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单元作文 > 四年级上册作文 >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精选11篇)
手机版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精选11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2.74W 次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芦荟观察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精选11篇)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1

我家养了许多花。有高贵的孤挺花、优雅的兰草、挺拔的虎皮兰但我却偏偏喜欢相貌平平的芦荟。

芦荟一年四季、春夏秋东都是一身翠绿。芦荟的茎很长,叶围着茎长,叶的边缘上长满了小锯齿。叶的汁很分丰富。轻轻一挤就会流出透明的胶冻一样的浓汁来。

芦荟的生命力很强。不需人们小心呵护就可以茁壮成长。有时家中人都出门了。很长时间不能给花浇水。等回来一看,别的花都枯萎了,它还依然翠绿如故。随手掰一个小芽插进泥土中,过不了几天就会生根长出一株新的芦荟。更为神奇的是有一次暑假,我把一片芦荟叶子掰下来放在那就回姥姥家了。结果二十多天后,当我回家时,那叶子竟然还是绿的。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不能不使我敬佩。

芦荟开花很小,也很不好看。但它确很有实用价值。听说在古代埃及美丽的王后用它美容,永葆青春。战士们在战斗中受伤后用她涂抹伤口消炎,伤口很快就愈合了。现在中国用它做成保健食品,美容产品。很受欢迎。在美国人们还用他做成饮料,也很畅销。平日家中养一盆芦荟,就像有了一位保健医。哪烫伤了,过敏了,不用紧张,涂点芦荟汁就好了。上火了,嗓子干了,扯下一片芦荟叶放在嘴中嚼一嚼,立刻清爽不少。看,芦荟的用途很广吧。这大概就是芦荟相貌平平却被千家万户宠爱养殖的原因吧!

由芦荟我想到了做人也是这样的。无论人的相貌怎样,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多别人有用,能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活着就有价值,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我爱芦荟!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2

一柄绿色的“荷花”舒展开来,风儿吹过,它纹丝不动,结实地驻扎在松软的土地上。

它其实并不是荷花,而是一棵芦荟。

芦荟的样子并不好看。它的茎又粗又壮,伸展出一片又一片肥硕的叶子状的枝干,翠*滴,向两边舒展,好似猪八戒的耳朵。枝干上一排整齐的弯钩,这就是芦荟的叶子,它浅碧色,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映下,反射五彩缤纷的光芒,好看极了。

初春时,芦荟的茎上冒出一个个小小的芽,暗淡无光,没有想象中的美丽。临近夏天时,芽已渐渐变大,饱满,成为一个花苞,在风中微微摇曳,开了一条细缝,颜色鲜艳起来。盛夏,花苞缓缓绽开,吐着一片又一片娇艳的花瓣,色彩越来越绮丽:红得似火,粉得似霞,黄的似金,白的似雪……

芦荟的叶子摸上去软软的,用力一捏还会挤出许多汁水来,这汁水可有很多用途呢:能帮伤口消炎杀菌;还能作成美味、可口的饮料供人们使用……听爸爸说:“芦荟的汁还能美容呢!”我便试着把芦荟的汁水涂在手上、脸上,这汁黏糊糊的,凉滋滋的,涂着舒服极了。

芦荟仍在我家阳台上生长。它没有牡丹之华贵,没有槐花树之魁梧,又不如月季之清香,但我还是喜欢它,喜欢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喜欢它索取很少,付出很多的精神,喜欢它四季常青的样子。我喜欢它……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3

芦荟常青,他不和百花斗争,争奇,没有迷人的芳香,也没有美丽的外表,在平常的面貌下,只留下了绿。

我爷爷比较喜欢芦荟,如果我去碰它,爷爷都会组织一番,而那芦荟却只有那平素的绿花,不如鲜艳的火鹤,也不如迷人的君子兰,但是普通的芦荟句让能让我爷如此喜欢。我家那个芦荟最大的叶子组有30cm。

小时候,我非常淘气,总是被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吸引住了注意力,经常会被摔伤,记得有一次,我哥哥趴到一个小平房楼顶上吹泡泡,我很好奇,于是去追,用手一挥,不小心被石子拌了下,飞了出去,撞到墙上,又倒在地上,课的我膝盖直冒血,头上也起了个大包,只好一瘸一拐地走回家,我爷打开门,看我这样,不惜折断芦荟,敷在我伤口上,起初没什么变化,第二天就好多了。

