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文学名著 > 佛学经文 > 佛经 > 文珠法师关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手机版

文珠法师关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来源:博文吧 阅读:1.57W 次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一、不同译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卷帙浩瀚,内容丰富,诠义深广微妙,译传中国,共有三种不同的译本:

一东晋时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华严,俗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卷华严,有七处八会三十四品。

唐朝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卷华严,俗称唐译华严,或八十卷华严,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

三唐般若三藏法师译的四十卷华严,俗称新译华严,或四十华严,是八十卷华严经中入法界品的别译本,由二十一卷扩展为四十卷,仅得一品,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最初,当六十卷华严译成后,与梵本勘校,发现其中入法界品有漏处,后唐贤首三藏法师,每讲六十华严,常感译文前后难以连贯,因此,就教于日照三藏。日照三藏携有华严经梵本互相对校,发现第八会漏译二处经文,遂由复礼法师笔授,慧智法师译语,加以补译,完成今日藏经中的六十卷华严,共七处八会三十四品。

后来,中国武则天称帝时代,认为旧译六十卷华严经,未备大全,故特别遣使者往于阗国(今之新疆),求取梵本,并征聘译经的人。当时,于阗国有一位知名度颇高的学者,名实叉难陀法师,应聘携梵本来中国,被武则天皇帝迎请至洛阳太遍空寺,会同菩提流支、义净、复礼、法藏等法师,历时五年,始译出八十卷华严。

在译经期间,武后亲临译场,协助译事,并亲撰序言,题写品名,八十卷华严经的翻译成功,武后功不可没。八十华严,文辞通畅,义理周详,共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内容将佛的境界,佛的功德,佛所证的妙理,以及菩萨的不思议修证行门,该因彻果,阐述无遗。

直至唐贞元年间,有南天竺乌荼国王派使来朝,奉献国王亲自手抄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内容详述善财童子亲近奉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唐德宗得此梵本,欢喜无量,于唐贞元十二年,诏般若三藏法师,于长安崇福寺从事翻译,至十四年二月,译成四十卷华严,共得一品,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因为四十卷华严,详述善财童子参礼五十五位善知识,每一善知识,皆为善财宣说其所证的不思议解脱法门,而能证此不思议解脱境界的主要原因,正是普贤菩萨的十种愿行。可以说: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是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方便,所以四十卷华严,皆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顾品。

今天要讲的普贤行愿品,正是四十卷华严经中最后的一卷。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现在,先解释经题,其次解释品题与译题,然后讲解经文。本经的经题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语是: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欲底修多罗,译名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契经,略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或华严经。

二、经的名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七个字,是一经的总题,题中有通有别,大方广佛华严六字,是本经的别题,别限于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故。严格的说:别题只是‘佛华严’三个字,‘大方广’亦是通题,因为通于圆觉等经故。

本经的名题,在人、法、喻、三单三复具足一的七种立题规则中,是以人、法、喻三种立题。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唐朝清凉山澄观国师,于其撰述的华严疏钞中,直释此经的总题言:‘极虚空之可量,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海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刹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即万法之幽邃,佛也;劳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掇玄妙,以成真经之彩,经也。’读此可知,本经穷理尽性,彻果该因,理行无尽,位冠群经,实是佛一代时教中,至圆、至极、至顿之大法。

‘大方广’三个字中的大字,是指佛所证的法身,亦即是一切众生本具的理体。此法身理体,广大周遍,何止体大、相大、用大,而且是果大、因大、智大、教大、义大、境大、业大。同时非对小而言大,或先小后大。若是对小言大,则非真大;若是先小后大,亦非本大。由于法身理体,法尔天然,不假修成,常遍常圆,不可思议,如圆觉经言:‘觉性遍满,圆无际故。’是名真大,本大,亦名理大,是从体立名。

‘方’是方所,是法则。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法尔天然,竖穷三世,横遍十方,无所不在。如水之在地,能资生万物;如电之在空,运用自在。故圆觉经言:‘圆觉流出,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以其法门无尽,理性周遍,因名之为方,是从相立名。

