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文学名著 > 佛学经文 > 金刚经 > 《金刚经》的空与有
手机版

《金刚经》的空与有

来源:博文吧 阅读:3.07W 次

《金刚经》里讲无相布施,它劝我们要在日常生活里布施。以下是《金刚经》的空与有,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1、空与有的关系

我相信大家对空与有都有所了解。我们平常说的空与有是否与佛教中的空与有一样?佛教称空、无相、无著,是三解脱门。真正的空和有是什么?花是有,这是什么样的有?《金刚经》中的空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与妙有是一体两面,如手心与手背的关系,离开手心没有手背,离开手背同样也没有手心;也如手掌与拳头的关系。从有里体会到空,从空里认识到有,空跟有是同时存在。离开有谈空,是断灭空,是顽空;离开空谈有,是实有,是错误的认识。《金刚经》讲的空与有是一种辩证关系。

我们先讲空。空是大乘佛教的无限妙意。《般若经》中讲,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诸法因缘生灭的道理是空义,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空义,知一切诸法实相毕竟空是空义。怎样去理解空?空是般若智慧,我们可以去体验它。有这种般若智慧,就能够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空更是一种正见,有了这种正见,我们才能由现象界的万有之中体悟到万有的真相、发觉本体空无的真谛。

空与数字中的“0”很相近。0放在1后面是10,放在10后是百,放在100后面是千……空与“0”有相似性。空好像是一无所有,但它有很多意义。花是空, 杯子是空,毛由是空,讲台是空……空还跟X一样,放在公式中,可以得出不同结论。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四次方程……X有无量无边的意义。空也与“阿弥陀佛”这句话一样,含有无量无边的意思。佛教徒在很多情况下都说阿弥陀佛,表达不同的意思,表示问候、慈悲、怜悯等等。空也一样,含有无量无边的意义,它能够容下宇宙万物。

有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可以觉察到的一切现象,如花、桌子。这个有是真实的有。佛教中的有是现象有,假名有,不是真有,是缘起有。佛教这种认识的观点与我们平常的观点是逆向而行的。这种“有”是表面的东西,我们众生执表面、执现象为真实。这是我们的错误。错在哪里?就是因为我们被种种假相所迷惑了。这件衣服很漂亮,我们不忍心让它染污了,滴上一滴墨水会很伤心。这是因为我们执著于这种漂亮。在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夫妻二人欲饮酒,妻子去取酒,打开酒缸看见缸中有一个女子,她就认为丈夫金屋藏娇,很是生气。丈夫不承认,也去看,发现里面是个男子,就认为妻子藏了一个男人。于是他们请婆罗门中的师父来看。师父一看勃然大怒,说:“你们原来拜我作师父的,怎么又拜了别人?”原来师父看见的是一个婆罗门。又有一个比丘经过,夫妻二人又叫比丘来看。比丘将二人叫到酒缸前来,投入一个石子,酒缸破了,男人、女子就都不见了。这个故事是假的,但现实中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常被许多类似虚幻形象所迷惑。佛劝我们不要被这种现象所迷,要体味到空性。这是佛讲空与有的目的。

下面我们讲空与有的关系。空与有的关系类似手掌与拳头的关系,空不离有,有同样不离空。本来这个事物是空的,由于因缘聚合成为有。我们的思维往往是直线思维,佛教的思维是环环相扣的,不是直线的。因缘是错综复杂的,不是直线的,并没有第一因存在。我们愿意有个第一因存在,这就是一种执著。例如海水,风平浪静或波涛光涌时都是水。空与有就是这样。动不离静,波浪不离海水,空不离有。这是佛教讲的空有的真相。再打一个比喻,如钻木取火,木材是没有火的,但是钻木之后就有火了。因缘聚合,空就是有了,空在有中体现出来。这些都是空与有的关系。空是理,有是事,理不离事,事不离理,理在事上体现。比如一与多,空是一,是一种规则,事物有很多,但其空性是一样的。“空”是平等,“有”是差别。万法皆空,但是万法又是井然存在的,万法有差别,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空。还有更确切的比喻,空如父亲,有如母亲,严父慈母,空不容易把握,有容易令人亲近。我们往往害怕空,如同害怕父亲,万事万物空了,我们怎么办呀?我们很喜欢事物有,如同喜欢母亲。这就是我们平常的观念。

2、从有认识空

我们从哪里认识空?不是离开万事万物去认识空,它并非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空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上,不在下。佛教讲,当下即是空。可以从七个方面去认识空。

(1)从相续无常来看空

事物是相似相续的,是无常的。讲这句话的时候,这个圣凯已经不是刚才那个圣凯了。身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人身体的细胞七、八年就会全部换掉,这是我们身体上的相续无常。我们在心念上也是念念相续,延绵不断,很多念头都是刹那生灭。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2)从因果循环来看空

种树会结果,果又生树,树又结果。父亲以前也是儿子,现在你作儿子,将来也会作父亲。现在你是学生,将来也可以作老师,老师也会成为学生。这就是因果循环。

(3)从因缘和合来看空

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由条件组成的。像这次举办夏令营,是种种条件组成了这个夏令营。这七天过去之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家庭、学校,这个夏令营就不复存在了,这个因缘就转化了。这就体现了空性。