那时候,我家并不大,写完作业便和哥哥打打闹闹,你追我,我追你的,我把家折腾得天番地覆,最后只顾后面,一头栽入芦花盆中,把爷爷心爱的芦荟碰坏,我们俩面面相觑,赶快钻入被窝睡觉。

爷爷回家看到很伤心,但他只是小心翼翼地拾起芦荟,把这坏的叶子撕下来,重新换一个花盆,把它放在不显眼的地方,悄悄长大,哦儿回家哦浇水,把这换的叶子做成了美味。一个秋天过去了,芦荟吸收着泥土里的养分,再次长出高大的芦荟。

整整一年过去了,也要砸U粗吧他拿出,让我们惊奇的不知道这是自己细心培养的。但是由于环境不好,我家要装修了,没处放,我也也只好把它扔掉了。

虽然那盆芦荟早已经不在了,但一在外面玩看到芦荟都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也就这样,我再也不把芦荟看的普通了。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4

在我家的窗台上摆放着许多植物,有“金枝玉叶”、“红掌”、“发财树”、“蟹爪兰”、“海棠”等等。由于我们的照顾不周,这些植物总是渐渐枯死,花盆里只剩下残枝败叶,非常可怜。惟独留下了一条“小生命”——芦荟。妈妈说:“芦荟在我们家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了,而且长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茂密。”我不禁为芦荟顽强的生命力惊讶不已。

我仔细地瞧了瞧,只见芦荟穿着一身带刺的绿白相间的铠甲。每一株芦荟的根都非常粗壮,可以生长出至少十一片叶子,有的笔直挺拔,像一把把锋利的宝剑;有的弯弯曲曲,好像小朋友在低头认错呢。让我感觉特别奇怪的是,每一层叶子都朝着不同的方向,左一片右一片交叉生长,散开来就像“绿章鱼”了。从外往里,我发现芦荟的叶子越来越小、越来越细、越来越薄、越来越嫩,颜色也从深到浅,刺也越来越软。芦荟的身上有许多小黑点儿,我亲热地叫它“小斑”。仔细摸一摸,细心的你会发现有一种橡皮胶似的感觉。不过,要拨开外壳得千万小心,因为它全身是刺,像一只正做着伸展运动的“绿刺猬”呢。

剥开芦荟的皮,里面流出白色的肉汁,粘粘的、凉凉的,一拉开就成了又细又长的丝线,摸起来真舒服!我把它放在鼻子前闻一闻,觉得有一股奇特的但又说不出来的味道。你可别小看它哟,芦荟的作用可大了!一到夏天,如果我的身上被蚊子咬了一个大包,只要用芦荟的汁涂几次,就像变魔术一样把大包收了回去,你说神不神奇?我查了百度,知道芦荟还可以吃,还可以净化空气、美容……芦荟真是全身是宝啊!

我爱我家的宝贝芦荟!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5

11月—日星期—晴

最近,我种下了一株芦荟,经过我几天的精心呵护,那小小的、嫩嫩的芽儿终于破土而出,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因为早上起迟了,所以没能仔细地观察它,在放学的路上,我的心早已飞到那株芦荟芽儿上了,一下车,我急匆匆地奔向家里。终于看到我那株心爱的芦荟了。

瞧,这小芽儿,多么可爱!褐色的泥土衬托着这碧绿的嫩芽,别有一番风味。又似乎它很脆弱,仿佛一碰就会碎。

咦?这儿的土怎么在动呢?噢!原来是勤劳的蚯蚓在松土呢!

这就是我劳动的果实,虽然只是一株小小的芦荟,但它带给我的是无穷的乐趣!

11月1—日星期—晴

今天,芦荟的生长进度比较缓慢,跟昨天的相比,稍有些不同。

我看见泥土有些干燥了,芦荟也有些无精打采了,它好象在说:“小主人,我渴了,能给我喝点水,解解渴吗?”我拿起洒水壶,接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水,往花盆里倒,芦荟好似一个口干舌燥的孩子,贪婪地喝着,不知一点儿满足,不一会就喝完了。

我还惊奇地发现,芦荟芽儿的叶片上长出了一些细小的刺,这些小刺如同针一样,但碰到人手上又痒痒的,令我哈哈大笑。

11月—日星期—阴

又是一天,我可要赶紧去看看我那可爱的芦荟宝宝了。

今天芦荟宝宝气色似乎不错,看它昂首挺胸地站在湿润的泥土中,也许是我之前没有仔细观察,不过,今天我看见了,你们也许都没有发现吧,在芦荟宝宝的身上,有许多一条条乳白色的条纹,这大概是它叶子上的花纹吧!