‘广’是多博义,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性具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色心,圣凡因果,无不包含。故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十法界因果,妙用无穷。如圆觉经言:‘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意思是说:四圣六凡,一切因果,原本皆由众生本具的觉性所现,因名为广,是从用得名。

体是心性之体,相是心性之量,用是心性所具。心性之体是中谛理,统一切法,故名大。心性之量,是真谛理,泯一切法,故名方。心性所具之用,是俗谛理,立一切法,故名广。此是以心性解释大方广的含义。

若以佛法解释大方广三个字,则大字是指心性的本体,法尔天然,离过绝非,清净无染,是佛所证的法身德;心性之相,量周沙界,竖穷横遍,无所不在,是佛所证的般若德;心性之用,具足万法,潜兴密应,妙用无穷,是佛所证的解脱德。

可知大方广三字,在众生的立场说:是指众生本具真如自性的体相用三大;在佛果说:是佛所证的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若在修证方面说:则方广是如来十二分教之一,代表大乘经典。菩萨秉佛大乘的教法,理解本具的理性,集广大的愿行,证广大的佛果。教、理、行、果,能行所行,能证所证,无不极其广大,因名大方广。

太虚大师说:大方广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及佛所证的心境。因为八地以下的菩萨,根本智及后得智都未能同时现前,虽方广而不名大;八地菩萨,虽然能够二智同时显现,事理双证,但仍然限于妙观察智;必须八地以上的菩萨,乃至佛果,始能镜智圆明,证理究竟,若性若相,无不周遍。以其尽法相之量,因名方广;以其同时即为法性之体,因而名大。此经是以菩萨极地之普贤行愿,显毗卢如来之圆满果海,所诠正是由圆因所显圆果之大方广法,因此,立名:‘大方广’。

‘佛’是觉义,觉义有三:本觉、始觉、究竟觉。菩萨由于自觉本觉之理,而起始觉之智,自行化他,二行圆满,觉悟究竟,名之为佛。故凡是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皆可以名之为佛。

天台宗观行疏,依据众生本具的佛性,及菩萨修证的位次,立六即佛名。大意是:菩萨因中修行,亲近善知识,得闻本觉清净本然,圆明遍照之理,是名理即佛。

因而激发始觉智,开始觉知众生本具的佛性,理性平等,只因妄想无明为垢,不能证得;若除妄念,即如如佛,是名字即佛。

既知本具佛性,理当作佛,自应据理起行,勤修戒定慧,念念反观自性,由戒定慧力,内伏烦恼,外止攀缘,是观行即佛。

由观行位,加功策进,觉久功深,进入十信位,断见思烦恼,伏无明惑,仿佛见佛性,名相似即佛。

十信位满.步步高升,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次,渐断无明,证法身,所谓:‘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证’是分证即佛。

若从等觉位,断最后一品无明,进入妙觉极果,究尽诸法实相理,圆证无上菩提,名究竟即佛。

澄观国师,在华严疏钞中,以十义解释佛字。

一法界义:因为佛的德性真常,周遍法界,十法界依正因果,无不具足佛性,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野草闲花,皆是般若’,此即是法身佛,亦即是题中的‘大’字。

二本性义:指佛的根本智,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是报身佛,亦即是题中的‘方’字。

三涅槃义:佛证法身,从体起用,化用无尽,自在无碍,化毕归寂,名为涅槃,即是应身佛。

四随乐义:乐是欲乐,是指众生机;随是随顺,指佛圣应。诸佛教化众生,有机则应,无感不通,是佛的意生身,亦即是题中的‘广’字。

五正觉义:佛已经因圆果满,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成就菩提之身,因名正觉佛,即题中的‘佛’字。

