综合试点4个,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试点26个,高职院校试点3个,本科院棱试点4个。各试点单位和学校耍始终坚持庙用驱动的原则,从应用切入,在应用中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不同类型教育的信电化应有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基础教育突出普惠,强调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要支持创新,强调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重点共往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窒的建设;高等教育要注重内涵提升,重点关注精品课程资源建没和优势学科建设,探索学分互认、打造数字化立交桥。

各试点单位和学校要认真研究总结试点成果,推广试点经验,不断提升江苏教甫佶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前不久,我省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1,电教部门和装备部门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给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勇于安践,以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项目为抓手,围绕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和满足教学需求,从注重硬件建设转向注重教育过程,从追求高标准配置转向追求高效益应用,从部门各司其职转向部门深度融合。各试点学校要势力做好数字化学习试点的设计与规划工作,加强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建设,抓好数字化学习试点培训,建立家校互动合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数字化试点,努力早出成绩、早出经验。

(三)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殳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_殳施的投入力度,在经费安排上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保证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标准,多管齐下,加大协调力度,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薄弱学校改造、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等重要工程和项目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同时,要加强与电信部门、网络络运营商及其他社会机构的沟通,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螗护机制,研究制定学校使用公用经费购买信息化服务的相关政策与标准,采取服务外包,成本分摊、利益共享等市场化办法,充分发挥其他行业、部门及社会机构的力量,争取以更经济的价格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宽带网络校校通”。相对于全国,我省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时间要提前,水平要更高。20xx年前全省实现所有学校都拥有网络教学环境的基础政施建设目标,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准要领先全国。

(四)切实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统建共享水平。

我省一经开发,整合了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洱的覆盖面,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应用效益。义务教育阶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要免费向全省开放共享,一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呆取有偿使用的办法面向全社会开放。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整台制作力量。开发一拙新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作用,利用智能学习系统诊断、导学等方式,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农村学生的自王学习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名校网络课堂,通过开设网络学校、网络选修课或网络教研、网络结对等多种方式,推动优质债源在全省的快速共享。帮助农村学枝提高教育质量。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配合省电教馆做好省缎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帮助农村教学点开展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实现每个教学点配备基本视频接八设备和相应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目标。今明两年,全省要实现所有学枝数字化教育资源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教学点与中心学校同步上课,让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能有平等的机套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

(五)着力增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对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通过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引导师生应用信息技术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要采取切实措施,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上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率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学习和研修。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宅问,为学生发展个性创造开放性、个性化的空问,同时根据教育目标为学生建立灵活可控的空间。职业学校要率先部黯网络学习空司。两午内,全省2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要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教研活动,20%以上的职业学校要开展网络空间建设与直用。高等学校要加大网络学习空问建设力度,提高逅用信息技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鼓励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学校先行先试,努力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确保江苏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水平领先全国。

(六)努力建好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

这两个平台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在两大平台建设方面,我省已经有了很好的摹础,江苏省嫩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两火平台,并于20xx年上线运行,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江苏省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提高苏派优质教学资源的比例,采取资源开发与征集评选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吸引各类学校参与优质教学资源制作。

积极探索企业竞争,政府出资、学校自王选择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机制,不断完善和更新资源平台的内容,拓展资源平台的应用 强化教育基础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项目的持续性,长期性。逐步完善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各类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电子化办公。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为教育决革和教育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省教育厅是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体,各市、县(市,区)和学校要按照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管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要充分运用汀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管理信息,做到公共服务平台“家家用”。

三、努力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全省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强化保障,抓好落实。各地备校要把加陕教育信息化作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教育信息化扎实有效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成立由 “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教育信息化的牵头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明确工作职责,采取切实措施,做到有行政部门抓决策、有责任部门抓推进。有专门人员抓落实。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确保教育信息化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大抵相当。各高校要成立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具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避免多共管理、无人负责。

(二)健全管理机制。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应用能力等建设项目的运行管理。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建证牵省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对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及培训和应用等提出科学的量化指标。网络建设既要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游整合和系统集成,也要考虑与其他各个系统的对接问题,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制定数字化教学资源准八标准,撵常教育资_胛共建共享机制,对资源内容实行动志管理,确保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质量。建丑教育信息化工作检查评估机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目标营理、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评估中的分值杈重。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促进规范建设和资源共享,建立网络安全监管制度,确保网络安全。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完善政府为主的投入保障机制,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信息化设施设备、资源更新的日常运行维护。鼓励学校增加教育信电化投入,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产业,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强化资全监管,定期对教育信息化资全投入的效益进行评估,确保有效投资,避免资全浪费,各级教育信息化建设部门要进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从财力物力和制度上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

(四)创新工作方法。教育信息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既定模式可以照搬。各地各校要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握室建立专家咨询虮制:根据教育发展趋势确立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标,把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改变工程化的组织方沽,力争在顶层设计上有所突破,既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力争在资源共享共享上有所突破,努力窭现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力争在宣传推广上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力争在公共服务上有所突破,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以服务赢效益,以贡献求发展。

同志们,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斯局面,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jiaojiliyi/gaojian/ynv3xv.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