哎,我的芦荟宝宝长得太慢了,我恨不得把我所有营养品都送给它,把它们埋在土里,好让我的芦荟宝宝长得更快,更茁壮。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6

今天,我和妈妈去商场买东西,路过花店看到了一包芦荟的种子只要5元,我就缠着妈妈帮我买一包。经过了一番折腾,妈妈终于帮我买了那一包芦荟种子,回家后我就开始种了起来。

先要把种子放在一个盒子或者杯子里,放一点水让种子泡上3个小时就行了。首先,我先把花盆里装满泥土。然后在泥土周围挖一些小洞,把种子放进小洞里。之后,把泥土覆盖完小洞,用花洒浇水。就这样,种子就已经被我安家落户了!等待几天,小芽就会冒出来啦。

让我们再来说一遍吧!种花的顺序:

1、先将要种的种子放到盒子或者杯子里,在放一点水,适量不要太多。让种子浸泡3小时后就可以开始种了。

2、首先,如果花盆里有土就不用在装土了,没有的就装满土。然后在泥土周围挖一些小洞好放种子。

3、把种子放进挖好的小洞里,再用泥土埋上。然后在刚刚挖小洞的地方浇上一点水,不要太多。

好了,只要3个步骤种子几天后就一定能够破土而出!注意,一定要先将种子浸泡,这样才能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和生长率。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7

我家养了一盆翠绿而又淡雅的芦荟。它的身旁长满了许多绿油油的小苗苗,正在逐渐地越长越高。再过几天,这些小苗苗就会慢慢的长大,变成青绿色的小芦荟。以后会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我也会天天精心地养育它。

这些小芦荟的排列很有顺序,小芦荟严严实实的包在很中面,它们的边上都长满了小小的刺,只要你重重地一捏,你的手就会出血,像仙人掌一样。它们的颜色也分得均匀,最外面的大芦荟叶深绿色的,再慢慢地往中面淡下去,直到最中面的小芦荟叶。这些小芦荟叶长有黄色的斑点,都被各种各样的青虫吃掉的。不过没关系,过几天就会长出来的。

这些芦荟的作用可大了,芦荟可以涂沫在划伤的地方。首先要把芦荟边上的刺剪掉,再把芦荟身上的.皮割开,中面有一层透明的肉汁,只要把汁提取出来,涂沫在划的地方,过几天就会好的。芦荟还可以吃,大家很好奇吧!当然,不可以从盆子中拨出来就吃,不能连根拨起,不然的话,这盆芦荟会死的,要用剪刀先把芦荟剪下一段,再一小段一小段的剪起来,放入榨汁机榨一分钟,把汁取出来,加入蜂蜜,就可以饮用了。芦荟的汁不但味道鲜,而且很营养。还透明的,很好看喔!

芦荟真美丽啊!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8

我把一棵芦荟插在花盆里。当初,它很小,两片翠绿的小叶子,只有小拇指那么粗。

一天,我去看它,发现小苗旁有一块橡皮大小的石头挡住了他生长的路。我想:小苗一定长不了了。然而,几天后,再看它时,他却明显地长高了。两片叶子已经长到中指一样粗了,中间还抽出了一片嫩绿的小叶子。那块石头依然在那里,只不过好像换了个位置。我在仔细一看,不是石头换了位置,而小苗换了方向。原来石头在小苗的正前方,挡住了小苗的生长,小苗只好改变方向,掉了头向东边——太阳升起的地方生长。我故意刁难小苗,又把石头放在小苗的正前方。又过了几天,小苗又掉了个头,继续生长。我捡来几块石头,四面挡住小苗,大石头都向他挤压过去,我以为小苗一定活不了了。我天天去看它,发现芦荟本来是向四周生长的,可是,有石头挡住了它,那几片叶子就向里收缩一点儿。几天后,芦荟终于从石缝里钻了出来,那几片叶子,有长高了,长绿了。