六愿义:愿是行愿,宏愿,佛称性起行,体周法界,宏愿无穷,成就愿身佛。

七三昧义:佛修首楞严王大定,具足八万四千细行,积福集德,福德圆满,成就福德身,名三昧佛。愿及福德,都是题中的‘华’字。

八业报义:佛的福德圆满,感报相好庄严,由因感果,微妙难思,即是庄严身,名业报佛,是题中的‘严’字。

九住持义:佛安住觉道,转无上*轮,福泽四生,恩沾九界,即是力持身,名住持佛,是题中的‘经’字。

十心义:佛知万法唯心,具足威势,仪容映然,即是威势身,名为心佛,总括经题七字,因为经题,若通若别,总不离一心故。

‘华’,华是因,佛是果。华含有十义,用以譬喻佛因中修行十度之因,以庄严佛果上的十身。

一含实义:以华含有果实之义,喻佛德性周遍,因该果海,是十度中般若度。

二光净义:花的本身光洁明净,喻佛本智明净显了,无所不照,即十度中的智度。

三微妙义:花之色香微妙,喻佛行周沙界,一一行门,具足万行,微妙难思,是十度中的方便度。

四适悦义:华令见者,适意悦愉,喻佛自行则戒行清净无染,化他则顺物应机不失,令见者欢喜,是十度中的戒度。

五引果义:犹如莲花,华开莲现,华谢果成;用以譬喻佛的行因,能结成正觉的果实,因行圆满,便证菩提,是十度中的忍度。

六端庄义:华相华丽美艳;喻佛无边胜行,无穷愿力,庄严法身,是十度中的愿度。

七无染义:华的本身清净无垢,如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出于清水不沾;喻佛行愿,恒与定俱,处浊恒清,远离诸垢,即十度中的禅度。

八巧成义:华之用途极广,居家旅行,喜庆举丧,皆需要用华点缀;喻佛所修德业,利他众行,善巧成就,即因行十度中的檀度。

九芬馥义:华香芬芳馥毓;喻佛众德住持,流香弥远,即十度中的力度。

十开敷义:花朵盛开,灿烂无比;喻佛种种德行荣敷,心华灿烂,是十度中的精进度。

‘严’是庄严,严饰。佛以因行十度的因华,庄严成就佛果十身,华是能庄严,佛果是所庄严,若因若果,若能若所,无不庄严。

华严疏钞说严亦有十义:

一以因严果以成人,是由因显果义。

二以果严因以显胜,成果之后,能令一一因行皆无边际,即题中‘佛华严’三字。

三以人严法以显用,是明佛旷劫修因,方显法身之体用。

四以法严人以显圆,若不得法之体用,因果不能圆妙,即题中‘大方广佛华严’等六字。

五以体严用令周遍,如用不得体,不能周遍。

六以用严体而知本,若无大用,不能显体本之广大,是题中‘大方广’三字。

七以体严相而知妙,谓相若有体即入重重无碍。

八以相严体以明玄因,无相不显体之深玄,即‘大方’二字。

九以义严教超言念,由所诠义理难思,故知能诠之教离言绝相。

十诸用互严以融摄,如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等。

如是以因果,体相用,及教义等互严,以显佛之性德,行德,果德,皆圆融无碍,微妙难思,因名严。大方广是性德,属于法;佛是果德,属于人;华是行德,属于喻。华为能严,佛是所严;华与佛之因果是别相,严是总相,因名‘大方广佛华严’。

‘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典。昔日佛对众生演说正法后,弟子将佛所说,结集成文,流传于世,不但传于千古而不变,而且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因名为经。经有十义:

一涌泉义:经藏诠义无穷,如泉水的滔滔不绝,涌注无竭。

二出生义:佛经诠义,能出生一切善法因果。

三显示义:经能显示一切事理性相因果等法,令人明了生解。

四绳墨义:经诠要义,能定邪正,令人心随正教,远离邪念;知因识果,去恶修善,如木匠之绳墨,能定曲直,知所取舍。

五贯穿义:经能贯串佛所说性相,事理,智断,行位,因果等义,令不散失;如人以线穿花成鬘,用以庄饰。

六摄持义:经能摄持所化众生,令舍妄归真,返本还源,不致攀绿六尘,流转生死。

七是常义:经诠要义,是万古常规,历久不变。

八是法义:经中所诠妙法,是诸佛共轨,万圣同遵,无能越者。

九是典义:经诠正理,典直无邪。

十是经义:佛说诸经,是众生出离生死的途径,是进趣涅槃之正路。

以佛所说教典,皆具足以上十义,因名为经。本经是以普贤胜行的因华,以显毗卢佛果圆满,性德圆融,微妙难思。复由毗卢佛果威德神力,彰普贤行愿境界无尽,因果互严,人法皆胜,因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三、经的品题

品的题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出于唐贞元年间,般若三藏法师所译的四十卷华严经,即是唐初所译,八十卷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但八十华严,独缺此文,此文是般若所译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个别印单行本流通。因此,今之品题,非限于此单行本,亦是四十卷华严之总题。而此单行本既然是四十华严最后之一卷,当然亦可以称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入’,通于能所,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以能入之普贤行愿,入于不思议解脱境界,能所互相契合,互相证入,因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不思议’,显示此法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议,微妙难测,故名不思议。其义有四:

一广不思议,以事相繁多,其境界相,广阔无涯,名不思议。

二深不思议:以理性周遍,深不可测,名不思议。

三事理无碍不思议:若事若理,皆圆融无碍;若性若相,皆不可议。以诸法性空故,不可作事想;以诸法缘起故,不可作理想。诸法性空而缘起,缘起而性空,名不思议。

四以性融相不思议:即性相互融,重重无尽,名不思议。

‘解脱’有二:一作用解脱:以其作用自在无碍,故名解脱。二离障解脱:以二智照了,远离二障,内体无障,外用无累,故名解脱。二义相成,总名解脱。

‘境界’通于凡圣,凡夫境界,由烦恼发业,招感业系苦果,不名解脱。二乘圣人,及地前菩萨境界,未离所知障,虽对凡夫而言解脱,但不得名不思议解脱。唯地上菩萨,分破无明,分证法身,以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真如理,复以后得无分别智,照了一切法相,无始无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得名不思议解脱境界。但八地以上菩萨境界,证理较前地菩萨更深,能性相理事圆融不二,而佛果境界较地上菩萨更胜。今此题中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指十地最后心,高位菩萨的境界,亦即是普贤菩萨智慧所显,毗卢遮那佛的境界,因名‘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前面所说:‘不思议解脱’,是所证入的境界,普贤是能证入之人,行愿是能证入之法。普贤二字,有通有别,通指所有一切修行圆满的菩萨,皆可以被称名‘普贤’,以其能承受圆满究竟一切佛法故。或以普贤圆满行海,以表毗卢遮那果海,故名普贤。别则独指为一切菩萨上首的普贤菩萨,梵音‘三满多曼陀南’,译名遍吉,因为此菩萨遍一切处故名普,具备众德故名贤。能主诸佛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菩萨之智德,证德,断德相对。同辅毗卢遮那佛,被称为华严海会三圣。

此外若以法言普贤,其意有二:一约体言:则普贤是指一切众生,各各本具的真如自性,恒常周遍,清净本然,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以其妙体周遍故名普,随缘成德故曰贤。二约用言:则一即一切是名:‘普’,一切即一故曰:‘贤’。

若以人言普贤,则有三位:

一指见道位前的菩萨,从闻大法,悟圆理,发菩提心,修菩提行,遍观诸法性相,广集六度万行资粮,能曲济无遗故曰普,位邻亚圣故曰贤,是信解位的普贤。

二指登地菩萨,依根本智,引发后得智,分证真如理,能德周法界曰普,至善调柔曰贤,是证道位的普贤。

三指位登极果,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起之三轮不思议教化,则果证法界曰普,不舍因行曰贤。然则一切众生自迷至悟;一切菩萨,修因证果,皆可以名之为‘普贤’。

