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文吧 > 作文 > 单元作文 > 高中第三册作文 > 天堂的饺子散文(通用8篇)
手机版

天堂的饺子散文(通用8篇)

来源:博文吧 阅读:1.05W 次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堂的饺子散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堂的饺子散文(通用8篇)

天堂的饺子散文 篇1

妈妈巍巍颤颤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微笑着对我说:“林儿,林儿!妈给你做了你最喜欢吃的三鲜饺子,快点趁热吃吧。”我伸手接过妈妈手中的饺子,使劲的翕动一下鼻翼,哦,好香!一只只晶莹玉润的饺子,像白玉雕成的精致的工艺品。我正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猛一回头,怎么妈妈微笑着挥手走了?一个激凌,我从梦中惊醒,睁开双眼,却发觉自己还睡在床上,周围是一片黑暗。我连忙爬起来,大喊一声:“妈妈!”眼泪不禁滚滚而下。

我迅即走到窗前,想留住我最慈爱的妈妈。窗外寒风凛凛,浓浓的乌云遮掩着半轮残月,月光黯淡,可哪里还有妈妈的踪影!我倚在窗前,怆然独立,忍不住泪如泉涌。我此时的心情,就像这黯淡的月色。

梦中,妈妈亲切的呼唤女儿声,声声在耳。妈妈,您知道:女儿从小就想吃您亲手包的饺子,所以您始终不能忘怀。这碗来自天堂的饺子饱含着妈妈对女儿的眷顾,饱含着妈妈对女儿的一片舐犊深情,同时也饱含着女儿对妈妈的深深的愧疚啊。

历史翻回那沉重的一页。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全家从南方的一个城市下放到一个小山村。从不会做饭的妈妈,年过半百,开始学习做饭了。那时候农村不仅没有煤气灶,连煤都不供应,做饭都是用草灶。妈妈不会烧这种草灶,窜出灶膛的火苗,把妈妈的头发和眉毛都燎黄了。有一次,灶膛里迸出的火星,把妈妈的额头烫伤了,从此她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一天,我在同学小芳家里玩,她妈妈包了好多饺子,我和小芳高高兴兴的把饺子整整齐齐的摆在案板上。阿姨对我说:“林儿,喜欢吃饺子吗?中午就在阿姨家吃饺子吧。”小芳也说:“别走,好不好?妈妈包的饺子可好吃了。”我望着那整整齐齐的饺子,馋得口水都积满了口腔,一开口就要流下来,我赶紧背过脸去。说实话,我很想吃,因为我已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吃过饺子了。可是我们家里有规矩,我的爸妈不允许我随便吃人家的东西。我只得谢绝了阿姨和同学的盛情挽留。

回到家里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妈妈问我:“林儿,你是怎么啦?”

我哭着说:“妈妈,我想吃饺子。”

妈妈说:“想吃饺子,这里也买不到啊。”

“人家小芳的妈妈会包饺子,你怎么就不会包呢?不行,我要吃饺子。”

妈妈说:“好吧,妈妈明天试试看;明天中午妈妈也包饺子给林儿吃,好吧?”

为了这顿饺子,我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老是闻到不知来自何处的一阵阵饺子的香味。第二天上午上课时,我根本就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满脑子都是香喷喷的饺子。中午放学了,我破天荒的没等爸爸来接我,一个人一口气跑到家里。人还没进门,就大声问妈妈:“妈妈,饺子好了吗。”

“就好了,你爸爸呢。”

“我没等他接,自己一个人跑回来的。”

妈妈嗔怪地说:“瞧你这孩子,爸爸找不到你要着急的。”

我连忙跑到路口一看,爸爸回来了。我高兴的大声喊着:“爸爸,快跑,快跑呀!”

爸爸说:“今天什么事情,让你这样高兴?”

我小声对爸爸说:“今天吃饺子……”

爸爸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这样!有饺子吃就不用爸爸接了?”我牵着爸爸的手,唱着、跳着、心里头那个美啊!

爸爸剥了几个大蒜头,将蒜头捣成蒜泥,加上酱油、醋、麻油,调和好。爸爸一边做事一边对妈妈说:“晔子,没想到你也会包饺子了。”

妈妈红着脸说:“我包不好。我不会擀饺皮子,好不容易才包出来,都是特大的。要多煮一会,我怕煮不熟。”我根本没听懂爸妈在说什么,只是一心一意地等饺子吃。

一会儿爸爸说:“应该熟了吧?都漂起来了,再煮就坏了;能吃了。晔子,饺子虽大,毕竟是饺子,先记你一功。”

爸开始捞饺子了,可是一只饺子一个小碗根本就装不下,爸爸笑了,这怎么办,用盘子装吧,一只盘子装一只饺子也满了。妈妈一共做了六只饺子。

我一看,这哪是饺子,这分明就是面饼嘛。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不吃面饼,我要吃饺子!”