(4)从相对相待看空

事物都是相对相待的。有老师才有学生,有学生才有老师。佛教史上曾留下大小乘互为师生的美谈。内与外,上来与下去,这是怎么成立的?是因为参照物。离开参照物,内与外、来与下去就无从谈起。这就是相对相待,就体现了一种空性。我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这些东西就能空性,这需要我们细心观察。

(5)从相状美丑看空

漂亮与否什么是标准?胖与瘦哪一种美?其实胖与瘦都一样。我们认为胖或瘦好看,都是心识所变现出来的。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一样。其实胖与瘦都一样,都是空。千万不要因此生烦恼。

(6)从名词不定看空

很多东西要表达,都要用名词概念来表达,而名词是不定的。妈妈生了一个小女孩,出生的时候叫她婴儿,稍大点叫小女孩,长大了称小姐,结婚以后称太太,有了小孩叫妈妈,到老了有了孙子叫老婆婆。到底叫她什么呢?这是因缘的不同面貌。名词不固定,不同的因缘产生不同的面貌,不同的面貌里面体现出空性。名字的称呼也一样,如赵伟国,可以叫成伟国、国。结婚了,妻子叫他作先生,有了孩子,孩子叫他爸爸,有子孙子,孙子叫他爷爷。没有哪个名字是固定的,到底哪一个是你?都不是你,名词不固定。这就有空性在里面。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我们都可以去慢慢体会。这样过生活会很有意思。以前我们在寺院里坐禅,坐着坐着,有一个小沙弥就一直想笑。后来他说:“有一天有人叫我在家名,我没有回答他,我告诉他我叫门尘,我不叫那个名字了。”名字也是不固定的。如果有一天有人骂你:“赵伟国, 你这混蛋!”不要生气啊。为什么?那不是骂你啊。你有那么多名字,他骂的哪一个是啊!这样一回观就是智慧显现。我们要从一念一念开始。如果你能从这一念转过弯来,就是《坛经》里讲的“一念觉”。

(7)从认识差异来看空

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不一样。有一个故事,旧上海时,有一天早晨下起了大雪,富家公子推开窗子,觉得很美,作诗道“大雪纷纷满天飘”,窗下乞丐接道“老天又降杀人刀”。公子觉得雪下得还不够大,又道“再下三尺方为景”,乞丐一听道“我辈怎得到明朝”。同样是雪,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对雪产生的认识就不一样。雪到底是好看、是使人欢喜还是令人悲愁?这些都需要我们考虑。雪本身是好是坏并不固定,只是因为我们的认识上的差异。

这是从七种认识来看空,希望大家回去好好体会。其实生活中,空和有是同时存在的。但是这个空不是没有,所以佛教中讲的空,需要我们从有中认识。同样,佛教讲有,也要从空认识有。

3、从空认识有

空并不是没有,空是为了成就有、建设有。花,同样要从“空”中产生。因为需要因缘才能成就万物。《心经》中讲“空即是色”。《中论》中讲:“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不成。”事物就是因为没有固定性才能成就事物。

讲堂是空,如果不是空,我们怎能坐在里面?皮包是空,不空如何装东西?五脏六腑要空,鼻子要空,细胞要空。佛教讲四大皆空, 这个空的意思是存在,是因缘,它所指出的是存在不空的概念。花从哪里来?从阳光、水分、氧气、土壤中来。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花。如果水永远是水,不能被其他东西吸收,就没有花了。我们身体由四大构成,骨头、头发和身体中一些器官属于地大,血液、皮肤属于水大,呼吸属于风大,体温属于火大。如果没有这四大就没有我这个圣凯坐在这里。如果四大不调和,身体就会不舒服。所以只有四大合和才能成就宇宙万物。佛教讲的四大皆空就应该这样去理解。这种空就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因缘,它并非否认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它只是万事万物存在的真正现象。

《心经》中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存在,《心经》怎么讲没有啊?佛教并不是讲没有了才是空,六根俱全同样也是空。因为眼睛、耳朵会骗你。《四十二章经》讲“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要多考虑,不要一意孤行地判断。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有时会骗我们,我们的六根经常会骗我们。我们其实是自己骗自己,并非别人骗自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骗我们。实际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一种合和的现象,也需要种种因缘条件才能存在。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以后听到“空”不要害怕。我们只有从空里面才会成就万有。只有拥有空的人生,才能拥有一切。佛祖为什么拥有那么多呢?山河大地、所有众生他都容得下,就是因为他有空的胸怀。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因为它不择细流。生活中如果我们拥有空的`智慧,就会真正拥有万物。这种毕竟真空的境界不但要空去我们一切有的对待,而且还要空去差别观念,最后空的观念也要空。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把你逼进死角里面,连空都空掉了,才会有另外一番境界出现在你面前。空空才是真正的空。

讲了这么多空,不是哲学、玄学上的辩论,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体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空。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及文化意蕴

佛法东传,佛教与中国文化撞击和交融,伴随着印度佛教经籍的不断译介、阐释的进程。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

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领袖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禅宗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得悟,从此中国禅宗与《金刚经》结下不解之缘。《金刚经》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必要了解《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为最刚硬的金属,是金中之精坚者,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以大智慧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为音译,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罗蜜”也是音译,是“到彼岸”的意思。该经经名的全部含义就是说,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foxuejingwen/jingangjing/3g737k.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