清凉国师谓普有十义:

一所求普:谓上求佛道,愿证佛所证,心心念念,求一切智,即四弘誓愿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二所化普:四生九有,尽未来际,恒思救济,即‘众生无边誓愿度。’

三所断普:无边烦恼,能一断一切断,即‘烦恼无尽誓愿断’。

四事行普:八万四千法门,无边胜行,无不行故,即事门随相行。

五理行普:随所修行,深入无际,穷彻理原,即理门离相行。

六无碍行普:事理二行,互相交彻,圆融无碍。

七融通行普:随修二行,必摄法性,故一行中具足一切行,即事事无碍行。

八所起大用普:所起大用,一一周遍法界,无论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或事事无碍法界,无不该摄,即起用周遍行。

九所行处普:于无边微尘国土中,凡修一行,皆具足一切行,即摄前八门遍帝网刹而修行。如经中偈云:‘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是名所行普。

十修行时普:穷尽三世,念念圆融,如经言:‘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能以最短之一念,入于最长之一劫;于最长的一劫,入于最短的一念。念劫圆融,长短无碍,是修行时普。

菩萨修因证果,无论智断,行用,事理,时处,无不皆普,因名普贤。

‘行愿’,行是身行;愿是心愿。心怀如是愿,身行如是行,由愿与行,相资成事,名为行愿。可以说:愿是理想、是抱负;行是行动,是实践。行愿,就是从实际行动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使自己的愿行一致,实践与理想统一。

今此经题中‘行愿’二字,是指普贤菩萨的行愿,亦即是经中所说:一者礼敬诸佛等十大行愿。此十大行愿,是愿中之王,因名十大愿王。以此十大愿王,启导初发心的菩萨,令其发起普贤菩萨的愿,学普贤菩萨的行,最后得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愿行是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是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

‘品’之一字,意思是说:品类相同。佛说此经,处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在般若,但义属华严,因此,结集经藏的圣者,结归华严时。因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此品共有四十卷,详述善财童子历事善知识,遍求解脱法门。全经可分为五相:

一寄位修行相:善财童子初遇文殊菩萨等四十一人时,文殊寄十信位;德云比丘等十人,寄十住位;善见比丘等十人,寄十行位;鬻香长者等十人,寄十回向位;婆珊那演底主夜神等十人,寄十地位。

二遇摩耶夫人等十一人,名会缘入实相。即会前位次差别之缘,同入实相理,寄位等觉,将生妙觉。

三遇弥勒菩萨一人,名摄德成因相:即摄前会差别缘,归一实之德,以明一生补处,是成佛正因。

四再见文殊,名智照无二相。初遇文殊表信智,今再见文殊表证智,既与本智相应,则离能所相,离分别相,照体独立,不见文殊身相,但得摩顶之法。

五遇普贤一人,名显因广大相。既历前诸位,智极心明,想尽虑绝,法法皆真,依正不二,重重无尽,故随举一法,皆是圆因,故名显因广大相。

今此普贤行愿品,所讲的十大愿王,正是广大之真因,以此愿王广大之因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庄严佛果毗卢性海,故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因此品是以普贤十大愿王,引导华藏海众,往生极乐,是以古人将此品列为净土五经之一,作为修净土者日课必诵的经典。

四、经的译题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此是本经的译题。因为此经是唐朝贞元年间译的,故于译者之前,冠以唐字。罽宾,是羯湿弥罗国之别名,在印度之北,亦名北天竺。三藏,指经藏、律藏、论藏,是译者的'德号。般若,是译者的法号。原名金刚般若,谓此译师,精通经律论三藏,能从金刚心所起的智慧,令自他断惑证真,因名三藏般若。

‘奉诏译’的意思是:三藏般若法师,奉唐朝德宗皇帝之诏命而译此经。自贞元十二年开始,至十四年(公历七九八)译成。

五、讲解经文

所有佛经的内容,皆分为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普贤行愿品,虽仅是四十卷华严经中最后的一卷,无如是我闻等六种证信序,但其经文内容,亦含有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三大类别。