爸爸说:“林儿,这就是妈妈做的大饺子,可好吃了,爸爸用刀子把它切开来让你吃。”

“不!这不是饺子,我不吃!”我一生气,一下揪翻了桌子,六只饺子东一只、西一只,都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

爸爸生气了,刚要伸出手来打我,妈妈却拉着爸爸说:“乐天,她是孩子,我做的这个确实不像饺子。别怪孩子,是我自己无能……”妈妈说着自己也哭了。

爸爸抱起我,来到妈妈身边拿起妈妈的手对我说:“林儿,你看看妈妈的手!妈妈不会用擀面杖,为了包这顿饺子给你吃,她的手上磨了几个大血泡。林儿,帮爸爸数数好吗?”

我拉过妈妈的手:“一个,二个、三个、四个……”妈妈抱着我大哭起来,爸爸虽然笑了笑,一转身他也抹起眼睛来。

从那以后,我们家谁也不敢再提吃饺子的事情,再也没有吃过饺子。一直到回城后,我们才到商场去买饺子来吃。

妈妈不会包饺子,是不能怪她的,这也是我长大以后才懂得。妈妈出身于一个职业者的家庭。外公是皮肤科医生,外婆是医院的护士。这是一个当时社会的殷实人家。作为大家闺秀的妈妈没有做家务事的习惯,再说南方人又不像北方人家以面食为主,他们从不自己包饺子吃。妈妈很年轻就投身于革命,在部队里,直到后来到地方上工作,长时期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供给制生活。改薪金制以后,还是以吃食堂为主,极少在家开伙。

我从小到大,直到现在,都喜欢吃饺子。其实,我也不会包饺子,何尝不是和妈妈一样?至今,我也没有在家给女儿包过一顿饺子。我家吃的饺子也都是从超市买来的“速冻饺子”。可是女儿从来没有怪过我。当然女儿也不会包饺子。

我今天总算明白了,“能”与“不能”,是共生同长的一对孪生兄弟。当一个人的精力用到一个方面并有所建树时,在另一方面往往就表现为“无能”。

可是今天夜里,妈妈却给我送来饺子,而且是亲手包的“三鲜饺子”。妈妈,您还记着女儿的不懂事吗?您能原谅女儿让您伤心的事吗?仰望夜空,我忽然感到有冰凉的水滴落在脸上,不觉一惊。难道苍天也感知了我对妈妈的思念和愧疚而为之动容么?难道苍天也知道我此时悔恨的心境而潸然落泪么?难道是月儿的清光化作了泪水流泻在我的脸上?难道是天堂的妈妈也感知女儿的凄楚黯然而一抛泪珠?我对着夜空大声喊着妈妈!一阵微风吹过,我似乎听到夜空传来妈妈轻轻呼唤我乳名的声音。这轻轻的呼唤是母亲的舐犊之情,是令人陶醉的轻柔的催眠曲。

我多么想再回到梦境中,看着妈妈从天而降,感受妈妈温暖的双手,轻轻地抚摸我脸庞的感觉,妈妈会用慈爱的目光仔仔细细的端详着我的面容。这面容是妈妈的杰作,是妈妈的骄傲,是妈妈眼中最美丽的画面,画面中定可以幻化出妈妈的种种梦想与辉煌。

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您送来的三鲜饺子,我一定好好品尝。妈妈的爱,我更要好好地享受!您在天堂,儿在人间。虽然阴阳相隔,但是我们母女连心,都永远把对方珍藏在自己心间,天荒地老,永不相忘!

天堂的饺子散文 篇2

母亲家里,孩子们闹个不亦乐乎,天热的人心烦气躁,。母亲说:“中午包饺子吧。”我嫌天太热,心里是一万个不乐意,但还是笑着点了点头。女儿拿剪刀到平房上剪韭菜,母亲一遍遍对女儿示范:“这样剪啊,一手捉韭菜,一手拿剪刀,从根部剪。剪的时候要轻,要不刚浇过的韭菜就会连根都弄出来了。”女儿挎个篮子上平房剪了韭菜,我们就坐在院子里择,一根一跟择的很仔细。女儿把择好后的韭菜拿去洗时,才发现母亲家水管跟前那株小桐树苗,几天不见,爆出那么大的几片叶子,真的成了大大的桐叶伞。

母亲拿洗净晾好的韭菜去切,刀有点钝,母亲切的很吃力。我要替母亲切,遭拒绝:“咱家的刀你没用惯,还是我切吧。”母亲切好了韭菜,虽然长短不一,不是很碎,但母亲很有成就感。母亲开始和面,说需要热水,我马上去烧,边烧边说:“妈,我在家和面都用凉水呢。”母亲说“凉水和的面包饺子不好吃。”母亲开始和面了,我发现母亲的手慢了许多,远没了我小时候的灵活样。我对母亲瞎指挥:“妈,你和一会面,就把和面的手放水里蘸一下再和,次数多了,和到最后就会三光:盆光,面光,手光。”母亲照我说的做,有点笨拙,但很开心。望着母亲微驼的背,总不相信,可不得不相信,母亲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