我知道,无论怎样考验芦荟,它都会在我设置的环境下顽强地生长。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9

今天,我刚刚种了一盆小小的芦荟。其实,我并不知道,于是,便去问妈妈,从妈妈的口中我才得知,原来芦荟可以用它的种苗种植的。

于是,我兴致勃勃地拿来一个装满土的花盆,取了一棵芦荟的种苗,在花盆里挖一个小坑,把芦荟的种苗插在中间,再把土填平。“好了,一盆芦荟就这样种好了。”我高兴地欢呼起来。

我喜笑颜开,便迫不及待地凑过去看了看。芦荟穿着一件绿色的衣裳,边上长着一根根小小的刺,我觉得十分可爱。

今天,阳光沐浴着幼小的芦荟。我趴在阳台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听着清脆的鸟鸣,看着一天天茁壮成长的芦荟,觉得十分神清气爽。

我距离芦荟几乎只有一厘米,这时我突然觉得芦荟好大,仿佛比我的身子还要大。于是,我退后一看,原来是自己靠的太近了。我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发现芦荟长大了不少,明显比之前更绿了,更加健壮了,更加高了。绿色的芦荟上还不时地长出一个个像绿豆般大小大小的白点,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呢。

芦荟虽然没有玫瑰一样美丽动人,但它的作用也有很多,例如:杀菌。湿润美容。抗炎。防臭……

芦荟给我们带来的作用太多了,我不禁开始佩服芦荟了,我真喜欢芦荟啊!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10

我看到邻居家有盆芦荟,中间那株大,旁边有许多棵小芦荟。他送了我株小芦荟,开始了我的种植之旅。

过了半个多月,芦荟在我的精心呵护下,越长越好,越长越丰润。从远看,芦荟已经长出了五、六片叶子,又肥又厚,像海星一样。每一片叶子就是海星的一角。在太阳的照耀下,一盆芦荟显得更加翠绿,晶莹剔透,多可爱的小生命呀!

近看,芦荟叶子成座状,一簇簇的生长,叶肉厚,披针形,而短宽,边缘有尖锐的锯齿。一不小心就被那硬刺扎到,还有些疼。但是它的刺不像仙人掌刺那样让人不敢靠近,轻轻触碰他的叶,很光滑,细腻。

芦荟快速成长着,两边居然长出来两株小的,昔日的小芦荟也长成母体了。我把它们从阳台搬进了房间,放在窗台上。米黄的地板,洁白的墙,粉红的窗帘,点缀着两株绿色的芦荟,美极了。

听说芦荟有很多用处,可以做成芦荟酸奶,还可以炒菜用,还可以做成芦荟面膜等等。而且芦荟的生命力很顽强,几天不浇水也不会死,只是叶子会发黄只要补充的点水,第二天便会恢复翠绿。

我想:做人也应该向芦荟那样,充满活力且对别人有好处,而不应该做外表好看却对别人没有帮助的人。

小学芦荟观察日记 篇11

我家有一盆芦荟,那是从爷爷那拿过来的,爷爷说,它不仅美观,药用价值也很高,还能净化空气。所以,我们把它放在了屋角。

本来,它长得很茂盛,但因为我们常常忘记给它浇水,怠慢了它,总是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原谅自己。就这样,它渐渐地被我们忽略了。所以它的叶子上有了黑点,变得又干又瘦。它本来该有像匍匐前进的蚯蚓一样的根,绿油油的叶子像长满了尖刺的钢刀,可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的懒散而成了泡影。

我上网查了资料,知道它是热带植物,怕冷,喜欢排水性良好的土,需要充分的阳光,喜欢发酵的有机肥,芦荟的肉可以吃,但不能吃多了,容易引起腹泻。

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回老家的路上,看见别人家的芦荟开花了,我又惊又喜,走进一看,它像一串橘色的风铃,挂在枝干上。我用妈妈的手机拍了下来,回到老家我还让奶奶猜呢!

我喜欢芦荟的美丽,和它对人类的贡献,更钦佩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因为没有照顾好它而感到愧疚,以后,我一定好好照顾它,让它美丽、茁壮。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7lem5n.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