(一)序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这段经文,可以说是本经的序分,初二句是结前,告诸菩萨以下是起后。因承前文,故说:‘尔时’,即是当普贤菩萨在三十九卷经文中,广称赞如来功德已竟之时。

‘菩萨’译名觉有情,‘摩诃萨’译名大,菩萨品位差别高低不等,圣凡亦异,初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事相行的觉有情,名凡夫菩萨。进入十信,安住圣位的觉有情,名圣人菩萨,亦即是菩萨位中的菩萨。及其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位次后,登初地的觉有情,方名摩诃萨。普贤菩萨,居十地后心,位在等觉,是菩萨中品位最高者,因名‘菩萨摩诃萨’。又普贤菩萨是众多觉有情中,心境广大,解行众多,功德殊胜的觉有情,因名菩萨摩诃萨。

‘如来’,是佛十种通号之一,梵文多陀阿伽陀,译名如来。如是真如,指能以正智证真如理,而来成正觉教化众生的圣者言。大日经疏言:‘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故名如来。’此中如来,正指毗卢遮那佛,通指一切诸佛。

‘功德’,是指功能之德,因此功能善资润一切有情,造福世间故名功。此功是善家之德,因名功德。又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施物言功,归己名德。诸佛如来,无量劫中,广修六度万行,积聚功德,叹莫能尽,因名‘如来胜功德’。普贤菩萨于前卷称叹如来胜功德已,继续告诉华藏海会中诸菩萨众,及善财童子。

善财童子是福城东长者子。长者有五百童子,善财,是五百童子之一,由于生时,种种珍宝从地涌出,相师取名善财。在佛法言:能厌离恶友,亲近善知识,随学菩萨行,善能积聚功德法财,因名善财。童子,是指个性率直诚恳,天真无邪言,非关年龄。当时,文殊菩萨在福城东(现在印度的孟加拉湾海岸),庄严幢娑罗林中说法,善财闻法即发心,求菩提道。文殊菩萨为坚固他的信心,增长菩提道,教他广参善知识。善财依教南下,遍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参礼普贤菩萨,加上文殊,共五十五位。但善财依教南下,故除文殊,其中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同一会访问,故除有德童女,所以史称之为五十三参。

普贤菩萨因善财子的参访,即为其广赞诸佛殊胜功德,显佛果殊胜。但果必由因,欲证佛殊胜果德,当修普贤殊胜行因,因此,善财是本经的发起众,亦是当机众,故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已,即告善财童子,及在会诸大菩萨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善男子’,是菩萨通称,以其能担当大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足大丈夫勇猛之相的缘故。‘十方’指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中,皆有佛住世,转*轮,度众生,故言:‘十方一切诸佛’。

‘不可说不可说’,是数目之最大,‘劫’,是时间的最长。梵语劫波,译言时分,即是时间,时间之最短名一刹那,时间之最长名一劫,劫有大中小之分,佛说劫初人寿八万四千岁,由于人心每况愈下,每过百年人寿自然减一岁,减至人寿十岁时,人因苦恼不堪,回心向善,人寿亦随之增加。如是过一百年增加一岁,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时,谓之一小劫。积二十小劫,名一中劫。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佛刹’是指诸佛教化众生的佛国土。普贤菩萨说:假如有人以不可说不可说如是众多的佛国土,碎为极微细的微尘,经过如是众多极微尘数劫的长时间,由十方一切诸佛相续演说佛的功德,亦不可以穷尽。然则,又岂独是我普贤一人所能尽赞佛的功德?此总显如来功德不可思议,然欲成就如斯广大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唯一办法,就是修学十种广大的行愿,以十种广大行愿为因,自然可以成就如来殊胜的果德,故言:‘若欲成就此功德门者,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此是发起演说此十种广大胜行的原因,可说是本经的发起序。