母亲和好面,我拌好饺子馅,开始包了。孩子们跑来帮忙,被母亲拒绝。母亲对我说:“让娃子们都去耍吧,咱俩包就行,咱俩可以边包边说话。”于是,孩子们一窝蜂得到了释放,看电视的看电视,疯玩的疯玩。父亲在院子里忙碌着他永远也忙不完的琐碎活,不时大声制止孩子们爬高上低的危险行为。

厨房里,母亲擀皮,我包。母亲说:“你看我擀的皮厚不厚,厚的话我可以再擀薄一点。”我连声对母亲说:“你擀的不厚不薄,包着正好。”母亲得到了肯定,很开心。我心里却酸酸的,一向强势、说一不二的母亲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在我们几个面前变得不自信了。母亲边擀饺子皮边向我絮叨:“前几天你表姨来了。”我“哦”了一声,母亲说:“我是不是已经对你说过这事了?”我急忙接话:“我表姨和谁来了,咋来的?”母亲一下子来了兴趣,把表姨来的事细细致致对我说了一遍。其实表姨来看母亲这事,母亲在我今天刚到家时已经对我说过了,母亲愿意絮叨,我就装着没听过。听母亲絮叨完,我对母亲说:“你和我爹没事时,也拿点东西去看看我表姨。”母亲很高兴:“就是嘛,不能老是让人家来看我,我也得去看看人家,这是礼数。”

我把包好的饺子摆在家里勘称古董的调盘上,像小时候摆弄泥娃娃那么用心。母亲就那么絮叨着,我认真听着,不烦不燥,好像外面的天也不是那么热了。母亲絮叨够一个段落,我开始絮叨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成了我最好的听众,她觉得我所有的话都是对的,她支持我所有正确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甚至到了一种迷信的程度。总觉得母亲还很年轻,她聊起我小时候的趣事,恍惚就发生在昨天。她能记起每一个曾到过我家来的我的同学和朋友,能记起她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和模样。

饺子终于包完了,我们像完成了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我和母亲长出一口气,看着排列整齐的饺子,相视一笑,特有成就感!

天堂的饺子散文 篇3

“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母亲不停的擀着面皮儿,“快的很,一会儿就好。”

我是不大想让她忙的。年的味道还没有散尽,平常的生活也那么好,吃饺子已经不是什么诱人的事情了,况且也不希望一家人因我而忙。

母亲捶了捶背,又把弄好的皮儿放到我身边,看看我已经包好了的饺子,高兴地说:“真是长大了!看,你包的饺子越来越好看了,小时候……”母亲独自悠悠的说道,忽然有些伤感,低声叹道:“看妈妈都有点供不上你了。”

“妈,我给您捶捶背吧。”我轻轻地把她拉坐到椅子上,眼神禁不住落在母亲身上。我多久没有仔细的看母亲了:岁月的风霜无情地漂染了她浓密的黑发,时间的双手在母亲的额头悄悄地刻下一道道抹不去的印痕……往事历历,在时间丝线的穿引下,无数的记忆碎片连成了美丽的珍珠,不断的浮现在我眼前;岁月滴滴,在生活的调色下,和成朴素但动人的曲子扣响在我的心弦。

在小的时候,我的确应该是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孩子,没想到现在变了个样子,母亲经常在爸爸面前怎样说,仿佛也在回忆一件有趣悦心的往事,神色平静。而我知道这是因为母亲多么的包容,把那些不快的东西像轻丝一样拂去。小的时候家里的条件是现在的人们无法用常理来想象的,就像二爷说的那样要数着米粒过日子,不到逢年过节是甭想改善生活的,对饺子的感情是一直要盼到春节才能终结的吧?那时的我总是嘴馋,一天不知道哪阵风刮到整天疯玩的我的耳朵里,说韭菜鸡蛋饺子好吃,我就闹着要母亲做给我吃。这当然是不合常规的要求,父亲不同意,而且气的举起巴掌要挥我。母亲赶忙拦着:“你打孩子干啥,谁不想能够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饺子呢?”

于是,东家一把韭菜,西家一个鸡蛋,母亲就这样为我东挪西凑的忙碌起来。当我吃完那仅有的一碗饺子时,她会心的笑了,抚摸着我毛茸茸的头说道:“孩子长大了就天天吃饺子,妈做给你吃。”

时间的脚步一刻不停的奔跑着,母亲的饺子也越来越好吃了——薄薄的皮儿,鲜美的馅儿,型如月牙或状似元宝,素的荤的:母亲练就了一手包饺子的绝活。然而,有一种情丝在我心头总也挥之不去,那碗饺子是最好吃的。虽然朴素却含着母亲的宽容,我想。

母亲又起身要擀皮儿了,我拿着皮儿,却没有办法走出对往事的回忆。

外婆已经病了好几个月了,是去年的秋天吧。成熟的庄家都渴望着走向打谷场,而我的外婆却病了,是中风。

不能看着农家人忙了一季子的收成都散落地中,当然更不能看到生病的外婆无人照料,大姨和母亲就轮换照顾。疲惫了白天的母亲从地里回来,草草地吃几口饭就守在外婆的床前。

大雁还未来得及南飞,树叶还没来得及金黄,可外婆的病加深了:她不再认识我们,而且心情不好,总是无缘无故的生气,随意抽打触手可及的东西,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劳累一天的母亲本应该好好的休息一下的,然而不能。看着外婆的情形,我看见母亲曾伤心的落泪,她何尝不心疼自己的母亲啊?

有一天的深夜,我忽然听见厨房有声响,爸爸告诉我,原来是你妈在做饭。那时你外婆突然要吃饺子,你母亲就深更半夜的……母亲把饺子送到外婆的嘴边,看着她嘴角的笑容,小心的擦拭溢出的汁液。我想象着母亲的一举一动,这多么熟悉啊,我不就是她这样把我喂大的吗?

出了新年,母亲就隔三差五的回小舅家去看望外婆。洗脏了的衣物,当然还要做那熟悉的饺子。你外婆吃饺子的时候是清醒的,有时会拉着我的手满意的笑……是夸奖,还是幸福?总之是一种他们才能够理解的深情。

“愣着干什么?”母亲推推我。

“哦”我一惊,“妈,我在想你包的饺子越来越好吃了。”

“傻孩子,学会油嘴滑舌了。”母亲笑着说,继续的擀起了皮儿,动作明显轻快。

我合上日记本,默默地回念记下的片段。夜色停泊在窗外,也滴进屋里,我的心浮起在这夜色的海洋里,不断的浮现出母亲她擀皮儿的情形,嘴角荡漾着微笑……

一阵风悄然吹来,我仿佛闻到了一股饺子的香气,是母亲用无私的皮儿包裹真情的饺子才散发出的香味。

天堂的饺子散文 篇4

昨天晚上母亲又打电话过来,催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过年。我随手翻开墙上的日历,墙上的日历很久没有翻过了。而每年到这个时候母亲的电话就成了提醒过年的闹钟。

从上大学开始,便独立在外生活。慢慢地淡忘了乡村的宁静,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人已经进入中年,早已经没有过年穿新衣、戴花帽、争着抢着放鞭炮的童趣。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以前只有在过年时候才能吃上的饭菜,现在已经变为家常便饭。尽管如此,但我却一直念念不忘母亲过年包的饺子。

我喜欢饺子,尤其钟情于母亲亲手包的饺子。不仅因为饺子象征着团圆、吉祥,更因为里面饱含着伟大的母爱。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家里只有爷爷、父亲、母亲三个人在生产队干活,年底的时候最多能分来百十块钱,这就是我家六口人一年的收入。虽然生活窘迫一些,但是因为自己还是孩子,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一到腊月,就盼望着过年,每天和小伙伴们唱着:“腊月二十四,写大字;腊月二十五,蒸馒头;腊月二十六,砍年肉;腊月二十七,杀年鸡;腊月二十八,贴窗花;腊月二十九,买好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其实在那个年代,很多都是梦想,过年的时候,父母能给买上一挂鞭炮,几根二踢脚,吃上一顿土豆占大部分的红烧肉,穿上一件母亲亲手裁剪的`新棉袄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当时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每年三十晚上吃到母亲包的年夜饺子。母亲包的饺子,很讲究手工,皮薄馅大,还要包出很多褶子,每个饺子都像胖胖的小猪一样可爱。当时家乡有个风俗,每年的年夜饺子都要放枚硬币,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表示他来年一定特别顺利。因此那时候吃饺子,不仅是为了解馋,更为了能吃到那枚硬币。当时的条件,能吃上饺子的人家就表示已经不错了,只能解馋,不能解饱。每次吃饺子的时候,父母经常是吃上几个,就开始吃面条,而且对我们说吃面条是为了把肚子里吃饺子剩下的缝隙填满。

我和弟弟当时不明白父母的心意,认为大人可能不爱吃饺子吧。我俩就比着吃,尤其是下决心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可是等我们吃到最后按个数分完,谁也没有吃到硬币,我俩十分纳闷,明明看见母亲包进去的,我俩还相互瞒着对方各自做了记号的,怎么像孙猴子一样跑了呢?当时我俩还想会不会是掉到锅里了,等母亲把饺子汤盛上来时,我俩还在拼命地捞呀捞呀。直到开学的时候,我跟母亲要钱买铅笔,母亲从口袋里掏出那枚二分的硬币时,我终于明白了,其实母亲早已经吃到那枚硬币,但她想叫我们哥俩多吃一些饺子,始终没有说出来那个秘密。