(二)正宗分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此是总标名列数。一至十是数,礼敬诸佛等是名。全部华严经不外是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以佛果功德启发一切众生的信解心,令其初发心时,即发起成就佛果功德之心,谓之:因该海果。佛果功德,由摄一切众生因地心行之功而显现,谓之:果彻因源。前面所列的十种普贤行愿,正是因该果海,果微因源的愿行。前八愿是上求愿,后二愿是下化愿,以前八种愿行,扩充大悲心;由大悲心所成就的功德,布施回向于一切众生,而无所住著。如是上求下化,悲智双运,终成佛道,正是本经的宗旨,因名正宗分。

(1)正示十大愿行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圣是圣人,有世间的圣人,也有出世间的圣人。世间圣人,是人道中之圣者;出世间的圣人,则有四圣的分别。声闻、辟支佛,是小乘圣人,菩萨是大乘圣人,佛是圣中之圣。普贤菩萨,位居等觉,故善财童子称之为大圣。

‘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是询问十大行愿的内容。前普贤菩萨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若欲成就佛果功德,当修十种胜行,并列举十种胜行的名称,但未说其详,是以身为当机众的善财童子,特别提出征询其详,表示自己愿意学习。

1.礼敬诸佛愿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初二句是经家叙述。‘言礼敬诸佛者’,是总标第一大愿之名。十大行愿中,第一大愿,名礼敬诸佛愿。礼是身业,敬是意业,由心生恭敬至诚,收摄妄念,专心一意,策动身体,合掌低头,曲躬俯伏,反掌接足,名之为礼敬,或敬礼。为甚么要礼敬十方三世诸佛?因为诸佛是:三觉圆、万德备的大觉圣尊,是众生的无上福田,应当尊重礼敬。古人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何况人能遍礼十方过去与现在诸佛,当然是尊重佛的智慧,景仰佛的德行,对诸佛的言教,欢喜信受奉行;自然可以净化身心,增长福慧;人能敬礼未来诸佛,无异是对自己及一切众生人格的尊重,因为自己与众生,都是未来之佛。

人能对自己人格尊重,当然不敢懈怠放逸,自甘堕落,而能发奋向上;人能对他人尊重,不敢轻视他人,就可以对治我慢贡高,促进人间互相尊重与和睦。那么,敬礼三世诸佛的结果,既然可以令人自觉自奋,还可以改善人际与国际关系,取消彼此敌对,止息战争,实现和平共处,共存共荣。

礼敬有种种不同方式,华严疏钞清凉国师,依宝意三藏法师所说的七种礼,再加三种,合为十种礼。

一我慢礼:心不恭敬,身如碓之上下,是我慢礼。

二唱和礼:高声喧杂,词句浑乱,如应赴经忏僧人,身不端肃,意不虔诚。

三恭敬礼:收摄身心杂念,五体投地,捧足殷重,以最尊之顶,叩三宝最卑之足,恭敬至诚,名恭敬礼。若能如离垢慧经所说:‘愿我右膝著地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愿我左膝著地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中不起邪见。愿我右手著地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时,震动现端,证大菩提。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于诸外道,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愿我头顶著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如是三业恭敬,名恭敬礼。

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知能礼所礼,皆如影像,不生执著,名无相礼。

五起用礼:法性虽离能所,但能从体起用,普运身心,如影普遍,遍礼诸佛。

六内观礼:即内观法性平等,外不攀缘境像,能礼所礼,皆法身真佛,不向外求。无相礼,是修空观,礼真谛佛;起用礼,是修假观,礼俗谛佛;内观礼,是修中观,礼第一义谛佛。

七实相礼:了达诸法实相无相,内外一如,非空非不空,非礼非不礼,非有相非无相,不执空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名实相礼。

八大悲礼:实相礼,是观智圆明,大悲礼,是大悲利物。随一一礼,皆回迥众生;普代众生而礼佛。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foxuejingwen/fojing/2l1d5.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