每年吃着母亲包的年夜的饺子,在母亲期盼的眼神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每年也都在延续着吃到包有硬币饺子的愿望。记得那是1987年的春节,我已经到高三了,再有一个学期我就要参加高考了。当时学校给我们毕业班只放了一周的假,腊月二十九才回到家,那时候生活条件改善多了,但母亲以前乌黑的头发也染上些许白霜,常年劳累的双手比以前更加粗糙了,但是母亲那灵巧的手艺没有变,包出的年夜饺子比以前更漂亮更好吃。家乡的习俗虽然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去考证,但是母亲却深信着,依然把一枚硬币放在饺子里,边包边叨念着:“你明年就要考大学了,最好咱家明年的好运都带给你,这个饺子你一定要吃到。” 其实说实话,一百个饺子里只有一枚硬币,还要全家四口人吃,概率是相当小的。我明白母亲的心愿,我也暗示着自己要吃到,那样母亲会更高兴。弟弟也已经长大了,不和小时候一样跟我比赛吃饺子了,看着母亲端上来的一盘盘饺子,全家人开始动起筷子,这时候母亲却从锅里专门给我盛了一碗。我还纳闷呢,难道这碗饺子和别的味道不一样吗?当我吃到第三个饺子,我的牙被咯个一下,我惊叫起来:“我吃到硬币了。”全家人都高兴地看着我,说:“明年你的运气肯定好,一定能考上大学。”我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要单独给我盛上了那碗饺子。

吃着母亲包的饺子,我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吃着母亲包的饺子,我背着行囊远去他乡求学;吃着母亲包的饺子,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成家立业。母亲的黑发早已霜白,粗糙的双手已经不再那么灵活,岁月的皱纹布满了曾经清秀的脸庞,但母亲依旧喜欢亲自动手给我们包饺子。我和弟弟都已经成家,并且都有了孩子,全家现在加起来有九口人,准备年夜饺子是很费功夫的,但每到这个时候,母亲总是自告奋勇,当别人还在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她悄悄走进厨房就忙活开了,我们大家都劝她先休息一会,她说自己眼睛不好,电视节目看不清楚,就先忙活着吧。家乡的习俗依旧延续,母亲每次都不会忘记往饺子里包上硬币,母亲还有个习惯,习惯给每个人盛上饺子,最后一个上桌吃饭。突然,我的小侄女喊道:“我吃到硬币了。”我们大家都很惊喜,可是隔了不久,全家每个人都吃到一枚硬币,我们十分纳闷。这时候,母亲说:“现在和过去不同了,饺子随便吃,我怕小孩们抢着吃饺子撑着,所以给每个人都包了硬币,全家每个人来年都交好运。”我恍然大悟,母亲可真是用心良苦。

天堂的饺子散文 篇5

有好久了,都没有给女儿包饺子吃,难得今天清闲,就去买来新鲜的韭菜,坐在院子里听着树上鸟儿唧唧喳喳的疯闹,细心地捡洗着韭菜。女儿乐坏了,饺子是她的最爱,她飞快去地下室收了新鲜的鸡蛋。高兴地说:“妈妈,那只花母鸡正在下蛋,我把它轰了起来,它还想啄我呢。”我朝女儿笑了笑,女儿闭上小眼睛对我做了个鬼脸,然后神秘地说:“妈妈,给你商量个事,今天我和面。”我笑着说:“可以呀,就是一定要和好,不能像上次和的太软了。”女儿立刻来了句:“当然了,肯定是一次比一次和的好了。” 于是我和女儿分工合作,我炒好鸡蛋,切好韭菜,细心地加入味精、白糖、调料、精盐,又滴了几滴小磨香油,认真地搅拌着,女儿用力地吸了一下鼻子说:“妈妈,真香。”还真不错,面粉在女儿灵巧的小手下逐渐变成了光洁的面团,我夸了一句:“和的真好。”女儿立刻飘飘然起来:“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家的丫头。”我笑着说:“臭美吧。”

开始包饺子了,女儿从两三岁时起就是我的好帮手,一直帮我擀饺子皮,现在早已是轻车熟路,不在话下。女儿擀,我包。我细心地把饺子包成女儿喜欢的弯弯的月亮,女儿立马说:“妈妈,你怎么没有一点创意呀?老是包月亮饺子。今天我要吃太阳饺子,还要吃鱼饺子。”要在平时忙的话,我会呵斥女儿麻烦,但今天心情不错,就说:“好,就给你包太阳饺子和鱼饺子。”于是我把月亮饺子的两个角朝反方向捏在一起,就成了圆圆的太阳,把饺子用两个手指捏来捏去,就成了可爱的小鱼儿,女儿看着案板上越来越多的太阳和小鱼儿,兴奋地说:“妈妈,咱们家冬天太冷了,咱们以后就多吃太阳饺子,冬天就不怕冷了。”我不认识地看着九岁的丫头,她接着说:“今天的鱼饺子不给爸爸吃,他今年可是没去钓一条鱼,还老和你争电脑。”我笑着用面手点了一下丫头的额头说:“小脑瓜里都想些啥呀”。女儿立刻让“咯咯咯”的笑声感染了院子里树上的鸟儿和地上觅食的鸡。 饺子熟了,女儿立刻扯着嗓子喊:“爸爸,开饭了,有太阳饺子和鱼饺子吃。”我心里骂她:“表里不一的家伙。”女儿给他爸爸端了一碗,她爸爸依然沉迷在游戏之中。 我和女儿开始吃饭了,女儿懂事地说:“妈妈,我们看奥运会吧。”说着熟练地选好频道,我和女儿就边看奥运边吃饺子,女儿说:“妈妈,今天的饺子特别好吃。”看着女儿那快乐的笑容,我一时很是感慨,其实还是一样的饺子,只不过换了个形状,就让女儿这么兴奋,这就是那个小时让我焦头烂额的小不点,怎么一眨眼间就长大懂事了。我忽然有点醒悟了:其实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平淡的日子稍微改变一下心情和想法,一样可以过的精致而幸福的。女儿给我碗里夹了一个饺子说:“妈妈,送你一个太阳,温暖你所有的冬天。”我眼里立刻有一种湿湿的感觉,感受到了一种平淡而温暖的幸福。

天堂的饺子散文 篇6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而,南方人主食大米,北方人擅长面食。

老杨是南方人。小时候,因家里穷,只有轮到他们弟兄中谁生日那天早上,母亲才会吩咐父亲到镇上面店里买一斤挂面,清水下面,打打牙祭。

老杨的爱人江燕是东北人,自从跟着老杨来到江南生活了三十多年,还是好东北的那一口面食,尤其是饺子。每星期都要亲手做一顿饺子吃。

老杨经常调侃江燕是从小吃饺子长大的。可江燕说她小时候,东北农村大多数人家都穷,尽吃粗粮,难得吃饺子。就是吃饺子,也因没钱买肉,只能吃素菜馅的。大人们好说,可孩子们馋肉馅饺子。于是他们盼呀盼的,从年初盼到年尾,一年之中也就冬至、大年初一这两大年节,能吃上鲜肉饺子。尤其是大年初一早上的鲜肉饺子,特别让孩子们期待。

年三十晚上吃过晚饭,父亲哼着小调,站在锅台边剁肉,将手里的菜刀在砧板上剁出一连串热烈、欢快的节奏。母亲往大木盆里倒上面,加上适当的水,起劲地和面。大姐带着弟妹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边磕葵花籽边看着父母亲忙乎。

为便于下饺子时能快速区分肉馅和素馅,按村里的习惯,肉馅的饺子边是带褶的,而素馅的饺子边是光边的。等所有的饺子都包完,都放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守岁。半夜里放过鞭炮,一家人熄灯睡觉。等大年初一早晨醒来,下了饺子,可着劲吃,一个个吃得腰都弯不下来。

有一年大年初一早上,母亲起床后刚走进厨房,立即惊叫起来:“我家的鲜肉饺子长腿了,跑了不少,却多出来一堆素馅饺子。”

听到母亲的惊叫,孩子们纷纷跳出热被窝,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一起奔进厨房,一眼看去,明显发现桌上带褶的饺子少了许多,而光边的饺子却相应增加了不少。

说是进了贼,那贼却没有将所有饺子全偷走,只是有选择地拿走一部分肉馅饺子。同时将自家带来的素馅饺子补上空缺。这就怪了,是谁干的呢?

那时的农村人家,大多没有围墙。就是有,也是矮矮的土围墙,或者胡乱往地里栽些树枝、葵花杆等,用绳子编成简陋的篱笆。再找几块破木板钉扇墙门,用铁丝拧在土围墙或篱笆上。因为没什么可偷,厨房大多不上锁。因此有人如果想进入别人家的厨房,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抬腿就能进。

冬天下雪,在东北是常事。放眼望去,屯子里家家户户屋顶上都戴着一顶厚厚的大雪帽,高高的柴禾堆上盖满了雪,好像一个个雪白光滑的大馒头。院子里外旧雪未化,新雪又罩上了。

一家人大眼瞪小眼了一会,母亲在院子转了一圈,突然一拍脑门,说:“有了,我知道是我家的肉馅饺子跑谁家了。”说罢一个急转身,大步流星地往外就走。

江燕一看有热闹可看,立即撒着小脚丫子,噼里啪啦地在雪地上紧撵母亲。

昨夜下过雪,母女俩顺着院子里清晰可见的一溜陌生脚印,走出院子,拐上村道,穿过半个村子,来到村西头的老宋家院子,脚印戛然而止。母亲一把推开破旧的木门,径自走进黑乎乎的屋子里。只见宋家三个耳朵上都有冻疮的男孩子,正围着锅台,狼吞虎咽地抢吃热腾腾的肉馅饺子。他们那半瞎的母亲则蹲在地上,正往灶门里添柴禾。

看到母亲破门而入,宋家大儿子做贼心虚,知道偷换饺子的事东窗事发了,顿时吓得呆若木鸡,楞站着,张着嘴,含着来不及咽下的饺子,惊恐地盯着母亲。

江燕那年才七八岁,一跺脚,不管不顾地叫了起来:“好呀,宋大成,你还是三好学生呢,竟敢偷换我家的肉馅饺子!看我不到学校里吆喝去。”

宋家老二吓得赶紧吐掉饺子皮,一猫腰就钻到了桌子底下。最小的孩子右手里紧抓一个饺子,连滚带爬地躲到了他的母亲身后。

他们的母亲智商较低,听到有人进门,忙不迭地站起身,拍打着身上的柴禾屑,睁大了眼睛认了好一会,才高兴地跟母亲打招呼:“哎哟,二嫂。你这么早就来拜年啦?新年好哇!大家发财,大家发财!”

母亲看看还穿着破旧甚至开花棉袄的三个半大孩子,看看他们的傻妈,看看一贫如洗的家,再扫了眼墙上挂着的男主人遗像,眼睛很快就湿润了。她把江燕拉到身后,长叹了口气,抬起右手擦了擦眼睛,尽量用温和的口吻对三个孩子说:“吃吧吃吧,侄子们。今天是大年初一,应该高高兴兴、乐乐呵呵的。你们都是好孩子,还知道给婶送点素饺子。”

那大孩子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得满脸通红,当即含泪双膝跪地,弯腰叩头,说:“二婶,侄儿给您老人家叩头了。祝你全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母亲赶紧拉起孩子说:“免了免了。你们不够吃,还上我家去拿!”

四十多年后的一个年底,老杨陪江燕到东北回娘家。从踏进熟悉的小山村那一刻起,岳母一家子为如何接待老杨这个“见过大世面的上海人”而发了愁。

弟媳说:“好吃不过饺子。要不咱家包鲜肉香菇酸菜馅饺子吧?”

江燕说:“别介,咱俩现在以素为主了,荤菜尽量少吃。干脆包道地的东北素馅饺子吧。”

正说的热闹,隔壁走过来一个高个子男人,一进门就哈哈大笑着说:“小燕呐,可把你们给盼来了。”

江燕仔细认了一下,失声叫道:“你就是村西头的宋大哥呀!三十多年没见了,你过得咋样啊?”

宋大哥哈哈笑着,说:“我已经退休了。不教书了,整天陪外孙玩呢。前两年旧屋翻新,就搬到你弟弟家隔壁做邻居了。”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岳母指使江燕和弟媳烧水,下饺子。

当老杨用筷子从大号彩碟里夹起一个晶莹如玉的饺子,在醋碟子里蘸了下,送进嘴里,嚼了几下,正要夸奖一下老岳母的手艺时突然楞住了:咦!说好包素馅饺子的,怎么吃出鲜肉来了呢?

还没等老杨发表疑问,正在读高中的内侄连连说:“嗯,香!好吃,好吃。这鲜肉饺子太对我胃口了。”

正在灶台上忙乎的弟媳笑了:“大儿,你上网上糊涂了。素馅的竟吃出鲜肉味来了。”

老杨接口道:“他没说错。我吃的这饺子也是鲜肉的。”

内弟问他媳妇:“你是不是还包了肉馅饺子?”

弟媳回答得挺快:“没哇。”

岳母纳闷了:“这饺子来的蹊跷,你们快别吃了。”

话音未落,门外有人搭话了:“没事,趁热吃。吃出问题我负责!”紧接着,宋大哥夫妻俩抱着小外孙,在院子里跺掉皮靴上的雪泥,进到屋里,笑着对大家说:“我家的饺子早就吃好了。小外孙嫌鲜肉饺子吃腻了,哭闹着不肯吃。没办法,你嫂子就装了一盒鲜肉饺子,摸到你家的厨房里,换了一盒素馅饺子,才把宝贝外孙哄好。既然大侄子说我家的饺子香,老婆,赶紧回家再拿些来。”

弟媳赶紧拉住宋大嫂的胳膊说:“别费事了,我儿子也吃不多。一盒子够他吃的了。”

宋大嫂笑着说:“现在的人哪,鸡鸭鱼肉,敞开了吃,嘴都吃刁了,巴不得天天换着花样吃。每次进厨房做饭,可把我愁死了。”

老岳母感慨万分:“唉,今非昔比,谁叫我们赶上了好辰光了呢?倒退四十年,吃顿肉馅饺子,那得是多大的事呀!小燕,还记得那年大年初一……”

宋大哥哈哈大笑,赶紧打断了老岳母的感慨:“打住,二婶,打住!别哪壶不开偏提那壶,我还想给咱外孙留下好形象呢。”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天堂的饺子散文 篇7

初一的饺子

五更天,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出锅,就盛在了一个大盘子里,摆在了方桌中间。每人面前再放个小盘儿,那是倒老陈醋和腊八蒜的,再滴几点儿小磨香油,顿时香味扑鼻。

全家都坐好,但不能吃,要静静的等着。

孩子们搀扶着我八十二的老娘,落了上座。娘双手合十,微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那是代表全家在敬天、敬地、敬神灵、敬祖宗呢!祷告保佑全家安康,日子红火,人丁兴旺……

娘祷告完说:“吃吧,吃饺子吧!”

我说:“娘,您先吃!”按规矩,老人要吃第一口的。

娘高兴地夹了个饺子,放在了嘴里。

全家都看着她吃。娘没有了牙,咀嚼了半天,竟从嘴里吐出个硬币来。

“呀!呀!呀!您老真是好福气呀!”

“鸿福齐天啊!”

“钱途无量哇!”

都说‘老换小’,真是一点都不假。娘头一口就吃出了“钱”,那可是大吉大利啊!娘兴奋得像个小孩子似的。

我不知道真是娘吃出来了的,还是媳妇们哄娘高兴做的手脚,不过怎么说都是今年的好兆头啊!

大家说着笑着,抢着吃“钱”。

初一的饺子香,初一的饺子热,初一的饺子与平时的饺子截然不同,里面包裹着浓浓的年味儿哩!

嘻嘻嘻!

哈哈哈!

呵呵呵……

笑声穿过窗户,飞上兰天,在空中荡漾!

这就是年味儿呀!

初二的面

吃面,由来已久。

追根溯源,面食中的面条最早出自我国。其历史长达2000余年。“面条”的名称在宋代以后才出现。

在我国春节吃面有很多讲究,俗话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实质是把“人之常情”“世间常理”物化在面食中了。

小时候记得奶奶初二早早起来就开始和面。和面不用水的,先把打鸡蛋打在碗里,按每人一个鸡蛋计算。奶奶说“一个人吃不了一个鸡蛋和得面”,我不信,看着奶奶和面,一小碗鸡蛋竟能和出一大块面来。和好了面,盖上笼布,让面醒着。

捅开火,坐上锅,倒了油,葱花鸡蛋打卤,喷儿喷儿香!

醒好的面柔软而光滑,撒上补面,用枣木擀杖擀。擀一圈撒一层补面,直擀得那面比擀杖还长,才把面皮折叠起来,拿起菜刀,在缸边正蹭几下,反蹭几下,开始切面。

切面是最讲究的,切得面宽窄要匀,不能连刀,越长越好。奶奶说“面条儿就是钱串子,面越长今年挣得钱越多;面越长,就能把好运缠得牢牢地跑不了;面越长,财源就会滚滚而来;面越长……”奶奶唠唠叨叨的,都是吉利话。

我不信,奶奶用眼瞅我:“不能瞎说打锅话,这都是俺奶奶传下来的……”

面捞出来,过清水,上碗浇卤,一家人围着桌子“吱溜吱溜”地吸着那不到头的面条儿,爷爷端着大海碗,侧着耳朵听,好像是哗啦哗啦的元宝声……

奶奶把擀面条儿的技术传给了娘,娘又传给了她的儿媳俺的妻。

今天一大早就听见嘀嘀咕咕的说话声,原来是老伴儿在厨房里教年前进门的儿媳擀面条儿呢……

天堂的饺子散文 篇8

每年冬至这天,家乡的习俗就是一定要包顿饺子吃,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老百姓一直都在流传“过了冬至就交九了,一定要穿暖和哦,家家户户定要吃水饺。”今年的冬至就要到了,不禁让我想起家里每年过冬至包饺子吃的情景。

父母在世时,每年冬至这一天,妈妈早早的起床,把包饺子的面放点盐,先和好,那样擀出的饺子皮特筋道,妈妈在把自家种的大白菜,洋葱洗干净,晾晾水气,然后开始剁肉馅,那时也没有绞肉机,一大家十几口子人的饺子馅全靠妈妈手剁,妈妈很有耐心,总是把肉馅剁的细细的,然后把菜剁好后,拌在一起,放上花椒粉,滴上几滴酱油,再倒点熟油,颜色黄亮,闻着都好香。在我的记忆力里,那时生活条件都不好,很少吃肉,最盼望的就是过节,因为过节家里才能吃上肉。

紧接着,妈妈和姐姐就开始包饺子了,她们包的饺子都直直的站在那里,我在家是老小,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啥也不想学,手又笨,不会包,包的饺子不是睡在那,就是饺子皮张开口笑。所以,妈妈每次都不让我包,说我包的饺子下到锅里会烂成糊糊的,由于她们动作娴熟,包的又快,妈妈和姐姐每次一个小时就把全家人吃的饺子包好了。

这时候,我的任务是坐在炉子旁边手摇鼓风机烧水,爸爸的任务就是下饺子,爸爸站在锅边守着家里那口大锅,锅里的饺子,不停地翻滚,爸爸也拿着汤勺不停地轻轻地搅着。那样饺子也没有粘连的,也不会煮烂,等饺子煮了5滚后,饺子就可以出锅吃了。

一家人围着一大盘热腾腾的饺子,飘香四溢,热热闹闹的吃着。妈妈总是说,加油吃,吃了饺子才能冬天不受冻,尤其是不冻耳朵和手,耳朵冻不掉,手不会起冻疮。对我们来说吃这顿饺子,真是一种幸福,感觉身上心里都是暖暖的。每年冬至这一天,妈妈都会让我给连队的“五保户”李奶奶送去一碗,李奶奶很感动。

如今,父母也不在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东西也不缺,啥时候想吃饺子,很是随便,想吃啥样的饺子馅都可以,但是我无论包怎么样的饺子,也找不到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吃饺子的那种味道和感觉了。

本文链接:https://www.bowenba.com/danyuanzuowen/gaosance/y1wdzp.html

Copyright © 2024. 博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1025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